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專家說保險!


《對話分紅保險(七)》​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絡電話:416-3004768)


客戶:

最近我在看分紅保險的產品,主要目的是:1)保障:我們兩人都是家裡的經濟支柱,萬一任何一個或兩個有個三長兩短,這個東西可以負擔小孩子的成長及教育經費。 2)退休補充:分紅保險的這個功能相當打動我。 3)投資配置:移民加拿大的目的之一就是規避國內的政治經濟風險,所以在這裡要配置一部分資產。 買房子本來也是個選擇,但是考慮萬一幾年後回流,房產留在這裡不太容易打理。 相對而言,保險投入不是太大,又有保障功能。 況且和國內的保險產品比起來,這裡的保險產品的性價比高多了。 現在有些後悔以前在國內東買西買的一些保險產品,買的自己都糊塗了。

理財顧問:


根據你目前的家庭資產及收入狀況,你的這個想法很對。 現在要解決的就是怎麼買、買多少的問題。 我給你幾個方案供你參考(具體方案省略)。
客戶:

我覺得這個產品買給孩子比較划算,大人買保費太貴了,陳先生你是否也是這個原因只買給你家小孩呢?

另外一事不解:投資分紅類保險靠啥支付分紅,靠投資,投資啥呢? 目前能大額投資的標的有哪些呢? 還不是股票房產債券這些(保險公司不做實業投資吧)?

如果是這樣,那就應該和各大投資公司、各大銀行基金部門的收益是差不多的。 人才哪裡都差不多。

理財顧問:


我家的保險嚴格按照四三二一理論來辦的,也就是說保險支出佔家庭總收入的10%左右,我稍稍超了一些,因為我考慮到未來收入有可能上升以及財務狀況及後續的投資 置業計畫等,在我還算年輕的時候做出了有一定前瞻的方案,使我個人的家庭財務既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又具有未來的有效性。 我家三個人買了分紅保險,只有我買的是UL。 分紅保險考慮的主要是年紀輕能夠活得更長的人來買,從這個角度來說,給小孩買最好,但保險更重要的是保大人而不是小孩,所以大人更關鍵(而且今後的 資產主要留給自己小孩而不是孫子輩),小孩買一點意思就好。

關於分紅保險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收益,似乎我前面也談過了。 不過沒關係,既然你問了,我就再跟你解釋一下。

依保險法規定,保險資產70%以上必須投在固定收益的投資品種上,如國債、企業債、優先股、抵押貸款資產及其他固定收益類資產上,30%以下可以投在風險資產上。 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給人的印像是收益低,這是大眾視角對專業性投資的誤讀。 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的殖利率在品種和期限結構上有很大的差異。 良好的比例分配對單一產品的收益率、資產的流動性、機會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對整體投資收益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長中短期、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等, 良好的結構、期限、地域、品種的配比等。 更重要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穩健性,可以保證在任何大的經濟金融風險和動盪環境中都能屹立不倒,比如像08年全球性金融海嘯,什麼類型的金融資產都出現巨虧,唯 有固定收益類獲得非常好的回報,以確保分紅保險的資金池回報率依然為正。 還有一點必須提的是大機構、大保險公司去購買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一般都能拿到不錯的價格,這也是普通投資者所無法企及的。 還有一點是保險公司在固定收益類投資品上敢於規劃更長期的投資期限,而不像基金一樣有贖回的壓力而在長期性債券上的投資就不敢那麼大膽,這也會影響整體 回報。

在分紅保險投資資金池裡還有一部分資金是投資在Equity上。 這些Equity投資,各公司各有不同,有的公司投在二級市場的籃籌股上,有的公司投在地產上,有的公司投在私募資產上,當然一般情況都是混合的,只是在 比例上有所差別而已。 象Sunlife公司在這部分的投資管理上就做得非常的好,特別是其私募和房產上的投資。 必須解釋一下,中國大陸來的朋友對私募兩個字可能會有所誤解。 加拿大這裡的私募概念跟中國的完全不一樣,這裡的所謂私募就是與公募(public listed公開上市)相對應的詞彙,產品包含所有非公開上市的投資品,如政府投資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包括 地鐵、輕軌、電站、公路等。 而房地產投資一般都是辦公室、大型商場(shopping mall)、公寓、養老院等依靠固定租金收入的項目,非常安全與穩健。

分紅保險的收益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mortality,即平均壽命或死亡率。 大家可能很難明白為什麼這個因素會帶來收益的增加。 這麼說吧,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分紅保險是一個封閉的資金池,跟term、UL等保險產品的資金池完全是分開的,這保證了分紅保險投資人的資金及收益只能由 這個池子的投保人擁有並分享。 另一個因素是,保險公司在賣保單時的保費價格是以當時的平均壽命來計算的,而人的壽命隨著醫療與科技的進步不斷地在增長。 人的壽命成長了,代表保險公司更遲把錢賠付出去,錢越遲賠付出去越會為保險公司帶來投資效益。 所以,這個會增加分紅保險的分紅率(或者更直白的解釋就是在賣保單時保險公司以當時平均壽命所定的保費價格高於實際賠付時平均壽命所應承擔的保費價格—– -當然,保險公司這麼做是沒有問題的,也只能以賣保險時的平均壽命來定價格,而不能任意估計未來的平均壽命來定保險的價格)。 (多說一句,從這個角度來看保險,分紅保險對投保人是最划算的,因為平均壽命增長所產生的收益全是由投保人來分享,而不是保險公司拿走了。相反,定期保險 是保險公司最賺錢的保險品種。用更專業的角度來看,所得出的結論跟一般民眾的看法是很不一樣的。)

大家說保險公司的投資資金的收益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收益率都相差不多,同樣的專業人士管理、同樣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或Equity產品,不見得保險公司的資金就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 這個說法沒有錯。 不過,大家忽略了一個管理費問題。 一般來說,基金的規模是比較小的(相對保險公司的資金池來說),再怎麼大也大不過保險公司分紅保險的資金池,有的基金規模才一兩千萬,最大的也超 不過三億。 管理基金都是需要團隊的,基金越小,管理的固定成本不會小很多,基本上沒差別,而這樣來看,其單位管理成本就非常高。 保險公司的資金池一般都非常大,而管理的固定成本差不太多,這樣單位管理成本就非常小,非常非常小。 成本小了,收益就多了,很基本的道理。 這也是保險公司的資金會獲得更高報酬的因素。 大型的保險公司分紅保險資金池的管理費僅佔資金量的0.005%,非常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這樣的解釋應該可以解除你的一些疑惑,為什麼保險資產的投資跟基金公司不一樣?

買保險是買未來,看的是內在的東西,更多地了解保險公司內在運營的東西,對你理性進行財務規劃及購買行為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

客戶:

只能說,保險可以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我個人比較偏重於退休養老計劃,如RRSP等。

理財顧問:


你說的對。 保險再好我們也不可能也沒必要把家庭的所有資產堆在保險上面,這樣做也不是一種健康合理的理財規劃。 保險一定只是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因為我們現在談的主題是保險,所以可能更突出地介紹保險產品的特色。

至於退休養老計劃,當然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它是家庭理財金字塔四塊基石當中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把保障與退休養老結合起來考慮,同時也把有關稅務規劃及財富傳承等綜合到一起,是不是會更好呢? 保險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它的功能已經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擴張,所以我們在這裡談分紅保險,這跟退休養老規劃一點都不衝突。

(本文僅作為資訊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理財建議,亦不明示或暗示買賣任何具體投資理財產品。進行任何投資理財行為,請事先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單獨面談。 本人聯絡電話:416-3004768 )
 


《對話分紅保險(八)》​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絡電話:416-3004768)


客戶Z:我覺得TFSA比數紅保險好,如果有閒錢的,TFSA是個不錯的選擇。
客戶T:我也覺得TFSA很強大,兩口之家一年有一萬多結餘投在這裡,到退休的時候絕對夠吃夠用!

