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赠言:跟James老先生聊聊爱国

看了松鼠的大作才知渥京(曾)藏了这么一只姣龙卧(过)了这么一只猛虎。
有幸有幸!
 
看到点笑话,与松鼠同乐。

以下为中国共产党党报《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发起的一次次有力的反击...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不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家,曾经这样表示出中国人民的希望:"我们并不需要、亦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并不主张集体化,也不反对个人的活动--事实上,我们鼓励竞争和私人企业。在互惠的条件下,我们允许并欢迎外国对我们的地区作工商业的投资……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政治"。他说得很对。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9日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

---《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现在是非变不可了!""但如何变呢?""我们只要看看人家。换句话说我们一切要民主。我们一切制度、政策以及其他种种,都要向着能配合世界转变上去改造。

---《新华日报》1945年4月8日


一切力量来自人民!一切光荣归于民主!

---《解放日报》1945年7月2日


曾经有一种看法,以为民主可以等人家给与。以为天下有好心人把民主给人民,于是就有了等待这种"民主",正如等待二百万元的头奖一样。但是中外古今的历史都证明了,民主是从人民的争取和斗争中得到的成果,决不是一种可以幸得的礼物。

---《新华日报》1945年7月3日


必须真正做到民主动员,必须有民主政府持行并保障一切民主的措施,这真理还不简单明了吗?

---《新华日报》1945年1月18日


英国人民把言论、集会、身体等自由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而加以无比重视,从美国方面也同样表现出来。上引赫尔国务卿自称一生为这目标奋斗力争的正是这个东西。"平等"与"自由"为什么被民主国家这样重视,重视到认为没有这就无从谈民主政治呢?这是很简单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提倡人民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权利便有不平,……所以对外族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族主义。对于国内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权主义"。英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的潮流正在汹涌,现在是民权的时代,人民应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和身体的自由是真理,实现民主政治是真理,真理是要胜利的,所以高举民主的大旗奋斗着的世界和中国人民是一定要胜利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年青的民主的美国,曾经产生过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威尔逊,也产生过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反法西斯战争的民主领袖罗斯福。这些伟大的公民们有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民主,就是为多数的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美国现在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国四大主要国之一,担负了彻底消灭法西斯、消灭侵略、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安全的重大责任,从美国的革命历史,从美国人民爱好民主自由的传统精神,从美国人民的真正利益,我们深信美国将继续罗斯福的民主政策,不会忽视世界各处,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声音,人民的要求。

---《新华日报》1945年7月4日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七月四日万岁!民主的美国万岁!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新华日报》1944年7月4日


杰斐逊的民主精神孕育了两个世纪以来的美国民主政治,杰斐逊的民主精神也推进和教育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行进。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3日


不论程度之深浅,美国是始终保有一种传统精神的国家,那传统就是民主。

---《新华日报》1943年4月15日
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新闻:据说美国在马绍尔战场协助土人实行民主,让他们自己选举行政官。这是很平凡的事:从民主的美国来说,正应当如此。这也是不平凡的事:从不民主或尚未民主的国家来看,觉得新奇、觉得刺耳、觉得不平凡。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3日


我们尊重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朋友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正如我们对孤立主义提出批评,应受到尊重一样,这也是从彼此激励互求进步以加强两国人民的合作出发的。我们丝毫也不心存疑惧,认为美国朋友的批评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当是自由的。

---《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统制思想,以求安于一尊;箝制言论,以使莫敢予毒,这是中国过去专制时代的愚民政策,这是欧洲中古黑暗时代的现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办法,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决不适于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适于必须力求进步的中国...言论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没有言论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团结统一,不能争取胜利,不能建国,也不能在战后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标帜;没有新闻自由,便没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闻自由的基础,没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真正的新闻自由,决不可能。

---《新华日报》1945年3月31日


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围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的,毕恭毕敬,半点也不敢自由。

---《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


要真正做到出版自由,必须彻底废除现行检查办法,

---《新华日报》1945年6月26日


是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为了国家利益和革命事业,我们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但这必须事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那样牺牲自己是真正为了国家和革命么?第二,我们所有的一切是些什么?...一面说青年"根本不能谈民主",一面是叫青年"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这就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对青年所施行的"标准"的"民主自由"的教育...那不过是为着要装装门面而已。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5日


"五四"运动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史,就是学生爱国运动与人民自主运动密切结合的历史,就是学生运动充作人民运动的先锋和辅助军的历史。在一代的时间内,中国学生用自己的血、泪和汗写下了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史上光辉的史页,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特出的史页。事实证明:中国学生将一本过去传统的爱国精神,继续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而努力,也就是为世界和平而努力。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民主一日不实现,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却是一天也不会停止的。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9日


