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世界垃圾场"?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东方网 
 中国广东,汕头贵屿镇。

  始于1995年的电子垃圾产业,使该镇雇佣了十几万来自安徽、湖南等地的民工,每年处理逾百万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由于处理手段极原始,只能通过焚烧、破碎、倾倒、浓酸提取贵重金属、废液直接排放等方法处理,造成了非同寻常的生态恶果。

  

  这在绿色和平组织最近翻译出版的,美国环保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BAN)和硅谷防止有毒物质联盟(SVTC)联合撰写的长篇报告《出口危害:流向亚洲的高科技废物》中有详细介绍。

  在过去一年曾十余次探访贵屿镇的绿色和平组织项目主任赖芸告诉记者,当地超过八成儿童感染呼吸道病症。外省民工为了每天20多元的平均工资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很多民工都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皮肤出现溃疡,另一种常见疾病是肾结石。外省民工中不少是妇女和儿童,民工劳动权益及保障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赖芸认为,贵屿的问题,在中国只是冰山一角。

  进口电子垃圾在我国蔓延

  记者日前从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绿网”等主办的“电子垃圾猛于虎”报告会上获悉,进口电子垃圾在我国登入的地域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已从广东省地区蔓延到湖南、浙江、上海、天津、福建、山东等地区。由电子垃圾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及一系列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如民工劳动权益及保障、不公平贸易、企业责任等,正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电子垃圾,也称电子废物,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其范围包括所有的废旧电子产品,尤以废旧电脑危害最大。由于残酷的世界经济竞争,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80%出口至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

  虽然中国已禁止电子垃圾的进口,而且国际条约《巴塞尔公约》已规定全面禁止通过任何理由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所有有害废物,但电子垃圾在我国的蔓延趋势仍令人担忧。进口港口主要有:广东南海市港口、广州黄埔港港口、厦门港口、温州港口、台州港口、上海、宁波、山东、天津、连云港等;主要以广东、浙江、福建为主。电子垃圾集散处理地主要有广东贵屿镇、广东清远龙塘镇、广东南海大沥镇、浙江台州地区、河北黄骅市、湖南省及江西省等地;尤以广东和浙江最严重。

  生产者责任须重新界定

  电子垃圾引发出的另一个新问题是企业责任的重新界定问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出口等电子垃圾处理途径的存在,绝大部分企业对从根源上防范污染缺乏动力,例如,环保、无毒及可回收的产品设计方面一直进展缓慢。但与此同时,欧盟“扩展的生产者责任”的尝试已引起广泛的瞩目。欧盟起草制定了相关法律保证制造商对电脑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要求他们将回收电脑及配件的费用加到产品成本中。同时,制造商必须同意不添加任何有毒原料。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陈美苹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垃圾问题,必须让生产商正视环保责任。如果企业对产品的回收和处理负有经济上的责任,就会促使其生产产品时使用无害和易回收的原料。一些国家的电子企业已开始作此努力,如日本的富士通公司2001年底宣布研发成功无铅的计算机配件,以后会大量生产。

  据介绍,我国正加紧有关回收利用电子垃圾的立法,并拟明确制造商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的义务。
 
97年我去看过南海大沥的那个所谓垃圾场。不像这篇文章描述的那样,可能我看到的不是全景。

南海大沥是最大的一个这种工场之一。所谓电子垃圾用集装箱或者密封货车(当地叫墨斗车)运过来,按照一车一车的拍卖,先不许看里头的东西。然后,拆箱之后,买过来的人把东西先分门别类,有用的留下来。当中很多东西是很有用的,比如,在97年,中国还不是太流行互联网的时候,垃圾中已经有很多电脑键盘是有一键上网的,还有其他几个按钮,是后来几年之后才出现在联想台式电脑中的那种设计,那些键盘,鼠标还比较新,能用。还有最大利润的是电脑屏幕,当然是有些问题的,通常是电路中什么坏了,或者哪里短路了,然后铺头的伙计们就开始维修这些MONITOR,然后弄好了,就转到下一个工序,就是清洁,他们用一种不知道什么化学品清洁剂,可以很快把MONITOR的塑料外壳弄得像新的一样白。键盘,鼠标,机箱等等也是按此办理。垃圾中还有很多主板,硬盘和内存好像不多。

之后,这些买垃圾,维修过,清洁过的铺头,就把东西摆在那里卖,当然人人都知道是二手的了。还有就是周围的电脑城其实都跟这些回收铺头有联系,到这里来拿货的。

感觉上,最多和最占地方的是机箱,还有大量的计算机内部连线,主板。我那时候是惊讶于这些东西被当成垃圾,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我估计现在的中国也是一样),起码这些东西对每个计算机用户来讲,都是起码可以派上些用场的,起码可以卖几个钱。当然维修过之后的东西就不是卖几个钱那么简单了,一台15寸的MONITOR,很多是国外品牌机的,可以卖到几百块钱,那时候的MONITOR国内合资生产的要两千多吧。

至于不能用的部分,我没看见怎么处理,估计是随便扔掉了。至于这些随便扔掉的垃圾是不是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我想是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印象中,国内很多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都很大,比如电线,塑料制品之类的。97年我看见这些电子垃圾的时候,感觉这些垃圾比国内的要干净多了,很可能是国外公司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东西,把硬盘,内存继续用到新的机子上(最重要的是数据不能丢),然后由于维修,整理和丢弃的费用很贵,也由于国外的环境保护标准比国内的要高,就当垃圾卖到国外去了。这些垃圾肥了奸商,也污染了环境,但是老实说,这些东西中有用的还挺多的,也给国内口袋里头银子不多的用户带来一些选择。(那时候,一台全新主流配置的电脑大概要1万多吧,对很多人来说很贵了)造成的污染,我想,不会比国内很多垃圾更大。
 
我感觉现在看来利大于弊,长远看弊大于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