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有多少直辖市?

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5-03
消息
1,56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 锺雪冰

 深圳、大连、青岛等市将被升格为直辖市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已久,近来呼声渐高。本报就此专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时获悉,增设直辖市一事只是理论研究与探讨,并未到操作层面。

 戴均良指出,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适当增加直辖市很有必要,好处有三点:

 一是直辖市管理层次少,既节约行政成本,又有发展活力。

 二是直辖市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辐射范围广,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庆就是很好的范例。

 三是达到缩省的效果,为省直管县(市)体制创造条件。

增设直辖市三点好处

 他同时指出,何时增直辖市、在哪?增设,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近期可能性不太大,有关规划目前没有到操作层面。

 戴均良分析指出,从综合区位、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因素看,广州和武汉最具备升格为直辖市的条件。但作为省会城市,如果将两市升格则涉及省会搬迁,难度之大,花费之巨不可小觑。

 对於呼声较高的深圳、大连、青岛等计划单列市,戴均良认为这些城市升为直辖市的条件,比其他城市更有利,可能会得到有关方面优先考虑,只是目前条件是否成熟还有待研究论证。他指出,特别是对珠三角地区设直辖市更要慎之又慎,目前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比长三角城市群好协调,主要得益於大广东体制。另据了解,中国有关部门正著手制定行政区域规划,明年进入论证阶段,规划将在2005年出台。

入选要跨三道门槛

 面对升格直辖市的诱惑,内地很多经济发达城市均跃跃欲试。戴均良指出,经济指标并非唯一条件,增设直辖市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区域布局要合理,新直辖市应该是大的区域?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够发展空间。应与原有直辖市有一定距离,否则浪费资源、增加内耗,抵消和减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二是人口不宜少於200万人,否则难以形成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

 三是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应高於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保障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设立直辖市。此外,如因政治、经济或军事的某种特殊需要,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城市也有可能升为直辖市。

 戴均良指出,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和完善的方向是调整幅度、减少层次、增强活力。而增设直辖市无疑是划小省份、减少层次的最佳模式。据有关统计,从总体上看直辖市的发展速度不仅快於省辖市,而且也大大快於省。如直辖市的GDP是省的平均数的3倍以上。然而,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大国,一级政区的数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少。(见表)

 戴均良说,如果中国一级政区目标定位在50个左右,那么在现有基础上就可再设16个省级政区。从区域经济中心布局考虑,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个直辖市,即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各设一个直辖市。他说,增设直辖市可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方案,即整体规划全国省级政区布局和直辖市布局,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条件好的副省级市可先行一步。同时,从划小省区的战略需要出发,在地广人稀的西中地区也可培育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以外的特大城市。

十大候选城市 武汉广州看好

 晋升直辖市的光环究竟花落谁家,内地舆论一直众说纷纭。业内专家从划小省级政区的需要、区位条件以及便於实施等因素综合考虑,认为武汉、广州、深圳、大连、青岛等十座城市可以选作培育、发展直辖市的目标。

 专家指出,增设直辖市可采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方案,即整体规划全国省级政区布局和直辖市布局,成熟一个设一个。如大连、青岛、深圳计划单列市,经济实力较强,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属特大城市之列,条件较成熟,可先行一步。

 齐齐哈尔、徐州、洛阳等市现为地级市,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大,可先列计划单列市或称特别市,为过渡到直辖市创造条件。

 此外,专家认为,从划小省区的战略需要出发,在人口稠密的东中部地区增设直辖市的同时,在地广人稀的西中地区也可培育大中城市,特别是省会以外的特大城市,形成省会以外的第二经济中心。如区位优势突出的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和库尔勒三市应加快发展步伐。

 武汉 最有必要也最有条件。作为华中地区首位中心城市,其经济、政治影响波及湘、鄂、赣、豫、皖五省。能带动人口密集众多的华中地区经济发展,对中部崛起以及连接上海至重庆的长江流域经济核心带具重要作用。但其能否设立直辖市的关键,取决於如何解决省会城市搬迁问题。

