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出事就抹黑,还其清白要一年!以及 SpaceX、人工智能 ...

談談特斯拉的本質,要從哪去理解呢?先舉反例吧。

好比我說「我了解你」, 並不是說我知道你的心跳、血壓、身高體重、紅血球數目等等, 也不是說我知道你在校每科成績、銀行存款數目若干、有幾個男女朋友、每天吃幾碗飯等等。這些「資料」, 其實花一輩子的時間, 也不可能全部知道, 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一個人身上「所有的事實」?!

當我們說「我了解一個人」時, 往往是在說「我了解他的個性 」, 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本質」, 服裝不是, 三圍不是, 髮型不是, 食量不是, 功課好壞也不是, 長相身高 體重、職位、學歷都不是, 取得所有這些資料, 都不足以讓我 們說「我了解這個人」, 因為這些資料是「瑣碎」的。

所以, 要了解一個人, 並不是靠「事實性」資料的多寡。有些人, 可能認識你幾十年, 天天在一起, 知道你一切生活作息, 可是, 他或許一點都不了解你。相反地, 有些人, 可能只見一 次面或只通過幾次信或只拋過幾次媚眼, 卻有「一見如故」的 感覺。

我對於特斯拉,就大概是這種感覺,一見如故。越去認識特斯拉,越能夠體會公司的本質(寫在宗旨),特斯拉一切努力就是圍繞在宗旨(且能在商業競爭環境下存活)。
 
哈哈,cfc 自己跟自己斗,其乐无穷 :evil:
 
過去10年有一種感覺,就是周遭的華人朋友(年紀與我差距上下不超過5年)所做的所遵循的所買的,大約比我晚了3-5年。換句話說,我比朋友提早3-5年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儘管雙方最終都走了同一個方向。

跟朋友分享時,往往聽朋友說,以後我也要跟你一樣...保持聯絡,到時再請教你喔...

而我時常想,若真如此,那麼為何你又要在此時選擇另一條路,或遲遲猶豫中呢?

後來我理解,或許是我們華人原本生長的「土壤」很不一樣。一旦土壤不一樣,種在上面的思想種子,就會和種在其它土壤的種子, 長出「很不一樣」的果實。

蘇格拉底說「 世界上最聰明的,是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的人。」。高中時第一次聽到這話覺得很奇怪,什麼都不懂,不是笨蛋嗎? 現在比較能體會這話的意思。

華人似乎不是這樣,尤其是表面上似乎混得不錯的。尤其網路上,張嘴就來,夸夸其言。網路上洗腦用的文章一說怎樣,就跟著怎樣怎樣,趕緊去排隊去爭去搶...之類的。

「我能知道些什麼?」這件事本身,常使我陷入極大的困擾,至今如此。

特斯拉搞AI的自駕系統,接受國家監管,因為道路上一不小心隨時會要人命。自駕系統更新時非常謹慎,總是從極小規模的人開始,然後慢慢擴大可下載使用的人。

微軟的ChatGPT也是搞AI,卻完全不受任何機構監管,隨時可更新,隨時想怎用怎用。儘管馬斯克多年前就警告過多次,官方卻似乎完全不重視(在我看,那些政府都想要任其野蠻生長,讓人民更好控制煽動!)。

道路安全需要監管,思路安全卻完全不用。難道沒人在意此風險?
 
特斯拉搞AI的自駕系統,接受國家監管,因為道路上一不小心隨時會要人命。自駕系統更新時非常謹慎,總是從極小規模的人開始,然後慢慢擴大可下載使用的人。

微軟的ChatGPT也是搞AI,卻完全不受任何機構監管,隨時可更新,隨時想怎用怎用。儘管馬斯克多年前就警告過多次,官方卻似乎完全不重視(在我看,那些政府都想要任其野蠻生長,讓人民更好控制煽動!)。

道路安全需要監管,思路安全卻完全不用。難道沒人在意此風險?

1679849779013.png
 
特斯拉搞AI的自駕系統,接受國家監管,因為道路上一不小心隨時會要人命。自駕系統更新時非常謹慎,總是從極小規模的人開始,然後慢慢擴大可下載使用的人。

微軟的ChatGPT也是搞AI,卻完全不受任何機構監管,隨時可更新,隨時想怎用怎用。儘管馬斯克多年前就警告過多次,官方卻似乎完全不重視(在我看,那些政府都想要任其野蠻生長,讓人民更好控制煽動!)。

道路安全需要監管,思路安全卻完全不用。難道沒人在意此風險?

當某一天ChatGPT搖身一變,成了KillGPT,例如想要消滅人類。於是竄改醫療臨床指引,讓醫療人員錯用藥物、錯用劑量、竄改病人身份,手術時左腳換成右腳...

更隱密的,透過扭曲醫學期刊的研究結論,誇大無效治療、或漠視有效藥方,長期之後又會如何?哈佛醫師代言,5萬美金就輕易就能收買,隱匿糖害,讓脂肪成為數十年來心血管疾病的代罪羔羊...。直到哈佛醫師都死亡後事情才被掀開。

這些早已經發生,不是嗎?KillGPT只會做得更隱匿更不為人知而已。
 
當某一天ChatGPT搖身一變,成了KillGPT,例如想要消滅人類。於是竄改醫療臨床指引,讓醫療人員錯用藥物、錯用劑量、竄改病人身份,手術時左腳換成右腳...

