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ames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2-03-16 消息 3,843 荣誉分数 155 声望点数 223 2003-12-22 #16 最初由 小酒保 发布 吼吼,华哥和James说得8错,道教奏是个“蒙”,这一蒙可奏蒙出了中华早期天文地理化学物理医学冶炼等学科呀 虽然不是成心发展科学,可是,可是的可是,道家奏是无心插了科学这枝柳 点击展开... 好像豆腐就是被淮南王这么蒙出来的。
最初由 小酒保 发布 吼吼,华哥和James说得8错,道教奏是个“蒙”,这一蒙可奏蒙出了中华早期天文地理化学物理医学冶炼等学科呀 虽然不是成心发展科学,可是,可是的可是,道家奏是无心插了科学这枝柳 点击展开... 好像豆腐就是被淮南王这么蒙出来的。
月舞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12-23 消息 5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3 #17 老子根据宇宙的自然运行之道,倡导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天下;庄子则倡导清净无为,以养生全年。老子对盈虚,祸福等对立的现象做出了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认识。而庄子则对大小,贵贱,死生,是非,善恶,得失等做出了相对主义的解释。是以西汉以前,先秦时期,对老庄和道家来说,它是一种文化思想和哲学流派。 历史上真正把道家蜕变成宗教的是东汉的张道陵。公元140年左右,张道陵弃官不做,于江西龙虎山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作道书二十四篇,称《太清玄元经》,并开始用咒法符水等为人治病,奉其教者,须缴五斗米,因此该教又“五斗米道”。 他奉老子为教祖,并称他的道法是老君(即老子)所传。张道陵当时之所以选择老子,而不是比较信奉鬼神的墨子,是因为在当时主流社会中,除老子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有资格和儒教的孔子,释家的佛陀相抗衡的人物。因此道家与道教虽不尽同,但由于其主要人物及主要经典著作大多混杂一起,(他们共同把《道德经》奉为圣典)所以道家和道教也常被人们视为一体。 从三国,两晋到明清的漫长历史里,道教几乎被道家的哲学精神所笼罩。知识分子们,无论是在朝,在野的;还是方内,方外的。凡关于治国修身之道,尽信老子,关于隐逸全真之道,又尽效庄子。至于神仙之说,又通过《列子》而描摹尽致。(列子穆王,汤问两篇,汉刘向说它“迂诞诙诡,非君子之言”但刘向也承认列子是道家)所以种种情况都说明,偏重于理论的道家和偏重于宗教性的道教,彼此早已打成一片,难分你我了。
老子根据宇宙的自然运行之道,倡导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天下;庄子则倡导清净无为,以养生全年。老子对盈虚,祸福等对立的现象做出了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认识。而庄子则对大小,贵贱,死生,是非,善恶,得失等做出了相对主义的解释。是以西汉以前,先秦时期,对老庄和道家来说,它是一种文化思想和哲学流派。 历史上真正把道家蜕变成宗教的是东汉的张道陵。公元140年左右,张道陵弃官不做,于江西龙虎山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作道书二十四篇,称《太清玄元经》,并开始用咒法符水等为人治病,奉其教者,须缴五斗米,因此该教又“五斗米道”。 他奉老子为教祖,并称他的道法是老君(即老子)所传。张道陵当时之所以选择老子,而不是比较信奉鬼神的墨子,是因为在当时主流社会中,除老子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有资格和儒教的孔子,释家的佛陀相抗衡的人物。因此道家与道教虽不尽同,但由于其主要人物及主要经典著作大多混杂一起,(他们共同把《道德经》奉为圣典)所以道家和道教也常被人们视为一体。 从三国,两晋到明清的漫长历史里,道教几乎被道家的哲学精神所笼罩。知识分子们,无论是在朝,在野的;还是方内,方外的。凡关于治国修身之道,尽信老子,关于隐逸全真之道,又尽效庄子。至于神仙之说,又通过《列子》而描摹尽致。(列子穆王,汤问两篇,汉刘向说它“迂诞诙诡,非君子之言”但刘向也承认列子是道家)所以种种情况都说明,偏重于理论的道家和偏重于宗教性的道教,彼此早已打成一片,难分你我了。
J James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2-03-16 消息 3,843 荣誉分数 155 声望点数 223 2003-12-24 #21 最初由 月舞 发布 观雨说得对.道可道,非常道.道本来就是体会的.而不是解释的. 点击展开... 象我这样连门都没入的人,拿什么来体会呢?还是请方家解释一二吧。
S Son of God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11-12 消息 5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4 #22 最初由 小酒保 发布 James同学,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概意思是道可以说可以名 兄台谬也。道本不可道,名亦不可名。道若可道,已非常道。名若可名,已非常名。 故老子当年骑青牛西去之时,为守关之人留住,被逼(求)无奈,才留下一卷道德经。 老子唯恐误导后人,即在开篇之时作此声明。可叹老子之苦心。 点击展开...
最初由 小酒保 发布 James同学,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奏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概意思是道可以说可以名 兄台谬也。道本不可道,名亦不可名。道若可道,已非常道。名若可名,已非常名。 故老子当年骑青牛西去之时,为守关之人留住,被逼(求)无奈,才留下一卷道德经。 老子唯恐误导后人,即在开篇之时作此声明。可叹老子之苦心。 点击展开...
