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烟台

天气都这么恶劣了吗?这还不如流放到渥太华呢
 
一开始以为是加东照片,好像今年中国很冷:eek:
 

说说烟台、威海为什么会成为“雪窝子”​

作者:杨成芳 来源:山东省气象局 时间:2021-03-18


山东半岛北部的烟台、威海一带是我国著名的“雪窝子”。每到冬季,我们经常看到当地降雪的报道,皑皑白雪让内地人羡慕不已。这里的降雪有很多特别的表现。降雪发生时,山东通常“东西两重天”,冷飕飕的北风下,半岛北部地区雪花狂舞,其它地区却阳光灿烂。降雪可持续数日,最短的仅有几分钟;日最大降雪量可达25毫米以上(10毫米就是暴雪量级了),最小的连续几天的累积降雪量不超过0.1毫米。雪花很大,是典型的六角形。有时候降雪还会伴随着电闪雷鸣,即出现所谓的“雷打雪”。在降雪量不大的时候,还会出现“太阳雪”,透过洋洋洒洒的雪花能够看到太阳,或者一会儿天空阴下来下一阵雪紧接着又见太阳了。
近些年山东半岛最著名的一次暴雪发生在2005年,被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气候事件之一。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19天内出现了17个降雪日,暴雪日数达7天,威海市区总降雪量98.5毫米,烟台市区降雪量80.0毫米,文登最大积雪深度54厘米。这次过程的降雪量、降雪强度、持续时间、积雪均刷新了当地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纪录。由于降雪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积雪深,导致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延误、客滚航线停航等陆海空交通瘫痪以及中小学学校停课6天,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由于交通瘫痪,威海出现了全城万人徒步出行的景象。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冬季,山东半岛频现暴雪,新媒体广为传播,“雪窝子”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雪窝子”经常产生的降雪就是冷流降雪,在国际上称为海效应降雪。这种雪发生在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区等特定的区域。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山东半岛地处山东省的东部,三面环海,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部和东部与黄海相接。山东半岛中部为东西方向的低山丘陵地带,11座低山海拔高度均在500米以上,其中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烟台和威海位于低山丘陵的北部及渤海的南部沿海,处在西北风的下风向。在冬季,渤海的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汽和热量库,当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经过渤海温暖的海面时,海气之间会形成显著的温差,水面上的暖湿空气向上蒸发,遇到上空的冷空气就凝结为冰晶成云,从而产生降雪。渤海海效应降雪一般在渤海中部形成,在西北风的引导下向下游传播,当移至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时,由于受到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加强,这也是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成为强渤海海效应降雪的重要原因。强冷空气和暖海面是海效应降雪产生必不可少的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多发,成为著名的“雪窝子”。
当然啦,除了山东半岛以外,我国其他地区如辽东半岛、山东的莱州湾沿岸、江苏东部沿海、上海也可产生海效应降雪,只是这些地区的降雪在降雪频次、降雪量远小于山东半岛而已。
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会产生海效应降雪,如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和美国、大西洋东部的英格兰岛、日本海东部的日本西海岸等。如果降雪发生在海湾附近又称为海湾效应降雪,如美国的特拉华海湾、切萨皮克湾和马萨诸塞湾,以及冷空气从东北方向穿越欧洲的芬兰湾、波罗的海后,到达瑞典东南部产生降雪等。与海效应降雪类似机制的有湖效应降雪,发生在晚秋和冬季的大湖下风向地区,著名的有美国五大湖(又称北美五大湖)、大盐湖等。湖效应降雪是美国东部大湖地区冬季最为显著的天气现象。
 
我的老家原来这么多雪,今生和雪有缘:shy:
 
2005年12月3日至26日,威海、烟台两市持续20多天普降大雪,降雪强度之大,时间之长,为50年不遇。初步统计,威海市平均降水量67.6毫米,其中环翠区139.8毫米,荣成84.8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降雪。烟台市平均降水量34毫米,其中芝罘区83毫米,累计降雪为百年一遇。两市平均积雪厚度1-1.5米,最高达2米。

这次强降雪致使部分地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重灾区农业生产大棚80%以上倒塌。初步统计,倒塌农业生产大棚、养殖大棚、花房等6916个, 18个果品保鲜库和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车间严重受损,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4810万元。其中威海市倒塌各类棚4023个,果蔬保鲜库0.84万平方米,农业加工车间、仓库等1.935万平方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019万元。烟台市倒塌各类大棚1845个,中小棚1438个,损坏6761个,受灾面积18069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791万元。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降雪前,两市农业部门积极做好防雪防冻工作,并动员农民将能够采摘的大棚瓜菜尽量采摘上市,减少损失,同时帮助农民做好防抗雪灾的物资和技术准备。

灾情发生后,两市及各县(市、区)政府紧急召开防雪抗灾工作会议,迅速启动农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立即成立防雪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一是组织动员农民抓紧修复温室大棚;二是对有望恢复的受冻作物采取适量追肥、加强光温控制等措施,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三是对受冻严重的绝产大棚,指导农民尽快改种生育期较短、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四是动员农民对露地果树及时去除积雪,采取稻草包裹树干和培土覆盖根颈等措施,防止树枝折断和树体受冻;五是指导农民加强温室大棚的病虫害防控,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目前,灾区社会稳定,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当年习大大号招三亿人上冰雪,这下一次达标

“2014年初的俄罗斯索契之行,在43个小时里的12场双、多边活动中,习近平主席不忘为中国申冬奥做工作。他提出的“在三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深深打动了巴赫,也打动了国际社会。”

 
最后编辑:


山东烟台一大学生被冰锥砸中后身亡!当地称责任划分尚不清楚​

5488-f44788ac472043e856889cad813b4a5a.jpg

新浪新闻​

01月07日11:54
关注
大学生被冰锥砸中身亡目击者发声 :他想躲但没能躲开
来源:南都即时

近日,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一名学生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头部,倒地不起,此事引发广泛关注。1月6日,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该男生为鲁东大学学生,事发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因重度颅脑损伤身亡。有附近商家向南都记者表示,“这个事情后我都没敢下去了。”



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一名学生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头部倒地不起。

网友发布的现场图片显示,一名黑衣男生倒地不起,口鼻处有血液,头部旁有冰锥,疑似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


1月6日,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事件发生于1月5日,该男生为鲁东大学学生,事发后被送到医院抢救,因重度颅脑损伤身亡。

该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地点在鲁东大学校外的路边,“后续如何处理,具体责任怎么划分,目前还不清楚。”

事发地点附近二楼一商家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前当地曾清理过屋檐下冰锥,“这个事情后我都没敢下去了。”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烟台怎么和渥太华越来越像:eek:
 
这个喷点在哪?喷球儿暖?喷土鳖?喷米帝?
 
渥村蛋汤也常见,何不喷一喷?
只是习以为常,就不喷了。
民主自由的世界,一切皆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一切责任自负。包括街上被乱枪打死。
独裁世界,党是父母官。一切责任党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