 广州 地处当前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和竞争力地区,是珠三角的明珠。其经济总量在1998年已超过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市区人口400多万,对外开放程度高,从经济发展前景看,有望发展成国际性大都市。但因涉及省会搬迁问题亦需慎重决策。

 深圳 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1980年被国家确立为4个经济特区之一,对外开放。目前市区人口400万,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超过天津和重庆,列沪、京和穗之后第四位。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六位。与广州已形成两个经济中心,有专家认为可选择以两个直辖市模式,将广东一分为二。

 大连 辽宁是老工业大省,工业基础雄厚。全省人口4,100万人。目前其渖阳、大连两城都有较强经济实力。两市人口都在300万以上,经济总量相近。但从区位条件看,大连升直辖市优於渖阳。一是渖阳是省会,二是大连为海滨城市。有中国第二大港,海运国际化程度高。有望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青岛 是胶东半岛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著名港口城市。历史上数度为中央直辖市,现有人口250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城市人口等主要指标均超过省会济南,居山东之首。

 徐州 处江苏淮北地区,苏、鲁、皖交汇处的黄海大平原,以其为中心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5,000多万。设直辖市不仅利於划小省区,更主要是有利增加地区活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洛阳 地处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全省人口近亿。以洛阳为中心的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有3,000多万人口,区位条件有优势。洛阳是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称「九朝古都」,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全市人口已达150万,境内矿产丰富,工业基础好。

 齐齐哈尔 位於东北最北部,邻近呼伦贝尔市,人口近300万。如果设直辖市,辖区可包括现在的齐齐哈尔及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大兴安岭地区以及内蒙的呼伦贝尔市区域,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1,110万。有利带动黑省西部和内蒙东部发展,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同时又能便於行政管理。

 西安 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考虑,西部地区增设直辖市都有重要意义。从城市规模看,西安是西北最大城市,历史上也曾为直辖市。

 兰州 从区位条件看,兰州更有优势。但兰州与西安的共同弱点是,现代工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有限。

 资料 直辖市:是指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省级政区,法律和行政地位相当於省、自治区。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直辖市制度,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汉堡、日本东京、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等。

 其他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如韩国、巴西等也有直辖市制度。韩国一级政区共有15个,其中有汉城、仁川等6个直辖市。
 
要是最后列出了30多个直辖市, 那还要省干嘛. 或者不如全国的城市都直辖好了, 只是那时恐怕到处都是地方保护的壁垒, 恐怕不好解决了
 
深圳 深圳 深圳 深圳 深圳 
 
民国时期院辖市、省辖市一览表(截至1949年4月)合计12院辖市、56省辖市
城市 隶属 人口
南京(行政院)1,030,572人
上海(行政院)4,300,630人
北平(行政院)1,672,438人
青岛(行政院)759,057人
天津(行政院)1,707,670人
重庆(行政院)1,002,787人
大连(行政院)722,950人
哈尔滨(行政院)637,573人
汉口(行政院)641,513人
广州(行政院)960,712人
西安(行政院)502,988人
沈阳(行政院)1,094,804人
徐州(江苏省)160,013人
连云(江苏省)76,753人
杭州(浙江省)606,136人
蚌埠(安徽省)105,237人
南昌(江西省)203,101人
武昌(湖北省)174,367人
长沙(湖南省)421,616人
衡阳(湖南省)181,424人
成都(四川省)620,302人
自贡(四川省)291,791人
福州(福建省)300,337人
厦门(福建省)124,075人
台北(台湾省)269,116人
基隆(台湾省)68,754人
新竹(台湾省)119,087人
台中(台湾省)82,588人
彰化(台湾省)59,155人
台南(台湾省)165,329人
嘉义(台湾省)116,437人
高雄(台湾省)143,288人
屏东(台湾省)100,086人
汕头(广东省)146,864人
湛江(广东省) ―
桂林(广西省)142,202人
昆明(云南省)255,462人
贵阳(贵州省)262,740人
唐山(河北省)149,124人
石门(河北省)217,327人
济南(山东省)591,490人
烟台(山东省) ―
威海卫(山东省)222,247人
太原(山西省)251,566人
兰州(甘肃省)156,468人
银川(宁夏省)38,634人
西宁(青海省)55,564人
归绥(绥远省)103,051人
包头(绥远省)53,228人
陕坝(绥远省)17,582人
张垣(察哈尔省)168,840人
迪化(新疆省)97,980人
锦州(辽宁省)155,435人
营口(辽宁省)154,705人
鞍山(辽宁省)219,751人
旅顺(辽宁省)44,394人
通化(安东省)81,993人
安东(安东省)315,242人
四平(辽北省)76,825人
吉林(吉林省)239,325人
长春(吉林省)605,276人
牡丹江(松江省)200,319人
延吉(松江省)42,792人
佳木斯(合江省)168,000人
北安(黑龙江省)70,032人
齐齐哈尔(嫩江省)174,675人
海拉尔(兴安省)16,146人
海口(海南特?行政?) ―

