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5-03
- 消息
- 1,56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陈水扁12月15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亚洲版总编辑John Ridding专访,畅谈第一任任内的施政绩效及如果连任后的未来的施政愿景。在接受专访时陈水扁表示,如果在总统大选期间有飞弹试射的情况,这个飞弹试射也会当然会被视为挑衅及攻击的行为。
东森新闻12月17日全文刊载陈水扁15日答问内容如下:
一、首先感谢您拨冗接见,特别是离选举仅3个月的繁忙时程中,几个重要的议题也正在发生中,在此请教这几个重要问题。您认为就任总统以来,最成功的政绩是哪些?如果您再连任,最重要的政策会是在哪一方面?
答:如果以财经来说,我们这3年多来,能克服国际的不景气,及以在推动金融改革和在提高台湾的竞争力方面,我们能够有一点点的成绩,我们非常感谢所有政府团队同仁的努力,尤其是2300万的台湾人民非常地认真,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有这样的成果。
以克服国际经济不景气而言,在2000年5月20日本人宣誓就职时,刚好遇上世界网路科技的泡沫化,像美国那斯达克指数从当年3月登上最高峰后,从此往下掉,台湾当然深受冲击及影响,2001年我们的经济成长率是负的2.18%,但在去年已是正成长3.59%,今年第二季又遭逢SARS的冲击与影响,为负的0.08%,但很快地,我们已走过了SARS的阴影,第三、四季应可达到4.5%,今年上半年平均是1.7%,全年应可达到3.15%,我们有信心在明年可以挑战5%。
其次,在推动金融改革方面,我们非常高兴能度过亚洲金融风暴,但在2000年底、2001年初,有人认为台湾会发生本土型的金融风暴,我们非常地小心翼翼、戒慎恐惧,做最好的因应,所以没有发生,也因此我们将推动金融改革列为第一要务;并将2001年订为「金融改革元年」,就在那一年我们通过了金融改革六大法案,而且在今年我们完成了农业金融法,及金融监理委员会法案的通过,我们希望能提高金融重建基金的额度,但是RTC的修正法案,立法院迟迟未能给予支持通过,但我们仍希望能够积极改善,降低逾放比、打消呆帐,我们在前年本国银行的逾放比是8.04%,去年已降到6.12%,在今年的上半年是5.62%,今年11月本国七大行库逾放比已降到4.72%,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在提高台湾竞争力方面,根据WEF所做的评比报告,台湾在成长竞争力方面,今年我们是全球第五名,去年是第六,前年是第七,2000年是第十,虽然成长有限,但仍在进步当中;IMD给我们的评价,在2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我们去年排名第七,今年是第六。
另外,我们也鼓励外商筹设在台营运总部及研发中心,目前已有168家海内外的企业在台成立营运总部,其中包括惠普、英代尔、微软在内的15家外商,及本国具指标性的63家企业在台成立研发中心。
二、请教总统当选连任后的施政重点会在哪?在世界各国中,似乎经济议题是他们的重点,但在台湾似乎台湾认同、两岸问题及宪政改革才是施政重点所在。
答:「拚经济、大改革」,让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好,让台湾成为正常、完整且伟大的国家,不但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的愿景,更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拚经济」方面,我们紧接着在去年5月推出「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画」之后,经过一年半的规划与评估,也在日前提出了「新十大建设五年五千亿」的计画蓝图,我们预计在立法院能够支持通过之后,新十大建设未来五年每年可增加6万4000个工作机会,每年可提高1.03%的经济成长率,我们有信心,明年2004年经济成长率提高到5%以上,后年2005年失业率降至4%,大后年2006年整体研发经费可以达到GDP的3%以上。
同时,只要明年我们能够连任成功,绝对可以终结三大乱象,第一是政局的乱象,第二是国会的乱象,第三是宪政的乱象。也就是说,在终结三大乱象之后,就可以让朝野政党的互动更正常化,两岸僵局打开后,两岸关系更正常化,也让明年国会改选,让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互动更正常化;另外,我们可以在2006年催生台湾的新宪法,完成宪政改革,让我们国家能够成为一个完整、正常、伟大的国家。
三、本人想在提出有关公投及宪改的问题前,先提一般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宪法改革、提出公投及处理两岸议题方面会不会有紧张情形发生?此会否影响台湾商界及国际商人对台湾市场的信心?
