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行必尝美食盘点
作者: 邱一新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4年03月22日 http://www.clibrary.com
在出境旅游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人们对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也有了越来越浓郁的兴趣。本书作者是一位台湾的旅行者,在本书中,他描绘了自己搭乘九家航空公司的班机,在十五天内环游全球的故事。现在摘出的,是有关各国餐饮的内容。其实有些餐馆(如巴西烤肉等)早已悄悄进入了我国内地城市,所以读来颇觉亲切。
阿根廷牛排馆
对一个注重味觉探险的旅人而言,胃口好,旅途当然会更津津有味。既然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我又岂能错过阿根廷牛肉的滋味呢?逛到了拉瓦耶街,我终于如愿,找到了一家看起来很棒的牛排馆,LAESTANCIA。老实说,我是在街的另一头闻香而来的。从门口就可看到右侧烤房,炉火旁围着一支支倒插着全羊、全鸡、乳猪的铁十字架,看起来仿佛是一幕透露着些许宗教意味的牺牲仪式。有一位高卓牛仔打扮的老家伙正在执行这神圣的仪式。他戴着西班牙帽,穿着宽松灯笼裤,腰际还插着高卓标志的“法空尼刀”。他正挥着屠刀,面不改色地肢解羊肉排。
而门口左侧则是窑烤式牛排,我朝思暮想的沙朗牛排就在烤架平台上吱吱作响召唤着我,当然,价位次之的肋骨和丁骨也颇具吸引力。据说,阿根廷人把最上乘的牛肉留在国内自己吃,其余的才外销。
哪一国的牛肉最好吃,巴西还是阿根廷?巴西人可认为阿根廷人不懂烧烤艺术呢,我很想追究此间的孰是孰非。
侍者将我的问题翻译给烤房里头的高卓牛仔听,他持刀冲了出来,豪迈地向我保证:“阿根廷牛肉世界第一,羊肉也是。”说时刀尖还指向我。
我没有异议,继续品尝番茄和洋葱混和的营养沙拉。然后,主菜上来了,盖着金钟罩端到我桌上,侍者如魔术师般迅速揭盖,好让我目瞪口呆眼前的厨师杰作:一块散发着诱人光泽的五分熟牛排,上面还戴着一顶“红帽”,不,其实是大红椒。口味搭配简直可说是“天作之合”,这恐怕是我生平所见最大块的牛排了,我猜大概有十来斤吧,竟然才15个比索(约18美元)而已。
墨尔本的旅馆餐厅
很棒的旅馆当然有很棒的餐厅。Raddi即是墨尔本PARK HYATT旅馆的骄傲。所有进入墨尔本的安捷国际线,机上影片都推荐本餐厅有墨尔本最好吃的食物。
于是,我在某天中午,前往Raddi现场考察主厨保罗先生的厨艺。由于是开放式厨房,所以,保罗先生的一举一动皆难逃客人欣赏眼光的注视。我猜想他一定有很大的压力。
我点了一道前菜,松覃煎蛋。这道菜曾拿过1999年度澳洲美食奖,因此,它的“点播率”很高,当然,要价绝不便宜,24块澳币,我猜想贵的理由是松覃诱人的香味。这道菜的美味教人难以分辨,是主厨的功力所致,抑或是松覃的名气?接着点的是要价34块澳币的烤鸡,做工很像咱们的“叫化鸡”(又名“富贵鸡”),鸡腹里头不知塞了什么配料。反正我整只都啃光了。这是一只细皮嫩肉的春鸡,经保罗先生的秘制酱汁浸泡过,再加上独家手法的木头烧烤(这点又与叫化鸡裹上黄土焖烧不同),看起来如标本般好看,但咬下去皮脆而不油,肉质吹弹可破(绝不像大部分的烤鸡那样咬到牙齿无力还不肯就范)。因此,我建议莅临此餐厅时,勿失良“鸡”。
