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归来报国恩(2)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心贴病人

  “德医双馨”是池一凡工作的写照。他不但具有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还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多次拒收“红包”和礼品,先后收到锦旗十多面、表扬信三十多封。池一凡常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科里医护人员讲:“要做一名病人满意的合格外科医院,必须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手术技巧,更重要的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不但这样讲,而且身体力行。刚回国时,家中的生活安排及11岁的儿子不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常闹着要回法国,他都无暇顾及。为方便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他临时放弃了医院为他提供的条件舒适的住房,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简易房内,不知陪伴了多少个危重病人,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去年11月,有一位从农村来的18岁危重病人,家境非常贫寒,当得知需要花两万多元的医疗费时,竟哭着要离开医院。看到这情景,池一凡心里好难过。他想,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绝不能眼看着这年轻的生命过早地离开人世。他同科里的同志一起捐款,又同院里的领导交涉,给病人办理了“扶贫病床”,成功地为病人做了手术。但术后病人病情出现反复。每当病情恶化时,他就住在自己办公室的沙发上,科里的医护人员也都积极靠上去。经过30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终于使病人康复出院。临出院时,病人“扑通”一下跪在了池一凡的面前,流着感激的眼泪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

  回国后的第一个新年,池一凡向科里的同志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回国后,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自己的所学无私地奉献给家乡人民。今天,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每当我看到病情复杂的病人经过我的手术后获得新生,重新找回生的希望的时候,我就感到手中的手术刀是那样的重;每当病人以中国人特有的感激方式对我表示感谢的时候,我心灵深处都会受到极大的震撼。对我来说,这既是一种人生的成就感,又是一种更沉重的责任感。这是我在国外永远体会不到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的一些并不那么富裕的地区,有些可能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池一凡认为,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自尊自爱的医生,应具备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觉地爱护病人,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之所需,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和亲情服务。在他心里装着的是,如何提高诊断诊疗水平,降低住院天数,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把医疗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他认为这是对病人的最大关爱。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心脏外科“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费用和住院天数在卫生局抽查的青岛20家医院中列倒数第一名的时候,他和科里的同事都感到非常欣慰。是啊,怎能不让人高兴,这个倒数第一名,正是他们付出心血的结果!

  高超的手术,高尚的医德,使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迎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就诊病人。出于种种动机和目的,病人及其家属,术前向医生送“红包”或宴请,池一凡非常理解病人的心情和动机。但是,他认为病人患病本身就是很不幸的事情,不仅要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要在经济上蒙受巨大的损失,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医生,他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只能雪中送炭,绝不能雪上加霜,更不能乘人之危为自己捞好处,谋取不义之财。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只有靠自身的清正廉洁,为大家做出榜样,才能凝聚人心,才能要求别人,管好科室。因此,在实践中他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之风的侵蚀。每当病人或家属想对其表示“意思”的时候,他总是婉言谢绝,有时难以拒绝,事后通过别的方式退回。在他的垂范下,全科的同志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地做到了廉洁自律,洁身自爱,在科室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

  继续登攀

  没有超越现状的睿智和锐气,就没有人类的发展;没有创新的强烈意识,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科研是临床的基础和源泉,在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池一凡非常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近两年来,他先后在《世界心脏瓣膜疾病杂志》、《世界人工器官杂志》、《法国心胸外科杂志》等国际杂志上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3篇,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4次,有多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交流。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资助科研课题一项,供心短暂缺血对心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承担青岛市科委科研课题一项,影响国内原位心脏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目前课题已进入实施阶段,并且已率先在青岛市开展动物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有耕耘才有收获。付出和回报两者常常是成正比的。池一凡没有辜负领导和家乡人民对他的期望;而家乡人民理所当然地给予了他应得的回报。

  2002年,对于2001年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池一凡来说,是他一生中最不平常的一年,也是他最光荣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手捧着鲜花荣获了七项殊荣,其中,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青岛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山东省卫生厅授予他山东省卫生行业行风建设标兵;青岛市卫生局授予他青岛市卫生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科技局及共青团青岛市委授予他青岛市科技创新标兵;青岛市立医院授予他青岛市立医院突出贡献专家;青岛市立医院授予他青岛市立医院先进工作者;青岛市人事局、青岛市卫生局授予他青岛市著名好医生。2003年他又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提名十大杰出青年奖、青岛市优秀医学临床专家。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留学工作会议上他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成就奖。

  看到这些耀眼的光环,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池一凡是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干出来的,是用自己的汗水拼出来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这句话来概括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在众多的殊荣面前,池一凡谦虚有加,他说:“荣誉应该属于集体;荣誉是领导和群众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他把荣誉当作自己工作的新起点,经常鞭策自己。他认为,攀登科学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为人民服务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

  于东河编辑:余梁(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明人一看就知道是一新时代的假大空,高大全。就那点东西还值得吹嘘。
就算上文章中吹嘘的那点本事,国内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医生能够做。
国内阜心血管病外医院的年手术量是4280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