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三月十二日消息 今年三月台湾大选时即将举办的公投不仅引发台湾海峡局势趋于严峻,而且导致美国和海峡两岸三边关系紧张互动,成为海峡两岸外交的头等议题,也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议题。同时,这一议题是主导岛内政局变幻的主要因素,如果进一步恶化,还会成为影响大陆政局和美国政治大选的重要因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和海外华人新闻机构于2004年2月26日下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会议室联合举办「台湾公投和美中台互动」研讨会,邀请熟悉台湾、大陆和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和民众看法的学者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并试图在交流中准确表述他们各自了解的方面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朱锋、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社长何洪泽、纽约资深政论家孟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和台湾问题专家James Seymour、董建宏、陈希、张健、张铁志、Martin和Scott与会并发言。
以下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生陈希在会上的发言:
公投风波这样比较大的事件为政治检讨提供丰富素材,对中国大陆是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因为在这样的事件中,美国与两岸三边频繁互动,澄清了三边关系中许多原本含混的方面。中国大陆可据此反思自己过去的看法和理解其它两方在台独问题上的态度走向,以此决定今后策略。我个人推测,通过对这次风波的观察研究,大陆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会产生悲观想法。大陆至少可以对自身政策、台湾政治生态及台美关系这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大陆90年代以来的对台政策是恩威并重。在特殊敏感时期对于台独势力严厉谴责并以武力相威胁;在正常时期则采取怀柔政策,除在两岸往来中给台湾人各种照顾外,还有特殊的一国两制政策,比给香港多得多的保留权力,例如可以保留军队和部分外交权。但今天看来,「威」这方面造成台湾人民的反感,「恩」这方面就实效而言也很失败,因为多数台湾人似乎难以体会大陆的善意政策,在如台湾地震及SARS等事件中对大陆政府的处理手法多有不满。这些年来两岸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未增加台湾人民对统一的支持和向往。最近我因为一些事务得以与台湾驻纽约外交官聊天,发现驻这样重要城市的台湾外交官居然都不知道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所不同于对香港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台湾人民对大陆政府的对台政策的认识很负面和片面。在许多问题上不清楚大陆的怀柔政策,即便知道也不相信。这不仅是因为大陆对台工作做得不好,更与台湾政治气氛和社会心态有关。大陆因此可以意识到,攻心之策困难重重,即便以后改进自身政策,也难保证会有良好效果。
二、大陆过去估计可以和平统一台湾是相信在适当的政策和姿态应对下,可以拉拢壮大岛内反台独或非台独势力,并培养支持统一的社会心态。现在,公投风波突显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发生已有较大变化。国亲两党这次为选举利益回避滑铁卢而跟进民进党的公投立法,使得台湾政治意见的生态整体移向台湾独立。这种转向不仅有选举政治和政治精英操弄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社会心态作为后盾。今后,制约台独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意见都更少更弱了。如果再有机会,很难想象有重大势力会在岛内制约台独。当国亲两党以逼迫民进党玩台独游戏以激怒美国压制民进党时,这种游戏已经非常危险;假戏真做是完全可能的。
三、这次事件对大陆的教训不都是负面的,美国对台独的态度对大陆而言是一大亮点。过去,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最不放心的是美国。就大陆而言,台湾问题是因为美国插手而造成的,台独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在美国保护下壮大的。小布什总统上台甚至似乎要一改过去六任总统的战略模糊政策,明确警告大陆不得犯台,否则美国将保护台湾安全。此次台湾推进公投,多少是受小布什姿态的鼓舞。虽然大陆也明白,美国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至高原则,并不一定真会为台湾而与大陆直接交手。但美国对台湾保护的承诺究竟牢靠到什么程度,对大陆和台湾而言都十分模糊的。大陆由此次事件可以知道,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并非坚定不移,而是在一定的情势下有可能退却。例如,在美方认定台湾方面是肇事者,或者美国在朝鲜或别的问题上尤其需要中国支持的时候,美国很可能选择不直接卷入台海军事冲突。