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观点:落伍的男人类

Stifler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3-12-29
消息
22,414
荣誉分数
92
声望点数
208
另类观点:落伍的男人类

  甘冒大不讳得罪一半人口,是不可能信口雌黄的!

  到书店、报摊翻翻杂志和报纸看看,满眼的女体影像,要找个像样的男性杂志还真不容易!这一说马上有人抗议了:“汽车类、写真集不是专给男人看得吗?”那也真对,男人常把汽车比为情妇,而女明星写真集养眼助“性”都无可厚非,倒是男性杂志千篇一律的时尚、壮阳篇章,不免忆起男性友人常大方告白道:“男人是劣等生物,只有物质、感官,完全看不到灵性”而心生戚戚焉!

  有日看到台湾一名之为“男人真命苦”的电视节目,正欣慰终于有属于男人心声的节目时,竟然发现当集主题是谈槟榔西施性交易和偷窥女同性恋,实在看不到男人如何命苦,却感受到男人如何“水往低处流”,结果还是在下半身找题材嘛!   大凡男女庸庸碌碌总不脱食、色外,定还有亲情至性,婚姻感情也多无日不在,对悲欢离合更需情绪抒发,行有余力还能关照他人苦难、感受天地有情吧!

  可是这么个六尺之驱生灵,形于外者似乎只有物质和官能,如用烟酒而非交心建构的男性情谊,以及学习只问功名莫谈身心成长,丝毫不见性灵追求长进,物化若此,也难怪越来越多近更年期女人,胆敢跟老公说“拜拜”,纷纷提出离婚的比率日渐增加,“大家已经没什么“性”头可搞了,如果连灵性交流都没半点,我可宁愿过单身日子呢!”。

  此乃源于女性从弱势翻身,无论在高等教育、工作表现与生活自主上,都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环境丕变,有关女性成长的学习渠道源源不断,所有商品行销也冲着具有消费能力的女性大送秋波,使得女性无论在生活与生命内涵上,皆愈趋丰厚。

  相对看男人却还停留在社会角色压力后的心神逃避与性灵麻痹阶段,极少能够自觉并起而行,认真地充实精神生活,和社会及人群有非利益性的互动,等步入退休老年期,才深感周遭亲友与环境和自己竟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有一次,在北京与某发行量不小的男性杂志主管谈男性成长概念,他眉眼、嘴角间尽是“男人只要工作成就和吃穿逸乐就够了,其它都不是问题!”的笃定模样,令人印象深刻,当然,这不能怪他,他肯定是市场导向的,只是回头一想,文化人尚且如此,遑论那些每日竞逐名利或忙于生计的男人要自我醒觉,谈何容易啊!

  时值中国大陆经济走高、物质挂帅的意兴风发期,倒也难苛求男人心领神会,眼光器识会有多高远!

  可是回看台湾男人,但别说那些草莽的政商挂钩嘴脸不堪闻问,就是静观男人类的稀有专属文化刊物,也还是看不到任何人文省思及身处恶质生态的因应智慧,瞧着一张张时尚照片,不就充分暴露出男人仍在感官期的浅盘格局嘛!什么心性成长、人文关怀,男人根本自我隔绝在生命精进之道上!

  香港更是贫乏,连想要找本男性刊物都困难得很,满纸八卦、跑马经和拚命赚钱,不知道那个包装在名牌的躯壳下,是否真的满足于此、觉得不枉此生?

  所以男人类岂只是落伍,自大后面的卑屈、浮夸后面的虚空、武装后面的脆弱,都极度扭曲了人本品质,又如何有能力感受其它生命风华、发展建设性的自我实现价值?那就更不用说悲悯心造福人类社会的作为能力了。

  不独杂志而已,广播电视节目、网站甚至报纸专栏,细想有否专为男性处境开辟表述、宣泄的空间?据了解,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媒体,皆从市场角度准备进入男性消费群了,但是毕竟没有了解男性文化的素养能力,大多在皮层和感官上打转,只是更凸显男人的贫乏,悲夫!

  深盼很快有更多具省察力的男人女人,都愿意站在第一线上为快变成“淘汰郎”的男人加把劲儿,媒体正是观照男性生态的最重要平台,一如大量的女性议题内容,让女人比较容易找到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这些确实值得男人们借镜。
 
心安万事安, 吃啥穿啥无所谓的... 单身也能称起一片天:lol:
 
可悲的男人 好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