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频繁的外事活动,马尔代夫总统访华。外长王毅本周将出访埃及和突尼斯等6国。总理李强将于1月14日至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对瑞士、爱尔兰进行正式访问。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周一访华​

一个由沙特、约旦、埃及、印尼等国外长组成的联合代表团即将访问中国。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表示,中国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访问的第一站,旨在传递明确的信息——“必须尽快结束加沙的战争”。

资料照片: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在8月的金砖峰会上
资料照片: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在8月的金砖峰会上

(德国之声中文网)为推动中东局势的缓和,寻求中止加沙地带的战火,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组成的一个联合代表团将于下周一访问中国。11月19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和中国外交部分别宣布了这一行程计划。

根据沙特官方周五在社交媒体X(以前的推特)上发布的帖文,费萨尔在巴林参加会议期间表示,此次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是将本月在利雅得举行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峰会上所作出决议付诸实施的第一步。

要求加沙停火的国际呼声日益高涨​

“第一站是中国,之后我们将前往其它国家的首都,以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必须要立即宣布停火,让人道救援进入”,这位沙特外交大臣强调,“我们必须尽快努力结束这场冲突和加沙的战争。”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9日宣布的消息,此次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将在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法迪、埃及外长舒克里、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以及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塔哈。中方将同该联合代表团就“推动当前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深入沟通协调”。

自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之后,北京方面也在表现出积极参与国际斡旋的姿态。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对地区多个国家进行了访问,参与了10月22日埃及主持召开的巴勒斯坦问题和平峰会,11月9日在巴黎召开的支援加沙平民国际人道主义会议,以及本周在巴林召开的麦纳麦对话会。

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不少国家将哈马斯视为恐怖组织。而中国在以哈冲突后做出的表态大多数强调“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做法”,呼吁尽快“停火止战”,避免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外交努力,让危机重回政治解决轨道”。翟隽也强调,“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民众的生命同等重要,对此不应奉行任何双重标准”。

https://www.dw.com/zh/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周一访华/a-67482077
 

穆斯林各国外长在华要求停火 王毅呼吁团结​


China Peking | Außenminister Wang Yi trifft Vertreter Arabischer Länder

多个阿拉伯国家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机构的外长到访北京,要求立刻结束加沙地带的战争。而中国外长王毅则呼吁穆斯林国家“携手合作”,迅速为加沙地带降温,重建中东和平。

(德国之声中文网)正在中国访问的沙特阿拉伯、约旦、埃及、印度尼西亚的外长以及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外交代表11月20日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伊斯兰合作组织的秘书长也一同参加了会谈。在正式会谈开始前,王毅对阿拉伯国家的代表表示,应当携手合作为加沙地带的局势"降温"。中国外长说,加沙地带面临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当地局势牵动全世界。他呼吁国际社会迅速采取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悲剧蔓延

王毅还说,中国是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好朋友、好兄弟",并强调"中国坚定站在正义与公平一边",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益的正义事业",致力于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则表示:"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必须立即停止战争和杀戮,我们必须立即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

此前,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向美国与以色列施压,要求停止在加沙地带的敌对行动。本月早些时候,沙特阿拉伯还召集了多个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领导人在利雅得召开峰会,并敦促国际刑事法院调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以色列针锋相对​

在访问中国之后,这些阿拉伯及穆斯林国家的外交代表还将紧接着访问美、俄、英、法其他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试图说服西方国家不再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视作自卫。

与此同时,以色列驻北京大使潘绮瑞(Irit Ben-Abba)20日召开了针锋相对的新闻发布会,希望"穆斯林国家外长访华不会发表任何有关停火的声明",认为"停火不是时候"。潘绮瑞认为,代表团应当讨论被哈马斯劫持的人质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自从10月7日极端组织哈马斯发动袭击、劫持200余名人质、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展开报复行动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没有谴责被部分西方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而是一再呼吁缓和局势,并呼吁巴以双方尽快落实"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

(法新社、路透社)

 
看看调停是否成功。
 
这个阿拉伯和穆斯林外长联合代表团包括沙特,约旦,埃及,印尼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首站访华,接着将访问美,俄,英,法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 hours ago

Putin to take part in virtual BRICS summit on Gaza​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will take part in a virtual summit of the BRICS group of nations on Tuesday to discuss the Israel-Hamas war, the Kremlin said.