答:本人相信只有真正落实民主改革,让民主能够巩固及深化在台湾这块土地,台湾才有真正永久的安全。台湾愈民主,愈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民主与安全绝对不冲突的。
四、总统您提出台湾要进行「反飞弹、反战争」公投的时候,美国也表达他们反对的看法,不知道总统要如何回应美国的想法?总统会考虑不举办公投吗?是否已经有派人去美方沟通?
答:公民投票是普世价值,也是基本人权。在全世界有些国家已经有1百年的历史,即使才几十年历史的国家也都已经有公投的经验。
然而今天台湾以民主国家自我期许,在全世界的人享有普世价值及基本人权时,为什么台湾2300万的人民要被剥夺、被限制?我们了解在2003年至少有21个国家举行过全国性的公民投票,纵使过去是共产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国民所得非常的低,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享有公民投票的权利,为什么台湾人民不能够享有?台湾人民要享有公投权利,就被指责为所谓的挑□。
明年320我们要依照刚通过的公投法来行使公投的权利,我们不是进行所谓的统独公投,也不会违背「四不一没有」的信诺,我们是为了维持现状,为了维持台湾能够永续发展的现状,维持台湾主权独立的现状,维持台湾不受飞弹威胁的和平现状。
面对中国496枚的飞弹威胁,以及不放弃对台使用武力,2300万台湾人民,希望透过公民投票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民主、要和平、反飞弹、反战争的心声,本人相信不应该受到打压、不应该受到阻挡。我们不是要改变现状,而是避免台湾的现状被改变。
五、虽然总统解释得很清楚,但是美国方面似乎还是有不少的关切及疑虑,您认为要举办公投,实行这个政策,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会不会改变?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盟友,台湾与美国友好的关系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如果是这样的话,总统要准备何种行动试图将这样的伤害减到最低?
答:这是来自中国的压力,美国在中国的压力之下做这样的关切。但是很清楚的,我们是把美国的立国精神,希望能够在台湾这块土地生根,也就是「民主、自由、人权、和平」的普世价值,同时这也是美国的立国精神,台湾人民要追求民主,要维护和平,难道错了吗?
此次布希总统访问伦敦,他曾经说美国与英国的关系,不只是经贸及安全的同盟,最重要的是价值的同盟;本人相信台湾与美国的关系也应该是价值的同盟,我们对民主、自由、人权及和平普世价值的信仰都是一致的。
六、我现在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从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及政治、地理上的关系来看,似乎两国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特别是相较于布希刚当选总统到现在,看起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愈来愈友好。以台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改变,是不是会影响到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例如在军事方面的支持,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如果有比较根本的改变后,是不是也影响到台湾与中国两岸的关系?
答:这次布温会之后,美国白宫发言人一再宣称重申台美关系没有改变,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美国白宫发言人也特别提到,如果中国敢对台湾动武,美国一定会奉陪到底,对此我们非常感谢。2001年10月布希总统曾经说过,他愿意竭尽所能协助台湾自卫。就像布希总统所关切台湾的现状会不会被片面改变,我们一再重申、强调并保证,我们无意改变台湾的现状,我们是要进一步捍卫、维护台湾的现状,避免台湾的现状被片面改变,本人和布希总统,我们是有交集、有共识的。我们乐见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但是台湾的利益不能够变成筹码,或者台湾的利益被出卖,或者被交换。美国政府一再的保证,美中关系的改善及各项的合作,绝对不会牺牲台湾的利益。就像10月底11月初本人过境美国,也受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待遇,我们非常地感谢。
七、我再将问题说清楚一些,就算美国反对台湾举办公投的话,总统还会举办公投吗?
答:除非中国有善意的回应,他们同意立即撤除对台湾飞弹的部署、公开宣示不再对台湾使用武力;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我们明年320的公投就可以不举办。
八、我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谈防卫性公投的问题,总统将防卫性公投定义为要发出台湾人民的心声,要反飞弹、要和平、反对中国的武力威胁,但是万一在举办公投之前,中国就增加其军事威胁,增加对台的文攻武吓,总统是否有计画在总统大选当天在公投议题上增加更多的项目?我所说中国增加其武力威胁就如同1996年台海危机的状况下,总统是否考虑在公投议题上增加项目?
