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文凭造假的正面意义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日相小泉纯一郎“留学伦敦两年”的“学历”,被日本媒体揭发为言过其实。日本《邮报周刊》向伦敦大学教务处证实,小泉在英国的九个月,只在该校客串性地旁听几门课,也没得到任何学位。


这段丑闻得到中国国内的大小媒体争相报道或转载,让广大同胞大快人心。


的确,堂堂一个国家首相竟然捏造虚假学历,欺骗本国民众。尤其发生在“帝国主义”的日本,更是丢人。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从这件丑闻中或许也看出一些正面意义来。而且,这些正面的东西恰恰还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亟待完善的。


我们近年一直倡导“诚信”,要“打造阳光政府”,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要提高行政“透明度”,然而,事实距离理想还有很大差距。


你想想,一个国家首相的文凭“掺水”,本来也不是那么大件事,却能被媒体曝光,并穷追猛打。这样的国家,还有什么事不能“阳光”的呢?又还有多少不诚信的人,在弄虚作假时不掂量一下造假的代价呢?


比较而言,我们的一些商品造假者,政治造假者,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像王怀中、成克杰、胡长清、李真等,都是在胡作非为到危及自己身家性命的情况下,才被绳之以法,才被公之于众。


长期被蒙在鼓里的广大公众,需要的正是媒体穷追猛打的“知情权”。这,才是“阳光”呐!


当然,小泉的某些举动,比如不顾亚洲的群情汹涌,年年“拜鬼”,说一套做一套,是我们不能苟同的。同时,本人也不排除小泉有更大更深入地腐败的可能。


不过,日本媒体为了维护日本民众的知情权,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敢于把小泉的“鬼把戏”大胆戳穿,这种没有“为尊者讳”的精神,是真正的“阳光”举动,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


媒体敢于和首相对着干的同时,却没有丝毫受到首相的压制和报复,我们相信这样的政府虽然也有黑点,但至少在首相文凭造假这件事上,是“阳光”的、“透明”的。


在强大舆论监督下的“阳光”和“透明”,让我们看到一种力量。文凭造假被戳穿的事例,说明了媒体的穿透力真是事无巨细。要是小泉领悟到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他还想再进一步犯“大案要案”时,恐怕也有点胆战心惊了。


令人感慨的是,刚刚触礁的王怀中,在安徽阜阳等地作恶多端多少年,直到“出事”前是没有媒体敢于站出来“监督”的。


徜若我们的一些媒体能有日本媒体的一半勇气,也能在不受威吓的情况下挖大挖小,翻东翻西,早日把腐败行径曝晒于“阳光”,或许便足以让王怀中们不至于赔上身家性命,而国家也足以挽救众多干部,为群众挽回多少损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