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恩美:命运的对面 董鼎山
谭恩美著作的主要灵感来源是她的母亲。她的几部小说几乎都是以母亲的经验作故事骨干。新出的文集《命运的对面》(TheOppositeofFate)是她写的第一部非虚构著作,所集的是自传性散文,主要角色还是她的母亲――一心一意要养育一个顺服的女儿。不过这位老派中国母亲常常引起新派美国女儿的不服。谭恩美又爱又恨的回忆所引起的读者感情是又可怜又好笑。我们对母女都表同情(但不一样);作者有时的幽默令我泛起共鸣的微笑。
例如,在《母语》一文中,作者替母亲的满口洋泾浜英语作辩护。她对童年生活的记述特别有趣。她乃是在加州中部一个中西文化起冲突的家庭中成长。父亲是虔诚的浸礼会牧师,深信上帝能保护凡人,母亲则相信命运。谭恩美从小就受父母教养尊重两种神灵。一是基督教的圣灵(HolyGhost),谭恩美写道,父亲告诉她圣灵“会与我们坐在一起进中国餐。我们每顿饭总替看不见的圣灵另外放一双筷子、一只饭碗。”母亲的乡下鬼灵则是躲藏起来的,“母亲告诉我可感到他们在场”。
这些文章中的所谓“祖国”不是地理名字,而是另一个世界。谭恩美写道,“在这世界中,母亲可以教女儿把阴看作阳,女儿眼里的母亲则不仅是友,也是敌。”因此,谭说她的童年经历具有双层阴影,“母亲可以帮助我,也可以伤害我,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趋向极端。”
到了谭恩美能够与男友约会的年纪,母亲这样直言忠告:“绝不要让男友吻你,一不小心,就不会停止,此后你会生婴儿。你把婴儿丢在垃圾筒,警察找到你,你就要坐牢。你的生命就此完结,那你不如自尽。”
事实是,母亲动不动就要威胁自杀,“有时每星期来一次威胁,有时每天――只要她与我、或与父亲与哥哥发生了意见;有时因她感到被朋友怠慢,也有时因为牛奶溢出,米饭烧焦……
多年来她一直不知晓母亲自己的苦恼童年记忆:外祖母年轻守寡,被一富翁强奸后被迫为妾,羞愧不已,终于吞生鸦片自尽,九岁女儿(即作者母亲)在旁亲眼看到。后来母亲在受医检视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时,大声抗议道:“记忆力没错。我只不过心绪抑郁,因为不能忘却。”
谭恩美相信自己也如母亲一样,把某种童年的记忆冻结在脑中,永远难忘,每一想到就引起心理痛楚。在《香味》一文中,她描写她如何一闻到桅子花香味就想起那个“悲痛难以容忍”的一年。那年她只不过十余岁,父亲与哥哥都因脑癌而先后去世,她两度闻到葬礼时所喷的栀子花香味。不过后来这种阴暗的记忆慢慢化为明亮,栀子花香味也令她想起了“毕业舞会与初吻滋味。”
谭恩美的回忆录也证明我们会如何编造或夸张记忆。在《忏悔录》一文中,她记述了她交了第一个真正男友后的母亲反应:“男友是个褴褛肮脏的德军逃兵,母亲得悉后大大发火,将一把厨刀扣在女儿颈上威吓。这个被她长期压抑的记忆突然于二十五年后复活,女儿向母亲对质,一面又担心老母会怎样反应。不想母亲笑道:“发火?打你耳光?没有这回事。没有!你一向是个好女儿,从来用不着打你屁股,一次也没有。”谭恩美写道:“听到她说这种威吓从来没发生,真是太好了。”
谭恩美的小说自从《喜福会》开始,就一直把想像力掺杂了童年记忆。她指摘书评家往往不能忘却她的中国祖籍,一定要把她的作品标榜为“多元文化的文学”,从那去寻找社会学榜样,并称扬她是“异族文化权威”。在一篇名为《必修课与其他危险主题》的文章中,她反驳所谓“异族文化权威”的见解。她说“我并非中国问题或中国文化、麻将……种族冲突、天安门……太平洋边缘经济等等主题的专家;很抱歉,我也不擅长中国菜烹调。”她的意思是:你们为何不就简单称呼我为“美国作家”?(笔者按:美国评论家往往自命聪明地替非欧裔作家戴种族帽子,好像是黑人作家一定深懂非洲,华裔作家一定是中国问题权威。谭恩美的愤怒心理我们可以了解:在美国,一张亚洲黄面孔很难被目为道地“美国人”。)
谭恩美有了名誉,当然要像“美国作家”出名后一样的享受。文集中有好几篇描写了她文坛名流的待遇。她应邀上电视谈话、赴大学演讲,到处受读者爱戴。但是成了名人也有问题,例如,互联网上所载有关她的生平往往错误百出。在她公开签名售书时,偶然会有人递她表明爱慕的纸条。
有一纸条说明要与她合作写书,做如此自我介绍:“父亲绞死,母亲被害,叔叔中枪,妻子发疯,至于我呢,几乎死去两次,都很可怖。要不要写我的故事?请给我来个电话,我们可以谈谈。”
像她母亲一样,谭恩美也相信命运可以左右人的生命。不过她举出几个与命运相对的途径:“选择;机会;运气;信仰;宽恕;忘却;爱的慰藉;坚定的态度;希望奇迹发生;向人求援。”
