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后,我又提笔了

amy505

新手上路
注册
2022-10-23
消息
50
荣誉分数
16
声望点数
18
十四年后,我又提笔了

张琳 | 枫琳笑语 · 渥太华

那年我封笔,是因为写字让我失眠。

不是写不出来,而是写得太真、太满。

深夜码字,白天上班,女儿嗷嗷待哺,锅里汤没收干,脑子里还在琢磨一个比喻。

写一句笑一句,写一句哭一场。到后来,我怕自己太投入,反而过不好眼前的日子。

于是我对自己说:“先好好活着,再写也不迟。”

十四年过去了。

后来我从上海搬到了渥太华。女儿17岁了,秋天就12年级。她有自己的小世界,我也终于能回到自己。

生活没有变慢,只是重心轻了。



去年,我在夏天的阳光下,拿起球拍,拉起渥太华第一个户外匹克球群。

从最初几个人到现在200多人,4个公园球场轮着约:Atrium、Mancini Park、North Gower、Half Moon Bay。

有人球技好,有人来交朋友,有人只是想出出汗,不在家刷手机。

我看着大家边打边笑,心里有点热。

原来,有人因为一条群公告、一个“今晚打球吗”的接龙,过上了更有活力的一天。

也许这就是“写字”之外,我回应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但写字的种子,一直没死。

上周,我随手在群里发了一篇十四年前的旧作。原本只是存档式怀旧,没想到评论一串串:

“快更新!”

“太有画面感了!”

“这不比鸡汤强?”

还有一些人私信我:“你为什么不继续写?我们看得可舍不得你封笔。”

我一愣。那一刻,心里像被小石子轻轻敲了一下,不疼,但泛起涟漪。

也许,是时候了。

我曾住在上海。

那个城市快、讲究、精致、有点作,却值得被深深爱过。

我特别爱买菜。哪怕穿着高跟鞋,也要蹲下来挑韭菜根。

菜场大妈一口“小姑娘”,我买30块的菜,故意转50块,她追着送我香菜和两个白萝卜。

我也爱吃。

只认崇明岛的走地鸡,阳澄湖的大闸蟹。早餐要油条配甜豆浆,晚饭得来一锅腌笃鲜,咸肉香得冒泡。

我爱热闹。

去外滩吹江风,看张学友、黎明、林忆莲的演唱会,轮番打卡。朋友说我是“文化娱乐圈边缘打工人”。

我也写字。

写西瓜、蘑菇、楼下电梯里的心动,写亲爱的西红柿,也写挥着翅膀的蚊子。

写邻居的唠叨,一个不知名雨天的小烦恼,或者午夜那句听不清的歌。



后来,我来了加拿大。

最早的感觉不是“自由”,而是“空”。

没有早市、没有搓背、没有豆腐脑。

没有我熟悉的菜市场味道,连大妈都没有,更别说:“您上次喜欢的蒜苗,我给您留着了。”

虾是冷冻的,鸡没香味。去超市得开三十分钟的车,冰箱囤满是一周。

我想念南翔小笼、七宝羊肉汤,也想念下楼拎空篮子,回来装一把春天的日子。

你问加拿大不好吗?不是。

这里只有自然风,没有黄浦江的风;

这里只有超市灯,没有菜市场的烟火;

这里只有宁静的夜,没有城市的灯火人间。

但慢慢地,我变了。

每天打球、种花、读书,偶尔爬山,看天变蓝,看草坪一茬茬割平又长高。

邻居送我后院的番茄苗,我回赠自腌的榨菜罐头。边煮面边跟群友聊天,一聊就进了夜。

渥太华这地方,乍一看没什么,却也像极了我小时候被寄养的乡下

午后有蝉叫,街上没人,谁都不认识我,也没人管我。

活了几十年,竟然兜兜转转,回到了童年那种简单的日子。

十四年前,我为了生活封笔;

十四年后,我为了生活提笔。



不是为了当作家,也不是追热闹掌声,

只是想给那个心里一直没说话的自己,一块属于她的土地——

慢慢种下记忆、心事,哪怕是失眠的夜。

有人说喜欢我写的字,那我就继续写下去。



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告诉我,我帮你加工,让它变成一篇“活着的记录”。

因为我们每个人,

都值得把自己,过成一篇好文章。

文末Tips:

欢迎关注我在文学城的新博客《枫琳笑语》

接下来会持续更新:生活趣事、打球日常、写作灵感、女儿的碎碎念、厨房小愿望……



如果你喜欢真实、温暖、有趣、不装的文字,欢迎做我读者~

也欢迎加入我们渥太华的匹克球群,一起晒太阳、流汗、过日子。

或留言告诉我:

你为什么“封笔”?

