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12-07
- 消息
- 21,745
- 荣誉分数
- 5,842
- 声望点数
- 373
陈巍(Nathan Chen)SAT数学满分800 耶鲁, 看到啥共性了没有? 数学要学好啊!!!!
他父母太牛X了,普通中产,养育出5个藤校牛蛙。怎么做到的?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奢望每人每月伙食费1000元么?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奢望吃雪花牛肉么?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日日关心TOWN HOUSE涨了多少么?
一句话,人生哲学的差别啊。。。。。
渥村家长们汗颜否???
www.wenxuecity.com
(被阅读 43288 次)
A- A A+
“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大家共有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同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
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博得男子赛头筹的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
其中,大家熟知的羽生结弦小哥哥因伤跳跃失利,获得亚军。
获得冠军和季军的是两名美籍华裔少年——19岁的陈巍(Nathan Chen)和18岁的周知方(Vincent Zhou)。
▲陈巍和羽生结弦双双超过300分,双雄局面就此形成
▲陈巍和羽生结弦是冰场上的老对手了。本次比赛,陈巍以4个滴水不漏的高难度四周跳略胜一筹
▲被誉为“四周跳之王”的陈巍是目前唯一能做五种四周跳
▲陈巍蝉联2017–2019年三届美锦赛冠军,2018、2019两届世锦赛冠军
近年,有很多文章谈到上层阶级的护城河已经落成。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那些打破壁垒的精英大多来自于中产家庭。
遇言姐看完了两名华裔选手的采访,最令我感慨的是中产家庭为了培养出精英孩子所承受的巨大代价。
作为首位在单一节目做出六个四周跳,改写史上最高技术分记录的选手,在陈巍惊人天资的背后,是几倾全家之力的付出。
▲陈巍的母亲在场外观看儿子比赛,看起来真是个朴素、操劳的母亲啊
陈巍的成长之路在亚裔花样滑冰选手中相当具有代表性。
陈巍于1999年出生于美国盐湖城,是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
2002年冬奥会在盐湖城举行时,当时只有三岁的陈巍在观看完一场花滑比赛后,饶有兴致地穿上了姐姐的女式冰鞋开始学习溜冰。
▲陈巍的第一双冰鞋是姐姐的白色女款
此外,陈巍在芭蕾、体操、钢琴等学习上,均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准。
陈巍从7岁起就开始接受每周6堂课的芭蕾课程,8岁时已经可以旋转两圈。
陈巍的钢琴成绩也十分亮眼,赢得过犹他州古典钢琴比赛冠军。
他还连续7年参加了高级体操赛事。
这些训练使陈巍具备流畅的艺术表现感、精准的音乐敏锐度、强健的平衡力和控制力,紧凑的行程课表也培养出他的时间/纪律意识。
要知道这是一个拥有5名孩子的家庭,这样的教育水准需要几许付出?
换了遇言姐,光是当司机接送兴趣班就已经筋疲力竭了吧。
▲小小年纪已经溜冰获奖的陈巍
▲陈巍在练习体操和钢琴
高密度的学习来自陈巍父母的安排。
陈巍的父亲陈志东于1988年从广西赴美深造,攻读硕博,是那个年代的精英知识分子。
陈巍的母亲王禾来自北京,赴美后在医院担任翻译。
与同时期的留美华人家庭一样,陈家早期的生活十分艰苦。
爸妈刚来时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拼。他们一直想让我们明白,成功的背后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所以,不只是我,我的哥哥和姐姐们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陈巍说。
他的四个兄姊如今分别在科技、金融、医药、航空等领域工作。
十岁那年,陈巍赢得了2010年美国花滑锦标赛新人组冠军。
当时有记者问他的职业计划,小小少年腼腆地回答:
“参加2018年奥运会。”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身负可口可乐、普利司通、联合航空、耐克等赞助商支持的陈巍
一般来说,在一个花滑家庭中,父母二人各有分工。
一个陪着孩子到处训练、比赛,一个工作赚钱提供经济支持。
像金妍儿的母亲一样,陈巍的母亲王禾也是形影不离孩子左右,交通、后勤、保健、秘书,一手包办。
陈巍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只够负担每周一次,甚至是两周一次的教练费用。
为了达到高效,每次上课时,妈妈都在一边做笔记,之后再自己训练孩子。
后来,当陈巍离开家去南加州的俱乐部训练时,又是妈妈负责开车频繁两地往返,每一次都是12到15个小时的车程。
▲陈巍的母亲,一双手看着令人唏嘘
