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w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2-06-15
- 消息
- 925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128
12月20日,北京人享受到了今年的第219个蓝天。1998年北京开始打响“蓝天保卫战”时,这个数字是100天。与5年前相比,这一数字的确令人感到欣慰。但仔细一想,一年中只有60%的时间有蓝天,又觉得这还是一个大问题。蓝天是可望不可及吗?当蓝天已经成了一种奢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省了。
“人努力,天帮忙!
12月20日,北京市环保局的官员兴奋地向媒体宣布:截至12月20日12时,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达到全年天数的60%,这标志着北京市政府今年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中的第一件已经提前11天完成。 “人努力,天帮忙!”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把蓝天工程提前完成的原因归结为这样一句话。
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北京市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大煤烟型污染控制。今年,全市又有1914台、7108蒸吨的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城四区基本实现了无燃煤锅炉。东城、西城平房保护区近万户居民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清洁、方便、安全的蓄能电暖器。全市天然气使用量累计达到21亿立方米,城市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全市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标准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严格控制了新增车辆的排放污染;对在用车排放的定期检测采用了更加科学、严格的简易工况法;对高排放黄标车实行了限行措施,促进了高排放车的淘汰更新;在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同时,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基本持平,机动车排放污染得到控制。
扬尘污染防治。全市加强了对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执法力度;全市456个污染严重的砂石场全部关闭。城区机扫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作业面积均超过3000万平方米。工业污染防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施,一批污染企业停产、搬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后,城市绿化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绿化覆盖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北京城区内建成了43处总面积300多公顷的,具备休憩功能的大绿地。今年本市也已完成绿化面积2390公顷,完成计划任务的159%。这两项都创造了京城绿化史上的新纪录。今年由于城市绿化力度的加大,北京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2%,比去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今年增长为9.5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了0.15平方米。这两个数字看似很小,但它们却记录下了北京绿化突飞猛进的轨迹。
今年天也帮忙,今春北京没有明显的沙尘暴,这样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个好天气。同时,降水频次明显高于去年,这些良好的气象因素都为实现60%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219个蓝天背后的“2・1・9”
2个参与:驻京单位、兄弟省市积极参与
1998年,北京的全年蓝天数仅为100天,从当年开始,北京市正式打响了“蓝天保卫战”,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政府都给予了强大的支持,驻京单位、兄弟省市等都积极参与了这项浩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2002年,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55%的任务提前完成,当时就制定了2003年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60%的计划,并列入政府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中的第一件来办。
1个标准: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
为控制汽车排放污染,今年北京市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标准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
在对“黄标车”的限制过程中,今年有3万辆车被淘汰出北京,另有5万辆经过“黄改绿”后污染排放合格,这8万辆车原来相当于56万辆的污染排放,而实际上今年北京新增车辆为20万辆左右,仅此一项工作就使北京的污染排放量大大减少,统计显示,自限制“黄标车”后起,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明显下降。
什么是黄标车?黄标车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做“高排放汽车”,是指尾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车辆。具体来说,凡不符合欧洲 I 号排放标准的汽车都叫高排放汽车。这部分车辆大多没有安装有效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工况测试达不到欧洲 I 号排放标准要求。对于这种只能达到低标准的车辆,北京市发给黄色环保标志(俗称黄标车)。
什么是绿标车?达到欧洲 I 号排放标准以上的汽车,北京市发给绿色环保标志(俗称绿标车)。
据介绍,北京市计划从2005年起争取实现欧洲Ⅲ号标准。不过,这并非要限制欧Ⅱ车。因为实行欧Ⅲ主要是针对新车的规定,即“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也就是说,现在买的欧Ⅱ车也可以开到2008年。
9个数字: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今年,北京市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煤烟型污染工作力度,全市有1914台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提前超额完成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城四区基本实现了无燃煤锅炉的预定目标;东城、西城平房煤改电示范工程如期完成,居民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清洁、方便、安全的蓄能电暖器。
全市天然气使用量累计达到22亿立方米。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
电采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建成了175条机动车排放简易工况检测线,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超过200万辆的同时,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基本持平,机动车排放污染得到控制。
在防治扬尘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456个污染严重的砂石场全部关闭。
进一步扩大了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面积,机扫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作业面积均超过3000万平方米。
工业污染防治得到了推进。城市绿化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64.5万亩秋熟作物基本实现留茬免耕。
未来规划
根据《北京市“十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在“十五”期间,首都将以十大工程为重点将绿色延伸至城区的大街小巷和郊区的山前沟侧。其十大绿化美化工程为: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工程;四环路两侧百米绿化带工程;长安街、精品路绿化工程;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共绿地及拆墙透绿工程;“五河十路”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其他工程还包括,卫星城、小城镇绿化美化工程;水土保持林工程;前山脸风景区绿地美化工程;国家级北方林木种苗基地工程。
有关大气环境的指标要求,到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低于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夏秋季节臭氧污染大大减轻;在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条件下,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标准。届时,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5%左右。
北京市目前已制定了2002年至2007年的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按照这一规划,未来5年北京对环保重点项目的投入就将近1000亿元,相信北京的蓝天会越来越多。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六大难点
工业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全市燃煤量居高不下
机动车污染控制难度加大
扬尘污染十分突出
大气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
随着城市发展,新的污染增量大
焦点一、是否限制私家车?
