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秃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4-03-20
- 消息
- 2,382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老说城里人排外,真的吗?
“北京的排外情绪绝对是全国之冠,走在北京的街头问路如果没操京腔,有70%的可能性没人搭理你,因为在他们眼里外地人是小偷强盗的同义词”
知道为什么吗???犯罪率高就是因为外地流动人口多。逢年过节,一到该回家了,许多外地打工人都会乘机“捞一把”,偷盗抢劫,犯罪率暴增,你知道吗?你知道每年春节前北京有多么不安全吗?是因为我们排外,还是因为外来人口自己给自己抹黑?一部分人看见城里人富,心里不平衡,就见财起意。。。虽然不敢说所有城里人的钱都是正道来的,可大部分人还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换来的。可许多打工者呢?突然间发现家乡和城里的贫富“天壤之别”,说不了眼前的冲击,自己不愿勤勤恳恳的劳动,只想着歪门邪道、不劳而获。最后一部分“害群之马”让城里人对所有的打工者都一视同仁。如果一个人善良、勤恳,他肯定可以获得尊重。我一直都相信大部分有知识有修养的北京人不排外,以后也是。北京的建设离不开外来人口,北京的今天,他们功不可没,我们绝对认同和称赞。这种现象不刚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是这样。这种现象的存在,我想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政治、教育、社会制度等等。根本不能单方面归咎于“排外”。如果每个城市的治安都很好,犯罪率低,我想没有人会有所谓的“排外”。
再者,每个人都有“本土情结”即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好,北京也不例外。
还有,北京人希望找同乡,这不奇怪,我们只是因为来自一个地方,生在一个地方,长在一个地方。如果说,我和一个广东人说北京的小吃街,北京的地摊儿,我打小儿爱去的地方,你认为他会知道吗?相反,如果他和我说他小时候玩的地方,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不会感兴趣,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们想聚会,想吃饭,想认识,只是因为我们来自北京,只是想找个伴一起想想家。这有错吗?
我从没有轻视任何一个外地人,我相信大部分北京人也是如此。
对于你其他的评论,我觉得你只是在强词夺理。
像什么出不出泰斗这类话,你不觉得很没意思吗?出不出泰斗和是哪里得人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和一个人努不努力,刻不刻苦挂钩,另外再加上机遇。如果你非要说,我告诉你,大剧作家曹禺就是北京人。许多老的艺术家也是北京人。还有老舍,等等。也许没有你说的“在科学、经济、政治方面”,可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成不成为泰斗,成为泰斗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那些人也是功不可没的。像你这样说话,只能说你太肤浅!
还有像什么户口,一、那是社会制度,市政府定的。二、上户口难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许多人自己富了,就忘了家乡,不想再吃苦,可他同时也忘了家乡的亲人、朋友,只想一心变了城里人。上户口难,就是希望这些人,包括大学生、商人、打工者,在自己富了以后,别忘了自己的家,别忘了家里的亲人,希望他们投入家乡的建设,为祖国,也为自己的家,付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你提这件事,我只能说你和那些富了以后就忘了“家”的人一样,渺小、虚荣、自私自利,象个井底之蛙,就像“汉奸”一样!我们瞧不起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还有,我们从不否认祖上是外地来的,我也是,许多人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外乡人,因为北京以前是皇城,没有什么百姓。我们从不否认这一点,而且我们从没有骂外乡人。
另外,想“定都”这种事,那是历史事件,是多方原因造成的,而且明清定都北京自有它的道理,“老毛”定都北京,也是参考明清,我们又能怎样?
还有,现在许多城里人都去支援农村建设。虽然不比“知青”时代,可毕竟还是有。
而像你这种“以少盖全”、“以偏该广”的人,报着这种偏激的心态,去看每一个城里人,我只能说:“你有病!”
