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中国没年味儿了

开威马的车,住恒大地产的房.
 
每天吃的穿的都和过年一样,还特意过什么年
 
只能说,以前赋予“年”的文化传统(可不止是吃)丢失了,意义自然就没有了。
大扫除,拜年祭祖迎神辟邪欢乐喜庆,新年的规划,都应在节日期间施行。
 
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是日本强。
 
以前每年过年是一年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顶峰,现在对那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这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就央视春晚,搞了40年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看呢?20年前都还是很期待的吧。
 
以前每年过年是一年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顶峰,现在对那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这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就央视春晚,搞了40年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看呢?20年前都还是很期待的吧。

如果过年还润许放花的话,还是有盼头的。当年不让放花了,我非常的失落。
 
以前每年过年是一年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顶峰,现在对那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这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就央视春晚,搞了40年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看呢?20年前都还是很期待的吧。
垄断资本彻底消灭了人的精神生活,人就是一部机器,除了干活还是干活。
 
当很多人从农村搬到城市,很多以前的风俗习惯忘了丢了,当地的又没有马上学到,和我们出国相似,两三代以后,可能连语言都丢了。
 
每天吃的穿的都和过年一样,还特意过什么年
我觉得确实有这个因素。当基本生活需要都得到满足后,再多点基本生活资源就很难点然兴奋点。也许,全中国农历十二月初一开始来一个地道的四周斋周,电影电视都封闭,然后29日开始凭票买肉买鱼买鸡,30春晚开播。是不是会有久旱逢甘雨的滋味,妥妥的春节气氛?
 
以前每年过年是一年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顶峰,现在对那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这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就央视春晚,搞了40年了吧?现在还有多少人看呢?20年前都还是很期待的吧。
最近几年的春晚内容,不接地气,难引起共鸣。不好看。
 
都独生子女各过各。现在谁有功夫做一桌子菜,做了也没人吃。都下馆子,还轻松吃完就走。以前过年吃饺子,现在吃饺子忆苦思甜
 
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结果,啥都没味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