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玩烂了,小孩以后学这个要三思

先要厘清什么是满意的工作?为什么在加拿大做医生会不满意, 到美国就会满意?美国医生的收入可能比加拿大收入高些, 但这不是决定工作满意与否的决定因数, 特别对医生来说, 在考虑工作选择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数。
至于护士,只要毕业, 基本100%就业, 不知道“大批合格护士没人雇佣”从和而来。
我不知道你的100%就业是从何而来。

我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他太太就是注册护士, 但是在加拿大没找到工作, 转了一圈, 去了美国。仅此一例,就已经不是100%了
 
我不知道你的100%就业是从何而来。

我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他太太就是注册护士, 但是在加拿大没找到工作, 转了一圈, 去了美国。仅此一例,就已经不是100%了
抬杠没意思, 我周围不少学护士的娃, 没有找不到工作的。 而且护士工作很多元, 不一定在医院
 
抬杠没意思, 我周围不少学护士的娃, 没有找不到工作的
不是抬杠。 问题是你那个100% 太绝对了。

而且, 你也并没有厘清“医生”是指什么医生。
如果你是专指家庭医生, 你要理解,家庭医生其实并不是那么吸引人,并不是那么遍地就业机会的。
如果你是指其他专科医生, 那么也要理解, 无论什么专科医生, 都要找到雇佣自己的机构才行。 如果整个社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雇佣, 那么哪怕再多的医学生学成毕业也没用。

护士也是一样的。
 
最后编辑:
不是抬杠。 问题是你那个100% 太绝对了。
就算极个别有漏网的, 但是不能改变学护士毕业极高的就业率。 如果你对health system有了解, 现在缺护士很严重。
 
就算极个别有漏网的, 但是不能改变学护士毕业极高的就业率。 如果你对health system有了解, 现在缺护士很严重。
Again, 缺护士只能说明没钱。 而不是没人。

因为如果你有钱, 可以把其他国家的护士吸引过来,你就不会缺护士。

缺护士的本质并不是缺从事护士专业的人, 而是缺雇佣足够护士的钱。
 
不是抬杠。 问题是你那个100% 太绝对了。

而且, 你也并没有厘清“医生”是指什么医生。
如果你是专指家庭医生, 你要理解,家庭医生其实并不是那么吸引人,并不是那么遍地就业机会的。
如果你是指其他专科医生, 那么也要理解, 无论什么专科医生, 都要找到雇佣自己的机构才行。 如果整个社会没有足够的资金去雇佣, 那么哪怕再多的医学生学成毕业也没用。

护士也是一样的。
我指的所有医生。 总体来说, 加拿大非常缺医生, 特别是家庭医生,只要愿意干,肯定有地方可以行医, 现在问题是偏远地方没人愿意去
 
Again, 缺护士只能说明没钱。 而不是没人。

因为如果你有钱, 可以把其他国家的护士吸引过来,你就不会缺护士。

缺护士的本质并不是缺从事护士专业的人, 而是缺雇佣足够护士的钱。
政府缺钱是永恒的话题。 医生现在挣40万, 政府只能付的起40万, 如果医生想挣50万, 那么政府就缺钱。 特别这一两年, 加拿大缺钱缺的厉害, 缩减开支
 
抬杠没意思, 我周围不少学护士的娃, 没有找不到工作的。 而且护士工作很多元, 不一定在医院
Ottawa 地区护士就业杠杠的,其他地区不一定,我前同事,前几年从多伦多搬过来的,老婆在多大毕业四个月没找到,来ottawa很快就找到了。
 
我指的所有医生。 总体来说, 加拿大非常缺医生, 特别是家庭医生,只要愿意干,肯定有地方可以行医, 现在问题是偏远地方没人愿意去
Ottawa偏远嘛?照样缺
 
我指的所有医生。 总体来说, 加拿大非常缺医生, 特别是家庭医生,只要愿意干,肯定有地方可以行医, 现在问题是偏远地方没人愿意去
医生是缺,但是协会不放名额,加拿大医生就业没问题,绝不会失业。我现在说的是,现在考医学院的孩子越来越多,考上的难道越来越大。远不如学CS经济实惠。
 
政府缺钱是永恒的话题。 医生现在挣40万, 政府只能付的起40万, 如果医生想挣50万, 那么政府就缺钱。 特别这一两年, 加拿大缺钱缺的厉害, 缩减开支
首先, 挣多少是多, 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

假设平均水平是50万, 那么40万当然少, 当然留不住人, 医学生当然会去其他收入高的地方。

你自己的小孩学医毕业后, 你愿意他们去偏远收入少的地区行医, 还是去更舒适,收入更高的地方行医?


为什么本贴会讨论小孩以后学什么?为什么之前CS火, 为什么后来学医,学工程人多?驱动力不就是收入嘛。
 
医生是缺,但是协会不放名额,加拿大医生就业没问题,绝不会失业。我现在说的是,现在考医学院的孩子越来越多,考上的难道越来越大。远不如学CS经济实惠。
对, 这也是一个问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选择学医的人越多, 这座桥就越难过。
CS好歹不是独木桥。 只要你往前冲, 就能过河。 问题是过去以后,得自己找饭辙。
 
首先, 挣多少是多, 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

假设平均水平是50万, 那么40万当然少, 当然留不住人, 医学生当然会去其他收入高的地方。

你自己的小孩学医毕业后, 你愿意他们去偏远收入少的地区行医, 还是去更舒适,收入更高的地方行医?


为什么本贴会讨论小孩以后学什么?为什么之前CS火, 为什么后来学医,学工程人多?驱动力不就是收入嘛。
收入是重要驱动力, 但医生在选择工作方向, 地域的时候, 收入不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数, 而是综合考虑。
 
对, 这也是一个问题。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选择学医的人越多, 这座桥就越难过。
CS好歹不是独木桥。 只要你往前冲, 就能过河。 问题是过去以后,得自己找饭辙。

各省卫生局根据人口变化决定医学院招生规模,医学生供需平衡是稳定的。想学医的多,入门的门槛就被提高。你周围学医的人多了,说明别处的孩子被挤掉了。独木桥在入门环节,不是毕业之后。只要有能力学下来,就业难度和以前差不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