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立中学试卷中,出现日军为儿子报仇,痛打“共匪”的文章

这个傻逼看来是在中国活的不耐烦了,想整点事调节一下生活。不说去踩缝纫机,工作肯定是不保了,
 
这篇文章固然是垃圾,但是中国学生读的垃圾可远不止这些
 
共匪又不是抗日主力, 那个小日本疯了?要报仇也要找对方向才对嘛。
 
客观上掩盖了共军不抗日打国军的行为。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没啥大毛病。 要整体来看,不能断章取义。

记得斯诺的《西行漫记》 里面也有 共匪 的字眼;毛选里面还有 ”举起你的左手高呼 打倒共产党“ 等等。
 

李佳前:杜鹃花落​


一场遭遇战,猝不及防。多个半月的搜索,终于,返城不远的一个偏僻山坳里,发现了仇人的踪迹。


山坳里就几户零星的破落人家,早没有人烟的气息。有的只是满山的灌木,还有那连片的杜鹃花,嫣红的花朵,褐色的枝桠,一眼望去,看不到地面,连片的杜鹃铺将开来,没有惊艳的感觉。终让人感觉是萧条的晚秋,一片落花满地的烂泥塘。


二三十名左右的共匪,在灌木间跳跃,却没有分散逃窜,围着一圈,边还击边撤退,奔向山坳左边的小山坡。岗田大佐知道,他们跑不了了。重重包围圈已经形成,留给他们的只是投降,只是死亡。


岗田眼光充满了血丝,但满腔的愤怒仍支撑他,像一只狂躁的狮子一样,不停地指挥着队伍围攻。所有的士兵,前冲,前冲。儿子,终于可以给你报仇了!想起儿子来,岗田心中阵阵隐痛,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来不干预军事的宝贝儿子,只为到这里看老父亲一眼,在武装护送的军车中竟被截了,还是一帮破衣烂衫的土八路干的。


抢了我的儿子,还要去城里破坏?想到儿子凶多吉少,复仇充溢着岗田的心胸,一定要拿着小股军人祭旗!


包围圈越来越小,敌人被围在山坳边的小山包上,轻重机枪的绞杀中,六零迫〇炮的轰炸下,毫无屏障可依的小山包,差不多削成了平地。小树枝四处乱飞,一炮过去,漫天的黄土,失杂着树枝树叶,还有零星的杜鹃花,飘飘荡荡在血色里,空气中透着血腥味,像是有人在洒向空中的花瓣祭礼。


抵抗的枪声越来越少,突然间,山顶有人拿着好像是拿白色的布晃了一下,然后就突然被按了下去,反抗的枪声又响了起来,敌人内讧了!顽固不化,谁要你们投降,我要你们死,岗田疯狂地嘶喊着,“冲!冲!”


目标越来越近,士兵们催促投降的喊声也越来越大。终于,山顶已经几乎消失了所有的声音,士兵们一面打着冷枪,一边慢慢向中央靠近。


终于,慢慢地,一根树枝又伸了出来,挑着一件白白的,与战场烟土环境很不相符的衬衫,所有人停下枪声,静静着着那场景,身子好像泄了劲儿,马上就会倒坐到地上的感觉。


不成样的坡顶,又一声枪声,树枝断了,衬衫飘悠悠向山边落去,枪声来自距离树枝不远的地方,岗田的神经又一次激昂起来,“炮呢?炮呢?给我轰!”


最后一片尘烟中,随着烟云落尽,一切寂静得可怕,所有人好像失去了知觉。只有岗田在喃喃自语:“儿子,他们把你弄到哪儿了……杀光他们……爸累了,仇报了,回……”


所有人跟着岗田,拖着疲意的身体,小心置置地走到树枝的旁边,拉开血肉模糊的一袭袭灰军装。下面,竟还藏着一身洁净的日本样式青年装,唯独少了洁白的衬衣,袒露出青年健壮的胸膛,那张白皙清秀的脸上,嘴边淌着殷殷鲜血。


儿啊!老岗田一口鲜血喷出,像一摊泥,委软到了地上,献血喷在了那青年身上,绽放开来,像嫣红的杜鹃花,慢慢地散开,飘零,融在了泥土中……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没啥大毛病。 要整体来看,不能断章取义。

记得斯诺的《西行漫记》 里面也有 共匪 的字眼;毛选里面还有 ”举起你的左手高呼 打倒共产党“ 等等。


无论是从局部看,还是从整体看,都有大问题。

侵略中国的日军是正面人物,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中国人杀出了满满地正义感,而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八路军成为反面人物。

尤其是作者把侵略者儿子的死亡写得非常悲壮,倾注了作者满腔的热爱和悲愤的情感:血喷在了那青年身上,绽放开来,像嫣红的杜鹃花,慢慢地散开,飘零,融在了泥土中……

这些你看不出来?
 
撇开敌我关系和侵略与反侵略大背景不说,这个儿子似乎是被父亲炮轰的,从人的视角看是个悲剧,文学作品有各类的表现方式,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可以容得下一篇短文,只是不清楚这个考题到底是什么
 
撇开敌我关系和侵略与反侵略大背景不说,这个儿子似乎是被父亲炮轰的,从人的视角看是个悲剧,文学作品有各类的表现方式,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可以容得下一篇短文,只是不清楚这个考题到底是什么


抛开侵略与反侵略大背景,这事不可能谈得好。

日本人杀中国人用力过猛,把自己的儿子误杀了,所以这是悲剧。他们从日本来到中国,杀再多的中国人都不是悲剧?还把反侵略的中国人描写成反面人物,不能这么是非不分吧?
 
莫言是这类写法的最突出的一个。

他写日军到中国乡村扫荡的时候,给了某小女孩一颗糖,很甜。这个小女孩念念不忘,时不时地倚着门框,遥望远方,回味着糖的美味,期望日本兵什么时候再来。
 
张爱玲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写到,胡兰成告诉她日本投降了,她很失落,她明确说她不希望日本战败。胡兰成问她为什么,她说日本失败了,他胡兰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胡兰成后面嘀咕了一句:死了太多人,还是结束了好。
 
张爱玲在她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写到,胡兰成告诉她日本投降了,她很失落,她明确说她不希望日本战败。胡兰成问她为什么,她说日本失败了,他胡兰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胡兰成后面嘀咕了一句:死了太多人,还是结束了好。


看来我的记忆不完全准确。

原文:

Screenshot_20240329_111010.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