北京的环境容量没有因为机动车的迅猛增长而缩小,现在的环境治理还涉及不到限制私家车。这是市环保局日前透露的。
据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介绍,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各种治理措施使本市在机动车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污染反而在下降。今年,京城的50000余辆机动车进行了环保改造,30000余辆老旧车转出北京,这相当于腾出了40万至50万辆欧洲Ⅱ号排放标准机动车的发展空间,2005年,北京将对新机动车实行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排放标准,这就能保证机动车数量增加,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反降。所以,北京的环境治理还涉及不到对私家车进行限制。
另据介绍,明年,环保部门除继续对19座以下的高排放载客汽车实行二环路内限行外,目前,还没有对1.6升排放量以下的机动车禁止上二环的计划,环保部门希望车主们不要相信传言。
焦点二、黄标车的死刑期
近几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以高于每年10%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突破200万辆,再加上一些高排放的老旧汽车淘汰速度缓慢,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市区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连年下降后,2002年又开始上升,使北京市面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市区车辆众多,交通堵塞严重,更加重了机动车的污染排放,严重污染了市区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科研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环境浓度的73.5%。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联合于日前发出通告:自今年9月1日起,8时至19时(法定节假日除外),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19座以下高排放载客汽车,禁止在长安街等三条交通干道通行;从11月1日起,限行范围扩大到二环路以内所有道路。
规定刚出台,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但市政府为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还是决心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行的措施。
《北京日报》评论员文章――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蓝天传喜讯。12月20日,市政府2003年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的第一件“加大控制大气污染力度,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力争全年市区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达到60%”的任务提前完成。至此,2003年北京人比5年前向大气污染宣战时多看到了119个蓝天,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比去年增加了16天。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市人民亲切关怀和对北京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对北京环境治理给予多方面关心、指导和强有力支持的结果;是数以千计的在京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在环境治理中,处处克服困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结果;是兄弟省市通力配合、无私支援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本市控制大气污染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更加坚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今年较好的气象因素也为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北京空气质量若想持续改善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任重而道远。目前本市的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工业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全市燃煤量居高不下,机动车污染控制难度加大,扬尘污染十分突出,使本市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其防治的复杂程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是罕见的。况且,随着城市发展,新的污染增量也在不断地抵消治理成果。5年的治理,容易实施的措施发挥了最大的效果,今后治理的难度会更大。北京改善空气质量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继续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不断创新。古人云:“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如果我们不知难而上,下决心啃“硬骨头”,那么,使空气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罢,其他工作也罢,终归还是徒托空言,难以开创新局面。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是1300万北京市民生活的家园。北京的城市环境质量,关乎这座城市特殊功能的充分发挥,关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一以贯之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改善空气质量,让群众满意之举。人民群众既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受益者,也是这项工作的主人。环保在天更在人。改善首都环境质量这件造福于民的大事,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固然责无旁贷,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同在一个天空下。因此,谁都应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众人拾柴火焰高”。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合力攻坚,人人尽责,就有益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的整体环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要乘势而上,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在首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持之以恒地在发展中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更要将这种一往无前的奋进精神推广到首都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背景资料:北京近年来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
2002年,203天。
2001年,185天。
2000年,177天。
1998年,100天。
【编者按】:良好的生存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政府应该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力所能及的参加环保行动。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使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
“人努力,天帮忙!
