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上海经验错了 需重新认识奥密克戎
news.yorkbbs.ca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分析了四种选择的利弊:
【一】延续现行方法:当前的动态清零,更多是以时间换空间,是在坚持中等待。一是等待新冠病毒消失。但除了上帝,谁也无法预计这一时刻何时到来。二是等待特别有预防效果的疫苗。不幸的事,“奥密克戎”其实突破了现有的绝大多数疫苗的防护。三是等待特别有治疗效果的药物。何时能有能够完全治疗新冠的药物,当然也无法预计。
【二】以“奥密克戎”为契机开放:这是目前呼声最多的观点之一,认为既然西方国家普遍开放,而“奥密克戎”引起的症状轻,干脆我国立即开放,“利用” 症状轻、但传染性大的“奥密克戎”替代疫苗,实现群体免疫。这种观点的bug在于:如果放开后我国人群大量感染“奥密克戎”,会不会突变出现危害性更大的变种?如果出现,引狼入室后、而且大量的狼来之后,我们如何排除可能无处躲藏的严重后果?除非可以保证“奥密克戎”是最后一次变异,否则利用奥密克戎契机的观点,不值得采纳。
近日,英国已发现了637例XE病例(即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重组)。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30日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随着人体免疫力因疫苗接种或感染病毒而增强,新冠病毒导致疾病的严重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此外,香港自年初以来的第五波疫情,截止3月31日已经确诊114万(占香港750万人的15%)、死亡7612人。如果按照内地14亿人的数据简单推算,15%的确诊比例对应的死亡人数将高达142万(这还只是阶段性死亡)。这意味着中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超过美国的100万例。
【三】推广国外RNA疫苗后开放:RNA疫苗在新冠病毒的应对中,迄今被公认为最佳,特别是能够减少症状、降低死亡率。但RNA疫苗的问题在于:1)接种过现有RNA疫苗者,仍可以感染奥密克戎。2)在中国推广RNA疫苗最大的障碍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是中国爱面子,而是其副作用。
【四】普及我国灭活疫苗后开放:香港的资料显示:比较国外使用最多的RNA疫苗和国内使用最多的科兴灭活疫苗,在第二针之前国外疫苗效果更好,第三针后,两者在预防的作用还是国外的好些,但在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国内外的疫苗都达98%左右的效果。这意味着中国有很好的走出疫情的希望:加强疫苗接种。
结论与建议
对中国而言,当前放弃“动态清零”风险依然过大。尽管新冠导致的死亡以老年人为主,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家庭文化”的社会中,让老年人接受“自然选择”在伦理上是难以承受的。。。
。。。
再看看美国的福奇博士,加拿大的谭医生,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曾有过这样简单的令人明白的说明吗,汗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