更隱密的,透過扭曲醫學期刊的研究結論,誇大無效治療、或漠視有效藥方,長期之後又會如何?哈佛醫師代言,5萬美金就輕易就能收買,隱匿糖害,讓脂肪成為數十年來心血管疾病的代罪羔羊...。直到哈佛醫師都死亡後事情才被掀開。

這些早已經發生,不是嗎?KillGPT只會做得更隱匿更不為人知而已。

剛好看到一個對於 AI 的精闢分析!要理解人生(不僅宗教),都應該盡量看清楚。

我們都生活在Matrix中。

 
某人有趣的胡說八道~

一个拥有电动汽车的朋友刚刚发布了这个。 想你可能也会欣赏它。
当其他人建议您改用内燃机汽车时,您可能会有疑问:
问:我正在考虑用化石燃料汽车替换我的电动汽车,有一些问题吗?
1. 听说汽油车不能在家里边睡觉边加油。 您必须多久在其他地方补充一次?
有在家加油的解决方案吗?
2. 我需要维修哪些部件,多久维修一次?
汽车销售员提到发动机中的油和需要更换的正时皮带以及一个装有齿轮的箱子。
这是什么?
这种服务换油的费用是多少,多久换一次——以及旧油会怎样。
显然,这些汽油车通常只靠刹车停下来——所以刹车磨损得更快——与我目前行驶超过 500,000 公里的汽车相比,它们能持续多久
3. 在汽油车或柴油车中,当我减速或下坡时,我会得到回油吗?
4、我试驾的车,从踩油门到开始加速,好像有延迟。
这在汽油车上正常吗?
5. 目前,我们每公里支付约 0.02 美元来驾驶我们的电动汽车。 我听说汽油的价格可能是汽油的 8 倍。 这是真的?
6. 汽油真的易燃吗?
7. 我知道汽油的主要成分是油。 石油的开采和精炼是否真的会导致环境问题以及在过去 100 年中夺去数百万人生命的冲突和重大战争? 有解决办法吗?
8. 我还被告知,您必须将石油运往世界各地才能转化为汽油或柴油,而这些船只过去曾因泄漏石油而破坏环境。 真的吗?
9. 我听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禁止使用内燃机汽车,因为据说它们会危害环境和市民的健康? 真的吗?
10. 有人告诉我,当你启动这些内燃机时,它们会发出噪音——所以早点启动会把人吵醒,在城镇里开很多内燃机汽车会使城镇变得嘈杂。
11. 别人真的可以偷你油箱里的油吗?
12. 寒冷天气的射程下降是多少? 有人告诉我,一辆 45 英里/加仑的汽车在冬天可能会降至 37 英里/加仑。 只是好奇那个。
13. 一个朋友告诉我,排气零件磨损了。 这是真的吗,人们为了其中使用的稀有材料而偷走它们?
14. 我还听说尾气对你不好,如果你把车开在狭窄的空间里,比如车库,你会死的! 这肯定不是真的吧?
15. 隔壁邻居告诉我,这些汽油车装载了大约 40 到 60 升高度易燃的液体,这些液体被泵入一个钢瓶中,然后爆炸产生膨胀的气体来推动活塞,将直线运动变成旋转运动。
为什么会有人希望在你坐的地方几英尺内发生数千次爆炸?
16. 一个同事告诉我——他有一辆汽油车,但它漏油了。 当他停车时——这肯定不对吧? – 在地板上留下脏迹,直接污染环境。
如果我改变,多久会发生这种情况?
17. 我女儿告诉我——如果你买一辆柴油车——油泵手柄闻起来很臭,你必须戴上特殊的手套来防止你的手有异味,如果你把它洒在你的衣服上那会很糟糕。
18. 汽油和柴油真的很危险,只能在专门的加油站买,不能在任何地方(酒店/停车场/家里/工作)买吗?
19.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是否能够仅使用太阳能免费为我的内燃机汽车加油?
20. 我最好还是直接骑马和坐马车,而不是买没有马的马车——听起来很糟糕,燃烧恐龙汁液,污染环境,同时资助冲突和战争,并以高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消耗原材料。
21. 如果我们都改用内燃机汽车,它们产生的碳可以使工厂升温。 试想一下,加拿大可以拥有加利福尼亚的气候,不再有寒冷的冬天。 它还可以使北极变暖,使其适合居住。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 Steve Jobs

贾伯斯说得好!看待特斯拉也是这样,必须怀抱点...,例如直觉、相信命定、生命、因果等啥都好。
 
最后编辑:
新闻,主要用来混淆人心。
医疗,主要是贩卖生命。
法律,主要是保障坏蛋。
经济,主要是剥削穷人。
外交,主要是呼吁以战争来解决问题。

越荒谬的越容易成为现实。
 
我看特斯拉或许是少数能够轻松度过此次全球经济萧条的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几乎死过一次。

看看以下的荒谬!

 
接下去,能源储存业务(服务及商品)会占特斯拉营业额的比重(增速)会越来越高。这部分,中国的BYD也会是同样趋势。

拉长期看,电动车会是用来作为转型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赛道而已,「新能源动力供应链」(替代掉石油产业链!)恐怕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最后编辑:
想(股市)赚钱的,也早入场、稳稳坐等长期丰厚回报了。

所以,美国股神其实一点也不神。马斯克刚说的,若巴菲特早早投资特斯拉,到现在,收获又该是怎样...。可惜巴菲特的同伙是无才无德、做空特斯拉的比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