反动者企图以"共党煽动",轻轻把"一二?一"惨案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是七日的新民报说:"学生罢课反对内战,当地军警出动镇压……,在这情形中谁是谁非,几乎不待判断","看昆明学潮惨案,受害的却是赤手空拳的学生,他们既无武器,更非军队,而竟受到武力的攻击";"这次惨案却证明基本人权无保障……政府当局亟须反省"。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这件惨案的事理至为清楚,责任也很分明:一般青年学生只不过激于爱国热忱,凭了赤手空拳,起来要求民主反对内战,究有何罪?而国民党反动派竟采取残暴手段,惨加屠戮,并在屠戮之后,为了"嫁祸"起见,还不惜含血喷人,肆意诬蔑,居心恶毒以至于此,真是史无前例。但是人民是不会受欺骗的,人民是最公正的裁判者,国民党反动派要想一手掩尽天下耳目,徒见其日益心劳力拙而已。

---《新华日报》1945年12月7日


中国青年在现阶段中所从事的运动,应该是争取民族独立,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这三大目标而奋斗的人,在历史中就有他的地位。

---《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7日


而民主与不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他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做到这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共产党一向是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崇高的感
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

---《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


单说英美吧。英美是民主国家。这是人人公认的。英美人民有各种民主权利...为了国际的地位,必须从保障基本的民主权利开步走。恐惧是懦夫,疑虑是自私,反对便是倒行。我们再度呼吁: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新华日报》社论1944年2月1日


本市消息内政部公开颁行一种限制人民游行自由的法令,借口是"恐稍有不慎,足以影响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宁"。据中央社讯,其要点如下:负责筹备游行的人员,需于事前将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游行宗旨、集会地点、进行日期及时间经过路线等呈报当地"治安主管机关"。散发的印刷品和张贴的标语须事先送当地"治安主管机关"审查。上项法令,已由内政部发致全国各省市地方机关,本市市政府业已接到,且已分令警察局及各区公所"遵照办理"。有了这个"法"的根据,今后各地当局更可以随意于事先防止临时禁止一切人民团体之游行。人民游行已无自由可言了。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3日


立即释放全国政治犯!严惩虐待犯人、毒杀犯人的凶手!未获释放的政治犯应切实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不准再有虐待和私刑拷打犯人的非法行为。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8日


维持一党专政的政策是建立在制造饥饿和灾荒上的,所以这些救灾的治本办法,只有国民党确定的和各党派一道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时,才能完满解决。

---《新华日报》社论1946年3月30日


目前推行民主政治,主要关键在于结束一党治国。……因为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则国事势必包揽于一党之手;才智之士,无从引进;良好建议,不能实行。因而所谓民主,无论搬出何种花样,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共产党要夺取政权,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共产党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党对政府的领导,在形式上不是直接的管辖。党和政府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系统,党不能对政府下命令。

---《董必武选集》第54-55页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

---《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社论


现在,官方豢养的论客们更公然地企图恐吓人民,说国民党是希望中国安定的,而共产党却希望天下大乱...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变不要乱",而且正是要"以变止乱"...(国民党反动派)也是希望某一种"安定"的,但那并不是全中国的安定,并不是全中国人民的安定,而仅仅是他们坐在压迫人民的宝座上的"安定"。他们那个小集团可以统治全国、为所欲为的"安定"...他们的统治"安定"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百姓就更会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事做、没有书读、没有说话的自由、没有走路的自由、没有住家的自由...废止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7日社论


而在重庆被打得头破血流的青年学生们的组织与行动也被当局宣布为"不合法组织……妨害治安",而加以取缔。反之,那些打人的暴徒,是合法的组织,是有益治安,而应力加保护。这就是合法政府的合法措施。让我们在这个不合法的罪名下继续奋斗,一直到"人民的宪法"出现的一天吧!

---《新华日报》1947年2月22日


昨天报载:慕尼黑在上周未暴动,"革命精神炽烈",这是真的民意了,"纳粹调集坦克出动镇压"。希特勒要有他自己的"民意",就叫戈林去说话。真的民意出现了,希特勒就派坦克去说话了。

---《新华日报》1944年3月15日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


国际民主既然与国内民主不可分割,所以要想参加到世界民主国家家庭中去的人们,就无法违反国内民主的原则。

---《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


法西斯的新闻"理论家"居然公开无耻地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主张。它们对于"异己"的进步报纸,采取各色各样的限制、吞并和消灭的办法,如检查稿件、任意删削,威胁读者、阻碍推销,派遣特务打入报馆、逐渐攘夺管理权,最后则强迫收买,勒令封闭。

---《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
 
最初由 松鼠 发布
这几天出奇的忙,下个星期就上飞机走人,所以整天忙的就是办海运、卖东西、吃喝玩乐,无意中冷落了CFC的诸位新老朋友和敌人。老先生的贴子一时半会也没来得及理会,您没恨我吧?

