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爱”(对应英文的love),在希腊文中至少有三个字与之对应即agape(永恒无条件的爱)、philia(朋友亲人之爱)、eros(男女情爱)。圣经说“神就是爱”,这个爱是agape。主耶稣多次命令我们要爱神爱人(爱天父、爱祂、爱弟兄姊妹、家人朋友、不相识的路人、以及逼迫我们的敌人)用的都是agape。
Agape是上帝之爱,是爱的本质。而philia和eros只是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造人时赋予人的“爱的形象”。Philia 和eros都很好,但毕竟不是真实的爱。比如说当朋友之爱变成为江湖义气,当亲子之爱变成溺爱放纵,当男女之爱发生在婚姻之外,它们就与agape背道而驰了。
仔细读一下经文,会发现主耶稣第一次是以agape问彼得,而彼得信心不足,以Philia回应。主给他机会,再以agape问他,他依然信心不足,只以Philia回主。第三次主改以philia 问彼得,彼得因主对他降格以求而“忧愁”。
这段经文也可以看到彼得的诚实和他当时面临的(也是我们同样会面临的)挑战:如果靠自己,是无法做到agape的。唯有当圣灵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才能得着神的爱(agape)并行出来。所以,主以agape问彼得也并不是为难他,因为主知道圣灵几天之后在五旬节会充满彼得(和其它门徒)。
主耶稣也用这个场合向彼得,也借着彼得向祂所有的门徒提出了一个挑战。当主耶稣一再教导门徒们要agape的时候,大家(包括彼得)并没有觉得有多难。很显然大家并没有把主的那些教导和命令看着是给“我”的命令,因为“我们”中有很多的“他”,所以“我”是可以听听就好的。而主用这次机会让彼得知道1、那些命令是给他的,他无可逃避;2、(当他无可逃避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他无法靠自己去遵守主的命令。
主在另外一个场合也问过同样personal的问题,就是马太福音16:13-18记载的主耶稣和门徒(主要是彼得)之间的对话。在问过门徒们“别人”认为祂是谁后,主耶稣问出了做为主的门徒我们必须要自己回答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们说我是谁?”
别人怎么看耶稣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我”而言,耶稣是谁?他是个骗子?一个宗教教主?一个伟大的先哲?还是如祂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是永生神的儿子、是“我”的救主?同样的场景也适用于我们对主其它命令的态度。主命令我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命令我们要圣洁,命令我们去传福音……。这些命令的重点是“我们”中“他们”还是“我们”中的“我”?换句话说,这些命令是“我”必须遵守的吗?这是每个基督徒必须在主的面前(不是在人的面前)诚实回答的问题。我们的回答也许应该是:主啊,我不能,但是我愿意。因为我知道,在你凡事都能!你的能力正是在我的软弱中彰显出来的。
对于那段经文神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下面是教会一位姊妹的看法:
所謂的四個愛的詞彙區分,包括Agape 和Philia之間的像我們現在理解的區別,是主後四百年慢慢在希臘文中形成的。對主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來說,沒有這麼清楚的區別,在舊約和新約裡,Agape也用在過很不好的愛上面,也和Philia交替用。當然我們可以說今天當我們看聖經的時候,聖經也是為我們今天的理解寫的,所以證道,講解的時候這樣區分四個愛是有效沒問題的。但是我們同時知道如果有人懂希臘文,看原文,又不信主沒有忍耐,他會駁斥這樣的解釋,也是自由派神學那麼容易離開聖經的原因 - 解經經得起讀麼? 當然經的起,我們後面會看。
先列出Commentary裡面的例子 -
The two verbs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in the Gospel of John. The expression ‘beloved disciple’, more literally ‘disciple whom Jesus loved’, can be based on either verb (cf. notes on 20:2). The Father loves the Son—and both verbs serve (3:35; 5:20). Jesus loved Lazarus—and again both verbs serve (11:5, 36). In the old testament, when Amnon incestuously rapes his sister Tamar, both verbs were used to refer to his ‘love’ (2 Sam. 13, ref LXX). In the New Testament, agapaō is not always distinguished by a good object: Demas regrettably ‘loved (agapeo)’ the present age (2 Tim. 4:10).
註 - 這裡的LXX 是The Septuagint (Greek vers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translated around 3rd century BC。當時猶太人因此可以用希臘文傳講,討論,讀寫舊約,否則不會有舊約新約成為完整的一部聖經, LXX也是聖經翻譯和原文理解的基本文本,是不可思議的神跡, 神在祂兒子來之前連語文都預備好了為外邦人得救恩,感謝讚美主!)