12月20日,北京市环保局的官员兴奋地向媒体宣布:截至12月20日12时,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达到全年天数的60%,这标志着北京市政府今年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中的第一件已经提前11天完成。 “人努力,天帮忙!”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把蓝天工程提前完成的原因归结为这样一句话。
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北京市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大煤烟型污染控制。今年,全市又有1914台、7108蒸吨的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城四区基本实现了无燃煤锅炉。东城、西城平房保护区近万户居民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清洁、方便、安全的蓄能电暖器。全市天然气使用量累计达到21亿立方米,城市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全市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标准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严格控制了新增车辆的排放污染;对在用车排放的定期检测采用了更加科学、严格的简易工况法;对高排放黄标车实行了限行措施,促进了高排放车的淘汰更新;在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同时,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基本持平,机动车排放污染得到控制。
扬尘污染防治。全市加强了对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执法力度;全市456个污染严重的砂石场全部关闭。城区机扫面积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作业面积均超过3000万平方米。工业污染防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施,一批污染企业停产、搬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后,城市绿化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绿化覆盖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北京城区内建成了43处总面积300多公顷的,具备休憩功能的大绿地。今年本市也已完成绿化面积2390公顷,完成计划任务的159%。这两项都创造了京城绿化史上的新纪录。今年由于城市绿化力度的加大,北京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2%,比去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今年增长为9.5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了0.15平方米。这两个数字看似很小,但它们却记录下了北京绿化突飞猛进的轨迹。
今年天也帮忙,今春北京没有明显的沙尘暴,这样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个好天气。同时,降水频次明显高于去年,这些良好的气象因素都为实现60%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219个蓝天背后的“2・1・9”
2个参与:驻京单位、兄弟省市积极参与
1998年,北京的全年蓝天数仅为100天,从当年开始,北京市正式打响了“蓝天保卫战”,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政府都给予了强大的支持,驻京单位、兄弟省市等都积极参与了这项浩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2002年,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55%的任务提前完成,当时就制定了2003年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60%的计划,并列入政府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中的第一件来办。
1个标准: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
为控制汽车排放污染,今年北京市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相当于欧洲Ⅱ号标准的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
在对“黄标车”的限制过程中,今年有3万辆车被淘汰出北京,另有5万辆经过“黄改绿”后污染排放合格,这8万辆车原来相当于56万辆的污染排放,而实际上今年北京新增车辆为20万辆左右,仅此一项工作就使北京的污染排放量大大减少,统计显示,自限制“黄标车”后起,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明显下降。
什么是黄标车?黄标车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做“高排放汽车”,是指尾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车辆。具体来说,凡不符合欧洲 I 号排放标准的汽车都叫高排放汽车。这部分车辆大多没有安装有效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工况测试达不到欧洲 I 号排放标准要求。对于这种只能达到低标准的车辆,北京市发给黄色环保标志(俗称黄标车)。
什么是绿标车?达到欧洲 I 号排放标准以上的汽车,北京市发给绿色环保标志(俗称绿标车)。
据介绍,北京市计划从2005年起争取实现欧洲Ⅲ号标准。不过,这并非要限制欧Ⅱ车。因为实行欧Ⅲ主要是针对新车的规定,即“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也就是说,现在买的欧Ⅱ车也可以开到2008年。
9个数字: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今年,北京市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煤烟型污染工作力度,全市有1914台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提前超额完成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城四区基本实现了无燃煤锅炉的预定目标;东城、西城平房煤改电示范工程如期完成,居民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清洁、方便、安全的蓄能电暖器。
全市天然气使用量累计达到22亿立方米。
集中供热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
电采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
建成了175条机动车排放简易工况检测线,在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超过200万辆的同时,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基本持平,机动车排放污染得到控制。
在防治扬尘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456个污染严重的砂石场全部关闭。
进一步扩大了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面积,机扫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作业面积均超过3000万平方米。
工业污染防治得到了推进。城市绿化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64.5万亩秋熟作物基本实现留茬免耕。
未来规划
根据《北京市“十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在“十五”期间,首都将以十大工程为重点将绿色延伸至城区的大街小巷和郊区的山前沟侧。其十大绿化美化工程为: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工程;四环路两侧百米绿化带工程;长安街、精品路绿化工程;城市中心区大型公共绿地及拆墙透绿工程;“五河十路”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其他工程还包括,卫星城、小城镇绿化美化工程;水土保持林工程;前山脸风景区绿地美化工程;国家级北方林木种苗基地工程。
有关大气环境的指标要求,到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低于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夏秋季节臭氧污染大大减轻;在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条件下,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标准。届时,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5%左右。
北京市目前已制定了2002年至2007年的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按照这一规划,未来5年北京对环保重点项目的投入就将近1000亿元,相信北京的蓝天会越来越多。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六大难点
工业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全市燃煤量居高不下
机动车污染控制难度加大
扬尘污染十分突出
大气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
随着城市发展,新的污染增量大
焦点一、是否限制私家车?
