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哲教授,第二次到台湾考察大选,二○○○年台湾大选,他也来到台北。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暨国际关系博士,是为数不多的两次近距离考察台湾选举的大陆学者。选后翌日,他在台北接受了亚洲周刊江迅的访问。
大选前美国方面是如何看待这次选举的?
孙哲:在美国的潜意识里,两岸关系最好「和而不统,分而不离」,让台湾民主给大陆树立一个民主典范。这次台湾选举与上次美国总统选举有很多相似之处,令美国人感到很亲切,同时又惊异亚洲民主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北京如何评价这次选举?
孙哲:在中国大陆,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百姓,都很关心这次台湾选举。大陆关注这次选举,常常有两难的矛盾。第一个困境是整个民主化的过程和台湾独立化的过程,往往重叠在一起,这令大陆有难以处理的感觉,从政治上、情感上,都不希望看到这过程重叠。第二个困境,台湾选举过程中,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寄予很大希望。但台湾自身的发展,在选举的民主化进程过快时,民主的质量还能不能保证,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台湾大选对中国大陆有什么启示?
孙哲:从大陆方面的角度来看,会更多地从自己政府治理,从十三亿人的基本国情的角度来看,台湾究竟能给大陆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过去的四年,北京看到陈水扁展示个性上的两面性。他号称自己有政治理念,「二○○六年新宪法」、「二○○八年台湾建国论」,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议题,引发挑衅性的冲突。另一方面他善于妥协,为选举无所不用其极,大陆方面发现他的双重性格。大陆担心在以后的几年,会有几个危险高峰期。当然,大陆也会从台湾这次选举中作出借鉴。从文化革命等中国大陆自己走过来的历史,再看看今天台湾的历史,北京方面会总结政治发展中可以借鉴的东西,找出一些规律,这对大陆未来的民主发展可能也是件好事。
你是否认为北京对台湾应有新思维?
孙哲:北京以前是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现在寄希望于台湾民心。对台湾民意,我是有些担心,你根本不可能争取百分之百的全体民心,总有一半人不认可你,近年台湾人的台湾意识愈来愈浓了,这是不认可大陆的民心,对自己是否中国人也有疑虑。这对大陆现行的对台政策是一大挑战,无论是工作理念和机制上,要作大的改进,特别是面对新现实,必须有新观念、新工作机制和新的工作方法。
你对两岸关系更悲观?
孙哲:不论台湾发生什么事情,除非它想改国号,或发生外国干涉等白皮书列出的几种情况,大陆基本立场还是坚持和平统一,陈水扁只要显示一点诚意,双方朝着大和解的方向共同努力。最近汪道涵说,中国可以是「未来中国」,内容上是改变了,前提没有改变,即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实,北京已经迈出一大步了,如果陈水扁说「未来中国」可以讨论,大家就可以共同讨论内容,双方形成共识。冷静一段日子,双方开始接触,虽说这很困难,但两岸有共同的政治智能,能找到共同点。
台湾民主进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北京会不会警觉?民主步伐不能太快了?
孙哲:民主的快与慢,是和它本身的是否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治理的效果、最大满足百姓利益有关系。民主是科学的,快速民主往往很难巩固民主。民主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具体的稳步发展而达到符合国家最大的利益的机制。所以,大陆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正确的,集中精力搞发展,外交政策确立和平崛起的方针,现在需要加强的是从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做起,遏制腐败,加强人大改革,加强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等。先不要从大的宏观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着手。过去,我们习惯于那种大跃进、大民主,习惯于宏观的东西,应实实在在的把宪法规定的很多没有落实的内容,先加大力度落实。大陆已经一点一点激活政治改革的一些基本机制。
大选前美国方面是如何看待这次选举的?
孙哲:在美国的潜意识里,两岸关系最好「和而不统,分而不离」,让台湾民主给大陆树立一个民主典范。这次台湾选举与上次美国总统选举有很多相似之处,令美国人感到很亲切,同时又惊异亚洲民主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北京如何评价这次选举?
孙哲:在中国大陆,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百姓,都很关心这次台湾选举。大陆关注这次选举,常常有两难的矛盾。第一个困境是整个民主化的过程和台湾独立化的过程,往往重叠在一起,这令大陆有难以处理的感觉,从政治上、情感上,都不希望看到这过程重叠。第二个困境,台湾选举过程中,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很多人,都寄予很大希望。但台湾自身的发展,在选举的民主化进程过快时,民主的质量还能不能保证,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台湾大选对中国大陆有什么启示?
孙哲:从大陆方面的角度来看,会更多地从自己政府治理,从十三亿人的基本国情的角度来看,台湾究竟能给大陆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过去的四年,北京看到陈水扁展示个性上的两面性。他号称自己有政治理念,「二○○六年新宪法」、「二○○八年台湾建国论」,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议题,引发挑衅性的冲突。另一方面他善于妥协,为选举无所不用其极,大陆方面发现他的双重性格。大陆担心在以后的几年,会有几个危险高峰期。当然,大陆也会从台湾这次选举中作出借鉴。从文化革命等中国大陆自己走过来的历史,再看看今天台湾的历史,北京方面会总结政治发展中可以借鉴的东西,找出一些规律,这对大陆未来的民主发展可能也是件好事。
你是否认为北京对台湾应有新思维?
孙哲:北京以前是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现在寄希望于台湾民心。对台湾民意,我是有些担心,你根本不可能争取百分之百的全体民心,总有一半人不认可你,近年台湾人的台湾意识愈来愈浓了,这是不认可大陆的民心,对自己是否中国人也有疑虑。这对大陆现行的对台政策是一大挑战,无论是工作理念和机制上,要作大的改进,特别是面对新现实,必须有新观念、新工作机制和新的工作方法。
你对两岸关系更悲观?
孙哲:不论台湾发生什么事情,除非它想改国号,或发生外国干涉等白皮书列出的几种情况,大陆基本立场还是坚持和平统一,陈水扁只要显示一点诚意,双方朝着大和解的方向共同努力。最近汪道涵说,中国可以是「未来中国」,内容上是改变了,前提没有改变,即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实,北京已经迈出一大步了,如果陈水扁说「未来中国」可以讨论,大家就可以共同讨论内容,双方形成共识。冷静一段日子,双方开始接触,虽说这很困难,但两岸有共同的政治智能,能找到共同点。
台湾民主进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北京会不会警觉?民主步伐不能太快了?
孙哲:民主的快与慢,是和它本身的是否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治理的效果、最大满足百姓利益有关系。民主是科学的,快速民主往往很难巩固民主。民主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具体的稳步发展而达到符合国家最大的利益的机制。所以,大陆采取的经济政策是正确的,集中精力搞发展,外交政策确立和平崛起的方针,现在需要加强的是从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做起,遏制腐败,加强人大改革,加强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等。先不要从大的宏观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着手。过去,我们习惯于那种大跃进、大民主,习惯于宏观的东西,应实实在在的把宪法规定的很多没有落实的内容,先加大力度落实。大陆已经一点一点激活政治改革的一些基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