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中美关系的时刻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2月5日消息 联合早报● 杜平 中国总理温家宝即将对美国的访问,将是检验两国关系的重要窗口。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不久前说,目前的中美关系是最近30多年来的最好状态。这种乐观的评估是否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还要看温家宝访美之后双边关系将如何演变。


从华盛顿的角度说,现在的中美关系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美国有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尽量避免了与美国之间的潜在冲突,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尽可能地对华盛顿予以支持;二是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中国几乎全面担起了双边和多边斡旋的任务,从而使美国得以腾出精力应付更为紧迫的其他事务;三是在美国全球战略方面,中国摒弃了过去的做法,改而不再挑战华盛顿的权威,甚至认可和维护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漠视中国的关切


从北京的角度看,相对稳定的中美关系,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进程减少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和震荡,并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拓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空间。在国际事务中,由于中美之间近一年多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明显的政治摩擦,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变得空前的自信和活跃。不仅如此,中美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战术默契与战略合作,也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渐突出。


除了惠及两国本身,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东亚地区的安全、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以及全球贸易体制的重建,都是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就连其他国家也都承认,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交往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然而,如同过去一样,中美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具破坏性的障碍,那就是美国并非在所有时候都平等地对待中国。以近期为例,美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提出的无理指责和要求,以及在贸易争执中采取的单方面非公平措施,就远远没有体现出两个贸易大国之间所应有的平等和尊重。


在台湾问题上,布什政府自相矛盾的政策和言行,更表现出对中国国家利益的轻蔑。即使在中国为化解朝核危机而与美国进行通力合作的时候,华盛顿当局依然还是漠视和罔顾北京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感受。在温家宝访美期间,布什政府能否真正顾及和同情中国的这一关切,将是北京重新评估双边未来合作的首要依据。


几天前,为了要表明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白宫宣布提升温家宝总理访问华盛顿的礼宾规格,将普通的“工作访问”改为接待外国政府首脑时的最高规格--“正式访问”。很显然,这是继台湾总统陈水扁近期过境美国受到较高礼遇之后,布什政府为安抚北京而采取的补救措施。但是,对今后中美关系将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这种礼宾仪式,而是美国对中国所抱持的实质态度。


台湾问题与未来合作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早已是两国间的焦点话题之一。但是,无论如何演变,贸易纠纷只不过是双边整体关系中较底层的问题,是易于控制、易于操作的事项。中国目前对美国拥有庞大的贸易盈余,对重要的贸易伙伴作出重大的让利措施,其实并不困难。关键的问题是,双边关系的政治气氛能否让中国方面相信,它在贸易上作出的妥协是值得的。而影响政治气氛的最大因素,就是台湾问题。


在温家宝访美之前的这几天,华盛顿对台北当局采取了一些约束措施,包括明确表示反对民进党政府以公投形式寻求台湾独立。虽然这些言行是为预防危机升级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但根据过去的经验,北京方面恐怕还需要再三确认:这些言行究竟是权宜性的敷衍姿态,还是能够长期维持的政治意愿。


温家宝是中国新领导层中前往美国正式访问的第一人。此行目的无非是要亲身了解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以便准确评估双边关系的现状,规划未来合作的基本方向。如果布什政府也认为目前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最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那就有必要让温家宝亲身感受到,在台湾问题上,华盛顿的立场是明确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它的态度是善意的,而不是自私自利的。


如同前文所述,自从中南海领导层实现新老交替以来,北京在几乎所有重大领域里都一直延续着与美国积极合作的基本政策。对于中国新领导层所做的努力,美国不应该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对北京希望加强互利合作的期盼更不应该轻慢地予以辜负。否则,如同对待某些传统盟友一样,美国也会把自己当前最为需要的新朋友,拒于千里之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