中国虽说不是什么无间地狱,我这一走却基本上不太可能回来了。在国外上网可以随便放炮,回到国内我是万万不敢说哪怕半句惹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快的话的。今儿这一贴,权当做别,算是人之将别其言也善吧。别看我平时对您连挖苦带损,临别之际难听的话咱还是不说了。

也奇怪,来CFC这几个月,认识不少人,可是我最想道别的居然是您。可能是您老先生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了吧。私下里几个北京哥们聚会,发现您的知名度还不低,大概是跟北京人都比较关心政治有关。有个家伙出口很损,说您是“渥太华首席大尾巴狼”。呵呵,北京人嘴虽然损,可这“大尾巴狼”不全是贬义。至少在这里是善意的挖苦。

的确,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整天把爱国、爱人民放在嘴里当口香糖爵着玩的,难免让人联想到那种尾部硕大的犬科动物。“爱国”在普通中国人的脑子里,从图腾变成小丑,从受人膜拜到不招人待见,这实在是国人的一大进步(我说过了,今天不说难听的话,所以这句话也不是挖苦)。

曾几何时,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爱国的民族。当美国的小学生被老师淳淳教导要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的时候,中国的小学生已经站在神圣的队旗下宣誓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了,这五爱里面,爱祖国居于首位当然不是偶然的;明明是在国共内战中帮着共产党拉偏架的人,如宋庆龄、李济深者,却被冠之以“爱国民主人士”;就连居委会老太太们号召街坊邻居们扫院子擦玻璃灭蟑螂,也要被称作“爱国卫生运动”。在中国人看来,国即是家,家就是国;国是家的放大,家是国的缩影。如此国、家都懒得区分的民族,难道还不是世界上最爱国的?

基于爱国的冲动,中国人必须忠于那个代表这个国家的当权人物。古时候是皇帝老爷子,今天当然就是红太阳、总设计师、核心们。芦笛等人认为中国没有原生形态的民族主义,认为民族主义是从欧洲引进的,有点道理,但不全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难道不是中国人说的?至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懂得了“族类”是争夺生存资源的重要依靠。从一定意义上说,忠君思想是古代中国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忠君其实就是爱国,是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尽管这种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还处于原始形态。

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把爱国放到了比吃喝玩乐等基本生存活动更重要的位置上。美国人也爱国,但是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会为了爱国而去用胸膛堵敌人的枪眼,或者在桥堡下做托举炸药包的人肉炸弹。即便是有个把疯子这么做了,也很难想象美国人会把这样的人写进小学生的语文课本而让孩子们顶礼膜拜。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决定了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爱国观。所以,抽象地谈论“爱国”是没有道理的,必须深究我们谈论的是哪一种爱国。

中国式的爱国,如同日本,有着比西方式的爱国更惨烈的内容。这种惨烈,经常体现在爱国者用摧残自己的肉体来完善自己的爱国名节。古往今来,被人追捧的爱国明星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倒霉蛋。岳飞、文天祥、苏武、于谦、袁崇焕、邓士昌、张自忠、王伟……几乎没有一个例外。岳飞最典型。要不是岳爷爷在风波亭把脑袋丢了,今天的历史书上顶多把岳飞当作霍去病式的“杰出的军事将领”,谈不上其爱国情操如何。总而言之,要想爱国,就得把命豁。不豁出命出去就免谈爱国。古人云:舍生取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用知识分子的酸句子来形容,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问题是:这爱国情操既然必须要碎玉,那么究竟要碎谁人的玉?全何者的瓦?不幸的是,中国人在柏杨所斥的“酱缸文化”的熏陶下,已经习惯了碎他人之玉,全自身之瓦,爱国闹剧经常演变成用他人的鲜血书写自己爱国情操的“卑”剧。更不幸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这样的“卑”剧异乎寻常地宽容。中国人坚持认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潜台词就是不管某个人给国家、百姓造成多么惊天动地的灾难,只要他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英雄;不管某个人给社稷、黎民带来多大福祉,哪怕他胆敢对敌人说一句软话,就是当仁不让的汉奸。前者以史可法为代表,后者以秦桧、李鸿章为典型。

前几天老先生还跟丙酮争论袁崇焕的问题。老先生的一句“千年不遇的小概率事件落不到你头上”,除了暴露了您老先生的气急败坏以外,还有对历史、文化问题理解的不足(稍微难听点,呵呵,您老多担待吧)。按照当年忠奸、善恶标准,袁大帅毫无疑问是个标准的汉奸,决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原因再简单不过了,谁让你袁大帅主张对清兵讲和?历史上,凡是主张对敌人讲和的,一律是混账王八蛋,你打再多的胜仗也没用,这能有几个例外的?举秦桧、李鸿章的例子,前者在金人的狼牙棒下,仍取得了很好的内政、外交成绩,不但国内的科技、文化成就前无古人,且充分利用了女真、契丹等几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以疲弱的国力居然周旋于虎狼之间,到了大金国灭亡也没向它投降;后者更是在八个西方强国之间充分施展谋略手段,利用列强的矛盾挑拨离间,愣是在中国输了战争又输理的不利情形下争取到了“非战败国”的地位,挽救了国家,甚至被美国人骂为“老奸巨猾的大骗子”。这样的人,放在哪国都有可能当英雄,偏偏在这个五千件文明历史的国家,一个被人塑成铜像跪了近一千年,另一个到今天还是汉奸卖国贼的嘴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督师史可法的“人缘”出奇的好。史可法守扬州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死了一年多了,清兵早已兵临城下,自己的同僚一个一个叛变投降,明王朝已经大势已去,援兵早就不可能来了,他却还要死撑着玩政治赌博,拿扬州几十万黎民百姓的命开玩笑,做自己的政治筹码。史可法的下落也非常可疑。他真的被清兵当时就杀了?很多历史学家都对此深表怀疑。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城头上自杀未遂,被清兵抓获;另一种说法是他在城破之后就弃城逃出,最后在城外溺水身亡。不管他怎么死的,给扬州老百姓带来灾难是血的事实。