"On November 21,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will participate in an extraordinary BRICS summit (via videoconference) to discuss the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the Kremlin said in a statement Monday, referring to the influential bloc that includes Brazil,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Screenshot_20231121-180242.png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

央视网 2023年11月22日 00:28

1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 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本次峰会是金砖扩员后的首场领导人会晤。当前形势下,金砖国家就巴以问题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加沙地区的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中方深表关切。当务之急,一是冲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战,停止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释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为严重的生灵涂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向加沙民众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停止强制迁移、断水断电断油等针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三是国际社会要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稳定。各方应该将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有关决议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强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习近平指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将根据加沙人民需要,继续提供物资援助。中国作为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已经推动安理会通过相关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

习近平强调,金砖合作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中方愿同其他成员一道,开创金砖合作新时代。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主持峰会,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统普京、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埃及总统塞西、伊朗总统莱希、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以及印度、阿根廷外长与会。

与会领导人对巴以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强调必须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建立一个具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蔡奇、王毅等参加峰会。

 

法国外长访华强调“致力于与中国对话”​

24.11.2023

正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外长科隆纳先后会见了中国总理李强和外长王毅。她强调,法国致力于和中国对话,而王毅则呼吁欧洲各国不要“因为竞争而害怕合作”。欧盟今年启动了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北京则斥之为“保护主义”。

法国外长科隆纳与中国外长王毅
法国外长科隆纳与中国外长王毅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因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欧盟反补贴调查而惹怒北京之后,法国方面向中国释放了友好信号。正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外长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表示,法国致力于和中国保持对话。她在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时还对于自今年6月在巴黎之后再次见面感到“荣幸”。

在社交平台X上,这位现年67岁的女外交官发帖写道:“我们正在与中国一起努力寻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债务挑战的答案,并深化和重新平衡我们的经济合作关系。”

她在随后与中国外长王毅也举行了会谈。王毅表示,欧洲不应该“因为竞争而害怕与中国合作”。他在被问到如何看待目前中欧关系时强调,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会始终支持欧洲的战略自主”。

王毅陪同科隆纳参观北京大学的中法关系历史展览
王毅陪同科隆纳参观北京大学举办的有关中法关系历史的展览

对于有关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提出的政策法规不透明问题,王毅也做出了回应:“我们会倾听欧洲企业的声音,切实解决外商在华投资所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欧洲政界不断有声音呼吁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于中国的依赖性。而今年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启反补贴调查,也使得双边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一问题上德法的态度存在差异: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利益牵涉最深,所以对于相关举动是否会引发中方的报复而感到担忧。而法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相比之下就小得多,所以在采取反补贴调查方面的顾虑要少得多。

“不应该因为竞争而害怕合作”​

“在合作之中当然也是有竞争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竞争而害怕合作”,王毅在周五指出,最大的风险是“广泛的政治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他认为,应该减少的是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依赖性。

法国外长科隆纳在与王毅会晤结束之后接收媒体提问时也提到了乌克兰战争。她表示,希望北京对于中国任何对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的支持保持“警惕”,以确保“没有任何中国的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俄罗斯非法的战争活动”。

“我们经常讨论这个话题,在最高层也是如此”,科隆纳补充道。她指的是11月2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通的电话

王毅表示,中国和所有国家都保持友好关系,包括伊朗和俄罗斯,也包括法国。“我们相信,只要中欧携起手来,就不会有阵营对抗,不会有世界分裂,也不会有新的冷战。”

路透社指出,在科隆纳访华之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和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也将在12月初访问中国。在疫情数年期间,中欧关系发生了急剧恶化。而冯德莱恩有关对华关系“去风险化”的言论也曾引起北京方面的不满。

中国是法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法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企业对于欧中贸易的不平衡关系感到深深的担忧。最近的例子就是面对正准备大举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产电动汽车,人们担心,价格低廉的中国电车会给欧洲本土汽车品牌造成巨大冲击。

客座评论: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能成功吗?

