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岛[照片,美女美食],大家进来看看阿

鲁迅公园为汇泉景区第一景点,也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此园位于莱阳路之南,西邻小青岛,东接第一海水浴场,北侧有景色秀丽的小鱼山,南侧为碧波荡漾的汇泉湾。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长约1公里。红礁、碧浪、青松、幽径,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景色十分迷人。

公园始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规划设计,在莱阳路临海崖坡上砌石铺路,修筑亭阁,以青松为被,以冬青为篱,辟建花畦,因是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主持修建,故命名为“若愚公园”。1931年,沈鸿烈接任青岛市长,将公园更名为“海滨公园”。后为与山海关路的海滨公园相区别,复更名为“莱阳路海滨公园”。

青岛解放,公园已具相当规模。1950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公园再度更名为“鲁迅公园”。198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50周年之际,全市青年捐款修建一尊3米高的鲁迅先生花岗岩雕像,立于正门处。

游览鲁迅公园,沿正门的石径而下,鲁迅塑像矗立在圆形的花畦之中。石径两侧青松成排,迎面为岩礁和大海。岩礁上部赭红,底部灰褐,在大海的映衬下,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岩礁底部长满坚硬的牡蛎,沙汀内散落着各种贝壳,游人往往顾不上沿小径漫步,却在礁石丛中穿行,不时地拾起五光十色的彩贝,捡起海浪冲来的海藻。沿园中曲径漫步,别有一番情趣。石砌的小径,回环曲折,高低起伏。一侧是蓊郁蔚然的松林,一侧是嶙峋岿然的礁滩,突起处有石砌台阶,折角处有西式凉亭,漫步其间,十分惬意。临海观潮,另是一种意境。坐在礁石之上,观眼前浪花舒卷,起伏迭宕,大浪涌来只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潮涌过后,涛声寂然,水面上留下一层晶莹洁白的水沫,波光水色,煞是好看。远处的海面,风帆点点,鸥鸟竞翔,游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色而陶醉。
 
与汇泉广场一路之隔的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中山公园。公园三面环山,南向大海,东傍太平山,南依植物园,植物园内近百种林木与公园的四时花木连为一体,树海茫茫、郁郁葱葱,是青岛市内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

中山公园至今已有90余载。原址为会前村村址,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主。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威逼清政府租借青岛后,先后于1902年和1905年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实验场。建林木园地约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取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形成一条长近一公里,贯穿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日公园”。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沿用至今。青岛解放后,青岛市政府对公园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公园景观日臻完善,成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公园。

与公园大门正对的是著名的樱花路,樱花路直通动物园,是中山公园的主干道。路两侧上万株樱花重重叠叠,形成了美丽的樱花长廊。每年“五一”前后的20天里,这里有青岛一年一度的樱花盛会,青岛人几乎倾城而出,樱花路上人潮如涌,大有“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气势。

樱花路东侧以林木,果园为主,有各种各样的常绿乔木,落叶乔木。雪松树形优美,青翠挺拔,是这里重要的观赏树木,,也是我国重要的雪松繁育基地。中山公园的雪松在国内久负盛名,北到大连,南到合肥,毛主席纪念堂园内的雪松,就是从这里移种过去的。东侧还有大小不同的园中之园-桂花园、牡丹园等。樱花路两侧是休憩娱乐区,树荫遮蔽的园中小路和绿色的草坪,把两侧分为若干空间,其中儿童乐园最受孩子们的青睐。另外,位于公园最西侧的小西湖,是一处小巧玲珑的人工水景,九曲木桥、六角凉亭构成的景致,颇具诗情画意。

1994年,公园内建成了大型高架游览观光索道,为中山公园增添了新的游乐设施。索道全长1100米,装有双人吊椅110个,分为中山公园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园两条线路,两线往返约需30分钟,游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观景。