爱国爱的发痴的史可法其实也没理由让人们太大惊小怪。毕竟中国文化里人命从来就没值钱过。在信奉“舍生取义”的古代中国,文官死柬武将死战是他们的基本职责,也是其全部价值所在。让一代武将苟且偷生,以牺牲自己的名节为代价换取一方百姓的平安,实在太难为他了。

问题是,中国人至今还在肆无忌弹地纪念当年史可法的莽撞,以爱国主义为名对几百年前的迂腐心驰神往,就实在有点不正常了。今天,不但扬州有《史可法纪念馆》,且《史可法》还被排成各种体裁、剧种的戏剧和影视剧。我敢说,如果唐生智面对日本军队的疯狂进攻,不是弃城逃跑而是照准自己脑袋开一枪,没准今天的南京也会有《唐生智纪念馆》,唐大人爱国的英明恐怕不会比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等人差多少。至于其违抗军命,执意开启南京战场导致南京大屠杀的丑事,自然可以一股脑推到凶残的日本鬼子身上。无论如何,爱国是无罪的,哪怕它带来了洪水滔天。

爱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具有道义上的美感。然而,当它和“碎他人之玉,全自身之瓦”的丑行成为孪生兄弟的时候,灾难和邪恶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南宋,爱国愤青们两度杀死前来谈判的蒙古使节,导致蒙古方面终于在狂怒之下灭掉南宋,不但逼迫南宋皇帝跳海自杀,还在四川等地制造了几百万人口的大屠杀。直到今天,也有大量爱国愤青们狂热地叫嚣武力解放台湾,甚至动用原子弹和美国、日本在钓鱼岛决战。这些爱国愤青,平时大多是父母面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甚至还有身在海外的小留学生,他们躲在一个安全的角落高喊爱国口号,让海峡两岸的黎民百姓去面对中共、台湾、美国的炮火。我很难设想这些骄纵惯了的毛孩子能在战争爆发以后真的去充当炮灰。他们不过是传承了“碎他人之玉,全自身之瓦”的酱缸式爱国传统罢了。

前几天看电影lord of the rings,突发奇想,咱们这酱缸式爱国传统,实在是像极了那法力无边的指环。自从梁启超等人引进了西方式的民族主义,国民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就成了政客们争相挖掘抢夺的政治资源。应该说,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并不一样,前者属于弱国,后者属于强国。古代中国只有爱国主义,鲜有民族主义,就是因为中国是个地区文明的中心,除了满蒙两次入主中原以外,从来都是欺负别人,谈不上被别人欺负。今天的美国也是这样,美国其实奉行的是国家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您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幼稚得让我惊讶不已的话:美国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不客气地说,您老连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都没分清楚,实在让我不敢相信您是干这个的)。基本上将,越是落后挨打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就越强烈,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越分不清楚,这两个“主义”隐含的政治资源就越可观。第一个把民族主义当作政治资源来利用的大概就是孙中山,他的三民主义的头一个“民”,就是民族主义。利用民族主义,孙大炮不但成功地颠覆了满清政权,还顺带着兜售了他的另两个“民”――民生和民权主义。随后的蒋介石更是高举民族主义大旗,三民主义到了蒋介石手里其实只剩下一民了。老蒋几乎把近代中国所有的落后的都归结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和诸多不平等条约,开启了用“帝国主义入侵”做民族镇痛剂的先河。随后的中共的历史教育不过是继承了这种传统。今天,海峡两岸的近代史教科书口吻惊人的一致,这一点从网上流行的那部《一寸山河一寸血》里就能看出来。

老蒋虽说成功地利用民族主义统一了中国,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租借地,但他没想到的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其实是柄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伤己。所以,当他领导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其个人和政党的声望都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在野的共产党照样可以利用民族主义声浪把他搞垮搞臭,“沈崇事件”就是一例。一个北大女生,被外国大兵强奸,这在任何方面都是不能被中国人容忍的。偏偏老蒋在这件事上处理得很不策略,先是矢口否认有这件事,后来又说受害女生有意勾引美国大兵。于是,共产党抓住机会一举发动了席卷全国的“抗暴运动”,利用一个年轻女孩的贞操做令箭,用年轻学生的肾上腺做主力军,用吐沫和口水做武器,把刚刚领导抗战成功的中央政府搞得奇臭无比,狼狈不堪,为打内战奠定了舆论基础。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创造的一项奇迹。