以上各市的人口数是1948年的人口数,当时海口尚未设市(1949年4月海南特别行政区成立时,才析琼山县置海口市),湛江\烟台\海口三市的人口数缺.
 
几个被撤销的直辖市的行政区划历史

南京市: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为中央直辖市。下设13个区。8月增设1个郊区。10月,南京市的大黄洲、小黄洲划归安徽省的和县管辖。12月,苏南区的句容、江宁县,皖南的当涂县,苏北的六合县,皖北的江浦、和县划归南京市领导。
  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南京市由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1月,华东局决定将江宁、句容县仍划归苏南的镇江专区,六合县仍划归苏北的扬州专区。当涂、江浦、和县划归安徽省管辖。6月,南京市重新划区,将13个市区和1个郊区划为11个市区和1个陵园区。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江苏建省,1953年1月江苏正式建省。南京市改为江苏省人民政府直辖市,为江苏省省会所在地。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南京市。1958年7月15日,常州专区所属江宁县和扬州专区所属江浦、六合2县划归南京市。1962年5月8日,江宁县划归镇江专区,江浦、六合县划归扬州专区。
  1964年,南京设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雨花区、栖霞区。1970年,增设钟山区。
  1971年3月11日,原六合地区所属江浦县和镇江地区所属江宁县,划归南京市领导。
  1975年,扬州地区所属六合县重又划归南京市领导。南京市辖3县。撤销钟山区,并入栖霞区。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2县划入南京市。连同原辖的江宁、江浦、六合3县,南京市共辖5县,和浦口、栖霞、雨花台、玄武、大厂、下关、白下、建邺、秦淮、鼓楼10个区。

  1995年南京市明确为副省级市,市辖区为副厅级。调整市区行政区划。玄武区:将鼓楼区中央路东侧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中央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将栖霞区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个村除外),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行政村,伊刘苗圃、红山公园及属中山陵园管理局行政管理的范围,划归玄武区管辖。其中从迈皋桥镇划入的3个行政村并入玄武湖镇。白下区:将雨花台区石门坎镇,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划归白下区管辖。秦淮区:将雨花台区红花镇和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划归秦淮区管辖。建邺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所辖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行政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以及原茶亭行政村,划归建邺区管辖。鼓楼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建制及江东镇所辖的清江、江东、河北3个行政村和中保村南半部分,以及江东门、新河口、二道桥3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下关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中保村北半部分和栖霞区的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归下关区管辖。雨花台区:将江宁县东山镇的农花村,江宁镇的永安、孙家、邵庄、新建、三山5个行政村和谷里乡的梅村及梅山冶金公司用地范围,划归雨花台区管辖。