点心房也是令大家边看边流口水的开放式厨房。我请侍者推荐了一道至今我还不知什么名堂的意大利布丁,带有杏仁味,也有无花果的馅。我吃了觉得口感很华丽,但就是贵了点,要17块澳币。
总计这一餐花了我近75美元,以澳洲菜标准而言,也算是很豪华的一餐了,但是,却毫无地域性可言。如果PARK HYATT要标榜“澳洲料理”,在世界美食争一席之地,就不能不和欧洲菜做个了断,然后以当地食材结合大洋洲的海洋风做出自己的创意菜。不过,我指的可不是澳洲原住民擅长的火烤袋鼠腿、火炙蜥蜴之类的野味大餐。
巴西窑烤大餐
里约热内卢是座不夜城。经营旅行社的项氏夫妇要在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巴西窑烤餐厅MARIUS款待我,好让我用舌头舔一舔异国文化的美味。餐厅就在沿海滩走的“大西洋路”上,才八点多就已经座无虚席了。
我由经验得知,要吃巴西窑烤就得慢慢来,最好是以一档速度慢慢吃,可是,就在我们落座没几分钟,持刀拿烤肉的侍者就接二连三来了。
先是沙朗,再是鸡腿,接着排在后头也不知是牛的哪一部位(恐怕要吃几回合才搞得清楚),有时是鸡心或鸡翅,有时又是猪肉或香肠,我简直无法应付这种轮番的上菜法,最后逼我起身绕自助餐长桌几圈来帮助消化,谁还有余力去对付那长桌上几十道的巴西传统佳肴呢?我怀疑我吃了半头牛。
吃啊,吃啊,我愈来愈力不从心,但侍者显然没有罢手的迹象。幸好,主人看出端倪(我坐立不安),问我要慢一点吗?慢点?呃,不,我想叫停,但他们的屠刀在我面前闪闪发亮,我怎敢喊不?主人哈哈一笑,懂了。
于是,主人将桌上一个绿色筒转了一下,变成红色筒了,侍者才停止靠站。我明白了,桌上那个小圆筒原来是侍者的“交通信号”,绿灯是催请上肉,红灯是不吃了,黄灯则是慢慢来。
这一餐真是无可挑剔,我知道了牛的哪一部位烤起来最好吃,这些部位大概分散在牛后腰至大腿的位置。不过,CUPIN(发音为“古宾”)却是巴西人认为最上等的珍馐,那是牛脖子上突起的一小串肉,所以,每次一出场,就被识货的人拦截了。事实上,我在餐厅消磨了近两小时,也只吃到一次。想到一头牛也才一小串“古宾”,能分到一些就算赚了(这是主人的说法,因为餐厅以人头计,每人约20块美金,不含饮料)。
但窑烤的学问还多着呢。我趁老板来致意时,盛赞烤肉香嫩多汁,他眉开眼笑,直言不讳此中诀窍:首先,肉必须是当日现宰的上优牛肉(绝不能冷冻,只能冷藏);再者,烤的功夫更重要,必须趁油脂尚未滴出来之前翻转,因此,不停翻转的结果是,牛脂原汁原味完全“密封”在牛肉里头,但表面也不能焦,所以翻转的功夫就决定烤肉的品质。
“仙鹤”上的美味
德国汉莎航空的标识是一只“鹤”。按照汉莎航空自己的说法,这鹤出自于神话,象征财富与长寿。坐在标上仙鹤的新型空中巴士A340上,椅垫可上下升降、腰垫可前凸后凹,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头肩靠垫,可前后左右包抄我那颗睡觉时会四处翻动的头颅。我想我这一趟飞行会像睡在摇篮里一样。
睡大觉之前,航空公司照例要给餐。虽然很多人批评德国菜不够精致,我还是想一睹它们的“长相”,尝一尝它们的滋味。