前些日子,CFC有位网友诘问“爱国有什么用”。毫不奇怪,他随后遭到了众人的围攻。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不需要靠吐痰和暴露生殖器。爱国,在中国文化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起码能起到卫生巾的作用。一切政治斗争的肮脏和丑恶,都能被这个卫生巾成功地掩盖,留给外界的只有漂亮光洁的内裤和一双双想入非非的眼睛。爱国,这个只剩下美学价值的怪物,已经距离理性遥不可及。一切理性的声音都能在爱国的狂躁中淹没得无影无踪,弱势群体的利益更是在爱国的车轮下被碾得粉碎。在爱国的狂躁下,中国人异想天开地想用七八年时间超英赶美;在爱国的口号下,数不清的愤青、愤老们叫嚣着打核大战;在爱国的口号下,全国人民都必须勒紧裤腰带打造各种形象工程;北京郊区的农民必须无条件搬家给奥运工程让路;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也被通知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内不许生炉子,以应付国际奥委会老爷们那娇贵的鼻粘膜;杨立伟一趟公款旅行就能名正言顺地花掉10个亿;各级贪官们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用军警,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来对付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工潮和农民集体上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更是被“爱国”和“顾全大局”的口号荼毒,成了民族冲突的牺牲品……

爱国,猛于虎也。

今天,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如果还整天爱国爱国的,至少是没良心的表现。这是我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就在我下个星期就要上飞机回国的时候,却突然天上掉下馅饼,收到这边一家公司的offer。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吹爱国的牛皮,说自己如何“谢绝了国外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效力”。如果不介意那催人欲吐的恶心,我完全可以凭借这句话回国以后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原始的生理反应让我宁可做个真小人,也不愿做伪君子。好在国内的一家公司也给offer了。我不但回国后绝口不会提这边的情况,对了解情况的朋友也是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跟他们讲:我回国是因为适应不了这边的文化环境,无法和本地人打成一片;因为我的语言能力太差,跟鬼子相比永远是半聋半哑;因为我既没混到学历也没混到工作经历,我是个彻底的loser;我回国不是因为我爱国,而是因为国爱我,给了我工作,也给了我欢乐。

当我终于决定回国继续给共产党做奴才,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时候,我突然感到那个公鸡形的国家此时离我如此之近,浩瀚无边的太平洋不过是一汪水而已。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故宫城墙下剃头的老头,二环、三环飞奔的车辆,这一幕一幕逐渐在脑子里展现开来。爱国,就是这么实实在在。对于久别故土的成年人来说,爱国就像遇到一个陌生女郎,突然张口说了声“我爱你”。那感觉绝对精彩,尽管我对她充满了警惕。

加油吧,比留在这里养老好!
 
阿潘、老V,等了半天你们的话也太少了点,老Q干脆一声不吭装没看到。俺很有意见。还是让俺来不代表你们来说几句话。

松大侠好:恭喜您有机会为红朝效力,愿您在国内前程似锦,飞黄腾达,一发而不可收。只可惜您没拿了那个天上掉下来的offer在加拿大多逗留一两年,和鬼子们增加点近距离接触,多吸收一些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幽默感带回国内为中华文明增添一丝营养。俺个人非常喜欢鬼子,以至于想留下来不走了。这是俺不爱国的表现之一,值得深刻检讨并决心在n年后向您学习改正错误。

尽管我们的观点大不相同,你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俺还是佩服的。您骨子里比俗人俺爱国得多,小J和其他一再提起某句话的小朋友们不太能理解说那句话的复杂心理,俺认为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俺个人虽然不太注重爱不爱国,但是尊敬你和J小伙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您关于爱国主义的分析有许多俺也是同意的。(反对的也有,没时间争了)

您在国内尽可多花时间忙您的事业,在中国多数成年人在太平盛世不十分关心爱国主义和不爱国主义只管自己赚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情况会不一样),你们也没什么可争的。休闲时间欢迎上CFC来玩玩。骨头痒了想施展拳脚的话,您也没有必要花太大的力气说服所有人。普通百姓对历史的了解只局限于民间传说的水平,不成熟的年轻人甚至排斥他们感情接受不了的事实,这都是正常现象。俺认为不必要求他们的认识与学术界的、或是应该了解真实情况的领袖们的认识保持一致。何况你说的也只是您认为是正确的。