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会也会支持总统一定程度的「放弃台湾」。美国对台政策在时间上的波动性,给大陆在不得不采用非和平手段收复台湾时提供了较佳的行动时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和海外华人新闻机构于2004年2月26日下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会议室联合举办「台湾公投和美中台互动」研讨会,邀请熟悉台湾、大陆和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和民众看法的学者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并试图在交流中准确表述他们各自了解的方面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朱锋、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社长何洪泽、纽约资深政论家孟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和台湾问题专家James Seymour、董建宏、陈希、张健、张铁志、Martin和Scott与会并发言。
以下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生陈希在会上的发言:
公投风波这样比较大的事件为政治检讨提供丰富素材,对中国大陆是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因为在这样的事件中,美国与两岸三边频繁互动,澄清了三边关系中许多原本含混的方面。中国大陆可据此反思自己过去的看法和理解其它两方在台独问题上的态度走向,以此决定今后策略。我个人推测,通过对这次风波的观察研究,大陆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会产生悲观想法。大陆至少可以对自身政策、台湾政治生态及台美关系这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大陆90年代以来的对台政策是恩威并重。在特殊敏感时期对于台独势力严厉谴责并以武力相威胁;在正常时期则采取怀柔政策,除在两岸往来中给台湾人各种照顾外,还有特殊的一国两制政策,比给香港多得多的保留权力,例如可以保留军队和部分外交权。但今天看来,「威」这方面造成台湾人民的反感,「恩」这方面就实效而言也很失败,因为多数台湾人似乎难以体会大陆的善意政策,在如台湾地震及SARS等事件中对大陆政府的处理手法多有不满。这些年来两岸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未增加台湾人民对统一的支持和向往。最近我因为一些事务得以与台湾驻纽约外交官聊天,发现驻这样重要城市的台湾外交官居然都不知道对台湾的「一国两制」所不同于对香港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台湾人民对大陆政府的对台政策的认识很负面和片面。在许多问题上不清楚大陆的怀柔政策,即便知道也不相信。这不仅是因为大陆对台工作做得不好,更与台湾政治气氛和社会心态有关。大陆因此可以意识到,攻心之策困难重重,即便以后改进自身政策,也难保证会有良好效果。
二、大陆过去估计可以和平统一台湾是相信在适当的政策和姿态应对下,可以拉拢壮大岛内反台独或非台独势力,并培养支持统一的社会心态。现在,公投风波突显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发生已有较大变化。国亲两党这次为选举利益回避滑铁卢而跟进民进党的公投立法,使得台湾政治意见的生态整体移向台湾独立。这种转向不仅有选举政治和政治精英操弄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社会心态作为后盾。今后,制约台独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意见都更少更弱了。如果再有机会,很难想象有重大势力会在岛内制约台独。当国亲两党以逼迫民进党玩台独游戏以激怒美国压制民进党时,这种游戏已经非常危险;假戏真做是完全可能的。
三、这次事件对大陆的教训不都是负面的,美国对台独的态度对大陆而言是一大亮点。过去,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最不放心的是美国。就大陆而言,台湾问题是因为美国插手而造成的,台独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在美国保护下壮大的。小布什总统上台甚至似乎要一改过去六任总统的战略模糊政策,明确警告大陆不得犯台,否则美国将保护台湾安全。此次台湾推进公投,多少是受小布什姿态的鼓舞。虽然大陆也明白,美国以自身的国家利益为至高原则,并不一定真会为台湾而与大陆直接交手。但美国对台湾保护的承诺究竟牢靠到什么程度,对大陆和台湾而言都十分模糊的。大陆由此次事件可以知道,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并非坚定不移,而是在一定的情势下有可能退却。例如,在美方认定台湾方面是肇事者,或者美国在朝鲜或别的问题上尤其需要中国支持的时候,美国很可能选择不直接卷入台海军事冲突。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会也会支持总统一定程度的「放弃台湾」。美国对台政策在时间上的波动性,给大陆在不得不采用非和平手段收复台湾时提供了较佳的行动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