公园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拟建成占地面积广阔、文化内涵丰富的太平山中央公园。总体规划已由国内著名的园林学家完成,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溶中外艺术于一炉,中西园林建筑文化兼收并蓄,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文化层次的现代化大公园。
 
最初由 TheOneAndOnly 发布



嘿嘿:D
汇泉广场位于市南区文登路中段两侧,分南北两部分,系国家级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占地13.43公顷。  
  汇泉北广场是岛城最大的草坪广场,周边以水杉、花灌木为衬托,层次分明,景色绮丽,喷灌时可形成绿茵飞虹的美丽景观。  
  汇泉南广场建有国内最大的电脑音乐喷泉,水池长100米,象征青岛建置100周年;宽30米,面积为3000平方米,水池东西两侧共设30门长1.8米铸铜大炮喷头,两侧对喷距达70米远,喷高10米,池中还有三千多个喷头及各色彩灯,喷水时可随音乐变换千种花样,珠光四溅,五色斑斓,如入梦幻之境。水池中心建36.5米高的三角玻璃雕塑,象征一年365天,天天向前发展。 广场地面铺装分三个层次,围绕水池用广场地砖铺装,二层用剁斧石铺装,三层外围用水磨石彩板铺装,总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可供群众举办露天舞会、演出等活动。九七年海滨风景区管理处根据市领导提出的“绿、亮、喷、响、飞”五字方针,对南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广场四季绿草茵茵,三季花团锦簇,近千只鸽子飞翔在广场上空,给人们带来欢乐、祥和的气愤。入夜,五彩变换的喷泉、玲珑剔透的水晶塔与缤纷的草皮灯变相辉映,使整个广场流光溢彩,绚丽多姿。
 
最初由 露凝 发布
漂亮~~顶一下~~~
谢谢、




德国占青岛时的首脑机关所在地,庄严宏大的石砌欧式大楼,矗立于观海山南坡,面临栈桥海滨,居高临下,天然造就权利机构肃穆威严气势。建与1906年,初为德国总督办公地,故称总督府。青岛解放后为市府所在地,后市府机关东迁,现为市人大,政协合署办公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青岛市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石老人村西侧海域的黄金地带。主要景点有弄海园,海上乐园,国际啤酒城,国际高尔夫球场,环宇国际城,颐中体育场,海洋公园,浮山公园及高级别墅区等。

在午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从西北方向望去,这块海中奇石极像一位老人,吸引了许多游人来此观赏。
 
基督教堂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她依然风姿卓然,又几多神秘,几多庄严。正如当初方案评委会的鉴定:该设计达到了油画般的效果。 这就是坐落于江苏路15号,与秀丽的信号山公园为邻的基督教堂。一座伫立在绿色覆盖的岩丘之上,有着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及绿色尖顶钟楼的德国古堡式建筑。 基督教堂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1908年动工,1910年建成。也就从那时起,处于数条街道交会处,角楼钟塔高耸的这一德意志建筑佳作,对青岛市区的欧洲小城镇风格特征的塑造发挥着统帅作用。 该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其厚重的花岗岩教堂墙基,有着与生俱来的凝重粗犷气质,令教堂突现出的外观轮廓清晰而简练,跃然出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登及39.16米的钟楼顶端,海天秀色一览无余。钟楼上的巨型钟表,至今仍恪守着自己的本职。宽敞明亮的教堂内部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上下两层,装饰精美典雅,室内的细部装饰则流淌着拜占廷时期的格调。 1999年5月1日起,基督教堂作为旅游景点对海内外游人开放。
 
最初由 TheOneAndOnly 发布
花石楼
真好,真好:jiayou: :jiayou:




在八大关风景区内。它是一座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主体共五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顶尖。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两层,上层六级,下层九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院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
 
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的是海军博物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在莱阳路8号,此处西邻青岛湾,临海处原是海军驻青部队小型船舰的停泊之处,陆地为海 军部队驻地。1989年在此筹建海军博物馆。海军各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该馆文物处还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征集,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建,终于在1991年正式开展,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