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的爱国主义产生,俺认为之所以有大量爱国愤青主要是由于性格特殊的右愤青们言论的激发而不是共党的灌输。俺的假说可以解释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国内尽管媒体上只有赞颂没有批判,普通百姓当中骂共党的人有的是,没有太多的人会反感。而在海外论坛上,攻击中共的人却经常遭骂。俺的假说也有旁证:已经有多人声称是到了国外或上了网才变成愤青,甚至还有人说过是上了CFC之后才成为愤青的。右派们和俺的看法则不同,他们出于俺不知道的神秘原因非常坚定地确信愤青的观点是来自于较低的智商、较差的独立思考能力、加上伟光正的灌输。俺不想进一步讨论俺的这个假说。

想当初俺之所以注册笔名参与论战是出于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因为俺发现政见相同的人竟然碰巧也有极类似的个性让俺惊讶。一年多来四大右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新右派也不断地出现,他们的行为和转变之前的老右类似,可惜才华还没有一个赶得上老右的。

这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上,大部分的谎言连说的人自己都认为是真的,能看得见相对真实的人是极少数,这并不影响世界的运转。非常有趣的是觉得别人相信了谎言的人有时自己却在相信另一种谎言,并且之所以非常强烈地觉得别人在上当正是因为自己对另一种谎言的深信不疑。俺这话对您有点无的放矢尤其是现在,但是还是想提醒您批判地看芦笛之流的文章。在奸坛上有些人的谎言容易看出来,有些人则隐蔽得多。比如伪淑女茉莉就是一例。每次您提到瑞典挪威俺就想起她老人家。

祝松大侠一路顺风。

另外,老华侨和小贱贱是不是也来点意见?
 
最初由 无业游民 发布
阿潘、老V,等了半天你们的话也太少了点,老Q干脆一声不吭装没看到。俺很有意见。还是让俺来不代表你们来说几句话。

松大侠好:恭喜您有机会为红朝效力,愿您在国内前程似锦,飞黄腾达,一发而不可收。只可惜您没拿了那个天上掉下来的offer在加拿大多逗留一两年,和鬼子们增加点近距离接触,多吸收一些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幽默感带回国内为中华文明增添一丝营养。俺个人非常喜欢鬼子,以至于想留下来不走了。这是俺不爱国的表现之一,值得深刻检讨并决心在n年后向您学习改正错误。

尽管我们的观点大不相同,你的才华和广博的知识俺还是佩服的。您骨子里比俗人俺爱国得多,小J和其他一再提起某句话的小朋友们不太能理解说那句话的复杂心理,俺认为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俺个人虽然不太注重爱不爱国,但是尊敬你和J小伙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您关于爱国主义的分析有许多俺也是同意的。(反对的也有,没时间争了)

您在国内尽可多花时间忙您的事业,在中国多数成年人在太平盛世不十分关心爱国主义和不爱国主义只管自己赚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情况会不一样),你们也没什么可争的。休闲时间欢迎上CFC来玩玩。骨头痒了想施展拳脚的话,您也没有必要花太大的力气说服所有人。普通百姓对历史的了解只局限于民间传说的水平,不成熟的年轻人甚至排斥他们感情接受不了的事实,这都是正常现象。俺认为不必要求他们的认识与学术界的、或是应该了解真实情况的领袖们的认识保持一致。何况你说的也只是您认为是正确的。

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的爱国主义产生,俺认为之所以有大量爱国愤青主要是由于性格特殊的右愤青们言论的激发而不是共党的灌输。俺的假说可以解释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国内尽管媒体上只有赞颂没有批判,普通百姓当中骂共党的人有的是,没有太多的人会反感。而在海外论坛上,攻击中共的人却经常遭骂。俺的假说也有旁证:已经有多人声称是到了国外或上了网才变成愤青,甚至还有人说过是上了CFC之后才成为愤青的。右派们和俺的看法则不同,他们出于俺不知道的神秘原因非常坚定地确信愤青的观点是来自于较低的智商、较差的独立思考能力、加上伟光正的灌输。俺不想进一步讨论俺的这个假说。

想当初俺之所以注册笔名参与论战是出于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因为俺发现政见相同的人竟然碰巧也有极类似的个性让俺惊讶。一年多来四大右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新右派也不断地出现,他们的行为和转变之前的老右类似,可惜才华还没有一个赶得上老右的。

这个充斥着谎言的世界上,大部分的谎言连说的人自己都认为是真的,能看得见相对真实的人是极少数,这并不影响世界的运转。非常有趣的是觉得别人相信了谎言的人有时自己却在相信另一种谎言,并且之所以非常强烈地觉得别人在上当正是因为自己对另一种谎言的深信不疑。俺这话对您有点无的放矢尤其是现在,但是还是想提醒您批判地看芦笛之流的文章。在奸坛上有些人的谎言容易看出来,有些人则隐蔽得多。比如伪淑女茉莉就是一例。每次您提到瑞典挪威俺就想起她老人家。

祝松大侠一路顺风。

另外,老华侨和小贱贱是不是也来点意见?

