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屎皇
初级会员
- 注册
- 2024-01-17
- 消息
- 894
- 荣誉分数
- 228
- 声望点数
- 53
最近,一位父亲痛心发帖:他的儿子成绩全校第一近乎完美——SAT接近满分、18门AP课程全部5分,却在申请季被所有常春藤名校拒绝。唯一伸来橄榄枝的,只有本州的马莎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Mass Amherst)。父亲称,“我对大学录取竞争激烈程度感到震惊”!那些拒绝学霸的常春藤名校,足够拉成长名单。其中有哥大、哈佛、MIT,还有达特茅斯学院、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加州大学大卫斯分校、圣地亚哥大学、洛杉矶大学、UC伯克利。目前,他们还在等杜克大学的消息,甚至还有很多很多,已经被拒的学校。这篇帖子一经发布,迅速登上Reddit子板块r/ApplyingToCollege热门,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
满分学霸,惨遭名校拒绝。这位父亲笔下的儿子,堪称“别人家孩子”的终极模板。他在全校476名中,成为了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人。他在校内,担任计算机社团主席和数学竞赛团队的副主席。父亲是这么评价的,“他是我所见过最聪明、最自律、最勤奋的孩子”。他选修的18门AP考试中,全部拿到了满分5分,而且SAT还拿下了1580的高分(满分1600)。而且,他还提前通过了11门大三/大四生的先修课程,成绩全A,还两次入围了AIME(美国数学邀请赛)。他还是大卫森青年学者项目的成员,这是一个面向IQ分数145以上天才学生的组织。但学术成绩,只是这个孩子履历中的冰山一角。他还曾创建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游戏网站,月活用户高达18万,甚至去年广告收入就达到了3100美元,足以说明其强大的实践能力。并且在科研方面,他连续耽误暑假在波士顿大学实验室工作,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2篇论文。
父亲在评论中称,儿子班上排名前十之外女孩,竟被耶鲁大学CS专业录取。在校外,他不仅坚持在杂货店工作两年,还获得了当地一家科技公司带薪实习的机会。这样一份闪闪发光的“简历”,却没能敲开任何一所常春藤名校的大门。父亲对此表示不解,“我想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乎都是他主动争取来的结果”。更难得的是,他并非是按父母只是行事的“机器人”孩子,用我们的话说,他并非父母“鸡娃”式教育下才有所成。他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学习和工作。
这位父亲,在帖子中感慨万千。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大学录取远没有现在这么残酷激烈。父亲来自艾拿巴马北部的一个小镇,当时自己从未认真考虑过上大学,因为身边的人,除了最聪明的那个,几乎没人想过这件事。高中毕业后,父亲去了北艾拿巴马大学(UNA)打橄榄球,后来意外进入了华尔街顶级银行去工作。“那时,公司招聘根本不在乎你毕业于哪所大学——如果你得体大方且聪明,你就会被录用”。父亲的同事中,既有哈佛毕业生,也有人甚至没有大学文凭,还有毕业于名不经传的州立大学的人。当然了, 那些有春藤名校背景的人,在面试过程中会有一些优势,但并非是硬性门槛。可如今,父亲所在的公司根本不会考虑像他这样的北艾拿巴马大学的毕业生。不过,儿子告诉父亲,科技行业与金融行业并不同,即便自己在UMass读书,将来也能获得顶级科技公司的面试机会。在帖子末尾,父亲对此深表担忧,害怕这种『名校光环』的过度追逐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沮丧,我不知道该告诉他什么”。父亲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能找到激励孩子的方法。针对美国高校CS招生残酷事实,更在全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满分学霸,惨遭名校拒绝。这位父亲笔下的儿子,堪称“别人家孩子”的终极模板。他在全校476名中,成为了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人。他在校内,担任计算机社团主席和数学竞赛团队的副主席。父亲是这么评价的,“他是我所见过最聪明、最自律、最勤奋的孩子”。他选修的18门AP考试中,全部拿到了满分5分,而且SAT还拿下了1580的高分(满分1600)。而且,他还提前通过了11门大三/大四生的先修课程,成绩全A,还两次入围了AIME(美国数学邀请赛)。他还是大卫森青年学者项目的成员,这是一个面向IQ分数145以上天才学生的组织。但学术成绩,只是这个孩子履历中的冰山一角。他还曾创建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游戏网站,月活用户高达18万,甚至去年广告收入就达到了3100美元,足以说明其强大的实践能力。并且在科研方面,他连续耽误暑假在波士顿大学实验室工作,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2篇论文。
父亲在评论中称,儿子班上排名前十之外女孩,竟被耶鲁大学CS专业录取。在校外,他不仅坚持在杂货店工作两年,还获得了当地一家科技公司带薪实习的机会。这样一份闪闪发光的“简历”,却没能敲开任何一所常春藤名校的大门。父亲对此表示不解,“我想要强调的是,以上几乎都是他主动争取来的结果”。更难得的是,他并非是按父母只是行事的“机器人”孩子,用我们的话说,他并非父母“鸡娃”式教育下才有所成。他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学习和工作。
这位父亲,在帖子中感慨万千。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大学录取远没有现在这么残酷激烈。父亲来自艾拿巴马北部的一个小镇,当时自己从未认真考虑过上大学,因为身边的人,除了最聪明的那个,几乎没人想过这件事。高中毕业后,父亲去了北艾拿巴马大学(UNA)打橄榄球,后来意外进入了华尔街顶级银行去工作。“那时,公司招聘根本不在乎你毕业于哪所大学——如果你得体大方且聪明,你就会被录用”。父亲的同事中,既有哈佛毕业生,也有人甚至没有大学文凭,还有毕业于名不经传的州立大学的人。当然了, 那些有春藤名校背景的人,在面试过程中会有一些优势,但并非是硬性门槛。可如今,父亲所在的公司根本不会考虑像他这样的北艾拿巴马大学的毕业生。不过,儿子告诉父亲,科技行业与金融行业并不同,即便自己在UMass读书,将来也能获得顶级科技公司的面试机会。在帖子末尾,父亲对此深表担忧,害怕这种『名校光环』的过度追逐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沮丧,我不知道该告诉他什么”。父亲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能找到激励孩子的方法。针对美国高校CS招生残酷事实,更在全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