由于花滑运动的烧钱属性,家境小康的陈巍跟他的前辈关颖珊、金妍儿一样,也曾陷入买不起演出服、付不起教练费的窘境。
所幸陈巍得到了社会机构的资助。
其中,迈克尔·韦斯基金会更是赞助过奖学金七万五千美元。
陈巍的教练也为他减免过训练费用。
毕竟,若能教出个世界冠军教练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
而陈巍自己也是非常努力。
尽管有体育的加持,进入藤校易如反掌,陈巍的SAT数学成绩仍然获得满分800的成绩。
要知道,像大多数花滑运动员一样,陈巍的高中课程是通过在线系统自学的。
为了备战奥运,他还休学过一年。
眼下,陈巍在耶鲁主修统计学,辅修生物工程或者医学预科。
上午上课,下午借用学校的冰场训练,晚上还要完成作业,作息表排得密不透风。
由于教练不在身边,陈巍还只能以上传录像的方式远程讨论训练内容。
这次参加世锦赛,还是陈巍利用春假(美国的学校3月底放假一周)成行的。
他坦言,自己从来没有睡够过。
▲陈巍计划退役后做一名医生
与陈巍的背景十分相似的另一名花滑天才选手——周知方。
加州出生的周知方从小被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父母送到各种兴趣班——足球、棒球、篮球、游泳、网球、滑雪……各种赛事的奖杯拿到手软。
▲3岁开始接触滑冰的周知方一路包揽各年龄段的冠军
▲2娃家庭比5娃家庭多少宽裕一些,但进入职业花滑后也是捉襟见肘
周知方9岁时,母亲格非辞掉了年薪十余万美元的工作,全职陪伴孩子学习花滑。
要知道,这位妈妈可是清华的高材生、甲骨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啊。
这牺牲不可谓不大。
为了训练,周知方一家人不得不分居。
妈妈带着弟弟搬到南加州训练,爸爸带着姐姐留在北加州工作。
租住的公寓条件简陋,黑咕隆咚的,还没有热水。
即便如此,周知方仍然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去往溜冰场。
话说,他的前辈关颖珊当年更为艰苦,连睡觉都要穿着衣服,就为了节省一点时间。
我跟我妈妈一块儿经过了很多困难。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不是最好的,所以我知道我得感谢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庭。
周知方说。
▲一个冰童每年的花费在8万美元以上。此外,未成年选手还需要监护人的陪伴
▲花滑之外,周知方还爱好足球、棒球、篮球、游泳、下棋、弹琴……这些也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进行的
与陈巍的妈妈一样,周知方的妈妈格非在整整4年的时间里,每周花费13个小时奔波于南北加州之间的高速公路上。
除了陪伴孩子训练,照顾饮食起居,格非还要辅导儿子自学中学课程。
▲16岁的周知方以一套包含两个四周跳的高难度自由滑问鼎世青赛冠军
▲周知方参加川普的白宫派对
除了陈巍和周知方,遇言姐之前介绍过的,年初获得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金牌的13岁华裔少女刘美贤(Alysa Liu),成长背景也是如出一辙。
▲祖籍四川的刘美贤,以11次完美跳跃技惊全场,成为赛史摘冠的最年轻选手
刘美贤的父亲刘俊国, 1989年赴美深造,目前是加州奥克兰的一名移民律师。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刘俊国通过代孕生下5名孩子。
一个单身父亲要照顾5名孩子,还要带着大女儿四处比赛,经济上也不会太宽裕,更别说消耗的精力了,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为女儿梳头的刘俊国
▲刘美贤和陈巍,美国排名第一的两位选手均为华裔
根据媒体报道,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刘俊国全家人住在一室一厅的公寓中。
他的母亲从四川赶来帮着带了8年的孙女/孙子,前两年才返乡养老。
在女儿最初练习溜冰的几年中,刘俊国每天4:30起床,做饭、洗衣,带大女儿去冰场练习2个小时,再将4个幼子送去幼儿园、学校,之后又要开始自己的工作。
周末还要监督女儿使用在线系统自学学校课程。
这真是无比忙碌的日子。
▲父亲和教练陪同刘美贤比赛。训练的间档,她就呆在爸爸的事务所在线学习功课
陈巍、周知方、刘美贤,这些年轻孩子的成长轨迹十分相似。
“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大家共有的标签。
他们的父母同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
所以你看,中产家庭想培养出个精英,死磕是必要条件,天分是充分条件。
如此说来,陪写作业、做个简报,算个啥啊,简直连入门级的家长都够不上呢。
所以你我也别抱怨脑梗中风、乳腺增生了,中产阶级家长无论在哪国都是一样的不容易啊。
他父母太牛X了,普通中产,养育出5个藤校牛蛙。怎么做到的?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奢望每人每月伙食费1000元么?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奢望吃雪花牛肉么?
他们家推娃的时候还能日日关心TOWN HOUSE涨了多少么?
一句话,人生哲学的差别啊。。。。。