先记下,回头再说。
 
说句实话,松老的“毅然”多少让人感到突然。人都很自私,总希望周围能有几个志同道合者,那怕是网上。但松老的走,看来对松老本人还是利大于弊,於是本人在突然之后,还要为松老做欢欣状。松老的文采和雄辩在网上算是翘楚,引左营老无的话:“才华和广博的知识俺还是佩服的”,咱从松老那里也学了不少,而且松老历来是个有始有终的人,临走还不忘把前一段的争论做个总结。

老无说“在中国多数成年人在太平盛世不十分关心爱国主义和不爱国主义只管自己赚钱”,这咱同意。其实,右愤们和“中国多数成年人”一样,对人权更关心(注意,据中共说,人权的核心是生存权,而赚钱是生存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左愤们才最关心爱国主义和不爱国主义。例如,右愤们经常使用的“奴才”这个词和爱国与否无关,而左愤们经常使用的“汉奸”一词,则属於爱国字典的内容。

老无说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国外的愤青好像比国内多(这里讲的是比例,而不是绝对数字),我承认这是事实,但老无认为“之所以有大量爱国愤青主要是由于性格特殊的右愤青们言论的激发而不是共党的灌输”,本人不能同意。因为老无也承认国内骂共党的右愤(比例)比国外多,如果按照老无的推论,岂不是会造就更多的左愤(比例)? 最终趋於平衡的结果,应该是国内外左右愤青的比例差不多,但事实却不是这样。根据个人在海外这几年接触的人,粗略地归纳几类国外左愤的成因,当然也可以反推,归纳出几类国外右愤的成因:

1.改革开放这几年,造就了一批有钱人,这里面包括合法的商人白领和非法的贪官,直接收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及他们的亲属,相对於那些改革开放中广大的失败者,这些即得利益者更少地接触社会丑陋,甚至浑然不知。这些人也更有机会出国,而他们出国之后,自然对中国现有的体制要有所维护,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些小留学生,在出国之前,根本就没离开过出生的那个繁荣的都市。

2.华人百多年的历史,基本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屈辱来自外部,更多的来自内部,这种屈辱伴随着文明的衰落,在华人内心打上了深深的自卑情结。华人出国之后,直接面对西方高度的物质特别是精神文明,使得原本的自卑进一步加剧。结果是一部份人变得异常敏感和不可理喻,也就是“有多人声称是到了国外或上了网才变成愤青”。比如,你如果在国内批评随地吐痰的现象,基本没人有异议,但如果你在国外说这话,这个事实会极大地刺激一部分人的自卑情结,比较典型的反应就是: 外国人也吐痰。实在找不到现行,就翻历史,例如关于人权问题,把西方的历史抹在中国的现状上。中国的民工现象可做参考。

3.离开中国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痛苦的经历和现象,渐渐淡忘,留在心里的基本是美好的记忆,这一点,和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基本相似,如果有人怀疑你的童年,估计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在国内,丑陋和罪恶却在随时随地地提醒着人们,所以,“在国内普通百姓当中骂共党的人有的是,而在海外论坛上,攻击中共的人却经常遭骂”。

4.由於中国的现行体制,使执政党,政府,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有着错综复杂的交叉,反观西方,执政党和国家的利益只有几年十几年的交叉。由於中国的这种特殊性,对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抨击,难免不伤害到某些人的国家或者民族情结。

总之,国外华人的爱国现象非常有趣,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祝松老鹏程万里,有可能再来CFC看看。
 
国外的愤青多,俺认为是距离产生的美感,对一个东西太熟悉了,看到的缺点就多,就如身在加拿大,对加拿大太熟悉了,骂加拿大的比例就会高,俗话说,老婆是别人家的好。离开中国后,才发现国外没想象那么好,爱国的比例就会高。
 
最初由 捶妮春 发布


Don't try to bring Red Dynasty down.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for Chinese who came out of it. It doesn't make you better off either.

To hell with your Red Dynasty, it makes hell of a sense,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d suffered before they managed to get out. No matter how much you love the bloody thing, be it that it screwed you or you screwed it, it still makes a lot of sense just to curse it.
 
[ZT] 贪官爱国论 -- 戴隆中

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是否爱她也就成为一个独特的问题。在美国,据说,没有人指责焚烧国旗的人是不爱国,连反对美国正在进行的战争的人也可以是爱国者。因为那个国家是所有国民的国家,而不仅仅属于白宫。所以,指责小布什的伊拉克政策的人,不仅没有‘叛国罪’,反而可以气势如虹地与小布什竞争总统宝座。同样,在法国,总统心目中的接班人,可以被判有罪,没有人敢说做出这种宣判的法官是‘颠覆犯’,更不能指控法官是‘反法反巴黎’的‘法奸’。尽管美法争吵不断,尽管我们胡主席高调赞扬法国、温总理笑面拜访白宫,可是,要知道,中国这个国家不一样,爱她也就有不同的爱法。试举一例,可以为国民爱国立一楷模。

这个例子,就是贪官。贪官各国都有,民主国家也并不例外。刚才讲到的法国总统接班人,就是因为贪渎而获罪,他的前总理身份也未能帮助他避免这种宣判。但是,中国的贪官有一点与各国不同,那就是:他们都是爱国的典范。说这个话,理由很多,这里只能谈几个要点。

