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德:中国取代前苏联成为美国新威胁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2月20日消息 据媒体报道,“九一一”事件之后,美中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分析家们最近在华盛顿举行的亚洲协会中美关系研讨会上,对两国关系中的机遇和潜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近两年来,美中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的积极合作似乎使双边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参加这次美中关系研讨会的中国问题学者和分析人士认为,两国基于自身利益的合作关系既有拓展的空间,也依然充满着变数。


应客观看待美中关系


美国前驻中国大使洛德说:“九一一之前,中国取代前苏联,成为一个新的威胁。我们之间有撞机事件和支持台湾的言论等冲突。但是当时我对大家说,中美关系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糟。九一一之后,中国威胁便烟消云散了。我们对台湾的态度变得强硬了一些。中美开始在一些地区和国际事务上合作。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中美关系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洛德认为,既不应该把中国妖魔化,也不应该把中国神圣化。学者们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


学者们看到,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全球性的反恐努力上。中国新任领导人则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美中关系各有所需


洛德说,近期中美关系不错。美国需要中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支持,包括中国在全球反恐和北韩核武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中国则需要保证国内的稳定,因为中国要举办二零零八年奥运会,希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事务参与者。


中国新领导人展现新思维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学者裴敏欣说,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上的态度转变是中国新任领导人的新思维所起的作用。裴敏欣说:“中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和美国合作?我想,中国领导人的新思维使他们对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作用和中国国家利益等重新做出估计和判断。”


他说,中国已经不再提及九十年代所希望看到的一个所谓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国领导人现在相信,美国的主导作用可能对中国自身的利益有好处。而这归根结底是中国把国内经济的发展当作头等大事。另一方面,中国和美国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系统。


美中有许多合作空间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研究讲座主任季北慈认为,中国从前对美国的霸权一直表示担忧,他对中国态度的突然转变感到惊讶。但他承认中美之间有着很多合作的空间。季北慈说:“美中在核不扩散方面朝着正确的方面发展。我们应该鼓励中国在多边事务上所起的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这是个好的信号。我们还可以在打击贩毒、国际犯罪和贩运人蛇等软性安全领域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增加在亚洲影响


同时,学者们指出,中国领导人在东亚和南亚地区频繁积极的外交举动与美国对这一地区传统上的忽视形成对比。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席坎贝尔认为,这导致亚洲地区影响因素开始转移。坎贝尔说:“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和各方面都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对亚洲的影响力正在戏剧性地转移。中国已经开始露面。现在有很多关于中国所起的作用、中国的态度、以及中国的观点等方面的讨论。中国在扮演我们从前扮演的角色。中国正在亚洲扮演一个适当的角色,而不是美国。”


中国应做负责任参与者


洛德认为,美国应该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和地区事务的参与者,并且把中国视为国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同时中国也应该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这包括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中国也应该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学者们认为,中美之间这种基于战略利益上的合作是暂时的,还是将长期持续下去,则还有待观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