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二战终战80周年 赖清德:牢记教训,让侵略无法得逞,自由民主长存​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总统赖清德在脸书贴文表示,二战是历史浩劫,少数独裁者的霸权野心,以及以为妥协能换来和平也让侵略者有机可乘,许多国家卷入无情战火,因此当威权主义再次集结扩张,大家一定要牢记二战教训,团结一致让侵略无法得逞,让自由民主长存。

发表时间: 15/08/2025 - 11:18更改时间: 15/08/2025 - 11:21

8 分钟 浏览时间
台湾总统赖清德资料图片
台湾总统赖清德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作者:弗林

周四是第2次世界大战终战80周年,赖清德在脸书指出,80年前的今天,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在同盟国齐心协力的奋战下宣告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让世人深刻明白:和平无价,战争没有赢家。

赖清德强调,二战是历史的浩劫,只因为少数独裁者个人的霸权野心、极端意识型态与军国扩张,就让横跨几大洲的许多国家,都卷入无情的战火;为了抵抗侵略,牺牲了数以千万计的宝贵生命。在如今大家对自由民主、对和平与繁荣,就像呼吸一样习以为常的同时,更应该省思这段惨痛的历史,从中记取教训,并指“二战最宝贵的教训是:团结必胜、侵略必败”。

赖清德表示,无论任何借口或理由,没有一个政权有权利去侵略、剥夺另一块土地上人们的自由和幸福;而热爱自由、珍视和平的国家更必须团结起来,以无可挑战的决心和实力,挫折任何扩张、侵略的野心。

赖清德指出,因为二战的全面爆发,除是侵略者的一意孤行,对于侵略野心的缺乏警觉,甚至以为某种妥协就可以换来和平的一厢情愿,让发动战争的侵略者有机可乘、食髓知味,才让战事一发不可收拾。

赖清德表示,“八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轴心国家,现在都已成为自由民主的国家,奉行市场经济与法治人权,并在战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繁荣,赢得世界各国的尊敬。这些国家战后的发展历程,更证明了自由民主,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健康形式,更是国际社会奠定永久和平与繁荣的共同基础,而只有放下对立、建立互信,才能迎向共同的未来”。

赖清德还提及,当年在二战结束后,一架载著美国、澳洲、荷兰等盟军被释放战俘的军机,因台风坠毁在嘉明湖一带,全员丧生,当时前往救援者包括日本宪兵与警察,原住民以及包含闽南、客家族群在内的台湾人,却因恶劣天气也不幸罹难,这场灾难被称为“三叉山事件”,当时没有人区分彼此是同盟国或轴心国,而是即便冒著危险,也要抢救宝贵的生命。

此外,台湾驻日代表李逸洋日前首度获邀参加广岛、长崎的和平纪念典礼,赖清德则就此表示,“即使是经过惨烈作战才击败侵略者的同盟国,与当初的交战国,在八十年后,一起以民主友盟之姿,肩并肩坐在一起,展现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求,更展现了民主国家的友谊、尊敬与团结”。

赖清德说,上述两个事件都值得省思,并指“唯有对侵略野心的随时警惕和团结,才能保卫我们的日常生活;唯有合作,才能让自由民主的价值历久弥坚。面对任何威胁与挑战,我们必须并肩而立、相互支援,民主国家间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守护我们珍惜的自由与和平”。

赖清德最后呼吁道:“自由民主,是历史上无数人牺牲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能忽视它带来的警惕。当威权主义再次集结扩张,我们一定要牢记二战的教训,坚定信念、团结一致,让侵略无法得逞,让自由民主长存”。



View: https://youtube.com/shorts/XcNNbDjNvXA?si=HLBxfIy_y7hk_9SS

【台湾首次纪念二战的欧战胜利日】【赖清德:当年轴心国现在都成为百分之百的民主国家】【二战的惨痛经验是 姑息只会让侵略者食髓知味】​

 
应该铭记他们,他们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的英雄!