  国务院2000年12月批准:撤销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以原江宁县的行政区域为江宁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山镇。南京市共辖4县11区。
  国务院2002年4月3日批准(国函[2002]23号):调整南京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南京市浦口区和江浦县,设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区,以原浦口区和原江浦县的行政区域为浦口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珠江镇。(2)撤销南京市大厂区和六合县,设立南京市六合区,以原大厂区和原六合县的行政区域为六合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雄州镇。  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浦口区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210031;原大厂区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210031;原江浦县面积 737平方千米,人口30万,县人民政府驻珠江镇。邮政编码211800;原六合县面积1403平方千米,人口68万,县人民政府驻六城镇。邮政编码211500。
  2002年,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事处和江心洲镇划归建邺区管辖;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事处的秦淮新河以南部分划归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街道办事处划归白下区管辖;建邺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管辖;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管辖。
 
青岛市: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辟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其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1949年底,辖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7区。1951年6月,将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划归青岛市管辖(管理郊区)。1951年8月,撤销四沧区、浮山区,设立四方区、沧口区。1953年6月,崂山郊区办事处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1958年底,将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县2县及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管辖。1961年5月,将即墨县划归烟台地区管辖,将胶南县、胶县2县划归昌潍地区管辖。1961年10月,撤销崂山郊区,设立崂山县,归青岛市管辖。1962年12月,撤销台西区,其辖区分别并入市南、市北区。
  1978年11月,将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2县划归青岛市管辖;设立黄岛区,其辖区包括由胶南县划出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1983年8月,将烟台地区的莱西县、潍坊地区的平度县划归青岛市管辖。
  1987年2月12日,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1988年11月17日,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1989年7月27日,撤销平度县,设立平度市;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1990年12月18日,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
  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辖区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台东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市北区。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2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子4个村和中韩镇7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市北区人民政府移驻原台东区人民政府驻地。(2)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将原沧口区的四流中路、振华路、晓翁村、西流庄、永安路、营子、板桥坊、楼山后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崂山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区人民政府驻李村镇。(3)设立城阳区。将崂山区的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划归城阳区。区人民政府驻城阳镇。(4)将原沧口区的水清沟、开平路、盐滩、郑州路、洛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崂山区李村镇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保儿、保儿西山、双山10个村划归四方区。(5)经上述调整,崂山区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李村镇迁至中韩镇。调整后的青岛市市辖区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
 
汉口市: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宣布汉口、武昌、汉阳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首次统一行政建制。国民革命失败后,三镇分治,设汉口市(1926年10月)和武昌市(1926年12月)。

  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复统称武汉市,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武汉市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改设为中南行政委员会,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为中南行政委员会驻地。
  1954年武汉市划归湖北省,为湖北省辖市。
  1959年原孝感专区所属孝感、通城、应山、蒲圻、大悟(驻二郎店)、嘉鱼、黄陂、汉阳(驻蔡甸镇)、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云梦、崇阳、安陆等16县划归武汉市领导。
  1960年撤销通城县,并入崇阳县;撤销嘉鱼县,并入武昌县;撤销蒲圻县,并入咸宁县;撤销云梦县,并入安陆县。辖12县。
  1961年将孝感、应山、大悟、黄陂、汉阳、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崇阳、安陆等12县划归孝感专区。
  1979年原属咸宁地区的武昌县(驻纸坊镇)和原属孝感地区的汉阳县(驻蔡甸镇)划归武汉市领导。
 