理財顧問:

如果我說TFSA是個雞肋,你們聽了可能會不高興。 但不管怎麼說,我還是要把它當作雞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個帳戶每年每人只限定6000元,存多了會被罰款,中間取出來要到第二年才能再存進去,而且還不能開夫妻聯名賬戶。 這樣的帳戶投資人想拿它投資,本金太小根本就動不了,如果存GIC,一年也得不了幾片利息,即使免稅也沒有意義。 所以,存吧搞不清楚應該拿它幹嘛,不存吧又覺得可惜,就像一塊雞肋,太讓人不爽了。 我認為,這個帳戶目前只能作為臨時週轉或儲存備用金之用,派不上大的用場。 當然,不得不說,從它出現到現在已經十多年時間了,如果每年都存的話,累積到現在本金有8萬左右,起碼還可以用來買點股票什麼的,它的弱點隨著時間 的成長得到了一定的轉變,有可能發揮大一點的作用。 不過,用它來買股票買基金,想賺錢得有本事,得花時間與精力,最後是否能夠賺到社會平均利潤或高於社會平均利潤,只有天知道。

若以你剛才所說的把TFSA帳戶作為一個儲存退休養老資金的用途來看,我個人認為它不如分紅保險,不管是在投資回報方面還是在保險保障、未來退休養老資金的使用以及未來財富傳承 的稅費方面,都沒有可比性。

客戶T:從稅務角度來說差不多吧,TFSA獲利免稅,遺產接受人也不用繳稅。 至於收益率,分紅保險的東西也只是個假設也不能完全的guarenteed,而TFSA自己投資,我的目標是5%,實際收益很可能遠高於此。

理財顧問:

好,那我們先從收益率入手來比較一下這兩個東西的優與劣。

讓我們先算一下,平均年收益5%(複利)情況下的TFSA, 20年後帳戶餘額是35.71萬。 可能有人認為5%的收益率太低,不過我認為在加拿大投資,你要獲得長期穩定的5%以上的回報並不容易。

下面我們來看看分紅帳戶的情況:光從投資的現金價值來看,20年後它的餘額是31萬,比TFSA差一些(現在算出來的投資收益都還只是假設的,還不好論 輸贏),然而,這個帳戶的優勢是只增不減,而且收益率基本上穩定,以過去60年的平均值來看,都能夠達到7%左右,這個數據雖不保證但具有比較強的穩定性 和可參考性。 而TFSA的金額變大了以後,投資收益率要想做到高且穩定,一是難二是即使可能但投資者自己必須花費不少心血去管理。 在這樣的投資帳戶裡,資金要獲得穩定回報並不容易,因為市場波動有可能侵蝕過去的收益甚至本金。

除了投資的收益率TFSA有可能(僅僅是可能,是否能勝還不好說,實際上勝的機率只有33%)戰勝分紅保單之外,其他的任何方面,TFSA都無法與分紅保單相比。

首先TFSA不具有保險的保障功能和財富保護功能。 保險的保障功能和財富的保護功能這種東西在沒有風險來臨的情況下,是感覺不到的,因為它是無形的,而在家庭遇到巨大意外或是財務風險的時候,這種功能的 強大是所有其他金融工具都無法比擬的,它的優勢就會突顯出來。

在財富的傳承上,分紅保單的優勢開始變得有形。 因為如果分紅保單的所有者不需要使用其中的資產(即現金值),它會一直保持增長(所增長的不僅僅是現金值,更關鍵的是保額,因為傳承的不是現金值而是保 額),到後來會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而TFSA在長時間投資中所得的就是投資成長的部分(相當於分紅保單裡的現金價值部分)可以傳承給下一代。 把death benefit拿去跟cash value相比,cash value在財富的傳承上根本就毫無優勢可言。

即使在退休養老使用資金的情況下,TFSA裡的錢取一分少一分取一塊少一塊,而分紅保單裡的資產可以用貸款的方式支取,保單裡的資產繼續保持增長,最終所欠銀行 的錢(本和息)是用death benefit來還給銀行的,而不是現金值,而death benefit要比現金值大得多,在財富傳承上還是大大勝過TFSA。

所以,綜合來看,分紅保單大大勝過TFSA。 當然,如果你的理財目標不是長期的,不是為退休養老而準備資金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 分紅保單的弱勢在於短期內,投資人想使用帳戶資金不容易也不划算, 也就是在短期內是很不靈活的,而TFSA的資金,投資人任何時候都能夠靈活支配。

聊了這麼多, 一定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再加上本金(相當於分紅保單裡的現金值)與分紅保單裡的死亡賠償金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

我們不管做任何類型的投資,最終所獲得的就是本金加上收益。 到老的時候,把這種投資變現當作退休生活支出,用掉的部分是不可能再產生任何收益,用一分少一分用一塊少一塊。 最終剩下的留給下一代。

而分紅保單投資所獲得的收益加上保費當中所含的本金(即分紅帳戶的現金值),到老的時候也可以花(這種錢跟大家在其他投資當中所獲得的沒什麼區別), 而花費這種錢的形式卻可以與其他投資的不一樣,也就是可以用貸款的形式。 用貸款的形式花費分紅保單的價值,但分紅保單裡的資產卻還在加速成長(因為是複利的,這是其他投資所不具備的)。 到了與世界揮別的時候,所欠銀行的錢是用死亡賠償金來支付給銀行,而不是分紅帳戶裡的現金價值。 隨便看一下illustration,你都能明白哪個比較划算。

在使用其他投資帳戶資金作為退休生活支出時,其他投資帳戶除了TFSA之外,都必須支付投資收益的稅,稅的多少因人而異不好一概而論,但多少總是要付出。 而使用分紅帳戶裡的錢作為退休生活支出時卻可以不繳稅。 有人說,用分紅帳戶的錢需要交利息,這個沒錯,問題是我們不能忽略了分紅帳戶裡的錢還在以比利率更高的比率在增長這個關鍵的因素。 所以,哪個好哪個差你心中自有定論。

在財富的傳承上,特別是對於有足夠過退休生活資金的人來說,哪種方案比較有利呢?

你現在不管是投資房產還是其他什麼東西,所能夠獲得的就是投資本金加收益(即相當於分紅保單裡的現金值,至於收益高低這種東西都是未知數,不好確定一定哪個收益更高 )。 假設這種投資與分紅保單投資都沒有使用的話,最後傳承給下一代。 房產、股票、基金或生意等投資傳給下一代的就是本金加收益(相當於保單裡的現金值),不可能像分紅保險一樣,在系統內就自動用增長的現金值按投保人的 年齡換算成death benefit,在財富傳承上的倍增效應是不可能體現。 請你再看一下illustration,death benefit與cash value的差距是多少,你就明白哪個比較划算了。

在財富傳承的稅務問題上,其他類型的投資在稅務(前面有講過這個問題,即資產增值部分作為當年收入要交收入所得稅的問題)及其他相關的費用(遺產驗證費、律師費及遺產 執行費)上會對資產造成怎樣的侵蝕,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多多少少是會造成侵蝕的,而分紅保單在財富傳承上是完全的避開了稅務與費用的支出,得到的是 完整的錢(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錢)。 哪個比較划算,你們心中一定有數的。

你也許會說你可能用房產賣掉以後所獲得的錢來養老。 實際上,這個事情分紅保險也做得到,而且炒房炒股炒基金等投資還更麻煩,為何要捨易求煩呢? 更何況還捨多賺來少賺甚至虧損呢?

(本文僅作為資訊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理財建議,亦不明示或暗示買賣任何具體投資理財產品。進行任何投資理財行為,請事先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單獨面談。 本人聯絡電話:4163004768 )
 

《對話分紅保險(九)》​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絡電話:416-3004768)


客戶:我覺得分紅保險實在是像天上掉餡餅,too good to be true,因此不敢輕易相信,多方詢問多方了解。

理財顧問:

你是對的。 對一個被人吹天上的產品一定要有質疑才會避免盲目消費。

分紅保險在加拿大存在一百多年時間了,華人接觸這個最多才20年時間。 在2000年之前,我的前輩們很少甚至沒有人賣分紅保險,大多只賣UL和定期。 應該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許多投資人在損失慘重之後,開始發現這個產品的穩定性特點,發現穩定增值的方式長期來算要比偶爾的大賺來得輕鬆和划算。 而且,這之後投資移民及大部分富有的技術移民來了,也發現這個產品非常適合他們的需要,所以非常多的人買進這個東西,保費額度屢創新高。

對於一般百姓,謹慎一點沒有壞處,最大的損失就是多花了點時間了解買得遲一點而已。 至於是否選擇這個東西,首先不要考慮這個東西好還是不好,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這個東西是不是適合你的資產與收入以及理財目標,而且要找一個好一點的理財顧問幫你。 不要找那種只說這個產品好的人。


客戶:我的一個做保險顧問的朋友跟我說了一個Sunlife15年付清的計劃,是怎麼運作的,你能跟我說一下嗎?

