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远东中国人现状调查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编者按:自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开始,俄罗斯远东地区广袤的大地和无限的商机吸引着大量中国商人的目光。如今10多年过去了,这些在异国他乡经商谋生的中国人生活状况到底如何呢?近日,本报记者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采访,对这些中国人的情况有了一个深入了解。

  “如果把远东的中国人都赶走,那么70%的当地百姓都会穿不上裤子”
  陌生的土地,熟悉的面孔,记者半个月的俄罗斯远东之行,无论在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还是在海参崴,都可以经常看到中国人的身影。那么在远东地区到底有多少中国人呢?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的程国平总领事告诉记者,由于人口流动性大,要想统计出具体数字比较难,但绝对不像某些俄罗斯媒体宣称的有100万之多。目前,得到中俄官方认可的、常住在俄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大约有10万至20万人。其中,除了少量留学生和国内公司派驻人员外,基本上都是个体商贩和劳务人员。他们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或者从事农业种植、森林采伐、建筑施工等工作。从地域分布上来讲,中国人在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地较为集中。有的城市的中国市场中甚至聚集了数千名中国商贩。虽然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小本经营,但几乎每一个远东城市都有在当地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华人企业家。而中国人的勤奋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赢得了俄罗斯人的肯定,就连对中国人十分苛刻的俄移民局官员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劳动力的优秀。
  中国人之所以背井离乡来远东淘金,主要是因为那里的商业竞争远不如中国国内激烈,相对来说容易赚钱。据领事馆的一位官员介绍,在远东从事餐饮、建筑工作,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人民币很平常,而在哈巴罗夫斯克,一个修鞋匠一年都能净赚几万元人民币,这在国内简直不可想象。同时,这些中国人的经济活动也填补了远东消费和劳务市场的空白,为满足当地百姓需要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俄外交部驻赤塔州代表曾打过一个形象比喻:“如果把这里的中国人都赶走,那么70%的老百姓都将穿不上裤子。”他的话虽说有些夸张,但却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人在远东地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远东地方政府来说,中国大市场每年上缴的各种费用,也成了补充当地预算收入的重要来源。乌苏里斯克市政府仅从一个中国市场收取的摊位费每年就高达150万美元。该市副市长曾经说过,该市之所以能够保证公务员开支,主要就是依靠从中国大市场得到的收入。
  在俄经商随时都要做好打包回家的准备,还得承受黑恶势力的纠缠
  尽管在远东地区经商利润大,但风险同样很大。用一名在俄经商十数年的华人的话说,在俄经商就像闯江湖,充满险恶,随时都得做好打包回家的准备。据记者了解,由于俄罗斯对外国人发放工作签证实施了严格的数量限制,大部分在远东的中国个体商贩都没有合法的签证。比如在伊尔库茨克大约有2万名中国人,但今年俄政府发给中国人的工作签证却只有3000个名额。再加上手续繁杂,有时申请一个有效期1年的工作签证需要半年,甚至8个月的时间,让中国商人叫苦不迭。在无法获得合法居留手续和工作签证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国商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他们也因此成了当地黑恶势力和一些素质低下的俄罗斯警察的主要敲诈对象。在伊尔库茨克,一个中国商人向记者抱怨道,中国人在某些俄警察眼里是一个“活的钱包”,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被俄警察敲诈过。而当地黑社会针对中国人的犯罪事件也屡屡发生。就在记者抵达海参崴的那天,当地就发生了一起袭击中国人案件,导致1名中国人死亡。至于抢劫、偷盗案件则数量更多,就连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也未能幸免,在10多天的时间内,家中接连两次被盗。以至于记者在哈巴罗夫斯克采访时,总领事馆一再要求记者绝对不要单独外出,以避免意外。
  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中国商贩在被敲诈时往往抱着“破财消灾”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针对这一现象,总领事馆积极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法律知识,提高中国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外交官们还经常到中国市场巡视、明察暗访,对俄国不法分子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
  使中国商人遭到俄警察敲诈勒索的事件大大减少,以前每天明目张胆守候在市场门口敛钱的警察也消失了。
  中国商人间的恶性竞争让彼此都吃尽了苦头
  “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是一条虫”,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海外创业的华人,在俄经商的中国商贩也不例外。这些人几乎全部处于单打独斗状态,虽然各地相继成立了华人华侨协会,但中国商人对参与这些组织并不感兴趣。比如在伊尔库茨克的2万华人中,华人华侨协会的会员还不到百人。由于缺乏组织、协调,经营同类商品的中国商人之间往往大打价格战,互相拆台,各自都吃尽了苦头。以今年伊尔库茨克的水果市场为例,中国商人的内讧使得水果价格大跌,结果是大家都遭受了损失。伊尔库茨克的一位华商深有感触地说,在国外的中国人经商本就不易,彼此间还不团结,只能让别人笑话。中国人应该改变思想,积极组织或参加行会组织,避免类似的恶性竞争现象出现。
  远东中国人的素质也是一个亟待提高的问题。由于目前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大多是农民和下岗工人,素质普遍不高,一部分商户还存在着违规经营、偷税漏税等现象。还有一些人道德水准低下,热衷于赌博和嫖娼。在远东各城市,中国人成了赌场和色情场所的主要光顾者。海参崴的一家赌场里,一到夜晚就人满为患,其中一大半是中国人。这些行为不仅有损中国人的形象,也毁掉了许多人的事业和家庭。海参崴的一名华商曾经号称远东滨海边疆区华人首富,垄断了整个地区的皮货生意,最终却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
  俄官员称,中国人让远东居民失业率增加的报道完全是无稽之谈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官员和民众对中国人还存有较大偏见,担心中国人数量的增加会导致中国控制这一地区。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根据俄方的一项调查数字显示,目前在俄远东地区谋生的中国人只有约1.5%的人想落户俄罗斯,而愿意与俄罗斯人结婚的中国人也不到10%。赚钱回家几乎是那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愿望。近年来,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加强,上述偏见正在减少。据俄经贸部远东研究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对接纳中国劳动力和俄罗斯人嫁给中国人已经越来越宽容。由于远东地区人口持续下降,俄中央和远东地方政府领导人不得不承认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而今年年初中国暴发的非典则让俄罗斯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由于封锁边境,导致远东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一位俄经济学家坦言,“非典让远东人正明白了远东经济离不开中国人。”
  针对有些俄媒体宣称的中国人导致了远东居民失业率增加的报道,俄经贸部远东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扎尤萨埃夫博士驳斥道,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他告诉记者,远东地区的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俄罗斯人从事的主要是一些技术性工作,中国人则主要从事建筑、伐木、种植等体力劳动,这些粗重活俄罗斯人根本不愿意做,因此其空缺必须由中国人来填补。而“远东地区和中国北方之间进行全面合作是由两国先天的地缘条件决定的,这是命运的安排。”▲



《环球时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