在本周一进行的通话中,习近平对马克龙表示,中国欢迎法国公司来投资,后者则敦促北京保障外国企业在华得到公平待遇。

在会晤法国外长科隆纳时,中国总理李强提到,2024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发展和突破。

 

韩中日外长会议将于周日在釜山举行,商讨重启三边峰会​

韩中日三国外长将于11月26日聚首韩国釜山,商讨重启韩中日领导人会议事宜。韩国外交部24日透露,第十次韩中日外长会议将于26日在釜山举行,韩国外交部长朴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外长王毅、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将与会。
发表时间: 24/11/2023 - 13:13更改时间:

24/11/2023 - 13:18
4 分钟
韩国外交部长朴振资料图片
韩国外交部长朴振资料图片 © 美联社图片
作者:弗林

韩联社报导指,这将是三国外长自2019年8月以来时隔4年零3个月再次举行会议。本次会议是三方筹备三国领导人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会上能否细化峰会日程安排引人关注。三方还将就三国峰会可形成的共识等交换意见。

三国外长将于周日共进午餐后举行会议。三方曾考虑在会后举行联合记者会,但中方的行程安排有所变动,决定不办记者会。据了解,因时间关系,中日外长恐难拜会韩国总统尹锡悦。

同一天上午,韩中、韩日外长将举行双边会谈。若韩中外长会谈成行,这有望成为讨论韩中关系发展走向的重要机遇。届时,中方就朝鲜日前发射军事侦察卫星、朝俄合作等情况作何表态备受关注。

在韩日外长会议上,在近期两国关系加强的趋势下,可能会讨论进一步的合作措施。不过,由于日方强烈反对慰安妇受害者在韩国法院向日本政府提起的损害赔偿上诉获胜,因此不排除双方在外长会上提出该问题的可能性。

王毅和上川阳子预计于25日抵韩。这将是王毅时隔2年多再次到访,上川阳子自今年9月就任后首次访韩。日本外务省24日发布消息称,上川阳子25日下午将与王毅在釜山举行会谈。这将是两人的首次会谈。

 

日外相上川与王毅首度会谈:双方同意尽早举行日中安全对话​

11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韩国釜山出席日中韩外长会期间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长王毅,这是两人首度会谈。双方就构建有建设性且稳定的日中关系交换意见。
发表时间: 25/11/2023 - 15:07更改时间: 25/11/2023 - 15:10
7 分钟
11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韩国釜山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11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在韩国釜山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 美联社图片
作者:弗林

据日本外务省介绍,上川阳子与王毅在当地时间周六傍晚举行的会谈持续了约100分钟。日方指,会谈伊始,上川阳子向王毅表示,今后愿与其密切合作,按照全面推进11月16日日中首脑会谈确定的“战略互惠关系”和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的大方向,发展双边关系,开创日中关系新时代。王毅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随后,双方确认在各个层面进行密切沟通的意向。在此背景下,双方相互发出了外长访问邀请,双方将对此进行考虑。

就具体事宜,日本外务省的新闻稿称,上川阳子强烈呼吁中方立即取消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将经过ALPS处理水排海的日本食品进口限制,“此外,双方认识到彼此立场存在分歧,决定通过建设性协商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日方指,“上川大臣还对包括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局势在内的东海局势、中国在日本周边加强军事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的合作,以及南中国海、香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立即拆除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设置的浮标。随后,双方同意尽早举行日中安全对话,以加强安全领域的沟通。上川大臣还谈到了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并强烈要求尽早释放被扣押的日本国民”。

同时,“双方同意按照11月16日首脑会谈达成的共识,协调推进包括环境和节能在内的绿色经济以及医疗、护理和保健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并利用在适当时候举行的日中经济高层对话和日中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扩大各领域的国家交流”。此外,日中外长还就全球性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加强两国外交部门在气候变化政策、包括传染病控制在内的全球卫生等问题上的沟通。

上川阳子还表达了在妇女、和平与安全(WPS)领域与中方密切合作的愿望,王毅表示赞同。两国外长并就包括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在内的朝鲜局势交换了意见,“两国外长同意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密切沟通”。