答:既然是防卫性公投,当然我们反飞弹、反战争,只是一个最起码、最谦卑的呼吁及要求,我们公投法第17条的规定是:当国家遇到外力的威胁致国家的主权有改变之虞,总统得经行政院会决议,就国家安全事项交付公民投票;我们并不希望针对台湾的主权问题来作公民投票,因为我们有「四不一没有」的信诺,但是「四不一没有」的前提是中国无意对台使用武力,如果他们真的对台湾使用武力,那就没有「四不一没有」的信诺存在,我们不希望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九、我要再问得更清楚一点,如果有飞弹试射的情况,这个飞弹试射也会被视为是挑衅及攻击吗?
答:我相信,这当然是挑□、这当然是攻击。
十、我们所提问题的意思是「飞弹试射」是否会被视为攻击性、挑衅的行为?
答:当然这已经是非常清楚的挑衅行为。
十一、万一在选举时有飞弹演习的话,台湾会因此改变公投的内容吗?
答:我们不希望这个事情发生,真的发生了,那当然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
十二、这些可能性也包括放弃「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吗?
答:「四不一没有」就当然不存在了。
十三、总统先生您曾表示对公投法不是很满意,您也希望在提出台湾宪政改革时,希望不需要经过立法院,我想请总统再仔细谈要如何提出台湾的新宪法?时程如何?以及要如何修订公投法?
答:现行我国宪法是1947年在中国大陆所公布施行,2300万台湾人民并没有真正参与,也没有得到2300万台湾人民同意,现行175条宪法条文当中,至少有2/3以上条文必须修改,其中包括我们要走向美国的总统制,或者英国的内阁制?我们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我们要实施三权宪法,还是继续维持现行的五权宪法?我们也必须要做一个决定;我们对于总统的选制,要采取绝对多数或相对多数?大家有不同意见;我们对于政府的体制是三级制,或是二级制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
另外,对于基本人权、经济发展、对于弱势的关怀,很多地方我们必须要动到宪法的条文,纵使我们要行政院多一个副院长、立法院多一个副院长也都要改宪法的条文,纵使我们要把公民权从现在的20岁降低2岁,18岁就享有公民权,也要改宪法,1991至2000年,我们曾经修宪6次,10年之内修宪6次,到现在我们全部都不满意,朝野政党大家都不满意,我们不希望重蹈覆辙,我们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依据目前的修宪程序,要有立法院3/4以上高门槛的同意,还要再选出3百位任务型国代进行投票复决,这些都大费周章,而且都不可能针对整部宪法来作全盘、大幅度的修改,还是会重蹈覆辙。
因为要通过3/4的高门槛,必须要妥协、必须要让步,3/4高门槛的规定,导致1/4的人就可以否决3/4多数的意见,变成多数要服从少数,所以,我们可以预测宪法永远改不了,未来的这10年再改6次,永远也改不好;所以,我们希望透过制宪的程序,毕竟宪法是人民意志的总成,由制宪会议提出宪改的版本、新宪的版本,由人民公民投票来作最后的决定。波兰1987年一直到1996年,前后10年一样修宪6次,最后在97年用制宪来解决他们的宪改问题,中国过去也有4次的制宪,为什么台湾要制宪会有那么大的困难?
十四、最后,我想请教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总统对台湾与中国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因为目前看起来,中国与台湾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两岸经济上的整合及关系愈形密切,同时我们也看到台湾的认同及台湾意识的增强,以及独特的台湾文化及文学、电影,这些方面好像与中国渐行渐远,而且台湾似乎有愈来愈多的自信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此种不同力量的拉据,在未来5年或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会将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拉得更近呢?还是您预测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渐行渐远?
答:两个不同的国家都可以有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国际上的商业往来和经贸合作,何况海峡两岸近在咫尺,经贸关系的热络及增进是可以理解的。根据多项民调显示,台湾意识愈来愈高涨,自称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率已超过50%以上,而且两岸未来的走向,支持独立的也愈来愈多,这是值得注意的趋势,但是我们认为两岸经贸关系,还是会愈来愈热络,但是很清楚的,这与政治上是否会渐行渐远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及矛盾。
我只能这样讲,当中国不断增加飞弹部署,企图要对台湾使用武力时,只会和台湾的关系渐行渐远,而且不但会引起台湾人民的反感,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会把中国当作敌国。我们希望北京当局能多多倾听2300万台湾人民的真正声音,而不是在中南海只听他们愿意听的好话,而忽略台湾人民一些真正的想法。
东森新闻12月17日全文刊载陈水扁15日答问内容如下:
一、首先感谢您拨冗接见,特别是离选举仅3个月的繁忙时程中,几个重要的议题也正在发生中,在此请教这几个重要问题。您认为就任总统以来,最成功的政绩是哪些?如果您再连任,最重要的政策会是在哪一方面?