理財顧問:

我不知道你的朋友給你的是什麼方案。 Sunlife公司有Protector和Accumulator兩種計劃,這兩種計劃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紅利分配及資產增值的方案,如Paid-up Addition、Enhence Insurance等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

至於你所說的15年付清的方案,有可能是premium off-set方案。 標準的sunlife方案有8年、10年、20年或終身付款的,但沒有所謂的15年付款方案。 用premium off-set有可能做到15年付清,但沒有人保證你15年後一定不要付錢,你要把申請表上的提醒文字看清楚。 我每次做這個的時候都把該提醒的文字劃出來給客戶看,並且讓客戶在旁邊簡簽一下,說明我已經提醒了,他們是知道的。 原本客戶最後簽字就說明認可申請表上的所有東西,但我覺得客戶都不太可能去看這些文字,我有義務提醒。


客戶:聽說這個保單抵押給銀行獲得現金,銀行會收很高的費用,是不是這樣?

理財顧問:

你看了我的文章了吧? (客戶笑了)

是這樣的,我在文章裡寫得很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關於分紅保險中現金值使用的問題》。所謂的很高的費用看對誰而言,對大保單 來說,費用真心不高,而對於小保單,還真要注意這樣的「小」問題。當然,如果你今後不用這個保單質押給銀行獲得資金,這個所謂的費用就不是個問題。


客戶:有人說,過去收益很高,現在降低得比較厲害,過去十年的收益不能代表現在和未來的收益。

理財顧問:

你是對的。 我今天給一位客戶朋友一份從1950年到2018年每年的分紅率數據,正好可以驗證你的說法。

不過,這種東西一般都不是投十年的,而是好幾十年,起碼是三十年起跳。 所以,我們可能還要看平均報酬率,像是30年、40年、50年、60年的平均報酬數據。

這幾年利率往下走並維持在低位,分紅保險的收益率下降比較正常,但未來幾十年,誰也說不清楚利率是不是會一直維持在這麼低的水平。 我看表所列,最低的年份有三年,分紅率是5.9%,最高的分紅率是12%。


客戶:如果我買了這樣的東西,保險公司萬一倒閉了怎麼辦?

理財顧問:

你問到點子上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正是你的這個問題,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客戶:我看過你所寫的所有理財文章,據說一個叫做Assuris的機構會保我們,這個機構是另外一家保險公司嗎? 你的文章太深奧,把我搞得雲裡霧裡的,本來沒有那麼多擔心,看了你的文章後發現,這保險裡的水好深啊!

理財顧問:

Assuris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它的地位相當於CDIC之於銀行、CIPF之於基金公司。

你的批評我接受,可能我更應該寫些讓一般民眾更容易明白的東西,這我得努力。

當然,我是保險顧問,我本來應該要宣傳這個分紅保險的優點才對,我為什麼要潑你冷水呢? 我潑你冷水,只是不想讓你頭腦發熱,衝動購買,而應該認真分析自己的狀況規劃好自己的財務再做出理性的決定。

現在的市場有相當嚴重的問題,在於這個分紅保險被無良或是不專業的保險經紀當作神話來宣傳,不管客戶需要什麼就是先來一個分紅保險,隱瞞了多少的產品背後的信息沒有人知道 。 在我從事這項業務過程中,發現太多的客戶被不夠專業的保險顧問誤導而買了不對的東西。 而許多人的毛病在於只喜歡撿好聽的對自己有利的話聽而忽略或無視甚至反感任何不好因素的存在,夢想著買一個完美的東西,反而不喜歡我這樣對各項風險的提醒,結果 TA在向別的經紀買之後才發現上當了。 曾經諮詢過我但沒有向我買,後來又回來問我的人有好幾個,我只能表達非常的遺憾。

這個東西本身肯定不是什麼壞的東西,關鍵在於什麼樣的人適合買、怎麼買、買多少,所以首先不是你買還是不買,而是要對你的家庭財務狀況做一個診斷,看你的 家庭財務是否健康、哪方面是需要醫治的,哪一方面是需要做出改善的、哪一方面要維持或提升的。 搞清楚了,再來安排合理的治療方案及「藥物」。 沒有看醫生或體檢而亂吃藥,不吃死人也有可能把人吃殘廢了,如果不死不殘那是運氣。

我看過市場上沒有專業素質的保險經紀太多了,只學會市場銷售語言而不是專業的理財語言,分紅率下降了就用什麼內部收益率之類的東西來糊弄客戶,客戶也搞不清楚 什麼是內部報酬率,聽到百分之九點幾、百分之十點幾就以為這是個高收益的東西。 許多經紀投客戶喜歡高收益所好,用各種各樣的語言把客戶引導到高收益上去,比如說過去30年平均百分之九或者多少。 就你的那個告訴你百分之七點幾是近幾年最低的保險經紀,你得小心哦。

再強調一次:買任何金融理財產品都與買藥類似。 你不看病而亂買藥是不對的,你如果隨便找一個藥店,夥計能把藥賣給你嗎? 你肯定必須找醫生。

醫生有良醫和庸醫,所以,在買藥之前你還必須努力找一個良醫,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之道。

我不排除有人自學成材或對不管是醫學還是理財知識方面無師自通的可能性,但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醫生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是理財顧問的可能性也是不 存在的。 有人喜歡當醫生,自己亂吃藥,什麼東西補吃什麼而不知補藥不一定什麼人都可以吃的。 許多人喜歡自己理財,聽說市場上有什麼東西熱銷買什麼而不知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吃錯藥的人在家裡吐下瀉之後是不會把慘狀拿出來示人,因為太丟臉的事沒人把自己做的傻事到處宣揚。 理錯財做錯投資虧得連褲子都沒有的人更不會把這個拿出來說,眼淚往心裡流,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


客戶:能不能再解釋一下我電話裡給你的那個例子,我還是有點不懂。

理財顧問:

首先,如果45歲的男人每年投入1.25萬連續投20年,到66歲(不是65歲)開始提取退休金,連續提取20年到他85歲,每年可獲得2.5萬多一些,假如他85歲 向世界揮手,他的家人將獲得44萬名保險金。 我這個是用5%的貸款利率來計算的,如果以目前3%的利率來計算,所獲退休金還要更多,最終剩下的死亡賠償金也會更多。

至於你所說的20歲的人,不是不適合買,而是他想從40歲取錢花這個目標是不適合的。 如果按你設定把取錢時間點改到60歲,那就是個非常好的計畫。 他61歲開始領錢,每年取5.4萬多,總共25年,直到他85歲。 如果他85歲離世,他的子女就能得到150萬的免稅資產。 這也是以5%的貸款利率來計算的,如果以現在的3%利率來計算,所獲退休金還要更多,最終剩下的死亡賠償金也會更多。

說這個是好東西,所謂的免稅複利成長,關鍵在於時間要長,複利增值的根本在於時間。 有人說西班牙女王當初如果沒有資助哥倫布4萬元,而把這筆錢存銀行,每年按4%的複利,到現在西班牙的財富是美國的8倍。 所以,想著從這個分紅保險裡很短時間拿到很高的退休收入是不切實際的。 勞工中產階級最好能夠在40歲以下就開始投,高淨值人士的年紀可以放寬到70歲以下(當然加拿大也有70歲以上的人還在買這個東西)。 如果理財目標不是退休收入而是財富傳承,那麼所投的額度就不要糾結了,投個三千五千的也無問題。 我自己給我的兩個小孩每年各投2000,按現在計算未來的預期壽命,女性應該是95歲以上,那我現在20年投入共4萬,可以為她們的後代創造200萬以上的財富。 分紅保險就是一個用人的生命作為載體來創造財富的金融工具。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保險及理財建議,有保險及理財方面問題的朋友,請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面談。 本人聯絡電話:416-3004768
 

《對話分紅保險(十)》​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風險控制專家,聯繫電話:416-3004768)

客戶:有個保險專家給我推薦了個非常好的方案,聽說你在分紅保險方面很專業,我想听聽你的意見。
我(理財顧問):

