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5-03
- 消息
- 1,56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考古发掘大片秦瓦 红烧土只有几块 不符史载火烧三月说法 被烧的应是咸阳宫
【世界日报北京讯】阿房宫前殿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有重要发现,除了发掘出大片秦瓦之外,还证实西楚霸王项羽没有如史载火烧阿房宫。
新华社报导,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成立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试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
大陆考古专家新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彭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在这处彭瓦的屋顶遗迹之北,还发现一片碎瓦片,其中发现少量汉代筒瓦。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说,该屋顶建筑彭瓦完整,是秦阿房宫的重大发现,也是秦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瓦作为建筑材料,但完整保存下来的不多,这对研究当时的屋面彭装等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一年多考古勘探与发掘,专家已基本搞清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其清晰轮廓。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较准确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约两千年,但最近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显示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不准确。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发掘阿房宫遗址面积达1000平方米,发现红烧土只有少量几块;若说曾遭大面积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
孙福喜表示,「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
【世界日报北京讯】阿房宫前殿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有重要发现,除了发掘出大片秦瓦之外,还证实西楚霸王项羽没有如史载火烧阿房宫。
新华社报导,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成立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截至目前,已经试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
大陆考古专家新发掘出一大片保存完整的秦代板瓦和筒瓦,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出土保存完整的秦代宫殿彭瓦屋顶,在考古史和建筑史上均具重大学术价值。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1.04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存有筒瓦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至54厘米,厚1.2至2厘米;板瓦通长58至62厘米,宽44至51厘米,瓦厚1至1.8厘米。这些成行、平铺的筒瓦与板瓦均为秦瓦,其中板瓦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在这处彭瓦的屋顶遗迹之北,还发现一片碎瓦片,其中发现少量汉代筒瓦。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说,该屋顶建筑彭瓦完整,是秦阿房宫的重大发现,也是秦代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瓦作为建筑材料,但完整保存下来的不多,这对研究当时的屋面彭装等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一年多考古勘探与发掘,专家已基本搞清秦阿房宫遗址前殿的型制、范围和基本结构,首次向世人展现其清晰轮廓。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阿房宫联合考古队领队李毓芳说,根据勘探和试掘资料,考古史上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有较准确了解: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为12米。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址。
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约两千年,但最近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显示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不准确。
西安文物园林局副局长、秦阿房宫考古队副领队孙福喜说,发掘阿房宫遗址面积达1000平方米,发现红烧土只有少量几块;若说曾遭大面积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
孙福喜表示,「项羽火烧的是秦咸阳宫。这从后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秦咸阳宫遗址曾发现大片的红烧土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