不料,当我戏弄性地咬一口可颂面包,发现它竟是如此松脆可口,更难得的是,不会皮开肉绽,口感直追巴黎丽池饭店的招牌可颂(我差点忘了德国有世界最棒的烤箱)。再说前菜的“腌熏鲑鱼”加“紫芥末酱”,更是令我胃口大开,以至于接下来的主菜“特制椰汁柠檬绿酱鸡排”也被我吃个精光。这是德国菜吗?我如此喜欢前菜,可能已被航空公司未卜先知了,菜单里竟还夹了一张前菜的秘密配方和做法,好让我回家学着做,向心上人证明自己有新好男人的天赋。
这么好吃的菜谁做的?后来,我从机上短片中得知,这是德国明星级厨师Diete Muler设计的。根据汉莎航空宣传资料,今年有项“空中美酒佳肴专家”计划,邀请了六位《米其林指南》三星级厨师各展其才,为头等和商务舱旅客设计拿手好菜(每个厨师轮值两个月)。汉莎航空宣称,美食大师的菜能“唤醒灵魂”。
还有不能不提的酒。汉莎航空聘请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品酒师来挑酒。我看了一下酒单,白酒有两支,都是1999年生产的,分别产于德国Varnhalter Riesling Kabinett(有桃子、苹果味)和意大利Feudodei Fiori(Chardonnay葡萄,有烤面包味)。红酒则是澳洲Wolf Blass产的Shiraz和来自Chateau de Malleret的波尔多美酒。
至于啤酒就无须多说了,德国人可是世界上最会喝酒的民族。在汉莎航空贵宾室没啥好吃的,啤酒则尽管你喝。看来看去,这里任人喝到饱的饮料居多,有柳橙、苹果、葡萄柚及综合维生素C等多种果汁,亦有卡布奇诺、意大利浓缩咖啡、拿铁、维也纳咖啡等,其他烈酒的选择亦多。
嗯,很务实的德式作风。想吃就上飞机再吃吧。
在旧金山啃螃蟹
近年,国际机场的发展使之有成为“景点”的趋势。美国联合航空还经常举办额外旅游,邀请旅行者参观这座逛起来就像逛美术馆的机场大厦。但我最喜欢的去处是联合航空的商务舱贵宾室,吧台区的机场夜景视野绝对是教人难忘的。可惜只有第一杯调酒是免费供应,不像美国最大航空公司应有的慷慨作风。
到了旧金山,自然不能免俗要去“渔人码头”啃螃蟹。每回我都是这样做的,几次下来也成了我的“入门”仪式。这回我是搭电影中常出现的旧金山叮当车F-LINE去的(沿着Market街走,车票一美元),终点站就是渔人码头了。三月下旬的螃蟹行情每磅约18美元,这大约是一整只的重量,实在不便宜,但为了要尝正宗旧金山风味,还是吃了,希望能有往日情怀的滋味。多年前,我曾坐在Cafe Eight吃螃蟹写风景明信片,今天依然如此。至于龙虾,每磅约20元,贵极了,据我了解,都是从波士顿搭专机过来的,味道逊多了。
Cafe Eight是一家老店,到今天还维持吊扇风格,可能企图转回墙壁挂图上的鱼腥味年代吧。此店小姐美丽大方,为了答谢我吃了一只24美元的大螃蟹,还找我合照了一张说Cheese(干乳酪)的纪念照。Cheese是个很有趣的字眼,说了就会忍不住“露齿而笑”(不信的话,自己试试看)。
另外,我在这家店还品尝了“奶油蛤仔汤”(3.5美元)。我觉得将这道汤写入旧金山地方名菜之列应没人会反对吧。还有道“海鲜篮”亦是此地名菜,我多年前来吃过,清蒸的虾、蟹、淡菜、蛤蜊等海鲜在篮子里堆得像一座小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吃得完。
相比之下,另一家叫Nick's House的店就差劲多了。我在店外头观看主宰虾蟹生杀大权的主厨露一手时,拿起相机喀嚓一张,结果这家伙竟公然威胁我要给五美元,嘴脸穷凶极恶像极了他刀下的螃蟹。做观光客生意的“公众人物”,岂能不知好歹拒人于千里外?