答:如果以财经来说,我们这3年多来,能克服国际的不景气,及以在推动金融改革和在提高台湾的竞争力方面,我们能够有一点点的成绩,我们非常感谢所有政府团队同仁的努力,尤其是2300万的台湾人民非常地认真,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有这样的成果。
以克服国际经济不景气而言,在2000年5月20日本人宣誓就职时,刚好遇上世界网路科技的泡沫化,像美国那斯达克指数从当年3月登上最高峰后,从此往下掉,台湾当然深受冲击及影响,2001年我们的经济成长率是负的2.18%,但在去年已是正成长3.59%,今年第二季又遭逢SARS的冲击与影响,为负的0.08%,但很快地,我们已走过了SARS的阴影,第三、四季应可达到4.5%,今年上半年平均是1.7%,全年应可达到3.15%,我们有信心在明年可以挑战5%。
其次,在推动金融改革方面,我们非常高兴能度过亚洲金融风暴,但在2000年底、2001年初,有人认为台湾会发生本土型的金融风暴,我们非常地小心翼翼、戒慎恐惧,做最好的因应,所以没有发生,也因此我们将推动金融改革列为第一要务;并将2001年订为「金融改革元年」,就在那一年我们通过了金融改革六大法案,而且在今年我们完成了农业金融法,及金融监理委员会法案的通过,我们希望能提高金融重建基金的额度,但是RTC的修正法案,立法院迟迟未能给予支持通过,但我们仍希望能够积极改善,降低逾放比、打消呆帐,我们在前年本国银行的逾放比是8.04%,去年已降到6.12%,在今年的上半年是5.62%,今年11月本国七大行库逾放比已降到4.72%,此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在提高台湾竞争力方面,根据WEF所做的评比报告,台湾在成长竞争力方面,今年我们是全球第五名,去年是第六,前年是第七,2000年是第十,虽然成长有限,但仍在进步当中;IMD给我们的评价,在2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我们去年排名第七,今年是第六。
另外,我们也鼓励外商筹设在台营运总部及研发中心,目前已有168家海内外的企业在台成立营运总部,其中包括惠普、英代尔、微软在内的15家外商,及本国具指标性的63家企业在台成立研发中心。
二、请教总统当选连任后的施政重点会在哪?在世界各国中,似乎经济议题是他们的重点,但在台湾似乎台湾认同、两岸问题及宪政改革才是施政重点所在。
答:「拚经济、大改革」,让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好,让台湾成为正常、完整且伟大的国家,不但是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的愿景,更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拚经济」方面,我们紧接着在去年5月推出「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画」之后,经过一年半的规划与评估,也在日前提出了「新十大建设五年五千亿」的计画蓝图,我们预计在立法院能够支持通过之后,新十大建设未来五年每年可增加6万4000个工作机会,每年可提高1.03%的经济成长率,我们有信心,明年2004年经济成长率提高到5%以上,后年2005年失业率降至4%,大后年2006年整体研发经费可以达到GDP的3%以上。
同时,只要明年我们能够连任成功,绝对可以终结三大乱象,第一是政局的乱象,第二是国会的乱象,第三是宪政的乱象。也就是说,在终结三大乱象之后,就可以让朝野政党的互动更正常化,两岸僵局打开后,两岸关系更正常化,也让明年国会改选,让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互动更正常化;另外,我们可以在2006年催生台湾的新宪法,完成宪政改革,让我们国家能够成为一个完整、正常、伟大的国家。
三、本人想在提出有关公投及宪改的问题前,先提一般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宪法改革、提出公投及处理两岸议题方面会不会有紧张情形发生?此会否影响台湾商界及国际商人对台湾市场的信心?
答:本人相信只有真正落实民主改革,让民主能够巩固及深化在台湾这块土地,台湾才有真正永久的安全。台湾愈民主,愈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民主与安全绝对不冲突的。
四、总统您提出台湾要进行「反飞弹、反战争」公投的时候,美国也表达他们反对的看法,不知道总统要如何回应美国的想法?总统会考虑不举办公投吗?是否已经有派人去美方沟通?