一般人生的经验不出这几个途径。
谭恩美著作的主要灵感来源是她的母亲。她的几部小说几乎都是以母亲的经验作故事骨干。新出的文集《命运的对面》(TheOppositeofFate)是她写的第一部非虚构著作,所集的是自传性散文,主要角色还是她的母亲――一心一意要养育一个顺服的女儿。不过这位老派中国母亲常常引起新派美国女儿的不服。谭恩美又爱又恨的回忆所引起的读者感情是又可怜又好笑。我们对母女都表同情(但不一样);作者有时的幽默令我泛起共鸣的微笑。
例如,在《母语》一文中,作者替母亲的满口洋泾浜英语作辩护。她对童年生活的记述特别有趣。她乃是在加州中部一个中西文化起冲突的家庭中成长。父亲是虔诚的浸礼会牧师,深信上帝能保护凡人,母亲则相信命运。谭恩美从小就受父母教养尊重两种神灵。一是基督教的圣灵(HolyGhost),谭恩美写道,父亲告诉她圣灵“会与我们坐在一起进中国餐。我们每顿饭总替看不见的圣灵另外放一双筷子、一只饭碗。”母亲的乡下鬼灵则是躲藏起来的,“母亲告诉我可感到他们在场”。
这些文章中的所谓“祖国”不是地理名字,而是另一个世界。谭恩美写道,“在这世界中,母亲可以教女儿把阴看作阳,女儿眼里的母亲则不仅是友,也是敌。”因此,谭说她的童年经历具有双层阴影,“母亲可以帮助我,也可以伤害我,无论是好是坏,都可趋向极端。”
到了谭恩美能够与男友约会的年纪,母亲这样直言忠告:“绝不要让男友吻你,一不小心,就不会停止,此后你会生婴儿。你把婴儿丢在垃圾筒,警察找到你,你就要坐牢。你的生命就此完结,那你不如自尽。”
事实是,母亲动不动就要威胁自杀,“有时每星期来一次威胁,有时每天――只要她与我、或与父亲与哥哥发生了意见;有时因她感到被朋友怠慢,也有时因为牛奶溢出,米饭烧焦……
多年来她一直不知晓母亲自己的苦恼童年记忆:外祖母年轻守寡,被一富翁强奸后被迫为妾,羞愧不已,终于吞生鸦片自尽,九岁女儿(即作者母亲)在旁亲眼看到。后来母亲在受医检视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时,大声抗议道:“记忆力没错。我只不过心绪抑郁,因为不能忘却。”
谭恩美相信自己也如母亲一样,把某种童年的记忆冻结在脑中,永远难忘,每一想到就引起心理痛楚。在《香味》一文中,她描写她如何一闻到桅子花香味就想起那个“悲痛难以容忍”的一年。那年她只不过十余岁,父亲与哥哥都因脑癌而先后去世,她两度闻到葬礼时所喷的栀子花香味。不过后来这种阴暗的记忆慢慢化为明亮,栀子花香味也令她想起了“毕业舞会与初吻滋味。”
谭恩美的回忆录也证明我们会如何编造或夸张记忆。在《忏悔录》一文中,她记述了她交了第一个真正男友后的母亲反应:“男友是个褴褛肮脏的德军逃兵,母亲得悉后大大发火,将一把厨刀扣在女儿颈上威吓。这个被她长期压抑的记忆突然于二十五年后复活,女儿向母亲对质,一面又担心老母会怎样反应。不想母亲笑道:“发火?打你耳光?没有这回事。没有!你一向是个好女儿,从来用不着打你屁股,一次也没有。”谭恩美写道:“听到她说这种威吓从来没发生,真是太好了。”
谭恩美的小说自从《喜福会》开始,就一直把想像力掺杂了童年记忆。她指摘书评家往往不能忘却她的中国祖籍,一定要把她的作品标榜为“多元文化的文学”,从那去寻找社会学榜样,并称扬她是“异族文化权威”。在一篇名为《必修课与其他危险主题》的文章中,她反驳所谓“异族文化权威”的见解。她说“我并非中国问题或中国文化、麻将……种族冲突、天安门……太平洋边缘经济等等主题的专家;很抱歉,我也不擅长中国菜烹调。”她的意思是:你们为何不就简单称呼我为“美国作家”?(笔者按:美国评论家往往自命聪明地替非欧裔作家戴种族帽子,好像是黑人作家一定深懂非洲,华裔作家一定是中国问题权威。谭恩美的愤怒心理我们可以了解:在美国,一张亚洲黄面孔很难被目为道地“美国人”。)
谭恩美有了名誉,当然要像“美国作家”出名后一样的享受。文集中有好几篇描写了她文坛名流的待遇。她应邀上电视谈话、赴大学演讲,到处受读者爱戴。但是成了名人也有问题,例如,互联网上所载有关她的生平往往错误百出。在她公开签名售书时,偶然会有人递她表明爱慕的纸条。
有一纸条说明要与她合作写书,做如此自我介绍:“父亲绞死,母亲被害,叔叔中枪,妻子发疯,至于我呢,几乎死去两次,都很可怖。要不要写我的故事?请给我来个电话,我们可以谈谈。”
像她母亲一样,谭恩美也相信命运可以左右人的生命。不过她举出几个与命运相对的途径:“选择;机会;运气;信仰;宽恕;忘却;爱的慰藉;坚定的态度;希望奇迹发生;向人求援。”
一般人生的经验不出这几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