我在渔人码头失魂落魄,很多往事一遍又一遍在我脑中“重播”,直至天色暗了下来,才从回忆中回到冷冷的现实世界。我决定带一只龙虾回旅馆当晚餐,也算是对遥远的波士顿的某种回味吧。
(摘自《飞行探戈》)
作者: 邱一新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4年03月22日 http://www.clibrary.com
在出境旅游渐渐成为时尚的今天,人们对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也有了越来越浓郁的兴趣。本书作者是一位台湾的旅行者,在本书中,他描绘了自己搭乘九家航空公司的班机,在十五天内环游全球的故事。现在摘出的,是有关各国餐饮的内容。其实有些餐馆(如巴西烤肉等)早已悄悄进入了我国内地城市,所以读来颇觉亲切。
阿根廷牛排馆
对一个注重味觉探险的旅人而言,胃口好,旅途当然会更津津有味。既然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我又岂能错过阿根廷牛肉的滋味呢?逛到了拉瓦耶街,我终于如愿,找到了一家看起来很棒的牛排馆,LAESTANCIA。老实说,我是在街的另一头闻香而来的。从门口就可看到右侧烤房,炉火旁围着一支支倒插着全羊、全鸡、乳猪的铁十字架,看起来仿佛是一幕透露着些许宗教意味的牺牲仪式。有一位高卓牛仔打扮的老家伙正在执行这神圣的仪式。他戴着西班牙帽,穿着宽松灯笼裤,腰际还插着高卓标志的“法空尼刀”。他正挥着屠刀,面不改色地肢解羊肉排。
而门口左侧则是窑烤式牛排,我朝思暮想的沙朗牛排就在烤架平台上吱吱作响召唤着我,当然,价位次之的肋骨和丁骨也颇具吸引力。据说,阿根廷人把最上乘的牛肉留在国内自己吃,其余的才外销。
哪一国的牛肉最好吃,巴西还是阿根廷?巴西人可认为阿根廷人不懂烧烤艺术呢,我很想追究此间的孰是孰非。
侍者将我的问题翻译给烤房里头的高卓牛仔听,他持刀冲了出来,豪迈地向我保证:“阿根廷牛肉世界第一,羊肉也是。”说时刀尖还指向我。
我没有异议,继续品尝番茄和洋葱混和的营养沙拉。然后,主菜上来了,盖着金钟罩端到我桌上,侍者如魔术师般迅速揭盖,好让我目瞪口呆眼前的厨师杰作:一块散发着诱人光泽的五分熟牛排,上面还戴着一顶“红帽”,不,其实是大红椒。口味搭配简直可说是“天作之合”,这恐怕是我生平所见最大块的牛排了,我猜大概有十来斤吧,竟然才15个比索(约18美元)而已。
墨尔本的旅馆餐厅
很棒的旅馆当然有很棒的餐厅。Raddi即是墨尔本PARK HYATT旅馆的骄傲。所有进入墨尔本的安捷国际线,机上影片都推荐本餐厅有墨尔本最好吃的食物。
于是,我在某天中午,前往Raddi现场考察主厨保罗先生的厨艺。由于是开放式厨房,所以,保罗先生的一举一动皆难逃客人欣赏眼光的注视。我猜想他一定有很大的压力。
我点了一道前菜,松覃煎蛋。这道菜曾拿过1999年度澳洲美食奖,因此,它的“点播率”很高,当然,要价绝不便宜,24块澳币,我猜想贵的理由是松覃诱人的香味。这道菜的美味教人难以分辨,是主厨的功力所致,抑或是松覃的名气?接着点的是要价34块澳币的烤鸡,做工很像咱们的“叫化鸡”(又名“富贵鸡”),鸡腹里头不知塞了什么配料。反正我整只都啃光了。这是一只细皮嫩肉的春鸡,经保罗先生的秘制酱汁浸泡过,再加上独家手法的木头烧烤(这点又与叫化鸡裹上黄土焖烧不同),看起来如标本般好看,但咬下去皮脆而不油,肉质吹弹可破(绝不像大部分的烤鸡那样咬到牙齿无力还不肯就范)。因此,我建议莅临此餐厅时,勿失良“鸡”。
