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粉出来洗一洗呗,福胖政府为了建房看上了greenbelt

福胖的烂尾工程,解决住房危机是好事,只要别打绿带主意就行。
 
前两天电台新闻里有一位Toronto Star的记者说,这几片所谓“green belt”的地,不是像渥太华那样的green belt,也不是农田。。。

而是被前任省政府“randomly”定义成了green belt,其实根本不是农田绿地,好多下面都已经埋了各种管线,可以直接在上面盖房子。

这些土地在被定义为“绿地”之前开发商就买了,不是政府的土地。
 
前两天电台新闻里有一位Toronto Star的记者说,这几片所谓“green belt”的地,不是像渥太华那样的green belt,也不是农田。。。

而是被前任省政府“randomly”定义成了green belt,其实根本不是农田绿地,好多下面都已经埋了各种管线,可以直接在上面盖房子。

这些土地在被定义为“绿地”之前开发商就买了,不是政府的土地。
如果是这样,应当叫熟地,的确不是greenbelt。

渥太华的builder新开发的楼盘很多都是在原始树林上从零开始兴建的。
 
前两天电台新闻里有一位Toronto Star的记者说,这几片所谓“green belt”的地,不是像渥太华那样的green belt,也不是农田。。。

而是被前任省政府“randomly”定义成了green belt,其实根本不是农田绿地,好多下面都已经埋了各种管线,可以直接在上面盖房子。

这些土地在被定义为“绿地”之前开发商就买了,不是政府的土地。
所以前政府就是这样欺压开发商的吗?现在想靠这个翻盘,没门儿!
 
找到一篇报道介绍绿地法案通过前后PC和L党斗争的经过,里面有叙述侵犯利益的开发商和农民工的抗议活动,大体上你引用的媒体说法不准确。简单说有个给自由党借款的开发商有地被划到绿带内,要求执政的自由党网开一面,未遂后爆料,也没什么大料,绿带划界正常推进,告上法庭,还是败诉。这正好说明自由党比PC廉洁。

前两天电台新闻里有一位Toronto Star的记者说,这几片所谓“green belt”的地,不是像渥太华那样的green belt,也不是农田。。。

而是被前任省政府“randomly”定义成了green belt,其实根本不是农田绿地,好多下面都已经埋了各种管线,可以直接在上面盖房子。

这些土地在被定义为“绿地”之前开发商就买了,不是政府的土地。
 
找到一篇报道介绍绿地法案通过前后PC和L党斗争的经过,里面有叙述侵犯利益的开发商和农民工的抗议活动,大体上你引用的媒体说法不准确。简单说有个给自由党借款的开发商有地被划到绿带内,要求执政的自由党网开一面,未遂后爆料,也没什么大料,绿带划界正常推进,告上法庭,还是败诉。这正好说明自由党比PC廉洁。

廉洁啥呀,这位不过是提着猪头没找到庙门
 
找到一篇报道介绍绿地法案通过前后PC和L党斗争的经过,里面有叙述侵犯利益的开发商和农民工的抗议活动,大体上你引用的媒体说法不准确。简单说有个给自由党借款的开发商有地被划到绿带内,要求执政的自由党网开一面,未遂后爆料,也没什么大料,绿带划界正常推进,告上法庭,还是败诉。这正好说明自由党比PC廉洁。

别人辛辛苦苦开发的地说划绿地就划了?加拿大真缺那点绿地?那为什么林火救不了?这就不是廉洁,是草菅人命
 
保守党是小贪,自由党是巨贪,贪污的程度是普通韭菜用尽想像也没法想像的。
 
大姐,你以为开发商是善茬?他们财大气粗最不怕走法律程序了,很多地方政府见他们都绕道走,败诉了,说明那人没理啊。
别人辛辛苦苦开发的地说划绿地就划了?加拿大真缺那点绿地?那为什么林火救不了?这就不是廉洁,是草菅人命
 
前两天电台新闻里有一位Toronto Star的记者说,这几片所谓“green belt”的地,不是像渥太华那样的green belt,也不是农田。。。

而是被前任省政府“randomly”定义成了green belt,其实根本不是农田绿地,好多下面都已经埋了各种管线,可以直接在上面盖房子。

这些土地在被定义为“绿地”之前开发商就买了,不是政府的土地。
我看到的英文报导是这些地块都是开发商在两到三年之内买的,然后忽悠政府选择他们的地块进行开放当然他们选的是下面已经埋了有管线的地块。
当初卖地的地主们目瞪口呆。
眼看他们的地价翻了几十倍。
 
大姐,你以为开发商是善茬?他们财大气粗最不怕走法律程序了,很多地方政府见他们都绕道走,败诉了,说明那人没理啊。
能说明政府有理吗?别人开发的土地,建成房屋至少人能住,硬划成绿地能干什么?城区能盖房的地方越来越少。
今年国庆节去万锦,孩子指着他住的地方中间的一块空地,说这块地能卖3千万,也就1栋楼的地方。不盖高楼能赚钱?房子越盖越小越贵,房租涨价惊人,年轻人不靠父母帮忙几乎无法买房。
 
我看到的英文报导是这些地块都是开发商在两到三年之内买的,然后忽悠政府选择他们的地块进行开放当然他们选的是下面已经埋了有管线的地块。
当初卖地的地主们目瞪口呆。
眼看他们的地价翻了几十倍。
这下他们不目瞪口呆了,这地一分不值了,大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