你都找了專家了,而且所推薦了方案是個非常好的方案,你還來找我這個不是專家的普通保險顧問? (笑)開玩笑的,非常開心你來找我,說說看是個什麼樣的方案,也讓我學習學習。 (笑)

客戶:我原本打算每年投入10萬,20年付清。在跟TA交流之後,TA建議我把20年付款方案改成三年付款方案,每年投入66.7萬,三年之後,現金值160多萬,然後用這一張保單向某某銀行抵押貸款150萬出來繼續支付後續的保費。五年之後,使用reduce paidup把每年付款額降到20萬,賬戶裡頭的現金值就足夠支付後續15年的保費。這樣做,最後的保額和現金值都要比每年付10萬20年付清的方案要好得多。 (這個客戶還帶了許多支持此一方案的計算公式以及材料,包括reduce paidup的illustration。)

我(理財顧問):

(我看了看,然後說:)看上去是不錯哦(笑)。
不過,我只能告訴你幾個原則性的東西,至於這個方案是好是壞你自己判斷。

第一:reduce paid-up原本設計的初衷是用來防範風險的,而不是用來作為銷售工具的。 Reduce Paid-up這個工具是個非常好的東西,但好刀要用在適當的地方,而不是隨處亂用。這個東西是在客戶的保險付了一定的時間之後確實遇到工作或生意的問題而出現財務危機無法繼續支付保費,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客戶的損失(如果無法繼續支付保費,保單有可能lapse掉了,這樣客戶的損失就比較大),啟動reduce paid-up,把保額降低,每年的保費也相應降低,這樣,保單裡的現金值就有可能cover掉未來年份未付的保費,這樣保單保持繼續有效,客戶沒有因為不能支付保費而失去所有,只是有所損失(即用終身保費價格購買了幾年的更大的保額,隨著保額的reduce,前幾年的更大的保額就沒有意義了,等於浪費了,即用終身保費買了幾年定期保險,損失在這個地方)。如果reduce paid-up 用來作為銷售的工具,那完全是不顧客戶利益的行為,是明知道客戶在做reduce paid-up 會出現損失的情況下還依然推薦給客戶,佔著客戶不懂得其中的道道,只顯示好處給客戶而不把這個reduce paid-up的原理講給客戶聽,這是操守與道德問題,而不是業務水平問題。有句俗話說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是否可以跟一個操守和道德有問題的人進行業務合作,你自己判斷。

第二:這個社會,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生意,很簡單,一方拿得多,另一方一定少;一方少了,另一方一定多拿了。你知道的,保險顧問的佣金是按保費金額的比例來抽成的,保費越大,佣金越多。在你這個業務裡,哪個方案佣金更高一目了然。我暫時看不出來你在這個你所號稱的非常好的保險方案中你自己有什麼好處,占到什麼便宜了。恰恰相反,我看到的是,保險“專家”所賺的佣金是你原計劃的方案的六七倍。

而且,我再告訴你一點,為什麼你這個三年付款,中途還要貸出150萬錢付款到五年再進行reduce paid-up?據我所知,你所提的這個保險專家所代理的保險公司的產品是五年charge back的,即客戶若在五年內取消保單或是出現不能支付保費的情況,保險公司會全額或部分地把佣金charge back的。這個是你所不知道的,這也是普通民眾所不知道的。

而為了佣金不被charge back,“專家”把你當土豪當傻瓜(不好意思,不得不這麼說,不這麼說你根本無感,而且TA也確確實實就是這樣對待你的),讓你貸款150萬來支付保費,感覺這150萬你不用還似的,其中的利息和本金怎麼解決?你所說的illustration的數字比你原計劃的好看,當然囉,200萬再加上這150萬的本金以及隨後的利息支出,保費成本基本上double了,數字會不好看嗎?更別提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你有了這150萬的貸款,你的貸款額度就受到了限制,你在房產、生意或其他方面的融資能力就受到這個貸款額度的限制和影響,就有可能失去你在其它領域利用融資進行財富創造的機會,而這個機會成本你計算了嗎?而且每年投入66.7萬,跟你原計劃每年10萬的差額的機會成本,你計算了嗎?而這一切的好處或是利潤,到你的口袋或是分紅賬戶了嗎?我明確的告訴你,絕對沒有,只落入你的“專家”的口袋。

再繼續告訴你一點,這個方案對保險公司有利嗎?不會的。因為保險公司要支付佣金給“專家”,更大額度的保費也沒能很快形成生產力,結果很快地reduce下來,後續就基本上沒有保費進帳,這極大的折損保險公司投資盈利能力和賠付能力。

再進一步,因為分紅保險的保費資金是進入一個獨立的資金賬戶進行投資管理,收益由全部保單所有人分享。這個reduce paid-up 會極大地影響到分紅賬戶的資產和資金池裡其他客戶的利益。

總之一句話,這個reduce paid-up 若是作為銷售工具使用,對客戶,對保險公司,對保險公司的其他客戶都是不利的,只對運用這個工具進行銷售的保險經紀有利。

順便提一句,若你真想早一點把錢放入分紅賬戶,正常的做法是增加additional deposit,然後使用premium offset縮短付款期。不過,要提醒一點,premium offset是不會保證縮短的付款期一定足夠,所以要多出最短付款期兩三年,這樣的付款期安全性就更有保障。

第三:簡單萬歲。任何事物,越簡單越真實,越複雜越容易蒙人。世界上的許多事物,都是很簡單的。老毛問胡:什麼是軍事?胡引經據典回答了一大堆,毛說:軍事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老毛繼續問,什麼是政治?胡又是一通長篇大論地解答,毛說:政治就是把擁護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

我研究這個分紅保險多年,寫了許多文章,就是要把看似很複雜的東西搞得簡單,讓每個人都聽得懂。保險真的沒有那麼複雜,讓你感覺很好但又有一點不那麼放心,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但你又說不出來問題之所在的一定要小心。你的這個方案,說實在,太複雜了,因為裡頭隱藏著太多不可告人的東西。也正因為複雜,才有辦法有機會隱藏一些對你不利的東西在裡頭。對於許多人,聽話只愛聽好話聽對自己有利的話,感覺不錯似乎就真的不錯,所以就被蒙了被騙了。你若覺得我的解答有問題或者有聽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若現在提不出來,回去慢慢想,看看我的解答你還有不明白之處沒有。

第四:我一向認為不貪心就不會被騙。我看到太多的人在網上罵人,罵地產經紀罵保險經紀罵傳銷人員等。偶爾看到一個,充滿同情,看得多了,我有時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你?每個非專業人士對某些東西不懂是非常正常的,騙子或是“專家”正是利用普通民眾的不懂而行騙成功的。但有一個很簡單的避免被騙的方法,那就是問一下自己“這個世界有免費的午餐嗎?有這麼好的東西還要銷售員費盡口舍向你推銷嗎?” too good to be true的東西,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可能?如何達到?過程合理嗎?保險經紀的動機是什麼?等問題,你也許會慢慢悟出其中的道道。

上面解釋了這些點,你對照檢討一下。如果依然認為“專家”的方案很好,那沒問題,go ahead;如果認為有問題,那stop,跟從自己的內心走。

(本文只作為信息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理財建議,亦不明示或暗示買賣任何具體投資理財產品。進行任何投資理財行為,請事先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單獨面談。本人的聯繫電話是:4163004768 )
 
 

《對話分紅保險(十一)》​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繫電話:4163004768)

在業務過程中,經常有客戶問:“到底是購買分紅保險划算還是購買UL划算?”

不得不說,這種問題很難回答。 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根本無法比較。 當然,我也明白客戶所謂的「划算」是基於分紅保險現有分紅率和UL保單假定的投資回報所計算出的表面上的現金值和身故賠償額。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一般不願意給客戶一個明確的答案(這種態度絕對不是敷衍、不專業或不負責任,恰恰相反,是認真、專業和負責任的態度),而是會問客戶許多 問題,例如客戶的資產收入狀況、購買保險的原因或理財目標、對分紅保險和萬通保險UL的了解等,因為沒有這些信息,我根本無法給出任何具體的意見或建議。

我從來不認為任何一種保險產品的「優勢」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其所謂的「划算」可以對任何客戶而言都可以算是一種「划算」的買賣。 多年來,我一向強調,購買保險或任何理財產品,適合才是最好的。 這種「適合」包括財務(資產、收入、負債等)狀況的適合、家庭狀況的適合、年齡結構的適合、理財目標的適合等。 適合是一種真正的“划算”,數字表面的所謂“划算”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片面理財思維。 若基於所謂「划算」的理財思路,未來有可能面臨很大的問題,包括債務的涵蓋問題、收入替代充足性問題、稅務問題、財務穩健性問題等。

先不談其他的,僅分紅保險現有分紅率和UL假定的投資回報這兩個因素就已經是非常不確定的因素了,如何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所謂比較呢? 想想看,現金分紅率的未來變化以及您自己進行UL投資組合的未來投資回報,也許上帝都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你如何能夠根據這樣的信息去比較所謂的“划算”還是“不 划算”呢?