点心房也是令大家边看边流口水的开放式厨房。我请侍者推荐了一道至今我还不知什么名堂的意大利布丁,带有杏仁味,也有无花果的馅。我吃了觉得口感很华丽,但就是贵了点,要17块澳币。
总计这一餐花了我近75美元,以澳洲菜标准而言,也算是很豪华的一餐了,但是,却毫无地域性可言。如果PARK HYATT要标榜“澳洲料理”,在世界美食争一席之地,就不能不和欧洲菜做个了断,然后以当地食材结合大洋洲的海洋风做出自己的创意菜。不过,我指的可不是澳洲原住民擅长的火烤袋鼠腿、火炙蜥蜴之类的野味大餐。
巴西窑烤大餐
里约热内卢是座不夜城。经营旅行社的项氏夫妇要在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巴西窑烤餐厅MARIUS款待我,好让我用舌头舔一舔异国文化的美味。餐厅就在沿海滩走的“大西洋路”上,才八点多就已经座无虚席了。
我由经验得知,要吃巴西窑烤就得慢慢来,最好是以一档速度慢慢吃,可是,就在我们落座没几分钟,持刀拿烤肉的侍者就接二连三来了。
先是沙朗,再是鸡腿,接着排在后头也不知是牛的哪一部位(恐怕要吃几回合才搞得清楚),有时是鸡心或鸡翅,有时又是猪肉或香肠,我简直无法应付这种轮番的上菜法,最后逼我起身绕自助餐长桌几圈来帮助消化,谁还有余力去对付那长桌上几十道的巴西传统佳肴呢?我怀疑我吃了半头牛。
吃啊,吃啊,我愈来愈力不从心,但侍者显然没有罢手的迹象。幸好,主人看出端倪(我坐立不安),问我要慢一点吗?慢点?呃,不,我想叫停,但他们的屠刀在我面前闪闪发亮,我怎敢喊不?主人哈哈一笑,懂了。
于是,主人将桌上一个绿色筒转了一下,变成红色筒了,侍者才停止靠站。我明白了,桌上那个小圆筒原来是侍者的“交通信号”,绿灯是催请上肉,红灯是不吃了,黄灯则是慢慢来。
这一餐真是无可挑剔,我知道了牛的哪一部位烤起来最好吃,这些部位大概分散在牛后腰至大腿的位置。不过,CUPIN(发音为“古宾”)却是巴西人认为最上等的珍馐,那是牛脖子上突起的一小串肉,所以,每次一出场,就被识货的人拦截了。事实上,我在餐厅消磨了近两小时,也只吃到一次。想到一头牛也才一小串“古宾”,能分到一些就算赚了(这是主人的说法,因为餐厅以人头计,每人约20块美金,不含饮料)。
但窑烤的学问还多着呢。我趁老板来致意时,盛赞烤肉香嫩多汁,他眉开眼笑,直言不讳此中诀窍:首先,肉必须是当日现宰的上优牛肉(绝不能冷冻,只能冷藏);再者,烤的功夫更重要,必须趁油脂尚未滴出来之前翻转,因此,不停翻转的结果是,牛脂原汁原味完全“密封”在牛肉里头,但表面也不能焦,所以翻转的功夫就决定烤肉的品质。
“仙鹤”上的美味
德国汉莎航空的标识是一只“鹤”。按照汉莎航空自己的说法,这鹤出自于神话,象征财富与长寿。坐在标上仙鹤的新型空中巴士A340上,椅垫可上下升降、腰垫可前凸后凹,但我最欣赏的还是头肩靠垫,可前后左右包抄我那颗睡觉时会四处翻动的头颅。我想我这一趟飞行会像睡在摇篮里一样。
睡大觉之前,航空公司照例要给餐。虽然很多人批评德国菜不够精致,我还是想一睹它们的“长相”,尝一尝它们的滋味。
不料,当我戏弄性地咬一口可颂面包,发现它竟是如此松脆可口,更难得的是,不会皮开肉绽,口感直追巴黎丽池饭店的招牌可颂(我差点忘了德国有世界最棒的烤箱)。再说前菜的“腌熏鲑鱼”加“紫芥末酱”,更是令我胃口大开,以至于接下来的主菜“特制椰汁柠檬绿酱鸡排”也被我吃个精光。这是德国菜吗?我如此喜欢前菜,可能已被航空公司未卜先知了,菜单里竟还夹了一张前菜的秘密配方和做法,好让我回家学着做,向心上人证明自己有新好男人的天赋。