无业游民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11-08 消息 532 荣誉分数 46 声望点数 0 2003-12-24 #23 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道? 世界上不可道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请原谅俺用现代汉语重复一边同样的问题,以免不必要的模糊: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用语言表达? 世界上不可用语言表达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道? 世界上不可道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请原谅俺用现代汉语重复一边同样的问题,以免不必要的模糊: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用语言表达? 世界上不可用语言表达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观 观雨 雪山长老 注册 2003-02-03 消息 51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5 #25 最初由 无业游民 发布 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道? 世界上不可道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请原谅俺用现代汉语重复一边同样的问题,以免不必要的模糊: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用语言表达? 世界上不可用语言表达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点击展开... “道,可道,非常道。” 故“道”可道,“常道”未必不可道。仅此道非彼道矣,老子通篇试图道“道”。
最初由 无业游民 发布 问题: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道? 世界上不可道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请原谅俺用现代汉语重复一边同样的问题,以免不必要的模糊: 是什么原因使得“常道”不可用语言表达? 世界上不可用语言表达的除了“道”之外还有别的吗? 点击展开... “道,可道,非常道。” 故“道”可道,“常道”未必不可道。仅此道非彼道矣,老子通篇试图道“道”。
无业游民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11-08 消息 532 荣誉分数 46 声望点数 0 2003-12-26 #26 最初由 观雨 发布 “道,可道,非常道。” 故“道”可道,“常道”未必不可道。仅此道非彼道矣,老子通篇试图道“道”。 点击展开... 那么您能三言两语概括地“用语言表达”(即道)一下道吗?咱们以后可以用“此道”来称呼您表达出来的道,应该是老庄道。俺不指望完全表达清楚,只要能有n%(0<n<100)就可以。 对于楼上认为此道不可“用语言表达”那一派,俺以上的问题对仍然有效,敬请回复,并且能否顺便批判一下观雨?
最初由 观雨 发布 “道,可道,非常道。” 故“道”可道,“常道”未必不可道。仅此道非彼道矣,老子通篇试图道“道”。 点击展开... 那么您能三言两语概括地“用语言表达”(即道)一下道吗?咱们以后可以用“此道”来称呼您表达出来的道,应该是老庄道。俺不指望完全表达清楚,只要能有n%(0<n<100)就可以。 对于楼上认为此道不可“用语言表达”那一派,俺以上的问题对仍然有效,敬请回复,并且能否顺便批判一下观雨?
观 观雨 雪山长老 注册 2003-02-03 消息 51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6 #27 最初由 无业游民 发布 那么您能三言两语概括地“用语言表达”(即道)一下道吗?咱 点击展开... 老子用一部书尝试“用语言表达”“道”,我用三言两语可概括不出来。
W woodman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11-04 消息 117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7 #28 我瞎说一下。 <<道 德 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物的生化者.是宇宙的本体与自然规律。
我瞎说一下。 <<道 德 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所说的“道”是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是宇宙的本源与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物的生化者.是宇宙的本体与自然规律。
挺傻 Moderator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2-04-16 消息 7,217 荣誉分数 1,637 声望点数 393 2003-12-28 #29 对道家更感兴趣,知之不多,兴趣缘于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 我记得《京华烟云》开卷以“道家的女儿”为题。引以庄子〈大宗师〉“大道,在太级之上而不为高,在六级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为开卷语。而在卷尾章以“秋季歌声”为题,寓以庄子之〈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话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在我看来,道就是我们所处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成长,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成长,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模式。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而顺应生活环境,就是得道。 女主角木兰的生活变迁过程: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的物质安逸,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善举的生活,以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始终顺意快乐就是得道,所以称为道家的女儿。 生死循环之道则是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就乃天道。 道之永生:人为有情之动物,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家族消亡,而种族流传,这就是人之永生。物之永生和人之永生却差异大矣。 谈那些大的理论,我不在行,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道的浅显理解。
对道家更感兴趣,知之不多,兴趣缘于林语堂先生的《京华烟云》。 我记得《京华烟云》开卷以“道家的女儿”为题。引以庄子〈大宗师〉“大道,在太级之上而不为高,在六级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为开卷语。而在卷尾章以“秋季歌声”为题,寓以庄子之〈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话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在我看来,道就是我们所处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成长,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成长,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模式。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而顺应生活环境,就是得道。 女主角木兰的生活变迁过程: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的物质安逸,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善举的生活,以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始终顺意快乐就是得道,所以称为道家的女儿。 生死循环之道则是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就乃天道。 道之永生:人为有情之动物,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家族消亡,而种族流传,这就是人之永生。物之永生和人之永生却差异大矣。 谈那些大的理论,我不在行,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道的浅显理解。
傻哥 海族馆 巡查员 注册 2002-07-17 消息 8,95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3-12-28 #30 最初由 挺傻 发布 谈那些大的理论,我不在行,愿意和大家分享关于道的浅显理解。 点击展开... 已经不浅了 够我等后半辈子琢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