博物馆现包括军服礼品展厅、武器装备展区和海上展舰区,展出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馆藏的数千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

军服礼品展厅陈列着人民海军各个时期的军眼、军衔和友好国家及军队赠送的珍贵礼品。在军服展室内 展示着1950年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的第一批服装――“五o式”军服,以及1955年10月实行的 “五五式”军服、1965年5月实行的“六五式”军服、1985年改革以后的“八五式”军服,还有 目前全军实行的“八七式”军服。而礼品展室内各国赠送的礼品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礼品 是中国海军在国际交往中获得的馈赠,其中多为各国海军军徽、舰船标志等,形形色色,极为珍贵。其中 一柄黑鞘鎏金长剑,为1989年马辛春将军率郑和舰访美时,由美国第三舰队司令吉姆斯.多塞中将所 赠,此剑剑身优美,寒光闪闪,极其精制,堪称上乘珍品。

武器装备展区建在院内广场上。广场整齐陈列着各种退役的 武器装备,按照武器类型分舰艇、导弹、飞机、雷达、火炮5个展 群和一个特殊展区。导弹展群内摆放着各种功能的导弹,小如炮 弹,大如飞机,其中一种红旗立地导弹在60年代曾3次击落美制 U一2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舰艇展群中有一艘周恩来总理于1957年8月4日在胶州湾检阅驻青海军部队时乘坐的02型木壳鱼雷快艇。

特殊展区内陈列着一架肖劲光司令员乘坐的伊尔一14飞机,此机于1960年至1991年服役期间,曾多次接送过首长和国际友 人,并参加过多次抢险救灾任务。

海上展舰区设在小青岛连陆大堤的海湾内,那里停泊着光荣 退役的“长城号”潜艇、“鞍山号”导弹驱逐舰和“鹰潭号”航 空导弹护卫舰。“鹰潭号”与“鞍山号”舰体宏伟,礼节旗在海 风吹拂下,猎猎作响;鹰潭舰是我国第一代053K型舰对空导弹护 卫舰;鞍山舰是1954年我国从前苏联购进的第一批驱逐舰, 此舰有着不平凡的经历,1936年建成,1941年编入苏海 军太平洋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编入我国海军北海舰队后,30年来曾多次接受周 恩来、刘少奇、叶剑英、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的检阅,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重大 任务。 海军博物馆现已具有相当规模,已成为青岛国防教育的基地和旅游观光的景点。
 
位于太平山南段,东临湛山寺,西接中山公园,是青岛市近年新辟的一处旅游景点,1994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以林木花卉等观赏性植物为主的集科研科普,花木繁育推广及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占地1035亩。园内荟萃了国内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各类花木共1000多个品种。沿园内石砌游路或乘坐太平山索道,可从地面或空中观赏植物园优美景色。
由植物园东眺,在一片山光秀色笼罩中,一座灰墙灰瓦、红漆门窗的寺院和一青砖灰塔矗立在湛山脚 下,海风微拂,树影扶疏,实在是一处“薄雾袅袅绕山半,诵经朗朗伴木鱼”的佛家胜境。这就是中国佛 教天台宗最年轻的佛刹――青岛湛山寺。

湛山寺始建于本世纪30年代,历时十余载。创建动议始于1931 年。当时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先生与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 飞青及佛学家周叔迪等人来青岛避暑,因觉此地佛寺不兴,而其他宗教盛行,遂商议筹措资金在青岛市内建一佛刹。此项提议得到当时青岛市长胡若愚的鼎力相助和后任市长沈鸿烈的积极支持。拨出湛山南麓150亩地为建寺之用,社会各界也资助大量资金,1932年著名高谈虚法师应邀前来主持建寺工作,湛山寺第一期工程遂于1932年4月正式开工。同年9月,三圣殿、僧餐和院墙相继完工,12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

