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雇佣"同学保姆"日益成风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大洋网讯 上海12月4日电 上海某大学的大三学生小万,3年的大学生活,是在从事着勤工俭学的“保姆”工作中度过的。烧开水一瓶一毛钱,洗衣服一套两块钱,按摩一分钟一毛钱……小万为每个项目“明码标价”,3年之中承包了寝室里各种各样的体力活。是生活所迫才出此下策,还是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大学生给同学当了3年保姆?为何近年来小学、中学、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雇佣一族”?

  虽然小万家里不是特别富裕,但给室友当“保姆”也并非生活所迫。据了解,小万每个月有三四百元零用钱。3年来,小万给同学当“保姆”赚的近2000元钱,都花在与同学合伙买电视机、买书、买碟片等消费上。而在小万的室友看来,1.5元钱接受15分钟按摩“非常划算”。

  已经大三的小万,在向媒体记者讲述他的“保姆”生活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或者尴尬的表情。小万表示:在寝室做“保姆”工作跟普通的勤工俭学没什么两样,同样都是靠劳动赚取钱财,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呢?至于别人所说的什么心理不平衡,什么自卑,都是没有的,以汗水换取报酬,赚了钱又服务了大家,不是挺好的吗?当问及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否被占用时,小万表示这份工作没有对他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对这件事情表示了极大的不理解。她说:“我认为这种事情本质上超出了所谓的‘勤工俭学’的范围,虽然他们名义上是这么叫的,但每天给同等地位的同学当‘保姆’,再收取费用,这还叫做同学吗?他的同学怎么能好意思3年都享受这种服务呢?”她还表示,也许是东北人豪爽,而上海人又太爱算计,总之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大学校园里太罕见了。

  记者注意到,在接受采访的大学生中,十有八九对这件事表示不理解或者不赞同,自己不会去做,也不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同学这样做。而对于学生的家长,反对的呼声更是高于支持,他们普遍表示,用自己的专长赚钱,用脑子赚钱,才是大学生应该做的。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社咨询师张先生指出,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的产生,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校园里,根本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经济意识的作用。但是同学之间,长期存在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必定会给双方都带来影响。 ( 江南时报)
 
。。。。。。。。。。。。。。。。。。不知道说什么好,世风日下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