谁是中流砥柱?为这些民族英雄正名,向这些民族英雄致敬。八年抗战,国军师级以上将军阵亡两百人,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陆军总共阵亡、负伤、失踪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毁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了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这些军官中有一万名牺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国军和日军有很多次大的会战,国军官兵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沪抗战中,国军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竟达四、五次之多,团级以下军官和士兵伤亡高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淞沪抗战国军先后投入兵力达七十万左右,伤亡人数竟达二十万。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

国军上将(19人)

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

5、刘 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10、廖 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

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14、周 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

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

17、邹 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

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

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

国军中将(81人)

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

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

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9、朱耀华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

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

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

18、张培梅中将, 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

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

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

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

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

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

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

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

34、李国良中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

2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

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

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

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

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

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

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

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

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

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

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

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

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

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

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

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

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

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

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

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

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

62、戴安澜中将, 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

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

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

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

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

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

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

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

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

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

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

80、高双成中将, 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

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

国军少将(171人)

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

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

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

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

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

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

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

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

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

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

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

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

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
 
我第一个工作办公室的地址是赵登禹路,北京还有张自忠路和佟麟阁路。其他城市也有不少以英烈命名的街道。
应该铭记他们,他们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的英雄!

谁是中流砥柱?为这些民族英雄正名,向这些民族英雄致敬。八年抗战,国军师级以上将军阵亡两百人,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陆军总共阵亡、负伤、失踪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毁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了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这些军官中有一万名牺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国军和日军有很多次大的会战,国军官兵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沪抗战中,国军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竟达四、五次之多,团级以下军官和士兵伤亡高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淞沪抗战国军先后投入兵力达七十万左右,伤亡人数竟达二十万。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

国军上将(19人)

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

5、刘 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10、廖 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

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14、周 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

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

17、邹 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

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

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

国军中将(81人)

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

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

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9、朱耀华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

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

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

18、张培梅中将, 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

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

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

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

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

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

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

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

34、李国良中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

2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

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

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

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

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

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

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

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

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

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

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

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

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

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

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

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

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

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

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

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

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

62、戴安澜中将, 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

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

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

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

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

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

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

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

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

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

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

80、高双成中将, 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

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

国军少将(171人)

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

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

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

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

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

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

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

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

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

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

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

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

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
 
北京有佟麟阁路、张自忠路、赵登禹路。
 
应该铭记他们,他们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的英雄!

谁是中流砥柱?为这些民族英雄正名,向这些民族英雄致敬。八年抗战,国军师级以上将军阵亡两百人,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陆军总共阵亡、负伤、失踪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毁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了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这些军官中有一万名牺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国军和日军有很多次大的会战,国军官兵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沪抗战中,国军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竟达四、五次之多,团级以下军官和士兵伤亡高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淞沪抗战国军先后投入兵力达七十万左右,伤亡人数竟达二十万。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

国军上将(19人)

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

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

5、刘 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

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

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10、廖 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

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

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

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

14、周 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

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

17、邹 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

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

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

国军中将(81人)

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

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

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9、朱耀华中将, 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

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

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

18、张培梅中将, 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

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

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

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

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

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

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

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

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

34、李国良中将, 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

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

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

2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

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

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

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

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

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

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

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

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

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

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

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

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

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

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

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

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

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

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

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

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

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

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

62、戴安澜中将, 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

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

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

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

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

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

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

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

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

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

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

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

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

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

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

80、高双成中将, 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

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

国军少将(171人)

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

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

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

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

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

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

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

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

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

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

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

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

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

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

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

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
这几天在X上有人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镇反时把留在大陆没跑的抗日的国民党将领都杀了,日本战犯倒是一个没杀,最后都放了

从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历史看,倒也不能说不正常

不过似乎也没必要太吹了,历史其实很不堪
 
这几天在X上有人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镇反时把留在大陆没跑的抗日的国民党将领都杀了,日本战犯倒是一个没杀,最后都放了

从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的历史看,倒也不能说不正常

不过似乎也没必要太吹了,历史其实很不堪
说话要严谨,要不有人又说是“话术”,起码不能说都杀了,随便举两个例子,黄埔一期的远征军司令杜聿明长官是特赦战犯之一吧?自投罗网的指挥台儿庄大战的李宗仁没杀吧?
 
台湾总统没有打算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只承认终战。

终战是日本鬼子的说法。二战时,台湾跟日本人是一伙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