其次,在購買保險上,有的客戶著重於財富的免稅傳承,有的客戶著重於退休保障,有的客戶著重於家庭債務的覆蓋和收入替代問題的解決;有的客戶有小孩、有的客戶 沒有小孩、有的客戶有些特別的身後需求例如捐獻等;有的客戶身體狀況和家族遺傳基因長壽一些而有的客戶不然;有的客戶在購買時喜歡快速付款而有的朋友更喜歡按部就班地付 ;情況是相當複雜的,真的不能一概以表面的「划算」或「不划算」來決定該購買哪種產品。

光是分紅保險的現有分紅率和UL假設的未來投資回報來看,即使我們假設這樣的分紅率和投資回報是能夠實現的或者說是不動的,實際上也很難判斷出哪個一定比 哪個更好,真正能夠確定哪種保險產品更適合某個客戶的,一定還是基於某種前提及假設條件下的判斷。

許多客戶喜歡比較illustration的數字,下面我就給朋友們一些數字比較。
11.01.png

11.02.png

上面這兩張圖是40歲不吸菸身體健康的男性的UL保險方案,付款20年,年保費3449元。 這裡是假設客戶保費投資報酬率可以穩定達到6%的平均年報酬率。 這個方案看起來還是可以的,雖然現金值低一些,身故賠償金的增值也不大(40年時間總共只增值了一萬五不到)。 看起來實在不咋樣,那就看一看分紅保險唄。
11.03.png

11.04.png

同樣地,分紅保險方案也是40歲不吸菸的健康男性,年保費3,449元,付款期20年。 不過,有所區別的是這個公司目前的分紅率是5.5%。 假設被保人活到85歲,從現金值到身故賠償金來看,分紅保險方案都要比UL高一些。 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前三十年時間裡,分紅保險的死亡賠償金都是低於UL的,也就是說,被保人若在投保的前三十年時間裡身故 (即英年早逝),分紅保險方案是不「划算」的。 當然,若被保人能夠活到90歲甚至100歲,那分紅保險就大大好過UL。 而生命這種東西,你說得清楚嗎? 若兼顧保障與增值,在分紅保險的額度上加上term rider,前三十年的保障額拉到跟UL的保障額差不多的情況,實際上最終的身故賠償金跟UL差不多。

對於這種購買金額(年保費)不是很大的朋友,我個人的建議是您一定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即有限的保費資金用在保險的保障額(即身故賠償金的額度 )上,要把保障額的是否足夠當作你的最重要的理財目標,而不是你的有限的保費能夠產生多少的投資回報。 一年只能付這樣額度保費的朋友,若在我這裡,我一定先檢討你的債務覆蓋程度和家庭的收入替代方案的解決,而不是隨便任你的意賣給你一份分紅保險 ,我很可能會在UL或Par上幫你加上一個term rider。

對於高資產高收入人士,到底分紅保險比較划算還是UL比較划算呢? 我們也來比一比表面的數字。
11.05.png

11.06.png

還是40歲不吸菸身體健康男性,把年付保費改為5萬,付款期20年,於85歲身故。 算下來還不錯,最後是得到407萬的身故賠償。
也看看分紅保險方案。
11.07.png

11.08.png

還是同樣的情況,分紅保險最終得到482萬的死亡賠償。 表面上看比UL多出好幾十萬。 不過,相同的是,若投保人在投保的前三十年身故的話,分紅保險的身故賠償金是比不過UL的。 當然,情況不同的是,高資產高收入人士對身故賠償的金額不如勞工階級那麼敏感。 若在前三十年投保人身故,其可以承受得了債務和收入問題對家庭財務的衝擊。 所以,一般來說,高資產高收入人士選擇分紅保險相對來說會更make sense一些,特別是這樣的人士有時還會進行一些資產的快速投入,如在保單中加速投資等。 至於具體case,還是要考慮不同的具體情況來定哪種保險對您更適合。

是不是有點失望? 說了半天跟沒說一樣,什麼結論都沒有。 錯了,沒有結論也是一種結論(感覺是在詭辯)。 更何況,我的這種沒有結論完全是出於負責任的態度,是產品不同、 客戶不同、客戶的要求和目標不同而無法簡單粗暴地給出答案的沒有結論。

本文僅為資訊參考,並不構成任何特定的保險理財建議,亦不明示或暗示購買任何特定的保險理財產品。 進行任何理財行為,請事先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單獨面談,以便為你規劃適合你的方案與產品配置。 聯絡電話:4163004768
 
 

《對話分紅保險(十二)》​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繫電話:416-3004768)


這幾年分紅保險作為人壽保險市場上最為流行的一個保險品種,其介紹文章、購買攻略等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我下面就告訴朋友們一些基本的選擇原理,一定有機會讓大家茅塞頓開相見恨晚。

第一個原則:保險顧問賺得多的肯定對客戶是沒有好處的。很簡單,保險公司是不會生錢給你的,保險顧問拿走的錢多,羊毛出在羊身上,肯定是客戶的錢少了,羊毛絕對不可能來自牛身上。

舉個例子,一個客戶考慮購買總付款額200萬的保單,20年付清,每年付10萬。結果遇到一個保險經紀,告訴TA,這樣做非常不好,錢要盡快地進入保險公司賬戶,馬上就產生分紅了,基數越大分紅越多(複利加免稅),資金的效益越好。 (乍一看,是這個理呀,一點毛病沒有。)然後演算一堆的數據給客戶看,看得客戶暈乎乎的,恨不得馬上就把錢放進去。 (用利益用好處吸引客戶,從理論上把客戶搞暈,達到第一步目的。)第二步,用實踐的東西進一步證明錢越早放進保單越好的道理,演算三年付清保費的方案。一年交保費66.7萬,三年兩百萬,三年之後,現金值160多萬,用這一張保單向某某銀行抵押貸款150萬出來繼續支付後續的保費,五年之後,使用reduce paidup把每年付款額降到20萬,賬戶裡頭的現金值就足夠支付後續15年的保費。此一方案堪稱“完美”(寫看這裡我都恨不得做一下金星的招牌動作“完—————–美!”)

為什麼這樣的方案能夠唬人或者說吸引人呢?因為理論正確(絕對正確,沒有任何問題),實踐可行。當然,這只是對外行人來說而已。在俺這樣的內行來看,這種把戲只是小兒科而已,哪有那麼高大上?其實想想很簡單的,用我上面的原理想一想你就明白了。

你們應該知道,我們保險顧問的佣金是按保費的percentage來抽的吧?那麼,很簡單,賣一份年保費10萬的保單跟賣一份年保費66.7萬的保單,經紀的佣金會一樣嗎?你以為保險顧問關心你的利益,而實際上,人家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你的錢早進入分紅帳戶早產生分紅,這沒有錯,不過,保險顧問勸你這麼做,TA可一下子多賺了好幾倍的佣金啊!這錢從哪裡來?你自己想吧!你也許認為是保險公司投資賺的錢,也許你根本不關心這個。你的理論是,別人賺多少我管不著,反正對我好就行了。真是好心態!我佩服你,我給你點贊!

好了,我不得不把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你面前你才會如夢初醒。我問你,為何五年後,你每年的付款額從66.7萬下降到20萬了呢?這種下降對你的利益有何影響呢?如果你不懂,那就好好聽我講。

很簡單,年付66.7萬保費,你的保額是多少,看一下你自己的保單。年付20萬保費,你的保額是多少,也看一下你自己的保單。好了,看出差別了嗎?什麼原因知道嗎?因為保單裡的現金值無法維持後續15年自動交保費,不得不下降每年交付額度,同時你的保額也要下降。那麼,你前面五年用了終身保險的保費購買了五年的定期保額,是這個理吧?明白了?保險顧問多賺走的錢來自哪裡,現在明白了嗎?