中国外交部就会谈发表的新闻稿提及,“王毅强调,重建战略互惠关系,一要树立正确相互认知,明确双方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合作伙伴,各自坚持和平发展。二要尊重彼此正当关切。日方应在台湾问题上信守承诺,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得干涉中国内政。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海洋安全和民众健康,中方反对日方的不负责任作法。当前需要建立各利益攸关方全面、有效、独立推进的长期监测机制。三要加强互利合作,共同抵制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切实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路透社报导指,上川阳子会后向记者表示:“我们确认,我们正在寻求就各种问题进一步密切沟通……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举行安全会谈”。她指出,日中两国还将寻求就经济问题举行高级别会谈,但会谈日期尚未确定。

上川和王毅将于周日与韩国外长朴振在当地参加三边外长会谈。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attempts continue​

Chinese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Wang Yi speaks during the 2023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MSC) on February 18, 2023 in Munich, Germany

GettCopyright: Gett

China's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will travel to New York to host a meet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later this week, as international attempts to mediate the conflict continue.

Ahead of the meeting, Jordan renewed its call for the temporary ceasefire to be made permanent, while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reiterated the importance of Israel taking "concrete steps" to minimise harm to civilians in Gaza.

The presidency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rotates each month, with China holding it in November.
 
1701303929070.png

China’s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and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 Antonio Guterres attend a UN Security Council meeting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Israel and Hamas, in New York City [Brendan McDermid/Reuters]

中国外长王毅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的会议
 

白俄总统卢卡申科访华 将会晤习近平​

以铁腕统治白俄罗斯已近30年的卢卡申科周日启程访问中国,并将于周一与习近平会晤。白俄官方声明指出,此次双边会谈将聚焦“经贸、投资和国际合作等议题”。

资料照片:3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卢卡申科
资料照片:3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卢卡申科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普京亲密盟友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周日启程访问中国,并将于周一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

据白俄罗斯总统府发布的消息,在此次“工作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就“经贸、投资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会谈。

卢卡申科上一次访问中国是在今年2月底3月初,当时正值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届满一年,那次访问也颇受关注。习近平当时宣称,“中白友谊牢不可破,双方要始终不渝做彼此的真朋友和好伙伴”。

相关文章:中国防长访问明斯克 称白俄是“铁杆”

现年69岁的卢卡申科从1994年就开始担任白俄罗斯总统,以铁腕统治闻名的他被西方视为独裁者。他允许莫斯科使用白俄罗斯领土来发动侵略乌克兰的战争

不过在3月1日习近平与卢卡申科会晤之后,双方呼吁“尽快”就乌克兰重建和平达成协议。不过如今这一战争已经持续了22个月,仍然没有任何要结束的迹象,交战双方也都拒绝妥协和谈判。

https://www.dw.com/zh/白俄总统卢卡申科访华-将会晤习近平/a-67619118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2023-12-08 00: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郑明达)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16865521_4702e543-b348-4225-812e-b4ea222c40ad.jpg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指出,去年年底以来,中欧关系呈现巩固发展的良好势头,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这符合双方利益和人民期待。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双方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世界大势,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双方要夯实政治基础,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彼此,发挥好领导人会晤和五大高层对话的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沟通,以建设性对话增进理解、妥处分歧。双方要树立正确认知,增进理解互信,重信守义,一心一意发展关系,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应该加强市场、资本、技术优势互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长点,合力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双方还要加强人文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中欧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平台,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方愿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一道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双方要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协调,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阵营对抗,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就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和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应对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116865521_0be37ef8-e0a9-4060-b67f-092bf9d10dfb.jpg
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和中国是世界两大力量,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合作领域日益广泛。欧中合作是互惠平等的,管理好、发展好欧中关系,直接关乎双方人民利益,也关乎世界的繁荣与安全。欧方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关系,不希望同中国脱钩,期待同中国发展长期稳定、可预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希望通过此次欧中领导人会晤为未来欧中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欧方对今年以来欧中各领域高层对话成果感到高兴,认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符合欧洲利益,希望双方继续加强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对话与合作,共同努力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安全,并就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加强对话,寻求合作。欧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欧方愿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坦诚的态度就分歧问题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欧中对世界和平稳定负有共同责任、拥有共同利益。欧盟愿同中方密切沟通协作,维护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解决乌克兰、中东等地区热点问题。
王毅参加会见。

 
习近平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