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从冷和滑向战争边缘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2月30日消息 联合早报今天发表陈子帛文章指,2003年即将过去,两岸互动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主要标志是风云骤起,整个过程和发展态势从冷和滑向战争边缘。

冷和是民进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特点的浓缩。过往四年台海互动的特征是:官方冷,民间热;政治冷,经济热。尽管两岸当局政治立场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抗性的触点越来越多,但这并不妨碍民间交往,也不妨碍经贸互动。其间,双方实现了类似小三通、春节包机以及其他包括台港航权谈判的进展。

但是,从陈水扁推出“一边一国论”之后,危机因素开始累积,并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浮现。新一轮台海危机骤起,其最直接的起因源自陈水扁再度祭起“公投制宪”大旗,在美国和中国大陆设定的红线边缘游移,试图争取在渐进式台独和实质性台独的道路上,挤出一个“红线区”,并为自己连任累积政治资本。

眼前危机与长期隐患

陈水扁当局的政治图谋,引起大陆对台当局的高度关注,北京在短短时间内密集展开对台政策的宣示和表态。台独意味着战争,这是北京对台政策立场的浓缩。美国注意到台湾内部局势的变化,也注意到北京的明确立场。中南海试图透过白宫对陈水扁施压,这一策略至少在表面上取得了积极效用。

尽管局势的发展并没有出现1995-1996年那样的情境,但民进党力主的预防性公投条款在立法院获得通过,却给台湾公投问题再起波澜埋下了伏笔。这部公投法虽然关上了一扇门(否决了统独公投或者台独公投),但却多开了一扇窗(预防性公投)。大陆对台学者认为,公投法实际上“已经成为高悬在两岸头上的一把剑”。


陈水扁抛出公投立宪的政治议题,并将自己构造成中国大陆、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检视了泛绿阵营的动员力,逼使泛蓝阵营接招,进而步步进逼,试探了美国以及大陆在公投制宪问题上的容忍底线。


陈水扁当局将继续利用防御性公投,主导政治议题,刺激大陆,使台海危机升级,不断实践“玩火但避免自焚”、“踩线但不踩红线”的偏锋边缘游戏。这种采取正面冲突的战略徉攻,应该说给北京对台政策的运作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被动和困扰。


在中美两国的共同制衡之下,过去一年的台海危机获得暂时的遏止和化解,陈水扁当局在公投制宪问题上似乎遭到挫折,但实质上,泛绿阵营进一步加强了危机意识,凝聚和整合了内部力量。美国在原则上只是重申立场,美台之间的实质关系并没有受到本质意义的影响。或许还可以说,陈水扁当局并没有失去美国的信任,台湾依然是美国牵制中国的最佳武器,北京只是获得美国的“积极敷衍”。


蓝绿政策趋同 两岸距离拉大


从冷和走向战争边缘的游戏,可以使我们发现若干新的思考界面。


首先,这场危机发生在中国综合国力处于历史上最鼎盛的上升时期,而两岸民间交往日趋频繁,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日益增加。这一方面显示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增加了台独势力的焦虑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也表明,经贸互动的巨大利益以及民间往来的频繁,无法有效改变台湾当局的既定立场。这究竟是北京对台政策诉求的挫败,还是其他因素所导致,值得深思。


其次,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因素”尤其突出。华盛顿对陈水扁公投制宪进行了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危机处理,美国政策的最主要依据,还是来自台湾主流民意对维持现状的诉求。


维持现状是台湾主流民意,维持现状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也符合台湾朝野政治势力的利益考量。短期内,维持现状似乎对大陆有利,但长期而言,却将带来更大的政治后遗症。台湾主流民意认知中的维持现状,最直接的意义是消极抵御两岸统一的诉求。虽然维持现状原本是中美台三者之间最大的平衡点,但从长远看,美国对维持现状的过度维护和参与,不利于北京按照自己的构想解决台湾问题。


再次,今次台海危机最大的吊诡之处是,在台湾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政权本土化、民主化与分离主张紧紧捆绑在一起,而泛蓝阵营的两岸关系政策主轴亦出现骤变,其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国民党本土派领袖王金平所谓“不排除台独成为未来的选项”的立场宣示。


这些情况意味着:台湾朝野在两岸政策以及台湾前途问题上差异空间收窄,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国民党经已彻底实现了台湾化的转型,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政治脐带在总统选举之后将被进一步淡化;台湾内部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和民意去制衡分裂势力的坐大;北京今后的对台政策诉求及其成效将遇到更为错综复杂的形势。


北京未来政策的当务之急


从现在起到明年3月及至5月,台海局势仍将处于“闷烧”状态中。台海局势影响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两岸人民的切实利益和福祉,影响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对北京来说,正确看待台湾本土化的发展,正确理解台湾政权本土化的趋势,正确认知两岸政治分治的现实,对中华民国的政治符号进行更接近客观实际的定位,在中台美之间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和三赢的空间,似乎也是当务之急。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大干扰因素,若无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就无法顺利实现。台海局势从危险边缘中返回冷和,从冷和的僵持状态中争取良性互动,两岸共存共荣,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和平整合,是笔者的期待和愿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