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中国开始提高社保缴费标准,北京涨5%

根据2025年9月18日最新官方通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发布),北京从2025年7月起调整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等四项社保的月缴费基数上下限。这是年度例行调整,基于2024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06905元)计算,旨在匹配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相比2024年(上限35283元、下限6821元),上限微调上浮1.5%,下限上浮5%,整体缴费负担小幅增加,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上限约69476元)。
 
最后编辑:
根据2025年9月18日最新官方通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发布),北京从2025年7月起调整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等四项社保的月缴费基数上下限。这是年度例行调整,基于2024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约106905元)计算,旨在匹配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相比2024年(上限35283元、下限6821元),上限微调上浮1.5%,下限上浮5%,整体缴费负担小幅增加,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上限约69476元)。
只能说北京市民以前待遇太好了。收入比全国高那么多,缴费上限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这是为了照顾哪批衙内的书僮跟班呀。
 
只能说北京市民以前待遇太好了。收入比全国高那么多,缴费上限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这是为了照顾哪批衙内的书僮跟班呀。
全国职工社保平均上限近7万?我断然不信楼主的胡喷
 
为确保本市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按时足额缴纳2025年度社会保险费,现就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通告如下:

  一、自2025年7月起,本市2025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基数上限确定为35811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7162元。

  二、自2025年7月起,在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险代理机构以个人身份存档,且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个人,以及在各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个人,可在7162元和35811元之间选择月缴费基数。

  1.如按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35811元核算,参保个人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7162.2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358.11元。

  2.如按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7162元核算,参保个人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432.4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71.62元。

  三、自2025年7月起,在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险代理机构以个人身份存档,且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以及在各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月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584.92元。

  四、因2025年度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调整产生的社会保险费差额,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在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差额补缴的,不影响个人权益记录,参保单位不计征滞纳金。

  特此通告。
 
政策速览:基数双涨背后的民生信号
2025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划定新标准:上限35811元(较2024年35283元上涨1.5%)、下限7162元(较2024年6821元上涨5%)。该调整自2025年7月起生效,覆盖企业职工、灵活就业者等全体参保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下限5%的涨幅显著高于上限调整幅度,这反映出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倾斜。以养老保险为例,下限标准已连续6年保持上涨,从2019年的3613元累计增长98%,接近翻倍。
三类人群缴费对照表:你的工资属于哪一档?
**低收入群体(月薪<7162元)**需按下限缴纳。以月薪6000元为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将从545.68元涨至572.96元,总社保费增加约35元/月。单位负担更重,仅养老保险单位部分每月就需多缴54.56元。
**中高收入群体(7162元≤月薪≤35811元)**按实际工资缴纳。月薪1万元者,养老保险个人月缴800元(原为800元),医保个人部分200元(原为200元),总缴费变化不大但未来权益更有保障,充分体现"多缴多得"原则。
**高收入群体(月薪>35811元)**按上限缴纳。自由职业者若选择上限标准,需承担7162.2元养老保险费+358.11元失业保险费,合计比2024年多支出105.72元/月。这类人群需特别关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与社保联动的节税效益。
算账时刻:多交的钱去了哪里?
社保缴费本质是长期投资。以月薪8000元参保人为例,全年将多缴420元,这些资金具体流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8%缴费全额计入未来养老金,每年多存327.36元;医保个人账户2%可用于日常就医,年积累额增加81.84元;失业保险费0.5%则转化为失业后的待遇保障。
特别提醒: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将直接影响退休金计算公式中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当前多缴1%,未来养老金可能相应提升0.8%-1.2%。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虽可继承,但失业保险缴费属于消费型支出。
自由职业者必读:弹性缴费怎么选?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策略选择:按下限缴纳月支出2089元(养老1432.4元+失业71.62元+医保584.92元),适合收入波动大者;按上限缴纳则需8105元/月,更适合追求高养老待遇的高收入群体。
决策时应重点考虑三个维度:当前可支配收入(建议社保支出不超过月收入30%)、未来养老规划(上限缴费15年可比下限多领约2000元/月)、医保使用频率(584.92元固定支出包含大病保障)。
政策延伸:这些细节影响你的钱袋子
补缴窗口期至2025年12月底,此前补足基数调整差额可不影响权益。医保缴费单独计算,灵活就业者固定缴纳584.92元/月,与基数选择无关。历史数据显示,2019-2025年间缴费下限年均涨幅约6.5%,上限涨幅约4.8%。
2025年7月起,参保人可通过"北京通"APP实时查询缴费明细。建议中高收入群体关注公积金与社保的联动调整,而临近退休人员可考虑在补缴期限内提高缴费基数,以提升养老金计发基数。记住:今天的社保投入,是给未来自己的一份确定性保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