这么好吃的菜谁做的?后来,我从机上短片中得知,这是德国明星级厨师Diete Muler设计的。根据汉莎航空宣传资料,今年有项“空中美酒佳肴专家”计划,邀请了六位《米其林指南》三星级厨师各展其才,为头等和商务舱旅客设计拿手好菜(每个厨师轮值两个月)。汉莎航空宣称,美食大师的菜能“唤醒灵魂”。
还有不能不提的酒。汉莎航空聘请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品酒师来挑酒。我看了一下酒单,白酒有两支,都是1999年生产的,分别产于德国Varnhalter Riesling Kabinett(有桃子、苹果味)和意大利Feudodei Fiori(Chardonnay葡萄,有烤面包味)。红酒则是澳洲Wolf Blass产的Shiraz和来自Chateau de Malleret的波尔多美酒。
至于啤酒就无须多说了,德国人可是世界上最会喝酒的民族。在汉莎航空贵宾室没啥好吃的,啤酒则尽管你喝。看来看去,这里任人喝到饱的饮料居多,有柳橙、苹果、葡萄柚及综合维生素C等多种果汁,亦有卡布奇诺、意大利浓缩咖啡、拿铁、维也纳咖啡等,其他烈酒的选择亦多。
嗯,很务实的德式作风。想吃就上飞机再吃吧。
在旧金山啃螃蟹
近年,国际机场的发展使之有成为“景点”的趋势。美国联合航空还经常举办额外旅游,邀请旅行者参观这座逛起来就像逛美术馆的机场大厦。但我最喜欢的去处是联合航空的商务舱贵宾室,吧台区的机场夜景视野绝对是教人难忘的。可惜只有第一杯调酒是免费供应,不像美国最大航空公司应有的慷慨作风。
到了旧金山,自然不能免俗要去“渔人码头”啃螃蟹。每回我都是这样做的,几次下来也成了我的“入门”仪式。这回我是搭电影中常出现的旧金山叮当车F-LINE去的(沿着Market街走,车票一美元),终点站就是渔人码头了。三月下旬的螃蟹行情每磅约18美元,这大约是一整只的重量,实在不便宜,但为了要尝正宗旧金山风味,还是吃了,希望能有往日情怀的滋味。多年前,我曾坐在Cafe Eight吃螃蟹写风景明信片,今天依然如此。至于龙虾,每磅约20元,贵极了,据我了解,都是从波士顿搭专机过来的,味道逊多了。
Cafe Eight是一家老店,到今天还维持吊扇风格,可能企图转回墙壁挂图上的鱼腥味年代吧。此店小姐美丽大方,为了答谢我吃了一只24美元的大螃蟹,还找我合照了一张说Cheese(干乳酪)的纪念照。Cheese是个很有趣的字眼,说了就会忍不住“露齿而笑”(不信的话,自己试试看)。
另外,我在这家店还品尝了“奶油蛤仔汤”(3.5美元)。我觉得将这道汤写入旧金山地方名菜之列应没人会反对吧。还有道“海鲜篮”亦是此地名菜,我多年前来吃过,清蒸的虾、蟹、淡菜、蛤蜊等海鲜在篮子里堆得像一座小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才吃得完。
相比之下,另一家叫Nick's House的店就差劲多了。我在店外头观看主宰虾蟹生杀大权的主厨露一手时,拿起相机喀嚓一张,结果这家伙竟公然威胁我要给五美元,嘴脸穷凶极恶像极了他刀下的螃蟹。做观光客生意的“公众人物”,岂能不知好歹拒人于千里外?
我在渔人码头失魂落魄,很多往事一遍又一遍在我脑中“重播”,直至天色暗了下来,才从回忆中回到冷冷的现实世界。我决定带一只龙虾回旅馆当晚餐,也算是对遥远的波士顿的某种回味吧。
(摘自《飞行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