你又为什么想“提笔”?

——我在这儿,等你的故事。
 
十四年后,我又提笔了

张琳 | 枫琳笑语 · 渥太华

那年我封笔,是因为写字让我失眠。

不是写不出来,而是写得太真、太满。

深夜码字,白天上班,女儿嗷嗷待哺,锅里汤没收干,脑子里还在琢磨一个比喻。

写一句笑一句,写一句哭一场。到后来,我怕自己太投入,反而过不好眼前的日子。

于是我对自己说:“先好好活着,再写也不迟。”

十四年过去了。

后来我从上海搬到了渥太华。女儿17岁了,秋天就12年级。她有自己的小世界,我也终于能回到自己。

生活没有变慢,只是重心轻了。



去年,我在夏天的阳光下,拿起球拍,拉起渥太华第一个户外匹克球群。

从最初几个人到现在200多人,4个公园球场轮着约:Atrium、Mancini Park、North Gower、Half Moon Bay。

有人球技好,有人来交朋友,有人只是想出出汗,不在家刷手机。

我看着大家边打边笑,心里有点热。

原来,有人因为一条群公告、一个“今晚打球吗”的接龙,过上了更有活力的一天。

也许这就是“写字”之外,我回应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但写字的种子,一直没死。

上周,我随手在群里发了一篇十四年前的旧作。原本只是存档式怀旧,没想到评论一串串:

“快更新!”

“太有画面感了!”

“这不比鸡汤强?”

还有一些人私信我:“你为什么不继续写?我们看得可舍不得你封笔。”

我一愣。那一刻,心里像被小石子轻轻敲了一下,不疼,但泛起涟漪。

也许,是时候了。

我曾住在上海。

那个城市快、讲究、精致、有点作,却值得被深深爱过。

我特别爱买菜。哪怕穿着高跟鞋,也要蹲下来挑韭菜根。

菜场大妈一口“小姑娘”,我买30块的菜,故意转50块,她追着送我香菜和两个白萝卜。

我也爱吃。

只认崇明岛的走地鸡,阳澄湖的大闸蟹。早餐要油条配甜豆浆,晚饭得来一锅腌笃鲜,咸肉香得冒泡。

我爱热闹。

去外滩吹江风,看张学友、黎明、林忆莲的演唱会,轮番打卡。朋友说我是“文化娱乐圈边缘打工人”。

我也写字。

写西瓜、蘑菇、楼下电梯里的心动,写亲爱的西红柿,也写挥着翅膀的蚊子。

写邻居的唠叨,一个不知名雨天的小烦恼,或者午夜那句听不清的歌。



后来,我来了加拿大。

最早的感觉不是“自由”,而是“空”。

没有早市、没有搓背、没有豆腐脑。

没有我熟悉的菜市场味道,连大妈都没有,更别说:“您上次喜欢的蒜苗,我给您留着了。”

虾是冷冻的,鸡没香味。去超市得开三十分钟的车,冰箱囤满是一周。

我想念南翔小笼、七宝羊肉汤,也想念下楼拎空篮子,回来装一把春天的日子。

你问加拿大不好吗?不是。

这里只有自然风,没有黄浦江的风;

这里只有超市灯,没有菜市场的烟火;

这里只有宁静的夜,没有城市的灯火人间。

但慢慢地,我变了。

每天打球、种花、读书,偶尔爬山,看天变蓝,看草坪一茬茬割平又长高。

邻居送我后院的番茄苗,我回赠自腌的榨菜罐头。边煮面边跟群友聊天,一聊就进了夜。

渥太华这地方,乍一看没什么,却也像极了我小时候被寄养的乡下

午后有蝉叫,街上没人,谁都不认识我,也没人管我。

活了几十年,竟然兜兜转转,回到了童年那种简单的日子。

十四年前,我为了生活封笔;

十四年后,我为了生活提笔。



不是为了当作家,也不是追热闹掌声,

只是想给那个心里一直没说话的自己,一块属于她的土地——

慢慢种下记忆、心事,哪怕是失眠的夜。

有人说喜欢我写的字,那我就继续写下去。



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告诉我,我帮你加工,让它变成一篇“活着的记录”。

因为我们每个人,

都值得把自己,过成一篇好文章。

文末Tips:

欢迎关注我在文学城的新博客《枫琳笑语》

接下来会持续更新:生活趣事、打球日常、写作灵感、女儿的碎碎念、厨房小愿望……



如果你喜欢真实、温暖、有趣、不装的文字,欢迎做我读者~

也欢迎加入我们渥太华的匹克球群,一起晒太阳、流汗、过日子。

或留言告诉我:

你为什么“封笔”?