渥村家长们汗颜否???


和“她”不一样 陈巍和他们是中产家庭走出的孩子 | 文学城
“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大家共有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同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博得男子赛头筹的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其中,大家熟知的羽生结弦小哥哥因伤跳跃失利,获得亚军。获得冠军和季军的是两名...

和“她”不一样 陈巍和他们是中产家庭走出的孩子
文章来源: 海外留学 于 2022-02-09 22:19: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被阅读 43288 次)
A- A A+
“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大家共有的标签。他们的父母同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
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博得男子赛头筹的是清一色的亚洲面孔。
其中,大家熟知的羽生结弦小哥哥因伤跳跃失利,获得亚军。
获得冠军和季军的是两名美籍华裔少年——19岁的陈巍(Nathan Chen)和18岁的周知方(Vincent Zhou)。

▲陈巍和羽生结弦双双超过300分,双雄局面就此形成

▲陈巍和羽生结弦是冰场上的老对手了。本次比赛,陈巍以4个滴水不漏的高难度四周跳略胜一筹

▲被誉为“四周跳之王”的陈巍是目前唯一能做五种四周跳

▲陈巍蝉联2017–2019年三届美锦赛冠军,2018、2019两届世锦赛冠军
近年,有很多文章谈到上层阶级的护城河已经落成。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那些打破壁垒的精英大多来自于中产家庭。
遇言姐看完了两名华裔选手的采访,最令我感慨的是中产家庭为了培养出精英孩子所承受的巨大代价。
作为首位在单一节目做出六个四周跳,改写史上最高技术分记录的选手,在陈巍惊人天资的背后,是几倾全家之力的付出。

▲陈巍的母亲在场外观看儿子比赛,看起来真是个朴素、操劳的母亲啊
陈巍的成长之路在亚裔花样滑冰选手中相当具有代表性。
陈巍于1999年出生于美国盐湖城,是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
2002年冬奥会在盐湖城举行时,当时只有三岁的陈巍在观看完一场花滑比赛后,饶有兴致地穿上了姐姐的女式冰鞋开始学习溜冰。

▲陈巍的第一双冰鞋是姐姐的白色女款
此外,陈巍在芭蕾、体操、钢琴等学习上,均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准。
陈巍从7岁起就开始接受每周6堂课的芭蕾课程,8岁时已经可以旋转两圈。
陈巍的钢琴成绩也十分亮眼,赢得过犹他州古典钢琴比赛冠军。
他还连续7年参加了高级体操赛事。
这些训练使陈巍具备流畅的艺术表现感、精准的音乐敏锐度、强健的平衡力和控制力,紧凑的行程课表也培养出他的时间/纪律意识。
要知道这是一个拥有5名孩子的家庭,这样的教育水准需要几许付出?
换了遇言姐,光是当司机接送兴趣班就已经筋疲力竭了吧。

▲小小年纪已经溜冰获奖的陈巍

▲陈巍在练习体操和钢琴
高密度的学习来自陈巍父母的安排。
陈巍的父亲陈志东于1988年从广西赴美深造,攻读硕博,是那个年代的精英知识分子。
陈巍的母亲王禾来自北京,赴美后在医院担任翻译。
与同时期的留美华人家庭一样,陈家早期的生活十分艰苦。
爸妈刚来时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拼。他们一直想让我们明白,成功的背后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所以,不只是我,我的哥哥和姐姐们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陈巍说。
他的四个兄姊如今分别在科技、金融、医药、航空等领域工作。


十岁那年,陈巍赢得了2010年美国花滑锦标赛新人组冠军。
当时有记者问他的职业计划,小小少年腼腆地回答:
“参加2018年奥运会。”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身负可口可乐、普利司通、联合航空、耐克等赞助商支持的陈巍
一般来说,在一个花滑家庭中,父母二人各有分工。
一个陪着孩子到处训练、比赛,一个工作赚钱提供经济支持。
像金妍儿的母亲一样,陈巍的母亲王禾也是形影不离孩子左右,交通、后勤、保健、秘书,一手包办。
陈巍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只够负担每周一次,甚至是两周一次的教练费用。
为了达到高效,每次上课时,妈妈都在一边做笔记,之后再自己训练孩子。
后来,当陈巍离开家去南加州的俱乐部训练时,又是妈妈负责开车频繁两地往返,每一次都是12到15个小时的车程。