第一,贪官几乎全部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爱不爱国?相信答案绝对肯定。共产党员不仅爱国,而且只有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只有他们可以定义怎样算爱国。这样的一个了不起的爱国者,你能质疑说他做的事情是不爱国?既然不能质疑,既然他不可能不爱国,他做的事情,当然也是爱国的,包括贪污在内。

有人说,共产党员都爱国,但并不是人人贪污,因此贪污不等于爱国。这个话,其实正是我们第二个理由要说的:贪官在共产党里也不是一般人物,而是党的各级干部,当然不能把他们混同于普通党员。如果我们要谈论普通党员和党的干部谁更爱国,你的答案是什么?当然是党的干部更爱国。如果你怀疑这个结论,我想你可能会犯上‘颠覆’罪。根据北京精神,只有爱国者才有资格治理香港。同理,也只有更爱国的人,才能治理中国。目前治理中国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党的干部。如果你不认为党的干部比任何人都更爱国,岂不是怀疑他们没有资格治理中国?岂不是打算‘颠覆’党的政权?所以说,合理的结论只有一个:党的干部是最最爱国的人。所以说,他们贪污,那是最最爱国的行为。如果还有很多普通共产党员不贪污,那并不能证明贪污不是爱国,而只能证明这些普通党员爱国程度还不够,恐怕这也正是他们不能成为党的干部的一个原因。

贪官爱国不仅是一个理论推论,而且是有许多铁的事实来支持的。比方说,出国访问或会见外宾,贪官的西装,比不是贪官的什么人的服装,一定会更为合身、体面,那当然为国争光,不至于让我泱泱中华上国被人小瞧。又比方说,贪官往往红光满面,肥头大耳,这也可以看是显示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一个具体指针。记得以前朋友之间开玩笑,常说那些干瘦如柴的人替伟大祖国丢人,不正是这个道理嘛。再比方说,贪官涌现也正是我们国家富强发达的表现――如果国家穷,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么多贪官?话又说回来,你看不到国家进入盛世的伟大历史发展,单单盯几个贪官,这很让人怀疑你是不是爱国。贪官对伟大祖国了不起的经济发展成就一定欢欣鼓舞,而且到处勾搭香港、台湾或者其它什么地方的富商,拿着他们的好处再帮助他们在中国赚钱,共同促进中国的繁荣,那不是比你爱国多了?

岂止于此?贪官爱国还有他正确的政治导向。你有听说哪个贪官拥护‘还政于民’吗?你有听说哪个贪官欢迎政治改革吗?你有听说哪个贪官赞成民主选举吗?统统没有。我们知道,在香港,主张‘还政于民’,就是不爱国;在大陆,要求政治改革,就是不爱国。你看,贪官反对这一切东西,可见贪官是从政治上出发真正爱国。所以,尽管不时会有几个贪官潜逃美国或者加拿大,但是,却不会有一个贪官主张借鉴美国或者加拿大来改革中国的那套政治制度。爱国爱国,他可以热爱外国的生活,甚至热爱外国的国籍,但却至死不改地热爱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这样的人就是爱国者,这就是中国的独特的‘爱国’概念。
 
最初由 捶妮春 发布


You are not alone. There are many people cursing Red Dynasty. I don't think cursing can make them better off. People who don't know the system or game rules well tend to complain more than others. Having told them that their cursing doesn't make sense, what else can I say? Not much. Leave them alone and let them curse and curse.

You're not alone, either. If you don't think so, then don't bother thinking. It's not the rules of the game, it's blatant stupidity and cheat. Those who miss, defend and love the bloody thing so much mostly are beneficiaries of the so called 'game', it's nothing but stealing and lies. As a matter of fact, what you want to say or have said doesn't make any sense, curse may not help much, nevertheless it helps.
 
最初由 panzer 发布


To hell with your Red Dynasty, it makes hell of a sense,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d suffered before they managed to get out.
May I assume that you are one of those who had suffered before they managed to get out?
 
恕我直言,各位,一群中国人在中文网站用英语发言,不觉得搞笑吗?
 
最初由 James 发布
恕我直言,各位,一群中国人在中文网站用英语发言,不觉得搞笑吗?

OK, I want to ask this question long time ago: how do you write Chinese ? What software package do you need ? 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learn ?

If I could, I would. But I heard it was very hard to input Chinese.
 
哦,原来松鼠大侠是中国内地人啊,我还一直以为是台湾人呢,真是眼拙,也贴破眼镜.

记得以前看到过松大侠的一句:"世界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是中华民国"那一句,还真得拍案惊奇呢. 只是当时懒得回复.

现在松大侠走了,再也不会来了,还真是CFC的损失哪,又少了一个民主代言人啊
 
如果说James是“大尾巴狼”,那“白眼狼”用在谁身上好呢?“聊爱国”??!!!呵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