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沉船有新说

Marvin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08-23
消息
3,138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148
大众科技报 (2004-02-19)

  茫茫大海,何等奇妙,人们在探索中逐步认识它。一艘航行的海轮,有时也会走上其莫名其妙的不归路。

  国外研究人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大海深处有一种甲烷(CH4),它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会变成固体,这些像冰一样的甲烷沉积物在上浮时会变成气态,在海面上形成巨大的气泡,船舶如驶入此海域,可能会危及船舶的生存。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发表了这样的观点:“百慕大地区”船只失踪的原因,很可能是海底沼气突然爆发产生的大量气泡所致。他曾多次用实验来证明他的这一观点。有报道说,他曾在一名好莱坞特技大师的帮助下,在佛罗里达州布拉登顿附近的海边人工炮制了一起“百慕大”事件:一艘重达4吨的游艇,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海底气泡生生“吞没”了!

  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一条古老法则,完全可解释“百慕大”现象。阿基米德曾经称,如果一个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那么水的密度必须大于这个物体的平均密度。但是,水中气泡却能使水的密度降低,从而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没。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冰冷的海床底下,藏有大量的甲烷结晶,当海床变暖或发生海底地震时,这些沼气结晶就会被震翻出来,迅速气化释放出水面,这些巨大的沼气泡沫可以使周围海水的密度降低,失去原有的浮力,如果此时正好有船只通过,就会因浮力不足而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布鲁斯・迪那多还称,“百慕大地区”产生的沼气泡沫可能达数英里之宽,这样大范围的气泡喷发足以弄沉一艘长达数百英尺的货船。但他们不需要模仿那样“惊人”的场面,工作人员只需要制造出60多米范围的气泡就行了,而他们将要沉没的,是一艘长达23英尺的游船。实验人员在经过5次排放压缩空气、模拟海底气泡爆发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那艘游船果然在一片气泡中沉下了水底!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也从理论上表明了这一观点:海底冒出来的甲烷气泡会导致船舶沉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一些船舶莫名其妙消失的原因。澳大利亚默纳西大学的梅和莫纳汉指出,他们已经证明从这些沉积物中冒出的气泡是怎样使船舶下沉的。梅和莫纳汉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物理》杂志上发表的报告中称,通过声纳监测北海(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海底,发现了大量的甲烷气体和喷发场所。最近在称之为女巫洞(witches hole)的一个特别大的气泡喷发场所中央发现了一艘沉船。造成沉船的一个原因是船舶航行到了水下释放出甲烷气泡的地方时失去了浮力。把船舶最后所处的位置与船舶在女巫洞中的位置联系起来,完全可以支持气泡理论。不过,至今尚无人看见过气泡喷发,也没有人知道甲烷沉积物释放的气泡到底有多大。

  梅和莫纳汉建立了一个从一艘船下释放出单一大气泡的模型,他们把水挡在两块直立的玻璃板之间,从水的底部喷出气泡,用摄像机记录浮在水面上的聚丙烯“船体”的变化。他们认为船舶是否沉没完全取决于船舶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如果船舶离气泡有一定的距离,船舶不会被吸入波谷(凹点);如果船舶发生危险的位置正好是气泡的滞流点和波谷形成的水面凸起的边缘之间,船舶极有可能沉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