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 于 2002-6-5 17:34:00:
1.联想中途撤资
联想与新东方之间的合作,曾经轰轰烈烈――被视为联想将触角伸向教育领域的直接步骤。2000年12月,联想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50%的股份做投入,与新东方合作建立新东方教育在线。
双方在PC与教育培训产业的各自老大地位,似乎足以支撑当初的设想:共同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教育网站。2000年5月初谈判时,联想出面的人物是CEO杨元庆、副总裁刘小林、投资兼并投资部负责人罗洪、FM365频道负责人杨壮等。新东方方面则是校长俞敏洪、副校长陈小平等。联想还曾开价4亿,要求购买新东方50%的股权,决意进入教育产业。
而今天,联想将新东方列为其投资不成功的一个项目。
记者从联想和新东方获得的消息一致:联想当初出资的5000万元已经辙出4000万元。在新东方教育在线中占有的股份,也从当初的50%,降至10%。原来双方4对4的董事会人选,联想一方也仅剩刘晓林一人。
“到去年年底,联想从合资公司的撤资事宜,及董事会人选变动事宜,均已完成。”知情者告诉记者。
5月23日联想在港公布的财报中,对“收购兼并的能力”进行了单独表Ê觥6?惶峒暗南钅坎⑽扌露?健?br>
来自香港投资界的信息,2001年联想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仍达到10%以上,投资收入超过亿元,“联想运气很好。”这样的大盘子下,新东方项目在联想那里变得有不足道的意味。
2.ETS导火索
事实上,运作仅月余,对于新东方教育在线的期待,联想与新东方就产生了分歧。
与联想合作,新东方看得很重,“即兴奋,又恐惧”。发生在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家里的一次新东方股东会议上,俞敏洪说:“如果能和联想合作的话,对于新东方所有的产业和品牌,将起到一个身价百倍的作用。对于推动新东方的其他产业,有决定性作用。”
而联想方面不久便将与新东方的合资,变成了一次尝试性的投资。这为撤资埋下了伏笔。用杨元庆的话说,“是当初互联网狂热时的不冷静。”
联想开始表现出犹疑不定,导火索是ETS事件。去年2月,新东方学校被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告上法庭,声称新东方“盗用”了测试中心的考题,从而使中国学生GRE分数“大幅提高”,要求索赔100万元人民币。
这说明,新东方教育网站的核心业务――“出国考试”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事传达给联想的信息是,新东方只要继续从事英语出国培训业务,就必须面对ETS的阴影。
ETS危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新东方教育网站。由于ETS的抗议,新东方网站曾不得不撤下所有托福、GRE考试题,不得不关闭考试讨论区BBS。
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联想当时很不满意新东方事先关于ETS隐患的“知情不报”。新东方与联想之间因之发生了不愉快的细节。
“当时联想给新东方提出了两条辙资理由:一是联想正在进行战略转移,资本运作将集中于IT业务。教育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宜做。二是抓住了新东方的毛病,就是关于ETS的事。”新东方人士告诉记者。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ETS的事。联想当时就提出辙资,留下1000万,辙回4000万。董事会的人选也随资金撤出,从4人变成1人(刘晓林)。”新东方教育在线CEO钱永强说。
3.新东方受刺激
虽然联想对新东方的撤资情况,秘而不宣。但于媒体“放大镜”下的联想,仍不时有关于此事的消息传出。杨元庆对媒体谈及并购得失成败的言辞,就对新东方多少有些刺激。尤其是“将与新东方的合作列为交学费的投资项目,”让俞敏洪感觉心里挺不舒服。
新东方总裁兼CEO钱永强说:“那样别人会认为新东方在线这个项目不行,其实不是这样。新东方在线运作得很好,从未亏损过,是赢利的。”
所以,新东方对于联想撤资虽然表面上无所谓,但仍私下认为联想此举存在短视行为。一位新东方人士援引外界的分析说,“因为联想砸在赢时通项目里的钱太多了,投进去2个多亿,只剩下6000多万。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联想与新东方之间的合作不算紧密。双方仅开过三至四次董事会。在具体的业务方针上并无太多分歧,用一位新东方人士的话说:“他们(联想)基本插不上手。因为他们缺少专业性,也不太承认专业精神。”
4.再度合作的可能性
联想当初派过来的财务总监张凤林仍旧留在了新东方。“她有联想人的沉稳,管理风格也是新东方需要的”,钱永强同时告诉记者,从他的接触看,联想的人都非常厚道。杨元庆也承认新东方运作得很好。
而新东方教育在线不相信没有联想就没有辉煌的未来。“今年7月就可赢利。”钱永强表示。当初联想担忧的ETS事件,并没有对新东方在线产生实质性影响。
据资料分析,新东方现有注册学员300人左右,每人的收费2万至3万。而新东方教育在线的前期投入为600万元――赢利应该不成问题。新东方在线的志向是有朝一日,将自己壮大成像联想那么大的一个企业。
当初联想与新东方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一条是新东方教育在线与FM365要进行紧密联系。而现在我们依然能从FM365网站上最显著的位置看到TOL24.com的链接,“这说明双方仍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人士猜测。