我觉得你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你自己心里不正常,也许你受过什么刺激,或者是你心胸太狭隘,你可能有自闭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才导致你这么接受不了现实,知道自己家乡差,并不说努力奋斗,建设自己的家,反而因为接受不了贫富的差异,而在这里发泄你变态的心情。希望你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书,丰富一下自己,充实一下自己,当你有了深度、修养、知识时,我像你看问题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会很正常,而不是以病态的心理。
“北京的排外情绪绝对是全国之冠,走在北京的街头问路如果没操京腔,有70%的可能性没人搭理你,因为在他们眼里外地人是小偷强盗的同义词”
知道为什么吗???犯罪率高就是因为外地流动人口多。逢年过节,一到该回家了,许多外地打工人都会乘机“捞一把”,偷盗抢劫,犯罪率暴增,你知道吗?你知道每年春节前北京有多么不安全吗?是因为我们排外,还是因为外来人口自己给自己抹黑?一部分人看见城里人富,心里不平衡,就见财起意。。。虽然不敢说所有城里人的钱都是正道来的,可大部分人还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换来的。可许多打工者呢?突然间发现家乡和城里的贫富“天壤之别”,说不了眼前的冲击,自己不愿勤勤恳恳的劳动,只想着歪门邪道、不劳而获。最后一部分“害群之马”让城里人对所有的打工者都一视同仁。如果一个人善良、勤恳,他肯定可以获得尊重。我一直都相信大部分有知识有修养的北京人不排外,以后也是。北京的建设离不开外来人口,北京的今天,他们功不可没,我们绝对认同和称赞。这种现象不刚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是这样。这种现象的存在,我想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政治、教育、社会制度等等。根本不能单方面归咎于“排外”。如果每个城市的治安都很好,犯罪率低,我想没有人会有所谓的“排外”。
再者,每个人都有“本土情结”即觉得自己的家乡是最好,北京也不例外。
还有,北京人希望找同乡,这不奇怪,我们只是因为来自一个地方,生在一个地方,长在一个地方。如果说,我和一个广东人说北京的小吃街,北京的地摊儿,我打小儿爱去的地方,你认为他会知道吗?相反,如果他和我说他小时候玩的地方,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不会感兴趣,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们想聚会,想吃饭,想认识,只是因为我们来自北京,只是想找个伴一起想想家。这有错吗?
我从没有轻视任何一个外地人,我相信大部分北京人也是如此。
对于你其他的评论,我觉得你只是在强词夺理。
像什么出不出泰斗这类话,你不觉得很没意思吗?出不出泰斗和是哪里得人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和一个人努不努力,刻不刻苦挂钩,另外再加上机遇。如果你非要说,我告诉你,大剧作家曹禺就是北京人。许多老的艺术家也是北京人。还有老舍,等等。也许没有你说的“在科学、经济、政治方面”,可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成不成为泰斗,成为泰斗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那些人也是功不可没的。像你这样说话,只能说你太肤浅!
还有像什么户口,一、那是社会制度,市政府定的。二、上户口难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许多人自己富了,就忘了家乡,不想再吃苦,可他同时也忘了家乡的亲人、朋友,只想一心变了城里人。上户口难,就是希望这些人,包括大学生、商人、打工者,在自己富了以后,别忘了自己的家,别忘了家里的亲人,希望他们投入家乡的建设,为祖国,也为自己的家,付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你提这件事,我只能说你和那些富了以后就忘了“家”的人一样,渺小、虚荣、自私自利,象个井底之蛙,就像“汉奸”一样!我们瞧不起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还有,我们从不否认祖上是外地来的,我也是,许多人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外乡人,因为北京以前是皇城,没有什么百姓。我们从不否认这一点,而且我们从没有骂外乡人。
另外,想“定都”这种事,那是历史事件,是多方原因造成的,而且明清定都北京自有它的道理,“老毛”定都北京,也是参考明清,我们又能怎样?
还有,现在许多城里人都去支援农村建设。虽然不比“知青”时代,可毕竟还是有。
而像你这种“以少盖全”、“以偏该广”的人,报着这种偏激的心态,去看每一个城里人,我只能说:“你有病!”
我觉得你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你自己心里不正常,也许你受过什么刺激,或者是你心胸太狭隘,你可能有自闭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才导致你这么接受不了现实,知道自己家乡差,并不说努力奋斗,建设自己的家,反而因为接受不了贫富的差异,而在这里发泄你变态的心情。希望你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书,丰富一下自己,充实一下自己,当你有了深度、修养、知识时,我像你看问题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会很正常,而不是以病态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