更何況,你還向某某高大上銀行貸款了150萬,你還得為這150的債務支付利息,你的負債額度還被佔用著(這影響著你在其他投資方面的融資額度,這種無形的東西有可能對你的利益產生巨大影響)。怎麼買一份保單會弄成這樣呢?怪誰呢?罵保險經紀太會忽悠還是該罵自己太貪心?

第二個原則:太複雜的、你怎麼思考都搞不清楚的要小心。保險其實沒那麼複雜,可以用很通俗的語言讓對保險完全沒有概念的人明白其運作的原理,但市面上總有一些人把這種不那麼複雜的東西吹得神乎其神、裝神弄鬼。

像上面那個例子,本來就是很簡單的花200萬買一份保險,20年付清,結果搞來搞去,複雜得要死,真正賺錢的是誰?保險經紀。

如果你真想快速付款,也不復雜,比如現在各個公司都有ADO(additional options)可以把額外付款額加到最大,然後用premium offset加多一到兩年的付款期,這樣基本上可以做到未來分紅賬戶的現金值足夠支付後續的保費。千萬要小心reduce paidup這樣的東西。要知道reduce paidup是一種用來防範風險的工具,即在客戶遇到某種短期的或是長期的困難,無法繼續支付保費,保險公司為了避免保單作廢而發明出這種盡量減低客戶損失的工具,然而,在現實中,這種防範風險的工具被不良經紀所利用,作為銷售更大額保單的工具。這非常可怕。

在分紅保險的運用上,有很複雜的方案,比如IFA(Immediate Financing Arrangement)。不過,這種很複雜的方案都不是針對普通民眾的,而是從事商業的高淨值客戶。因為高淨值的商業客戶在購買人壽保險進行成本、稅收的規劃中,由於資金的時間差或資金的成本等方面的問題,有可能採用到financing的手段。不過,這種計劃的整個操作過程都是能夠清楚明白地讓客戶理解其運作的原理的。

第三個原則:不貪心一般不會被騙。跟世界上的任何騙局一樣,被騙除了傻,更多的是貪心。又傻又貪心就更容易上當了。

很容易,too good to be true的東西,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可能、如何達到、過程合理嗎、保險經紀的動機是什麼等問題,對你一定有好處。

本文只作為信息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理財建議,亦不明示或暗示買賣任何具體投資理財產品。進行任何投資理財行為,請事先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單獨面談。
 
 

《IFA簡介》​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



今年有不少人問我有關IFA方面的問題,從所問的問題能夠判斷大家對這個東西的了解並不多更不深。這裡我就簡要介紹一下這個所謂的“新事物”。

IFA全稱 Immediate Financing Arrangement, 可翻譯為“即時融資安排”,即用保單抵押獲得金融機構的即時融資安排。市場上傳聞的“用貸款資金購買保險”的說法是不對的,起碼是不夠準確的。這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保費的來源。 IFA是投保人必須用自有資金支付保費,然後用保單抵押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用於其他投資或生意,而不是用金融機構的融資支付保費。

我們知道,保險是一種金融槓桿,即以人的生命(或者健康)為支點,以年齡為力臂,用保費為作用力,可以撬起巨額的保險賠償金。年紀越輕,力臂越長,撬起同樣的重物所用的作用力越小(即保額一樣,保費越低); 力臂相同,作用力越大,撬起的重量越大。

IFA是在保險的槓桿力臂上增加長度的行為。保險是用保費作為作用力的,使用上IFA,增加了力臂的長度,即用保費的利息作為作用力就可以撬起先前所設定的保額,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不過,IFA是有錢人的遊戲,是有門檻的。目前小銀行的入門門檻是年保費3萬元,五大銀行的入門門檻是年保費20萬元,並不是每個人想申請使用IFA都可以的,銀行審批有條件要求,貸款額度以及利率高低也因人而異(主要看個人或公司的財務情況及收入的穩定性等)。

上面說了,IFA並不是銀行貸款給你付保費,而是你必須有錢付保費。付了保費之後,銀行再把你所付的保費貸給你進行其他投資。你每年都必須有一筆錢支付保費,然後再把支付給保險公司的保費從銀行貸出來進行其他投資。

至於IFA的好處,最關鍵的應該是加長保險槓桿的力臂這一點。許多人比較糾結目前利率比較高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因為貸款用於其他投資(比如房產、生意等),利息可以作為成本抵扣投資收益或是生意運作成本,所以不應該太過於在乎 利率的高與低(投資或生意沒有利息成本,你可能得多交稅),更應該把目光聚焦在你利用貸款抓住了投資機會,同時在自己年紀更輕的時候辦理了保險(每增長一歲,保費增加3%左右)。更何況, 利率也不一直都這麼高,在不遠的將來利率下調的機率是比較大的。還有一點,貸款額度不會顯示在信用報告上,不會影響到你其他方面的融資額度。

有這方面問題的朋友,歡迎聯繫我諮詢,電話:4163004768
 

《分紅保險帳戶的投資組合》​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絡電話:4163004768)

業務過程中,朋友都非常好奇市場狀態這麼差,為何分紅保險的分紅率還能那麼高,是不是保險公司或保險顧問在「忽悠」?
今天我以一個保險公司2013年的分紅帳戶投資組合為例來說明原因。

X公司2013年分紅帳戶資產的分配情形如下:

1)固定收益類資產佔65.3%,其中政府公債比例為13.2%、企業公債為19%、住宅按揭5.2%、商業抵押23%、私人部門4.9%。 應該說,在低利率時代,保險公司在投資策略上已經做出了比較大的調整。 固定收益類資產在過去年代裡,比例一般都在70%以上,而且其中的政府公債佔相當大的比重。 現在來看,固定收益類資產佔總分紅帳戶的資產都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其中的政府公債比例也有較大幅度的下調。 所以說,保險公司在應對新的經濟情勢下,都做出了下調低收益資產比例的安排。

2)權益類資產佔21%,其中房地產佔6%、普通股佔15%、優先股極少。 這部分資產也有新的變化,整體權益類資產比例上升4-5個百分點,也說明新的經濟復甦來臨之前,保險公司已經看到了這塊資產的潛力和未來的收益趨勢。 其中普通股的比例上升幅度令人印象深刻。

3)現金資產佔4.7%,這塊資產沒有什麼可以解釋說明的,主要用途為保險賠付及投資週轉的需要,比例一般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

4)保單貸款資產佔8.2%,這塊資產其實也應該算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利率相當不錯,而且風險極小(可比政府債券,甚至比政府公債還要安全)。

5)其它資產0.8%。

從債券期限結構來看,其中:政府公債部分5年以下的僅佔16.7%,5年以上的佔83.3%;企業公債部分5年以下的僅佔6.1%,5年以上佔93.9%。 大家知道債券期限越長,利率會越高。 所以這塊資產基本上能夠保證較高的穩定收益。 有了這一塊資產的中流柢柱的作用,分紅保險帳戶的資產收益基本上就有了保證。 另外,在固定收益類別中佔比比較大的商業抵押收益也不錯。

從債券的等級結構來看,其中:政府債券AAA級佔41.8%,AA級佔23.2%,A級佔28.4%,BBB佔6.6%,沒有3B以下等級的債券;企業債券AAA佔9%,AA 佔9.9%,A佔51.6%,BBB佔29.5%。 一般來說,BBB及以上等級的債券還本付息都是不成問題的。 分紅保險資產中債券層級結構的這種安排,保證了還本付息及收益率的高且穩定。

當然再看分紅資產中所持有的債券的主要藉債機構,更不需要為其擔憂了。 政府公債中加拿大聯邦及省市政府佔比最大,也有一些美國政府機構及歐洲政府的債券;而企業公債中,借債機構基本上都是政府相關的機構或大企業,如大學、醫院、交通 、公用設施或銀行等。

權益類資產中的普通股部分,所持有的基本上都是銀行、保險公司、公用事業類公司、交通運輸類公司等;其中的房地產部分,在地域結構上也有比較良好的分佈,安省 、BC省、魁省、阿省等經濟及人口發展狀態較好的省份佔有比較高的比重,這將確保這部分資產的增值及租金收入的穩定性。