你又为什么想“提笔”?

——我在这儿,等你的故事。
佩服!
 


现在AI 做的很好。文学家要失业了。

===========




十四年后,我又提笔了​


张琳 | 枫琳笑语 · 渥太华


十四年前,我封笔,因为写字让我失眠。


不是写不出,而是写得太真、太满。深夜敲键盘,白天赶上班,女儿嗷嗷待哺,锅里汤还没收干,脑子里还在推敲一个比喻。一句写得自己笑出泪,一句又泪流满面。到后来,我害怕自己沉溺其中,反而荒废了眼前的日子。


于是,我对自己说:“先好好活着,写字不急。”


十四年,转瞬即逝。


从上海到渥太华,生活换了天地。女儿如今17岁,即将迈入12年级,有了她的小世界,我也终于能回望自己的内心。生活未曾放缓,只是重心轻了些。


去年夏天,我在阳光下拿起球拍,发起了渥太华首个户外匹克球群。从最初寥寥几人,到如今两百多人的热闹,Atrium、Mancini Park、North Gower、Half Moon Bay,四个公园的球场轮番约战。有人为球技,有人为朋友,有人只想挥汗如雨,告别手机的孤单。


看着大家边打边笑,我心里微微发热。原来,一条群公告、一个“今晚打球吗”的接龙,就能让一天变得生气勃勃。


这,或许是“写字”之外,我与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


但写字的种子,从未枯萎。


上周,我随手在群里分享了一篇十四年前的旧作,只为怀旧存档,没想到评论如潮:“快更新!”“太有画面感了!”“这不比鸡汤强?”还有人私信我:“你为什么不写了?我们舍不得你封笔。”


那一刻,心像被小石子轻轻敲了一下,不疼,却泛起层层涟漪。


也许,是时候了。


我曾住在上海。那座城市快、精致、讲究、偶有点小作,却让人深深爱着。


我爱买菜。穿着高跟鞋,也要蹲下来挑韭菜根。菜场大妈一口一个“小姑娘”,我买30块的菜,故意付50,她追着塞我一捆香菜、两个白萝卜。


我爱吃。只认崇明岛的走地鸡、阳澄湖的大闸蟹。早餐要油条配甜豆浆,晚饭来一锅腌笃鲜,咸肉香得冒泡。


我爱热闹。外滩江风吹过耳边,张学友、黎明、林忆莲的演唱会轮番打卡。朋友笑我:“你是文化娱乐圈的边缘打工人。”


我也爱写。写西瓜的甜,蘑菇的鲜,楼下电梯里的心动;写亲爱的西红柿,也写烦人的蚊子;写邻居的唠叨,一个无名雨天的烦恼,或是午夜那句听不清的歌词。


后来,我来了加拿大。


最初的感受不是“自由”,而是“空”。没有早市,没有搓背,没有豆腐脑。没有熟悉的菜场气息,更没有大妈笑着说:“您上次喜欢的蒜苗,我给您留着。”虾是冷冻的,鸡没香味。超市要开半小时的车,冰箱囤满才敢安心一周。


我想念南翔小笼、七宝羊肉汤,想念下楼拎空篮子、回来装满春天的日子。


加拿大不好吗?不。只是需要时间,去填满这份“空”。


如今,我又提笔。不是为了追忆,而是想继续记录。这一次,我要写渥太华的枫叶,匹克球的笑声,还有那些在异乡慢慢扎根的日子。


十四年后,我终于明白:写字不仅是表达,更是活着的方式。
 
您還是封筆吧!
做人别这么mean
一个人辛辛苦苦码字还公开发表,需要越过很高的隐私篱笆的,作者显然是有所求。这些白开水老火例汤文字,没有信息价值和个人观点。作者只是打发寂寞,求同情/共情,找喝彩,填空虚,或寻存在,即不伤你心又不要你钱。喜欢的话捧个场,不喜欢一笑而过,何苦结仇一个天涯沦落人?
 
没有加拿大一代移民对生活的感触,有点20岁以前小女生看世界的不食人间烟火,

生活优越,与普通大众不在一个层级。

在国内过得很好,可是不甘心;在加拿大,生活缺少了很多乐趣。

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该是一位有思想,也有趣的人。
 
做人别这么mean
一个人辛辛苦苦码字还公开发表,需要越过很高的隐私篱笆的,作者显然是有所求。这些白开水老火例汤文字,没有信息价值和个人观点。作者只是打发寂寞,求同情/共情,找喝彩,填空虚,或寻存在,即不伤你心又不要你钱。喜欢的话捧个场,不喜欢一笑而过,何苦结仇一个天涯沦落人?
求共情?从你这里说出来,太滑稽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