這裡用的Commentary 是Pillar New Testament 系列中的約翰福音Commentary。作者是Dr. D. A. Carson (卡森博士),1991 年出版。卡森博士的約翰福音解經常常在福音派解經(忠實原文和聖經無誤)中評為top 。也cross check 了 ESV study Bible notes
在這個Commentary裡,卡森指出 約翰寫作上,特別在約翰福音裡非常用詞彙的variations,貫穿整個約翰福音,即使在這一段也是好幾個詞在每一次問的時候都在微微地變,lamb, sheep,tend,feed,等等,Agape和Phileo的混用在上文下理裡面很正常,沒有特別的。我本人認為這個point可以兩方面argue,也可以說因為使徒約翰這樣寫作,所以他或許有意區分Agape和Philia(但是如果Agape和Philia的真正區別根本是在主後四百年才有,那麼就不是一定很說得通)。
我自己的觀點 - 兩個愛的動詞可能有這樣不同的意義。但是經文本身也有更深的意義,即使當時的希臘文對這兩個愛的詞的區分不很明顯,經文依然頂天立地。
除了這兩個愛的字不同可能帶來的意義以外,用實意解經,就是文字本身特別是當年的文化文字下的意思,用上下文,Pillar NT Commentary上有下面這幾點。ESV study Bible notes 也是有同樣的解釋。
(1)主呼召和建立彼得進入事奉,祂要解決彼得不認主的失敗,羞愧,reinstall他,讓他悔改,得赦免,得力量來和其他門徒一起進入事奉。彼得和其他門徒都記得彼得說的做的,不得潔淨(福音的本質:悔改得潔淨)無法事奉。
(2)什麼是“勝過這些”的“這些”? Simon son of John, do you truly love me more than these? 一個可能是彼得的打魚的Business,他的船,他的fishing gear, 吃的魚。主問“你真愛我勝過你的魚business,你的肚子人生麼”?但這不是最上文下理coherent。在約翰福音第一章主耶穌呼召彼得時並沒有描述是在彼得打魚的時候呼召的,只說是彼得的兄弟安德烈告訴彼得找到彌撒亞了,彼得就跟隨基督了,說明約翰的記述裡沒有在意彼得打魚這回事。彼得也沒有回答我愛你勝過打魚吃魚(食物), 主也沒有在意他不回答祂的問題,更愛主還是愛吃。
雖然上面這個解釋有這個Commentary裡面認為的弱點。但我覺得還是可以有這個意思。
第二個按希臘文法很可能的解釋,“這些” 指當時在場的其他的門徒。“你真愛我勝過你的弟兄愛我麼?” Pillar和ESV 等解經書都傾向於這個解釋。
彼得本性喜歡宣揚自己比別人更大的信心,忠心和愛主。這是他當初說他們都不行,但我跟隨你到底為你捨命,也是他心裡願意肉體軟弱的一個大大跌倒。主耶穌要使用彼得和門徒們,祂直接問到彼得的inner being,帶彼得回到他跌倒的地方,悔改得赦免,否則彼得沒法再事奉。彼得此時已經不再是信誓旦旦的彼得,他沒法再有我更愛你之類的宣告,他這一次直接回到主裡面,依靠主自己 - 主,你知道我 。Despite my bitter failure, he says in effect, I love you—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彼得確實很好地回答了耶穌的問題,在他豪言壯語失敗的地方悔改歸正(confess),得到耶穌基督的差遣。主耶穌恢復了(restore 重建)彼得和祂自己的關係,彼得和其他門徒的關係,預備好了他們可以事奉。救恩和事奉是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
問三次的有趣點 -
But that is not the end of the matter. Three times Jesus asks the same question. Peter is particularly grieved (v. 17), it is not because Jesus has changed verbs, but because the same question is being asked for the third time. As he had disowned Jesus three times, so Jesus requires this elementary yet profound confession three times. Grieving is true confession and repentence. There is no trace of self-righteousness in Peter’s response. He can only appeal to the fact that the Lord knows everything, and therefore knows Peter’s heart: Lord, you know all things; you know that I love you. And that is enough. There is no doubt that Peter is fully restored to future service, Jesus again commands, feed my lambs. This ministry is described in verbs, not nouns: Tend, feed, not Be a pastor, hold the office of pastor. And the sheep are Christ’s sheep, not Peter’s. Not, Tend your flock, but Tend my sheep’ (BarrettEssays, pp. 165-166). - from PillarNT , ESV commentary concurs
主耶穌把事工交託給彼得,愛在這裡是動詞,你餵養,牧養,是我的羊不是你的你們的。在彼前5:1-4 裡面表現出彼得很清楚主在這裡給他和其他門徒的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