看了以上的投資組合及數據,您還對分紅保險資產的穩定高收益有疑問嗎? 想繼續更深入地探討,請與我聯絡。

說句題外話,我每年都要研究各大保險公司的分紅帳戶資產的投資組合,比較其中的結構比例的變化,以及不同公司在投資策略上的不同特點,從中學習到了不少東西。 因此在幫客戶安排RRSP及其它投資帳戶的投資組合上也頗有一套自己獨有的特點。

此文僅為資訊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保險投資理財方面的建議與意見。 有保險投資理財問題的朋友,請聯絡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直接聯絡訪談。
 

《關於分紅保險的快速付款方案》​

作者:陳勇(資深保險顧問,聯繫電話:4163004768)

在業務過程中,常有客戶詢問有關分紅保險快速付款方案的問題,今天我在這裡做個全面的解答。

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方式有三種:即premium off-set、reduce paid-up、分紅險捆綁年金方案。

這三種方案各有其特點,不同的在於付款年資和各年付款額度,不存在熟優熟劣的問題,關鍵在於哪種方案更適合您的自身情況。

關於快速付款方案,絕大部分客戶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在申請保險時所訂定的快速付款年資是固定不變的。 例如,一個客戶用Sunlife Accumulator方案申請一個年付10萬、10年付清的保險方案,客戶總以為,申請表或保單上有保證10年付清的條款。 有一次我向一個客戶解釋這個快速付款方案的風險的時候,這個客戶非常不滿意我的回答:「怎麼可能?合約裡寫著10年付清,怎麼可能出現10年之後還要再付的情況 ?”

這時,我一點都不急,我也不跟TA辯,我問TA,“你看過合約是這麼寫的?”

我這一問,TA就不敢回答了。

我告訴TA,所謂的快速付款是否需要支付比確定的年限更長或比確定的年限更早付完都取決於未來保單的分紅率。 現在所計算得出可能在10年時間付清的premium offset 付款模型是按現在的分紅率數據來假設未來的付款年限,一旦分紅率發生變化,付款年限和付款額都有可能發生變動。 即使使用reduce paidup付款方案,也是不可能保證在購買保單時所得出的付款年限付清保費(不管更長還是更短都取決於後續年份的分紅率)。 【在這裡提醒一下讀者朋友們,這篇文章寫作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後來Sunlife、Canada Life、Manulife等公司都有推出保證10年付清的方案。 所以,如果對短期固定年限保證付款方案有興趣的朋友,最好選擇此類產品,而不是選擇premium offset或者reduce paid-up (有關reduce paid-up的坑爹特性我在《對話分紅保險(十) 》裡頭有專門的論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網站上查閱。】

客戶填寫申請表,基本上不可能把每一字都看清楚,而且基本上申請表都是理財顧問幫著客戶填寫的,只要理財顧問不說,客戶最後簽字,就表明客戶認可申請表上 所有的東西。 而我不同,特別在快速付款這個問題上,我一定把提示性文字用橫線劃出來讓客戶看清楚並且讓TA們在這些文字旁邊簡簽一下,說明TA們完全知道並理解這個風險。

關於快速付款,一般來說,如果保險公司的分紅率高於現在的分紅率,那麼所定的快速付款年限肯定沒有問題(會低於原來所確定的付款年限)。 如果沒有問題,客戶不會感謝我們理財顧問,因為這是保險公司的功勞或是客戶運氣好趕上投資收成好的好年景;如果分紅率低於現在的分紅率,就有可能出現要增加 付款年限的問題,到那個時候,再來讓客戶明白這個風險就太遲了,騙子的帽子戴在理財顧問頭上是無疑了。 有的理財顧問可能會覺得,十年以後,自己是否還從事這個職業都不知道,管那麼多幹嘛? 還有理財顧問認為,反正佣金拿到手,客戶保單持有兩年以上,不管發生什麼樣的變動,佣金都不可能被charge back,客戶反正簽字了,去告也告不贏,說那麼多客戶 一定不會簽字購買這樣不確定因素的保單,那不是跟自己的生意和錢過不去嗎?

其實啊,我非常理解理財顧問朋友們的想法,畢竟我自己也是從事這個職業的。 不過哩,我覺得,把保險的東西給客戶講清楚更有利於客戶決定購買,呑呑吐吐遮掩掩反而會讓客戶對我們所賣的東西產生懷疑。 我的實務經驗就是,把事情講清楚了,一點都不影響我的銷售,因為做我們這個行業,客戶的信任是銷售成功的基礎,也是我們的銷售業績的根本保證,有了信任才會有 客戶願意把錢交給我們幫TA打理。 把事實講清楚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完全沒有必要隱瞞重要資訊或風險。 我們提示了風險,客戶反而更放心了,該買還是會買。

在這裡我也把保單申請表上的這一段話摘錄下來放在這裡,讓讀者朋友們了解一下快速付款的風險:

Premium offset is an administrative feature (not a contractual right under the policy)that may allow you to use dividends and accumulated value within the policy to help pay future premiums if certain conditions are metm. premiums sh. sooner or later, or not at all, depending on future dividend scale changes. If and when the policy goes on premium offset, at some point you may have to resume out-of-pocket premium payments.

快速付款方案的第二個風險是MEC陷阱,這是許多客戶甚至理財顧問都不是很清楚的風險。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MEC。 MEC的英文全名為Modified Endowment Contract,也就是根據內部收入規則,累積的保費超過一定的金額,人壽保單就會變成MEC。 當保單變成MEC合約,其稅務規則將變得跟年金相似。 當然,這僅僅指的是使用保單現金值的時候有可能存在這個問題,在MEC合約之下,死亡賠償也是完全免稅的。 所以,這種風險也僅僅對將分紅保單作為未來主要退休保障為理財目標的客戶可能產生影響,對把分紅保單作為財富傳承為理財目標的客戶完全不構成任何影響。

我在幫客人們申請分紅保單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問到客戶朋友的理財目標。 如果你採用快速付款方案,而且理財目標偏重於退休保障,那麼你就有必要注意這個MEC規則是否將來會對你造成影響。 如果有可能造成影響,今後在使用分紅保單帳戶的現金值的時候,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等。 把這一切都解決了,這樣客戶在選擇這樣的產品的時候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關於MEC的由來及稅務規則,這裡就不進行進一步的詳細介紹了,想了解詳情的朋友可以約見本人。

本博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見解,不構成推銷任何理財產品的目的,若您有任何有關保險及財務規劃方面的問題,請諮詢專業合格的理財顧問或與本人聯繫面談(聯絡電話:4163004768)。
 

《小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及解決方案》​

作者:陳勇(資深理財顧問,聯繫電話:416-3004768)

在我的博客或是專欄文章裡,我介紹了許多有關個人意外身故或傷病對家庭財務的影響,讓朋友們系統地了解保險對於家庭的重要性。同樣的,意外或傷病也發生在企業主、股東或企業的重要員工身上,尤其是獨資或合資經營的小企業。當企業主或股東或公司的關鍵人員發生意外或傷病時,企業的經營乃至於命運會怎樣,實在是身為企業主的你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企業可能面臨的各種意外情形及其對企業的影響,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還將進一步說明為什麼適當的商業人壽保險計劃還可以起到小企業合理避稅及業主未來免稅轉移企業資產的有效工具。

一、小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

經營企業的目標是賺取利潤和持續增長。圍繞這個目標,業主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發展市場、如何控製成本、如何找到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融資等等。隨著生意的成功,一些新的問題會隨之而產生,比如如何保護資產、如何合理避稅、如何激勵員工、如何安排剩餘利潤、以及如何把資產從企業轉移到個人(股東)口袋等等。這些問題不像前面幾個問題那麼醒目,有些潛在的問題(比如在發生意外時如何保護資產),許多業主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然而,潛在的問題一旦發生,對企業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

具體來說,以下幾種意外情況會對小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業主不可不察。

1. 失去關鍵人物(意外身故或永久傷殘)

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往往嚴重依賴於個別關鍵人物。一旦失去關鍵人物,企業將頓時陷於困境。可能出現的結果包括:內部人心不穩,經營出現混亂,外部客戶信心動搖,市場地位和信用地位受損;隨之而來的是市場流失、銷售下降、收入驟減以及債主催債。如果沒有一個妥善的保障計劃防患於未然,企業極有可能難以為繼而就此倒閉。這個時候,公司需要一筆應急現金,一來穩定內部和外部信心,二來用以補償經營損失和應付催債,三來用以僱請和培訓繼任的關鍵人物。

