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南方与昂贵的北方

woaiwojia098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3-20
消息
5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作者: 谢作诗 (推荐: 一读者)

前些年回老家,总是行色匆匆。今年不然,一路走来一路玩,一路走来一路看。不说一路别的所见所闻,单说沈阳、成都两地的出租车吧。

沈阳的出租车,基本上清一色的桑塔纳。偶尔有些别的车型,那是更高级的中华车了。成都的出租车呢?车型很杂,但夏利车居多是很明显的。

我于是想,是不是四川的经济落后辽宁很多呢?

然而转念一想,不应该是这样的。两地人均收入差别不大,吃住等生活条件差别也不大,经济的差距应该不大。沈阳的出租车大概不是车主自己的选择,而是政府行为吧。

返回沈阳的时候,我特意问了一些出租车司机:沈阳出租车大都是桑塔纳,这是车主自己的选择呢,还是政府硬性的规定?司机们回答:是政府硬性的规定。这证实了我的想法。我又进一步想,这样的政府行为对于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桑塔纳价格近于夏利的两倍。无疑,其它条件相同,沈阳出租车的里程均衡价格要高于成都出租车的里程均衡价格,相应地,均衡的交易数量也要小于成都的均衡交易数量;其它条件相同,沈阳出租车的数量少于成都出租车的数量,打车人次也要少于成都的打车人次。这倒不能必然地说人们就出门少了,因为还有坐公交和步行等替代方式。但无论如何,没有政府的干预,人们本来是要选择价格略低一点的出租车,但现在却选择了坐公交或者步行。

这是说,由于政府的干预,人们或者减少交易量,或者以低效率的方式替代高效率的方式。这也是说,政府干预提高了人们在沈阳生活、工作的成本。

出租车的问题,似乎只是一件小事,犯不着我在这里小题大做。但一叶落而知秋寒:政府在这方面干预经济,在别的方面一定也会干预经济。政府有着干预经济的冲动。莫里斯证明拥有信息的人应该获得信息租金;同样的,拥有权力的人也是要获得权力租金的。

但政府干预经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不只是因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没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政府有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它也没有激励必然地那样做。政府不是抽象的,办事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要知道,在正交易费用的世界上,做大蛋糕并不必然地意味着自己分得的那一份会大起来;做小蛋糕也不必然地意味着自己分得的那一份会小起来。

官员们的行为,其成本和收益、责任和权利是不对称的,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不是自己的钱。这正是我们观察到了政府的官僚制度、观察到了政府办事的缺乏效率之原因所在。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单单观察到了政府的官僚制度,而没有观察到企业的官僚制度?为什么我们单单观察到了政府办事的缺乏效率,而没有观察到企业办事的缺乏效率(国有企业当然是例外)?我的判断,如果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又没有这样那样的层层审批、相互牵制的官僚制度,那么事情只会变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我们很多人,批评政府官僚制度,办事缺乏效率。但这是搞错了方向。你要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那么一个层层审批、相互牵制的官僚制度就是必需的,你就要接受一个低效率的官僚制度。你不愿意官僚制度也可以,那你就不要让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

政府本来就不应当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政府的职能: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二是推行法治;三是提供某些公共产品;四是进行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

大概没有人否认:南方市场化程度高,北方市场化程度低;南方经济发达,北方经济落后。我们翻来覆去地找原因,看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南北方差异。个人的看法,哪里需要翻来覆去地找呢?228年前、67年前,斯密和科斯就已经给出主要答案了。

经济发达,物质和精神产品极大丰富,完全是因为专业化和分工的缘故。可是,没有交易,就不会有专业化和分工。不是说交易一定要通过市场来进行,但依靠市场来交易,费用一般是较低的。反过来,如果经济的交易费用很高,那么就不会有交易和市场。

北方市场化程度低,经济不发达,一定是因为经济的交易费用高。

经济的交易费用高,原因有三:一是私产的界定和保护不好;二是法治不力;三是政府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介入具体经济活动过多。

人的自私有促进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面,但也有增加交易费用和减少社会福利的一面。出于对私利的追求,人们可能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这会增加经济的交易费用。但产权私有的话,当事人就会考虑声誉的价值,因为即使自己不生产经营了,还可以卖了获取声誉溢价。私有产权本身就有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

但是,仅仅私有产权还不能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这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是。现代市场经济以非现货交易为主,并且跨空间范围很大,仅靠声誉机制很难确保交易的正常进行。现代市场经济通常要借助第三方来协助执行合约和完成交易,这个第三方不是别的,正是法律和法院。

私产、法治可不是市场运行的结果,而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是需要政府来创造和维持的。所以,经济的交易费用高,归根结底是因为政府没有履行好自己职能的缘故。政府介入具体经济活动过多,难免要破坏私有产权;政府介入具体经济活动过多,法治也很难推行。

那么,不让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可以吗?

不让政府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也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政府不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私有产权的情况下,政府才有可能不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我们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对的。但是明白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条件,这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你要搞公有制、搞国有经济,那么行政审批、政企不分就少不得,政府就不能不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政府的职能就不能根本转变。

在成都,看到街上没有交警。我问同学这是为什么。同学告诉我,当年周永康当心警察执法不严,用“猫眼”代替了警察现场执法。不是教育老百姓,而是提防政府官员,这是四川的希望了。回到绵阳,昔日同事谈起绵阳的企业都私有化了。这就对了。不然,怎么几年没回来,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绵阳发展快、变化大,这是情理中的事情。

单看北方国有经济比重高,南方国有经济比重低,我知道北方交易费用高而南方交易费用低;单看北方人们热衷于做个一官半职(南方很多朋友劝我不要干行政工作,但北方的朋友就没有这样做过),我也知道北方交易费用高而南方交易费用低。北方交易费用高而南方交易费用低,其经济又怎会不逊色南方很多呢?

《经济学消息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