1.联想中途撤资
联想与新东方之间的合作,曾经轰轰烈烈――被视为联想将触角伸向教育领域的直接步骤。2000年12月,联想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50%的股份做投入,与新东方合作建立新东方教育在线。
双方在PC与教育培训产业的各自老大地位,似乎足以支撑当初的设想:共同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教育网站。2000年5月初谈判时,联想出面的人物是CEO杨元庆、副总裁刘小林、投资兼并投资部负责人罗洪、FM365频道负责人杨壮等。新东方方面则是校长俞敏洪、副校长陈小平等。联想还曾开价4亿,要求购买新东方50%的股权,决意进入教育产业。
而今天,联想将新东方列为其投资不成功的一个项目。
记者从联想和新东方获得的消息一致:联想当初出资的5000万元已经辙出4000万元。在新东方教育在线中占有的股份,也从当初的50%,降至10%。原来双方4对4的董事会人选,联想一方也仅剩刘晓林一人。
“到去年年底,联想从合资公司的撤资事宜,及董事会人选变动事宜,均已完成。”知情者告诉记者。
5月23日联想在港公布的财报中,对“收购兼并的能力”进行了单独表Ê觥6?惶峒暗南钅坎⑽扌露?健?br>
来自香港投资界的信息,2001年联想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仍达到10%以上,投资收入超过亿元,“联想运气很好。”这样的大盘子下,新东方项目在联想那里变得有不足道的意味。
2.ETS导火索
事实上,运作仅月余,对于新东方教育在线的期待,联想与新东方就产生了分歧。
与联想合作,新东方看得很重,“即兴奋,又恐惧”。发生在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家里的一次新东方股东会议上,俞敏洪说:“如果能和联想合作的话,对于新东方所有的产业和品牌,将起到一个身价百倍的作用。对于推动新东方的其他产业,有决定性作用。”
而联想方面不久便将与新东方的合资,变成了一次尝试性的投资。这为撤资埋下了伏笔。用杨元庆的话说,“是当初互联网狂热时的不冷静。”
联想开始表现出犹疑不定,导火索是ETS事件。去年2月,新东方学校被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告上法庭,声称新东方“盗用”了测试中心的考题,从而使中国学生GRE分数“大幅提高”,要求索赔100万元人民币。
这说明,新东方教育网站的核心业务――“出国考试”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事传达给联想的信息是,新东方只要继续从事英语出国培训业务,就必须面对ETS的阴影。
ETS危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新东方教育网站。由于ETS的抗议,新东方网站曾不得不撤下所有托福、GRE考试题,不得不关闭考试讨论区BBS。
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联想当时很不满意新东方事先关于ETS隐患的“知情不报”。新东方与联想之间因之发生了不愉快的细节。
“当时联想给新东方提出了两条辙资理由:一是联想正在进行战略转移,资本运作将集中于IT业务。教育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宜做。二是抓住了新东方的毛病,就是关于ETS的事。”新东方人士告诉记者。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ETS的事。联想当时就提出辙资,留下1000万,辙回4000万。董事会的人选也随资金撤出,从4人变成1人(刘晓林)。”新东方教育在线CEO钱永强说。
3.新东方受刺激
虽然联想对新东方的撤资情况,秘而不宣。但于媒体“放大镜”下的联想,仍不时有关于此事的消息传出。杨元庆对媒体谈及并购得失成败的言辞,就对新东方多少有些刺激。尤其是“将与新东方的合作列为交学费的投资项目,”让俞敏洪感觉心里挺不舒服。
新东方总裁兼CEO钱永强说:“那样别人会认为新东方在线这个项目不行,其实不是这样。新东方在线运作得很好,从未亏损过,是赢利的。”
所以,新东方对于联想撤资虽然表面上无所谓,但仍私下认为联想此举存在短视行为。一位新东方人士援引外界的分析说,“因为联想砸在赢时通项目里的钱太多了,投进去2个多亿,只剩下6000多万。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联想与新东方之间的合作不算紧密。双方仅开过三至四次董事会。在具体的业务方针上并无太多分歧,用一位新东方人士的话说:“他们(联想)基本插不上手。因为他们缺少专业性,也不太承认专业精神。”
4.再度合作的可能性
联想当初派过来的财务总监张凤林仍旧留在了新东方。“她有联想人的沉稳,管理风格也是新东方需要的”,钱永强同时告诉记者,从他的接触看,联想的人都非常厚道。杨元庆也承认新东方运作得很好。
而新东方教育在线不相信没有联想就没有辉煌的未来。“今年7月就可赢利。”钱永强表示。当初联想担忧的ETS事件,并没有对新东方在线产生实质性影响。
据资料分析,新东方现有注册学员300人左右,每人的收费2万至3万。而新东方教育在线的前期投入为600万元――赢利应该不成问题。新东方在线的志向是有朝一日,将自己壮大成像联想那么大的一个企业。
当初联想与新东方成立合资公司,其中一条是新东方教育在线与FM365要进行紧密联系。而现在我们依然能从FM365网站上最显著的位置看到TOL24.com的链接,“这说明双方仍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人士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