答:公民投票是普世价值,也是基本人权。在全世界有些国家已经有1百年的历史,即使才几十年历史的国家也都已经有公投的经验。
然而今天台湾以民主国家自我期许,在全世界的人享有普世价值及基本人权时,为什么台湾2300万的人民要被剥夺、被限制?我们了解在2003年至少有21个国家举行过全国性的公民投票,纵使过去是共产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国民所得非常的低,但是他们仍然可以享有公民投票的权利,为什么台湾人民不能够享有?台湾人民要享有公投权利,就被指责为所谓的挑□。
明年320我们要依照刚通过的公投法来行使公投的权利,我们不是进行所谓的统独公投,也不会违背「四不一没有」的信诺,我们是为了维持现状,为了维持台湾能够永续发展的现状,维持台湾主权独立的现状,维持台湾不受飞弹威胁的和平现状。
面对中国496枚的飞弹威胁,以及不放弃对台使用武力,2300万台湾人民,希望透过公民投票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民主、要和平、反飞弹、反战争的心声,本人相信不应该受到打压、不应该受到阻挡。我们不是要改变现状,而是避免台湾的现状被改变。
五、虽然总统解释得很清楚,但是美国方面似乎还是有不少的关切及疑虑,您认为要举办公投,实行这个政策,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会不会改变?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盟友,台湾与美国友好的关系会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如果是这样的话,总统要准备何种行动试图将这样的伤害减到最低?
答:这是来自中国的压力,美国在中国的压力之下做这样的关切。但是很清楚的,我们是把美国的立国精神,希望能够在台湾这块土地生根,也就是「民主、自由、人权、和平」的普世价值,同时这也是美国的立国精神,台湾人民要追求民主,要维护和平,难道错了吗?
此次布希总统访问伦敦,他曾经说美国与英国的关系,不只是经贸及安全的同盟,最重要的是价值的同盟;本人相信台湾与美国的关系也应该是价值的同盟,我们对民主、自由、人权及和平普世价值的信仰都是一致的。
六、我现在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从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及政治、地理上的关系来看,似乎两国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特别是相较于布希刚当选总统到现在,看起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愈来愈友好。以台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改变,是不是会影响到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例如在军事方面的支持,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如果有比较根本的改变后,是不是也影响到台湾与中国两岸的关系?
答:这次布温会之后,美国白宫发言人一再宣称重申台美关系没有改变,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美国白宫发言人也特别提到,如果中国敢对台湾动武,美国一定会奉陪到底,对此我们非常感谢。2001年10月布希总统曾经说过,他愿意竭尽所能协助台湾自卫。就像布希总统所关切台湾的现状会不会被片面改变,我们一再重申、强调并保证,我们无意改变台湾的现状,我们是要进一步捍卫、维护台湾的现状,避免台湾的现状被片面改变,本人和布希总统,我们是有交集、有共识的。我们乐见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但是台湾的利益不能够变成筹码,或者台湾的利益被出卖,或者被交换。美国政府一再的保证,美中关系的改善及各项的合作,绝对不会牺牲台湾的利益。就像10月底11月初本人过境美国,也受到有史以来最好的待遇,我们非常地感谢。
七、我再将问题说清楚一些,就算美国反对台湾举办公投的话,总统还会举办公投吗?
答:除非中国有善意的回应,他们同意立即撤除对台湾飞弹的部署、公开宣示不再对台湾使用武力;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我们明年320的公投就可以不举办。
八、我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谈防卫性公投的问题,总统将防卫性公投定义为要发出台湾人民的心声,要反飞弹、要和平、反对中国的武力威胁,但是万一在举办公投之前,中国就增加其军事威胁,增加对台的文攻武吓,总统是否有计画在总统大选当天在公投议题上增加更多的项目?我所说中国增加其武力威胁就如同1996年台海危机的状况下,总统是否考虑在公投议题上增加项目?