第二期工程大雄宝殿工程浩大,资金筹措一时陷入困境。当时的青岛佛学会会长、前北洋政府军军长王湘汀就把自己的私宅、汽车及全部用品变卖用于捐建大雄宝殿,并采取发行“湛山寺福田券”彩票的形式。获款数万,终于在1938年建成大雄宝殿。

第三期工程藏经楼和药师塔由当时的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周志辅、周志俊两兄 弟为其母祝寿捐巨资于1937年动工建成。此后,又继续募集资金,分别于1941年和1944年建 成天王殿和山门。至此,在谈虚法师弹精竭虑的操持下,湛山寺方具相当规模,寺院建筑恢宏壮丽,香火日盛。 湛山寺建寺之初,为造就宏扬佛法人才。以“教阐天台, 行修净土”为宗旨,创办佛学专科补习班,1940年建立“青 岛湛山佛教学校”。国内道德高僧多来此讲学,造就出一大批宏扬佛法的人才,青岛湛山寺也因此而享誉海内外。

湛山寺办学期间,盛传弘一大师来青讲学的轶闻。弘一,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李叔同出家为僧的法号。李叔同早年就学于日本东京上野美专,并与一名日本音乐女校学生结婚,独资出版 《音乐杂志》送回国内发行。他创作的歌曲曾广为流行,他的许多诗词都是传世佳作。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是我国研究律学的名僧,1937年应淡虚之请来湛山寺讲学,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当时的沈鸿烈市长慕名访见,被弘一一同拒绝,此后沈鸿烈又设斋宴请,又遭拒绝。弘一法师一心向佛,不趋炎附势、攀 高结贵,由此可见一斑。

湛山寺为太平山和湛山怀抱,四时景色不同,尤以夏秋时节最能体味著名诗人郁达夫的“湛山一角夏如秋”诗句的意境。游览湛山寺,寺前池塘 是必经之地。这里碧水一潭,夏季莲花盛开,柳叶低垂。此潭原是善男信 女放生积德之地,故名“放生池”。绕过水池,登上台阶,便是坐北面南、五进院落的寺院。

第一进为山门,一对雕刻精美的高大石狮把持山门两侧。传说石狮为北魏遗物,原在古城青州,后几经碾转,移至湛山寺门 前。山门上有“湛山寺”3个大字。两边墙上刻有“佛臼增辉”、“转大法轮”8字,为谈虚法师手书。寺庙建筑沿袭民族传统形式,黑瓦灰垣, 大殿沿中轴线展布,气势恢宏。

进入山门,第二进便是单檐歇山顶的天王殿,供奉弥勒菩萨,左右为囚大天王。造型优美的钟楼、鼓楼分列于前庭 的东西两侧。

绕过天王殿,为第三进院落,佛刹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高高矗立在花岗岩台基上。大雄 宝殿是该寺的主殿,供奉释迎牟尼,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菩萨。佛龛下香烟缭绕,虔诚的信徒顶礼膜 拜,既庄严又肃穆。

穿过花园般的天井,进入第四进院落,三圣殿上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海印遗风”的匾额格外醒目,了解崂山海印寺僧道之争这段历史的游人一看便知,匾额是为纪念明代憨山大师所题。三圣殿供奉阿弥陀佛,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三圣殿西院是出家人的僧寮院,东院名为菩提 院,院内建有居士的念佛堂。

第五进院落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北端,内藏佛家经典数千卷。出菩提院,一座七级宝塔坐落在岩石增峻的山丘上,塔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塔内3层,人登塔上,可尽览岛城的山海风光。 湛山寺地处风景佳地,游人不断,尤以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游人最多,庄严的宗教仪式和繁荣的经 贸活动为湛山寺带来了融融的春意。秋天的湛山寺景色更为优美,海风瑟瑟,红叶铺地,柳塘、寺院、主 塔、松月,吸引着许多游人来此赏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