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预言:中国人民勤劳简朴,给20年太平,自己会发的,无需依靠外资

metropolis

本站元老
注册
2010-12-10
消息
12,676
荣誉分数
2,914
声望点数
373

View: https://youtu.be/Ko7BI45tP9k?si=ZtZZ2rsQLekB7weV

预言民族复兴

口音比较重,有些话听不清,不知道这是他在何时何地的讲话。

大意:

我告诉你,大陆的中国16年以后超过你台湾。因为我有资格讲,我是台湾出来的,为什么?我说你们不懂历史。

三国以后,中国乱了280年,南北朝时期,山西,河南一带,没有饭吃,人吃人了,到了隋文帝和隋炀帝的隋朝,再到唐太宗几十年之间,这个国家的财富哪里来的?那么富有。

第二个历史,唐朝400年没了,到了五代乱了80年,也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到了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以后,15年当中,首都三十里内百姓的窗帘钩是黄金打的。那可不是靠台资来的,也不是靠港资和美元来的。

明朝末年也是穷得不得了,然后清兵入关,100多年以后,到乾隆年间,那么富有。那个时候没有台资哦,也没有港资,也没有外资。

你看这个国家民族,只要给他20年太平,这个民族很勤劳很简朴,自己会发的,我的话都兑现了。
 

2024即将来临,南怀瑾先生的惊世预言,已开始应验​

2023-12-02 19:05·清荷国学文斋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预言家,他的预言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以下是一些南怀瑾先生的一些预言:

1,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威胁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威胁会与疾病有关,但不一定是艾滋病或癌症,而是精神病,即心理病,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此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这样是很容易将人类引导到幻想世界中的,从而导致精神病的产生。

这句话现在不难理解,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说,疫情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精神健康。全球范围内,精神健康已经是一个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全球近10亿人有精神问题。

精神迷茫、情感困惑、丧文化、虚无感等等,这些现象的背后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或者“信仰危机”。

抑郁,焦虑,强迫,焦躁等神经症在社会里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愈发普遍,更有很多人从这些神经症中恶化为很多恶性精神病,双向,重抑,乃至精分,不得不依靠药物维持所谓的"正常",或者用极端方式摆脱痛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启了一段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爆发"精神问题"的现象。

a58f59e5c6824365bda6598857ab92c9~tplv-tt-origin-web:gif.jpeg


2,中国两百年的大运

南怀瑾先生在1974年的一次讲课中曾预测,中国丁卯年(1987年)以后会有200年的大运,未来比康乾盛世还好。下面是南怀瑾先生上述预言的原话及出处。

“当年,我在台湾国民党的中央党部讲课,为什么讲呢?这个时候大陆正在批孔批林,国民党的中央党部叫我去讲,《论语别裁》就是这样开始讲的。我说批孔没有用的,批不了的,孔子打不倒的。后来我就讲过中华民族的命运,一九八七年(丁卯年)以后就转运了。 他们问我,当场有个中央委员站起来问:“南老师,你说转运了”我说:“转运了!”他马上问:“有多少年?”我说:“两百年的大运,将来比康乾盛世还好!”他说:“你打保票吗?”我说:“我再讲一句话,不是打保票,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啊!”,

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由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受尽了欺凌,受尽了侮辱。实际上,由乾隆、嘉庆开始,这个民族开始走到衰落的路。拿中国五千年文化另外一套计算命运的方法,好像说命运使然。到了一九八四年以后转运了,如果根据这个法则,照统计算出来,是二百多年的好运。比方而言,也许未来会超过康熙、乾隆的时代。

fb6c2f09521949448ba924d809a3dd56~tplv-tt-origin-web:gif.jpeg


3,中文的重要性

这个也就是预言往后的中国文化会开始发展,在未来的时代中中国文化以及文字会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通用的第二语言,亦或者英文也许会逐渐衰退。

三十前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碰壁、吃不开,但是三十年后,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换你们吃不开。,

4,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

以未来的趋势来看,不可忽视科学的力量,一个新的理论出现,马上可以使整个世界改观,在科学上的成就也是最高的智慧,也是菩萨,并不简单!“我在此预言,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鱼、打打坐所能改变,这是时代趋势,各位拭目以待吧!”