實際上,不單單小企業存在關鍵人物對企業經營的重大影響,大如引領世界的蘋果公司,作為市值數千億的上市公司,其股價也時不時隨喬布斯的健康狀況而大起大落,即是關鍵人物影響公司的一個明證。

2. 失去業主本人(意外身故或永久傷殘)

對許多小企業來說,業主本人往往就是生意的關鍵人物。失去業主除了產生如上所述的影響之外,對家庭獨資生意而言,還面臨一個繼續經營的問題:如果業主家人想要繼續經營,則需要一筆應急現金,一來維持生意經營,二來提供繼任者及家庭的生活收入,直到生意步入正軌。

除此之外,業主身故還將觸發企業上繳資本增值稅的義務,這是許多業主不曾意識到或者很少注意到的問題,我們稱之為隱藏的稅務定時炸彈。按照加拿大稅法,業主身故即意味著其名下所有資產(包括公司股份)的自動清算。公司股份按市值計算,超出初始投資部分作為資本增值存在著繳納資本增值或收入稅的義務,而且還有其他相關的遺產驗證程序的各項費用。屆時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或流動資產用以支付稅金及相關費用的話,業主家庭或將面臨拍賣資產或股份的尷尬局面。

3. 失去合夥人之一(意外身故或永久傷殘)

我們知道,合夥生意的基礎是合夥人之間的信任和默契。所以,如果合夥人之一發生意外,對其他合夥人影響巨大。基本上,他(們)會發現自己只有以下四種選擇:(1). 繼續經營,和一個完全陌生的新股東(原股東的繼承人)合作;(2). 感覺無法合作,賣掉自己的股份;(3). 繼續合作困難,賣股無人接盤,被迫關閉生意;(4). 買斷原合夥人的股份,自己獨自經營。不難看出,對大多數人而言,第四種選擇是在此情況下的最佳選擇。問題是買斷股份的資金從何而來。

二、商業人壽保險計劃 – 防範風險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看到,在上述幾種情況下,企業的出路最終都歸結為一個錢的問題。換句話說,意外帶給企業的困難, 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如何解決錢的問題,可以想到的辦法不外乎以下幾種:(1). 申請銀行貸款:當企業面臨困難時,銀行通常的想法是趕緊催債而不是擴大貸款(記住:銀行只會做錦上添花的事,不會做雪中送碳的事。)。所以這個辦法不太可行。 (2). 出售部分資產:被迫出售資產,折價不說,對生意的消極影響很大,或許還不如生意關門。 (3). 事先準備應急資金:通常小企業業主把大部分資金都投在了生意裡,是否有能力準備這筆應急資金是個大問題。 (4). 通過保險提供應急資金:通過給相關人士購買人壽保險(包括傷殘和重病保險),可以在需要時確定無疑地獲得確定數額的免稅現金,而承擔保險的成本對任何企業都不是問題。無疑,這是唯一切實可行且能防患於未然的解決方案。

常見的商業保險計劃包括關鍵人物保險(Key Person Insurance)、股權買賣籌資計劃(Buy-Sell Funding)以及資本增值稅籌資計劃(Capital Gains Tax Funding)等,分別用以應對上一節提到的各種潛在風險。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 關鍵人物保險(Key Person Insurance,KPI)

這是為企業業主或公司關鍵人物購買的人壽保險或重病保險,可以有效防範失去公司支柱的風險,幫助小企業度過難關。首先,KPI的存在就向僱員、客戶和債主表明了在意外情況下企業仍可正常經營,從而消除公司內外的擔憂。一旦發生意外,保險賠償金可用於1). 補償公司經營損失;2). 償還債務;3). 聘請和培訓關鍵繼任人;4) 為業主家人提供一定的財務支持。

KPI可以是定期險或者終身險,這取決於業主的綜合財務考慮和保險組合策略。 KPI一般由公司購買和持有,並以公司作為保險受益人(規定的)。
2. 股權買賣籌資計劃(Buy-Sell Funding,BSF)

合夥經營的企業,合夥人之間需要簽訂一份股權買賣協議(Buy-Sell Agreement)來保護雙方的利益,以便在一方發生意外時另一方有權買斷對方的股權繼續經營。為保證股權買賣協議切實可行,需要一個經濟有效的籌資方案。為合夥人分別購買人壽保險,是最經濟有效的股權買賣籌資方案。 BSF可以在需要時確定無誤地為另一方提供確定數額的現金來實施股權買賣協議。

BSF的持有人和受益人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合作對方。

3. 資本增值稅籌資計劃(Capital Gains Tax Funding,CGTF)

這是企業為業主購買的一份終身人壽保險。其目的是在業主過世時,以保險提供的免稅賠償金來支付企業資產所面臨的資本增值稅,從而避免被迫拍賣資產來支付稅金。事實上,對於考慮財富傳承的業主,CGTF是一個有效的財富保護工具, 可以使企業資產完整地留給繼承人。

CGTF通常由公司購買和持有,並以公司為保險受益人(公司股份所有人的繼承人可以通過CDA賬戶免稅獲得保險賠償金,需繳交保費的紅利稅)。

三、作為避稅工具的商業人壽保險計劃

小企業的資產保護有兩個含義,即防範風險和合理避稅。如上所述,商業保險計劃為防範風險提供了解決方案。實際上,鑑於終身人壽保險獨特的增值免稅財富積累功能,它也是企業合理避稅的有效工具,從而成為業主安排退休和傳承財富的重要理財手段。

下面簡要介紹兩種利用人壽保險實現合理避稅的理財策略,即所謂的公司保險退休計劃(Corporate Insured Retirement Program)和公司遺產契約(Corporate Estate Bond)。

1. 公司保險退休計劃(Corporate Insured Retirement Program,CIRP)

許多業主把公司的盈余放在擔保投資證(GICs)等應繳稅投資中,而沒有察覺無形之中政府成了這些投資的隱形股東,企業被動投資的稅收相當高,政府通過稅收拿走投資收益的一半。什麼辦法可以讓公司的被動投資收益更多地為己所用而不是交給政府呢?答案就是公司保險退休計劃。

簡單地說,CIRP是指企業將盈餘現金放到具有稅務豁免權的終身人壽保險里而不是應繳稅投資中,讓資金在保單中免稅增長;在將來需要用錢的時候(比如為業主或股東提供退休收入),用保單作為抵押物從銀行獲得信用授權。通過適當的機制,可將保單抵押貸款產生的現金流用於業主或股東的退休收入補助。 CIRP 的主要好處是資金免稅增值和免稅借貸用款,從而達到無需繳稅的目的。事實上,CIRP是一個一箭三雕的理財手段,不但提供終身風險防範, 更兼顧退休計劃和財富傳承。

實際上,不管公司是否有盈餘都可以操作CIRP,即使用公司的流動資金繳交保費,馬上使用IFA (Immediate Financing Arrangement)獲得資金用於公司的日常經營開支,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可作為公司財務成本(因為貸款資金用於公司經營),以減少公司應繳收入稅。

2. 公司遺產契約(Corporate Estate Bond, CEB)

公司遺產契約在原理上與CIRP類似,但著重於解決財富傳承問題。 CEB也是將企業盈餘現金投資於豁免課稅的終身人壽保險中,讓資金在保單中免稅增長並不斷加大保單的賠付數額;在業主過世時,公司可獲得數額巨大的免稅賠償金,通過享有稅務優惠的資本紅利帳戶(Capital Dividend Account,CDA)可將保險賠償金(扣除保單成本)轉移到業主繼承人手中,毋須繳稅。換句話說,利用CEB,業主實現了讓公司盈餘現金免稅增值、再免稅轉移的夢想。

CEB尤其適用於有穩定盈餘並打算作為遺產留給家人或作為慈善捐贈的企業業主。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小企業對商業保險計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一份保險計劃通常可以滿足多種不同的需求。所以,如何根據保險產品的特點,設計出同時滿足業主多種需求的最經濟有效的商業保險計劃,正是體現理財顧問價值之所在。

本文僅為信息參加,非任何保險理財之具體建議或意見。若你有任何保險理財方面的問題或困擾,請諮詢專業合格的保險理財顧問或與本人直接聯繫。本人聯繫電話:4163004768。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