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三月十五日消息 今年三月台湾大选时即将举办的公投不仅引发台湾海峡局势趋于严峻,而且导致美国和海峡两岸三边关系紧张互动,成为海峡两岸外交的头等议题,也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议题。同时,这一议题是主导岛内政局变幻的主要因素,如果进一步恶化,还会成为影响大陆政局和美国政治大选的重要因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和海外华人新闻机构于2004年2月26日下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会议室联合举办「台湾公投和美中台互动」研讨会,邀请熟悉台湾、大陆和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和民众看法的学者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并试图在交流中准确表述他们各自了解的方面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朱锋、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社长何洪泽、纽约资深政论家孟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和台湾问题专家James Seymour、董建宏、陈希、张健、张铁志、Martin和Scott与会并发言。
以下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生张健在会上的发言:
我们都知道台湾问题是美中台三边政治家头疼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动感情的问题。现在有许多文章分析根源,讨论事态严重性,探寻出路。但在我看来,这些解决问题的尝试其实是问题的一部分,也许甚至使得问题更严重。因为,在这些努力的背后的指导思想有问题。我一直关注民族主义,也许我会选择中国的民族主义作为博士论文课题。我们都知道,是两岸的民族主义导致围绕台湾问题的冲突;台独是台湾的民族主义,而反台独是大陆的民族主义。但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主义?据我看,正是对此的曲解和误解,才造成台湾问题的真正困境。
让我以解读台湾的外省人的心态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追溯中国特殊的民族主义,我们会注意南宋是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政治文化中特有的民族主义情结是在那时形成的,特别是祖国危难、分裂和被侵略时的中国人的气节和情怀在那时体现得很充分。当国家被异族打败,甚至首都被占领时,一批南宋的主战派感到愤懑。那激越的情怀通过诗词和散文以及故事流传下来。这些南宋人最欣赏和羡慕的是东晋主战派,虽然山河破碎,王朝南迁,但从没放弃对中原要求,而且还有机会打过几个振奋人心的大胜仗。南宋人的激越情怀传到到明朝,通过心性之学大儒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并融入儒学修炼的功夫中。这就是想正朔,拒外辱。蒋介石又将其继承至今。蒋介石一生抗拒外辱并不只是刀兵侵略,而且还有外来思想,所谓「抵制马妖」就是为维护中国文化。在其精神文化资源中,王阳明是重要来源。我们知道,蒋佩服曾文正和王阳明。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人有历史文化传统去理解祖国分裂问题;在中国最具感召力的政治家恐怕不认可西方的思想和制度框架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依据。从17世纪威斯特敏特体系到到21世纪的联合国体系或美国霸权体系都是非中国的,中国人心中从没有真正接受过。现在的所谓主权、住民自决和国际法概念都是中国之外的东西。如果我们坚持仅仅依照这些非中国的东西去理解台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解决方案,我们可能会将问题搞得更糟。因为这些努力的背后是让中国人伤心、屈辱和愤怒的制度安排,今天国际法的许多原则在中国人看来是非正义的。
(英夫整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和海外华人新闻机构于2004年2月26日下午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会议室联合举办「台湾公投和美中台互动」研讨会,邀请熟悉台湾、大陆和美国各种政治力量和民众看法的学者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并试图在交流中准确表述他们各自了解的方面的看法。
北京大学教授朱锋、人民日报驻联合国社长何洪泽、纽约资深政论家孟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和台湾问题专家James Seymour、董建宏、陈希、张健、张铁志、Martin和Scott与会并发言。
以下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博士生张健在会上的发言:
我们都知道台湾问题是美中台三边政治家头疼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动感情的问题。现在有许多文章分析根源,讨论事态严重性,探寻出路。但在我看来,这些解决问题的尝试其实是问题的一部分,也许甚至使得问题更严重。因为,在这些努力的背后的指导思想有问题。我一直关注民族主义,也许我会选择中国的民族主义作为博士论文课题。我们都知道,是两岸的民族主义导致围绕台湾问题的冲突;台独是台湾的民族主义,而反台独是大陆的民族主义。但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主义?据我看,正是对此的曲解和误解,才造成台湾问题的真正困境。
让我以解读台湾的外省人的心态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追溯中国特殊的民族主义,我们会注意南宋是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政治文化中特有的民族主义情结是在那时形成的,特别是祖国危难、分裂和被侵略时的中国人的气节和情怀在那时体现得很充分。当国家被异族打败,甚至首都被占领时,一批南宋的主战派感到愤懑。那激越的情怀通过诗词和散文以及故事流传下来。这些南宋人最欣赏和羡慕的是东晋主战派,虽然山河破碎,王朝南迁,但从没放弃对中原要求,而且还有机会打过几个振奋人心的大胜仗。南宋人的激越情怀传到到明朝,通过心性之学大儒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并融入儒学修炼的功夫中。这就是想正朔,拒外辱。蒋介石又将其继承至今。蒋介石一生抗拒外辱并不只是刀兵侵略,而且还有外来思想,所谓「抵制马妖」就是为维护中国文化。在其精神文化资源中,王阳明是重要来源。我们知道,蒋佩服曾文正和王阳明。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人有历史文化传统去理解祖国分裂问题;在中国最具感召力的政治家恐怕不认可西方的思想和制度框架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依据。从17世纪威斯特敏特体系到到21世纪的联合国体系或美国霸权体系都是非中国的,中国人心中从没有真正接受过。现在的所谓主权、住民自决和国际法概念都是中国之外的东西。如果我们坚持仅仅依照这些非中国的东西去理解台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解决方案,我们可能会将问题搞得更糟。因为这些努力的背后是让中国人伤心、屈辱和愤怒的制度安排,今天国际法的许多原则在中国人看来是非正义的。
(英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