 
人聪明。明末清初给外国订的关税5%。外国人怎么要不给看。因为官员自己把关税加到20%
 
乾隆年间,那么富有。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屁话

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

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人們都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

據《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業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户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

而一箇中等中國農户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説,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根本沒有生產剩餘。

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十分普遍。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屁话

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

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人們都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

據《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業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户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

而一箇中等中國農户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説,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根本沒有生產剩餘。

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十分普遍。

文学城这篇文章你读了吗?那叫一个文不对题的乱扯。当然乾隆朝到底是否富裕这不是焦点。

还是给你贴一个AI吧,起码比一个英国人的视角宽泛得多。

Grok: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国富民强”时期(即中央财政充裕、经济繁荣、民生安乐、军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段)。我按时间顺序列出主要阶段,附简要特征与史料依据,避免泛泛而谈。判断标准参考《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现代经济史研究(如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时期主要特征关键数据/史料
西汉文景之治 (前180—前14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仓库盈满,民间马牛羊遍野。《史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人口约3600万,铁器普及,亩产约1.5石。
东汉光武中兴至明章之治 (57—88)度田减税、兴修水利,洛阳商业繁荣。《后汉书》:章帝时“天下户口,减于西汉之时”。实际人口恢复至5000万+,均田制雏形出现。
唐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 (627—755)均田制+租庸调,丝绸之路巅峰,长安百万人口。《旧唐书》:开元十三载(725)“米斗至十三文,马匹至十余万”。户籍800余万,实际人口约6000万。
北宋熙宁至宣和 (1068—1125)王安石变法后GDP占全球30%—50%,市坊制打破宵禁。麦迪森数据:北宋人均GDP约450美元(1990国际元),高于同时期欧洲。汴京人口超100万。
明永乐至成化 (1403—1487)郑和下西洋、土木堡前国库充盈,江南商品经济发达。《明实录》:永乐时“天下赋役,视洪武减三分之一”。白银存量约占全球1/3。
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盛世 (1680s—1780s)摊丁入亩、开垦荒地,康乾时期人口爆炸式增长。乾隆四十五年(1780)国库白银7000万两,人口突破3亿,亩产最高达3石。
补充说明
  1. 为何这些时期被视为“国富民强”?
    • 国库:白银/粮食储备常年盈余,可支撑大规模工程(如大运河、长城)。
    • 民生:亩产提升、人口正增长、灾年无大饥荒。
    • 军力:对外能远征(如汉武北击匈奴、唐灭突厥、明郑和七下)。
  2. 争议与局限
    • 南宋:经济总量高(GDP全球第一),但国土仅北方1/3,军力偏弱,不算全面“国强”。
    • 元朝:疆域最大,但汉人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 晚清同光中兴:仅局部洋务,整体积贫积弱。
  3. 量化对比
    指标文景开元乾隆
    人口(万)3600600030000
    国库白银(万两)7000
    亩产(石)1.52.03.0
 
文学城这篇文章你读了吗?那叫一个文不对题的乱扯。当然乾隆朝到底是否富裕这不是焦点。

还是给你贴一个AI吧,起码比一个英国人的视角宽泛得多。

Grok: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国富民强”时期(即中央财政充裕、经济繁荣、民生安乐、军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段)。我按时间顺序列出主要阶段,附简要特征与史料依据,避免泛泛而谈。判断标准参考《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现代经济史研究(如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时期主要特征关键数据/史料
西汉文景之治 (前180—前14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仓库盈满,民间马牛羊遍野。《史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人口约3600万,铁器普及,亩产约1.5石。
东汉光武中兴至明章之治 (57—88)度田减税、兴修水利,洛阳商业繁荣。《后汉书》:章帝时“天下户口,减于西汉之时”。实际人口恢复至5000万+,均田制雏形出现。
唐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 (627—755)均田制+租庸调,丝绸之路巅峰,长安百万人口。《旧唐书》:开元十三载(725)“米斗至十三文,马匹至十余万”。户籍800余万,实际人口约6000万。
北宋熙宁至宣和 (1068—1125)王安石变法后GDP占全球30%—50%,市坊制打破宵禁。麦迪森数据:北宋人均GDP约450美元(1990国际元),高于同时期欧洲。汴京人口超100万。
明永乐至成化 (1403—1487)郑和下西洋、土木堡前国库充盈,江南商品经济发达。《明实录》:永乐时“天下赋役,视洪武减三分之一”。白银存量约占全球1/3。
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盛世 (1680s—1780s)摊丁入亩、开垦荒地,康乾时期人口爆炸式增长。乾隆四十五年(1780)国库白银7000万两,人口突破3亿,亩产最高达3石。
补充说明
  1. 为何这些时期被视为“国富民强”?
    • 国库:白银/粮食储备常年盈余,可支撑大规模工程(如大运河、长城)。
    • 民生:亩产提升、人口正增长、灾年无大饥荒。
    • 军力:对外能远征(如汉武北击匈奴、唐灭突厥、明郑和七下)。
    • 南宋:经济总量高(GDP全球第一),但国土仅北方1/3,军力偏弱,不算全面“国强”。
    • 元朝:疆域最大,但汉人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 晚清同光中兴:仅局部洋务,整体积贫积弱。
  2. 量化对比
    指标文景开元乾隆
    人口(万)3600600030000
    国库白银(万两)7000
    亩产(石)1.52.03.0