▲陈巍的母亲,一双手看着令人唏嘘
由于花滑运动的烧钱属性,家境小康的陈巍跟他的前辈关颖珊、金妍儿一样,也曾陷入买不起演出服、付不起教练费的窘境。
所幸陈巍得到了社会机构的资助。
其中,迈克尔·韦斯基金会更是赞助过奖学金七万五千美元。
陈巍的教练也为他减免过训练费用。
毕竟,若能教出个世界冠军教练的身价也会水涨船高。



而陈巍自己也是非常努力。
尽管有体育的加持,进入藤校易如反掌,陈巍的SAT数学成绩仍然获得满分800的成绩。
要知道,像大多数花滑运动员一样,陈巍的高中课程是通过在线系统自学的。
为了备战奥运,他还休学过一年。
眼下,陈巍在耶鲁主修统计学,辅修生物工程或者医学预科。
上午上课,下午借用学校的冰场训练,晚上还要完成作业,作息表排得密不透风。
由于教练不在身边,陈巍还只能以上传录像的方式远程讨论训练内容。
这次参加世锦赛,还是陈巍利用春假(美国的学校3月底放假一周)成行的。
他坦言,自己从来没有睡够过。


▲陈巍计划退役后做一名医生
与陈巍的背景十分相似的另一名花滑天才选手——周知方。
加州出生的周知方从小被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父母送到各种兴趣班——足球、棒球、篮球、游泳、网球、滑雪……各种赛事的奖杯拿到手软。
▲3岁开始接触滑冰的周知方一路包揽各年龄段的冠军
▲2娃家庭比5娃家庭多少宽裕一些,但进入职业花滑后也是捉襟见肘
周知方9岁时,母亲格非辞掉了年薪十余万美元的工作,全职陪伴孩子学习花滑。
要知道,这位妈妈可是清华的高材生、甲骨文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啊。
这牺牲不可谓不大。
为了训练,周知方一家人不得不分居。
妈妈带着弟弟搬到南加州训练,爸爸带着姐姐留在北加州工作。
租住的公寓条件简陋,黑咕隆咚的,还没有热水。
即便如此,周知方仍然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去往溜冰场。
话说,他的前辈关颖珊当年更为艰苦,连睡觉都要穿着衣服,就为了节省一点时间。
我跟我妈妈一块儿经过了很多困难。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不是最好的,所以我知道我得感谢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庭。
周知方说。

▲一个冰童每年的花费在8万美元以上。此外,未成年选手还需要监护人的陪伴
▲花滑之外,周知方还爱好足球、棒球、篮球、游泳、下棋、弹琴……这些也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进行的
与陈巍的妈妈一样,周知方的妈妈格非在整整4年的时间里,每周花费13个小时奔波于南北加州之间的高速公路上。
除了陪伴孩子训练,照顾饮食起居,格非还要辅导儿子自学中学课程。
▲16岁的周知方以一套包含两个四周跳的高难度自由滑问鼎世青赛冠军
▲周知方参加川普的白宫派对
除了陈巍和周知方,遇言姐之前介绍过的,年初获得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金牌的13岁华裔少女刘美贤(Alysa Liu),成长背景也是如出一辙。
▲祖籍四川的刘美贤,以11次完美跳跃技惊全场,成为赛史摘冠的最年轻选手
刘美贤的父亲刘俊国, 1989年赴美深造,目前是加州奥克兰的一名移民律师。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刘俊国通过代孕生下5名孩子。
一个单身父亲要照顾5名孩子,还要带着大女儿四处比赛,经济上也不会太宽裕,更别说消耗的精力了,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为女儿梳头的刘俊国

▲刘美贤和陈巍,美国排名第一的两位选手均为华裔
根据媒体报道,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刘俊国全家人住在一室一厅的公寓中。
他的母亲从四川赶来帮着带了8年的孙女/孙子,前两年才返乡养老。
在女儿最初练习溜冰的几年中,刘俊国每天4:30起床,做饭、洗衣,带大女儿去冰场练习2个小时,再将4个幼子送去幼儿园、学校,之后又要开始自己的工作。
周末还要监督女儿使用在线系统自学学校课程。
这真是无比忙碌的日子。
▲父亲和教练陪同刘美贤比赛。训练的间档,她就呆在爸爸的事务所在线学习功课
陈巍、周知方、刘美贤,这些年轻孩子的成长轨迹十分相似。
“二代移民”、“出身中产”、“自我塑造”,是大家共有的标签。
他们的父母同样为了孩子的教育,从金钱到精力,倾尽所有。
所以你看,中产家庭想培养出个精英,死磕是必要条件,天分是充分条件。
如此说来,陪写作业、做个简报,算个啥啊,简直连入门级的家长都够不上呢。
所以你我也别抱怨脑梗中风、乳腺增生了,中产阶级家长无论在哪国都是一样的不容易啊。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