没人关心BC的洪灾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Jjyao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Jjy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17-08-17
消息
155
荣誉分数
67
声望点数
38

BC的洪灾挺严重的,联系到今年渥太华冬天暖和的天气,似乎气候变暖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说不定以后渥太华也会遇到类似极端气候
 

BC的洪灾挺严重的,联系到今年渥太华冬天暖和的天气,似乎气候变暖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说不定以后渥太华也会遇到类似极端气候
今年是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西班牙语:La Niña),又称反圣婴现象,是一种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即“东太平洋降温阶段”;因此用西班牙语中与厄尔尼诺(El Niño)相对应的阴性名词拉尼娜(La Niña)来代表。

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词专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稣,即“圣婴”),而拉尼娜是“圣女”(女孩)的意思。

成因[编辑]​


沃尔克环流造成拉尼娜现象示意图
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相反,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令西部海平面较东部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热带风暴,东部底层较冷的海水上翻,导致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1949年-1951年[来源请求]、1954年-1956年[来源请求]、1964年-1965年、1970年-1971年、1973年中-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2年中-1993年初、1995年底-1996年初、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中-2008年、2010年中-2012年、2013年-2014年初、2017年底-2018年初、2020年底-2021年初都发生了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于1至2℃。当中1964年-1965年及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中-2008年为强拉尼娜,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2010年中-2012年及2020年底-2021年初为中等拉尼娜,1992年中-1993年初、2013年-2014年初和2017年底-2018年初为弱拉尼娜。有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暖化,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因全球暖化造成北极冰川融化,冰冷淡水流近大海进而造成拉尼娜现象,造成近几年(2009年至2011年)冬天暴风雪频繁。

影响[编辑]​

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 影响包含:使美国西南部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台湾日本朝鲜半岛异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会比正常偏南和偏西。此外,副热带高压会较正常偏强,令热带气旋以西至西北偏西移动,菲律宾南海会有较多热带气旋出现。

有趣的是,拉尼娜现象一旦出现,在北大西洋飓风也会异常活跃。例如: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就出现罕见四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依序分别是:飓风艾蜜莉飓风卡崔娜飓风瑞塔飓风葳玛,还有较早时期1998年大西洋飓风季飓风米契并且造成北美洲中美洲人员惨重伤亡和房屋财产损失。其中,飓风葳玛更是有记录以来其中一个最强的北大西洋飓风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又出现两个一样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狄恩飓风菲力士2017年大西洋飓风季也是不遑多让出现两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飓风厄玛飓风玛莉亚。另外,拉尼娜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但威力超强特殊情形发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瑞伯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梅姬以及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天鹅,但少数如同1992年太平洋台风季盖伊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海燕是台风生成数量较多但非厄尔尼诺现象时期的特例;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情形较为罕见反而生成五个最高等级五级台风依序分别是:台风尼伯特台风莫兰蒂台风芙蓉台风海马台风纳坦

预测方法[编辑]​


1876年-2004年SOI指数
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澳大利亚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称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振荡指数”(SOI),红色线代表月涨落情况,蓝色代表年度平均涨落情况。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大利亚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温度增高,降雨较多,发生拉尼娜现象。

 
感觉关心不关系没差的
倒是我从国内淘宝集运的东西要延迟两周
 

加拿大扣押首批「强迫劳动」中国服装 议员吁采更强硬措施杜绝​

发表时间: 18/11/2021 - 10:48
中国服装厂

中国服装厂 Reuters 路透社
作者: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日前以「强迫劳动」为由,扣押一批由中国进口的服装,是自该国去年初实施禁止进口「强迫劳动」商品以来第一批以此床由扣押的中国货物。加国传媒报道,执政自由党和反对党的国会议员均促请杜鲁多政府做更多工作来应对中国镇压维吾尔等弱势社群的问题。
 
给BC的朋友送去全国人民的慰问了。他们说,北温就是断电,没淹到。
 

BC的洪灾挺严重的,联系到今年渥太华冬天暖和的天气,似乎气候变暖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说不定以后渥太华也会遇到类似极端气候

真是操心的命,离渥太华很远呢。
 

加拿大扣押首批「强迫劳动」中国服装 议员吁采更强硬措施杜绝​

发表时间: 18/11/2021 - 10:48
中国服装厂

中国服装厂 Reuters 路透社
作者: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日前以「强迫劳动」为由,扣押一批由中国进口的服装,是自该国去年初实施禁止进口「强迫劳动」商品以来第一批以此床由扣押的中国货物。加国传媒报道,执政自由党和反对党的国会议员均促请杜鲁多政府做更多工作来应对中国镇压维吾尔等弱势社群的问题。



没电的水淹的加拿大人,可以多穿几件没收的中国衣物。暖和。
 
今夜都是大温人
房价依旧高不可攀……
貌似有一些温哥华的开始到渥太华投资房产了
 
加拿大政府和人民给中国大地震,海地地震捐款,给澳洲大火捐款,有没有给自己灾害地区捐款?
有没有人有政府捐款的link,大家多少捐一点
真是操心的命,离渥太华很远呢。
 

BC的洪灾挺严重的,联系到今年渥太华冬天暖和的天气,似乎气候变暖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说不定以后渥太华也会遇到类似极端气候

最近一周本村连着下这么多大雨就不正常,以前11月,极少下雨,尤其是大雨。基本是要么是干燥的天,或下雪天。
 
最近一周本村连着下这么多大雨就不正常,以前11月,极少下雨,尤其是大雨。基本是要么是干燥的天,或下雪天。
这个不一定,这里守着五大湖,四季水汽充足,只要温度合适,四季都可能下大雪或者下大雨,只要温度合适即可。秋冬季节并不干旱,否则也不会有半米,甚至一米厚的大雪了。

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左右安省温度曾经高达20度以上。
 
这个不一定,这里守着五大湖,四季水汽充足,只要温度合适,四季都可能下大雪或者下大雨,只要温度合适即可。秋冬季节并不干旱,否则也不会有半米,甚至一米厚的大雪了。

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左右安省温度曾经高达20度以上。
多伦多地区是属于受5大湖的影响,渥太华就不是。远着呢,算是内陆型气候。

我说的以前本村11月很少有这么大的降水量,是基于我在这里20多年的观察。气温高不下雪倒是有,这么大降水量在11月,没见过。
 
多伦多地区是属于受5大湖的影响,渥太华就不是。远着呢,算是内陆型气候。

我说的以前本村11月很少有这么大的降水量,是基于我在这里20多年的观察。气温高不下雪倒是有,这么大降水量在11月,没见过。
渥太华离大湖也只要几十公里,周围水系发育。渥太华几十厘米的大雪也时常发生吧?多数情况,11月的温度只能是下雪了,
 
渥太华离大湖也只要几十公里,周围水系发育。渥太华几十厘米的大雪也时常发生吧?多数情况,11月的温度只能是下雪了,
有山阻挡的地方降水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