乾隆时期民生不安乐,根据马格尔尼沿途的记载,百姓活得跟蝼蚁相仿。就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已经被当时的英国落下甚远。
 
乾隆时期民生不安乐,根据马格尔尼沿途的记载,百姓活得跟蝼蚁相仿
能养活三亿人口就很不易了,这是硬指标。

中国百姓的食物和住房不是一个外来客能参透的,连个数据都没有,他的印象没有什么意义。至于安乐,没听说过: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

100个外国人来一趟美国,能写出80篇各不相同的观感,你听谁的?郭文贵,走线,大使,司马南。。。。。
 
能养活三亿人口就很不易了,这是硬指标。

中国百姓的食物和住房不是一个外来客能参透的,连个数据都没有,他的印象没有什么意义。至于安乐,没听说过: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

100个外国人来一趟美国,能写出80篇各不相同的观感,你听谁的?郭文贵,走线,大使,司马南。。。。。

台湾在中国现在这个人均gdp的时候,已经全民健保了,农民的退休金也不止一两百块。
 
台湾在中国现在这个人均gdp的时候,已经全民健保了,农民的退休金也不止一两百块。
单项成绩我就不参与讨论了,情况很复杂,条件也相差很大,很难说到一起去。
 
单项成绩我就不参与讨论了,情况很复杂,条件也相差很大,很难说到一起去。

这个南怀瑾的预言原来是20年前的,当时他说16年后超过台湾,明显这个预言没有实现。他说这个超过,肯定是人均,因为总量不具备可比性。但是现在看,人均大陆和台湾差距还相当大,从民生看,从社会治理看,差距就更大了。
 
文学城这篇文章你读了吗?那叫一个文不对题的乱扯。当然乾隆朝到底是否富裕这不是焦点。

还是给你贴一个AI吧,起码比一个英国人的视角宽泛得多。

Grok: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国富民强”时期(即中央财政充裕、经济繁荣、民生安乐、军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段)。我按时间顺序列出主要阶段,附简要特征与史料依据,避免泛泛而谈。判断标准参考《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现代经济史研究(如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时期主要特征关键数据/史料
西汉文景之治 (前180—前14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仓库盈满,民间马牛羊遍野。《史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人口约3600万,铁器普及,亩产约1.5石。
东汉光武中兴至明章之治 (57—88)度田减税、兴修水利,洛阳商业繁荣。《后汉书》:章帝时“天下户口,减于西汉之时”。实际人口恢复至5000万+,均田制雏形出现。
唐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 (627—755)均田制+租庸调,丝绸之路巅峰,长安百万人口。《旧唐书》:开元十三载(725)“米斗至十三文,马匹至十余万”。户籍800余万,实际人口约6000万。
北宋熙宁至宣和 (1068—1125)王安石变法后GDP占全球30%—50%,市坊制打破宵禁。麦迪森数据:北宋人均GDP约450美元(1990国际元),高于同时期欧洲。汴京人口超100万。
明永乐至成化 (1403—1487)郑和下西洋、土木堡前国库充盈,江南商品经济发达。《明实录》:永乐时“天下赋役,视洪武减三分之一”。白银存量约占全球1/3。
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盛世 (1680s—1780s)摊丁入亩、开垦荒地,康乾时期人口爆炸式增长。乾隆四十五年(1780)国库白银7000万两,人口突破3亿,亩产最高达3石。
补充说明
  1. 为何这些时期被视为“国富民强”?
    • 国库:白银/粮食储备常年盈余,可支撑大规模工程(如大运河、长城)。
    • 民生:亩产提升、人口正增长、灾年无大饥荒。
    • 军力:对外能远征(如汉武北击匈奴、唐灭突厥、明郑和七下)。
    • 南宋:经济总量高(GDP全球第一),但国土仅北方1/3,军力偏弱,不算全面“国强”。
    • 元朝:疆域最大,但汉人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 晚清同光中兴:仅局部洋务,整体积贫积弱。
  2. 量化对比
    指标文景开元乾隆
    人口(万)3600600030000
    国库白银(万两)7000
    亩产(石)1.52.03.0
有意思.

这亩产从1.5石到3石,经历了差不多2000 年.
 
中国历史上老百姓能吃饱饭的日子屈指可数,更别说吃肉自由了。最好的时期是北宋,各方面领先世界,老百姓丰衣足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