答:既然是防卫性公投,当然我们反飞弹、反战争,只是一个最起码、最谦卑的呼吁及要求,我们公投法第17条的规定是:当国家遇到外力的威胁致国家的主权有改变之虞,总统得经行政院会决议,就国家安全事项交付公民投票;我们并不希望针对台湾的主权问题来作公民投票,因为我们有「四不一没有」的信诺,但是「四不一没有」的前提是中国无意对台使用武力,如果他们真的对台湾使用武力,那就没有「四不一没有」的信诺存在,我们不希望看到那样的事情发生。
九、我要再问得更清楚一点,如果有飞弹试射的情况,这个飞弹试射也会被视为是挑衅及攻击吗?
答:我相信,这当然是挑□、这当然是攻击。
十、我们所提问题的意思是「飞弹试射」是否会被视为攻击性、挑衅的行为?
答:当然这已经是非常清楚的挑衅行为。
十一、万一在选举时有飞弹演习的话,台湾会因此改变公投的内容吗?
答:我们不希望这个事情发生,真的发生了,那当然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
十二、这些可能性也包括放弃「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吗?
答:「四不一没有」就当然不存在了。
十三、总统先生您曾表示对公投法不是很满意,您也希望在提出台湾宪政改革时,希望不需要经过立法院,我想请总统再仔细谈要如何提出台湾的新宪法?时程如何?以及要如何修订公投法?
答:现行我国宪法是1947年在中国大陆所公布施行,2300万台湾人民并没有真正参与,也没有得到2300万台湾人民同意,现行175条宪法条文当中,至少有2/3以上条文必须修改,其中包括我们要走向美国的总统制,或者英国的内阁制?我们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我们要实施三权宪法,还是继续维持现行的五权宪法?我们也必须要做一个决定;我们对于总统的选制,要采取绝对多数或相对多数?大家有不同意见;我们对于政府的体制是三级制,或是二级制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
另外,对于基本人权、经济发展、对于弱势的关怀,很多地方我们必须要动到宪法的条文,纵使我们要行政院多一个副院长、立法院多一个副院长也都要改宪法的条文,纵使我们要把公民权从现在的20岁降低2岁,18岁就享有公民权,也要改宪法,1991至2000年,我们曾经修宪6次,10年之内修宪6次,到现在我们全部都不满意,朝野政党大家都不满意,我们不希望重蹈覆辙,我们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依据目前的修宪程序,要有立法院3/4以上高门槛的同意,还要再选出3百位任务型国代进行投票复决,这些都大费周章,而且都不可能针对整部宪法来作全盘、大幅度的修改,还是会重蹈覆辙。
因为要通过3/4的高门槛,必须要妥协、必须要让步,3/4高门槛的规定,导致1/4的人就可以否决3/4多数的意见,变成多数要服从少数,所以,我们可以预测宪法永远改不了,未来的这10年再改6次,永远也改不好;所以,我们希望透过制宪的程序,毕竟宪法是人民意志的总成,由制宪会议提出宪改的版本、新宪的版本,由人民公民投票来作最后的决定。波兰1987年一直到1996年,前后10年一样修宪6次,最后在97年用制宪来解决他们的宪改问题,中国过去也有4次的制宪,为什么台湾要制宪会有那么大的困难?
十四、最后,我想请教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总统对台湾与中国关系发展趋势的看法,因为目前看起来,中国与台湾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两岸经济上的整合及关系愈形密切,同时我们也看到台湾的认同及台湾意识的增强,以及独特的台湾文化及文学、电影,这些方面好像与中国渐行渐远,而且台湾似乎有愈来愈多的自信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此种不同力量的拉据,在未来5年或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会将台湾与中国的关系拉得更近呢?还是您预测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渐行渐远?
答:两个不同的国家都可以有国际贸易的关系,有国际上的商业往来和经贸合作,何况海峡两岸近在咫尺,经贸关系的热络及增进是可以理解的。根据多项民调显示,台湾意识愈来愈高涨,自称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率已超过50%以上,而且两岸未来的走向,支持独立的也愈来愈多,这是值得注意的趋势,但是我们认为两岸经贸关系,还是会愈来愈热络,但是很清楚的,这与政治上是否会渐行渐远并不会有太大的冲突及矛盾。
我只能这样讲,当中国不断增加飞弹部署,企图要对台湾使用武力时,只会和台湾的关系渐行渐远,而且不但会引起台湾人民的反感,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会把中国当作敌国。我们希望北京当局能多多倾听2300万台湾人民的真正声音,而不是在中南海只听他们愿意听的好话,而忽略台湾人民一些真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