北京的环境容量没有因为机动车的迅猛增长而缩小,现在的环境治理还涉及不到限制私家车。这是市环保局日前透露的。
据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介绍,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各种治理措施使本市在机动车迅猛增长的情况下,污染反而在下降。今年,京城的50000余辆机动车进行了环保改造,30000余辆老旧车转出北京,这相当于腾出了40万至50万辆欧洲Ⅱ号排放标准机动车的发展空间,2005年,北京将对新机动车实行相当于欧洲Ⅲ号的排放标准,这就能保证机动车数量增加,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反降。所以,北京的环境治理还涉及不到对私家车进行限制。
另据介绍,明年,环保部门除继续对19座以下的高排放载客汽车实行二环路内限行外,目前,还没有对1.6升排放量以下的机动车禁止上二环的计划,环保部门希望车主们不要相信传言。
焦点二、黄标车的死刑期
近几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以高于每年10%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突破200万辆,再加上一些高排放的老旧汽车淘汰速度缓慢,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市区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连年下降后,2002年又开始上升,使北京市面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市区车辆众多,交通堵塞严重,更加重了机动车的污染排放,严重污染了市区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科研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环境浓度的73.5%。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联合于日前发出通告:自今年9月1日起,8时至19时(法定节假日除外),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19座以下高排放载客汽车,禁止在长安街等三条交通干道通行;从11月1日起,限行范围扩大到二环路以内所有道路。
规定刚出台,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但市政府为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还是决心对高排放车辆采取限行的措施。
《北京日报》评论员文章――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蓝天传喜讯。12月20日,市政府2003年为群众办的60件实事的第一件“加大控制大气污染力度,依法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力争全年市区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达到60%”的任务提前完成。至此,2003年北京人比5年前向大气污染宣战时多看到了119个蓝天,空气质量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比去年增加了16天。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市人民亲切关怀和对北京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对北京环境治理给予多方面关心、指导和强有力支持的结果;是数以千计的在京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在环境治理中,处处克服困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结果;是兄弟省市通力配合、无私支援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本市控制大气污染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更加坚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今年较好的气象因素也为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北京空气质量若想持续改善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任重而道远。目前本市的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工业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全市燃煤量居高不下,机动车污染控制难度加大,扬尘污染十分突出,使本市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其防治的复杂程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是罕见的。况且,随着城市发展,新的污染增量也在不断地抵消治理成果。5年的治理,容易实施的措施发挥了最大的效果,今后治理的难度会更大。北京改善空气质量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继续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不断创新。古人云:“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如果我们不知难而上,下决心啃“硬骨头”,那么,使空气污染防治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罢,其他工作也罢,终归还是徒托空言,难以开创新局面。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是1300万北京市民生活的家园。北京的城市环境质量,关乎这座城市特殊功能的充分发挥,关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一以贯之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改善空气质量,让群众满意之举。人民群众既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受益者,也是这项工作的主人。环保在天更在人。改善首都环境质量这件造福于民的大事,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固然责无旁贷,但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同在一个天空下。因此,谁都应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众人拾柴火焰高”。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合力攻坚,人人尽责,就有益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的整体环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要乘势而上,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在首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持之以恒地在发展中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更要将这种一往无前的奋进精神推广到首都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背景资料:北京近年来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
2002年,203天。
2001年,185天。
2000年,177天。
1998年,100天。
【编者按】:良好的生存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政府应该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力所能及的参加环保行动。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使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