广州市:
1949年10月14日 广州解放,为中央直辖市。 1950年 改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 1954年 划归广东省领导,改为省辖市。
  解放初期,广州市划分为28个区,其中城区20个,郊区7个,水上区1个(珠江区)。区以下设有121条行政街(段)、4个乡、2个镇。 1950年调整行政区划设置,把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其中城区8个、水上区1个(珠江区)、 郊区7个。 1952年10月后再次调整,把原来8个城区合并为5个,仍保留珠江区;把原来7个郊区合并为3个。全市区以下的行政单位合并为86条行政街、1个乡。
  1958年,成立政、社合一的城市人民公社,曾决定全市划分为8个人民以公社,其中城区和郊区各4个,公社以下设置分社。但这一改变行政体制的决定没有全面实行。 1960年8月恢复市以下设区的建制。4个市区定名为: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3个郊区为:黄埔区、芳村区、江村区。这一年,把原属佛山专区的花县、从化县划归广州市。 1961年,把原属韶关地区的佛冈县划归广州市(1963年又划归韶关地区管辖)。 1962年5月,3个郊区合并为1个郊区。1973年重新从郊区划分出黄埔区。 1975年,把原属佛山地区的番禺县、惠阳地区的增城县和龙门县、韶关地区的新丰县划归广州市。
  1983年,把韶关地区的清远县、佛冈县划归广州市。 1985年从广州市郊区划出部分区域设置天河区、芳村区。 1987年1月广州市郊区改称白云区。 1988年,广州市行政区划作了较大变动,1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把广州市的龙门县划归惠州市管辖,新丰县划归韶关市管辖,撤销清远县,成立清远市,将广州市的佛冈县划归清远市管辖。
  1992年 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 1993年 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县级)。 1994年 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县级)。 2000年 6月,番禺、花都撤市设区。至此,广州市共辖10区2市(县级)。
  2000年辖81个街道、78个镇。
 
沈阳市:
公元前300年(燕昭王十二年),燕国名将秦开在此屯兵戍边,设立候城,为沈阳建城之始。秦,沈阳属辽东郡境。西汉时沈阳为中部都尉治所,已初具县邑规模。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设玄菟郡。经魏晋至隋唐,沈阳地区部分属辽东郡,部分为玄菟郡所辖。
  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后,隶安东都护府。公元921年(辽神册六年),在沈阳境内设置沈州。
  1296年(元元贞二年),元改沈州为沈阳路,至此沈阳见于史册。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军攻克沈阳,1386年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1621年(清天命六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领兵攻占沈阳,1625年把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1634年(清天聪八年),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顺治元年)迁都北京后,以沈阳为陪都,并于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古城区设奉天府,这是沈阳又名奉天的由来。
  1923年8月,奉天省划沈阳县城区及商埠地一带为市区,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1929年4月2日奉天市改名为沈阳市。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八路军进驻沈阳,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驻沈阳并发起内战。1948年11月2日,沈阳获得解放。11月3日,沈阳特别市政府成立,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同月20日,市政府决定将市内22个区合并为沈河、大东、北关、北市、南市、铁西、皇姑、和平8个区。
  1949年5月1日,沈阳特别市政府改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同年8月沈阳市隶属东北人民政府领导。1953年2月,苏家屯镇改为苏家屯区,沈阳市辖区增至9个。1953年3月12日,沈阳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8月11日,沈阳市改为辽宁省辖市。1955年1月2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改称沈阳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1月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铁岭地区的铁岭、法库、康平、开原、昌图、西丰和原辽阳专区的沈阳、辽中、新民、台安10个县划归沈阳市领导,沈阳市共辖9个市区、10个县。同年2月24日,市人民委员会撤销北市、南市、北关3个区的建制,并入和平、沈河、大东等区。同年12月31日,撤销沈阳县建制,其所辖地区分别划入市内邻近各区,并设立新城子区。
  1964年3月16日,中共辽宁省委决定设立沈阳专区,将沈阳市所辖的铁岭、法库、康平、昌图、开原、西丰、新民、辽中、台安9县划归沈阳专区领导。1964年3月24日,市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东陵、于洪两个郊区。1968年5月10日,沈阳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69年12月26日、1970年1月1日,辽中县、新民县分别划归沈阳市领导。1980年4月19日,沈阳市革命委员会改为沈阳市人民政府。
  1993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铁岭市的法库、康平县划归沈阳管辖。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民县撤县设市。至2001年末,沈阳市辖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于洪、苏家屯、东陵、新城子9个市区以及新民、辽中、法库、康平4个县(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