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同志们来报名咯

梵绰

知名会员
注册
2003-11-09
消息
7,269
荣誉分数
29
声望点数
158
湘 之 魂
      “自清季以降,湖南人才辈出,举世无出其右者”,历史学家谭其骧这样评价湖南人在近现代的历史作为。 是的,湖南文有“唯楚有材,于斯为盛”之盛誉,武有 “无湘不成军”之美称。以至余秋雨在岳麓书院演讲时就说:近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不就在这个地方决定得差不多了吗?历史让湖湘人骄傲,而研究历史背后的点点滴滴,也许才大有裨益。湖南人的杰出表现除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有关外,与湖湘文化、民俗风尚都有很大关系,而其中湖南人独特的性格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中国自古讲究中庸之道,国人性格在善良、和平的另一面往往就是柔弱、保守、容易妥协。而湖南人的性格是中国人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湖南人倔强、刚烈、直率、热情似火又爱恨分明,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性格是有很大区别的。关于湖南人的性格,汉代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称其十分骠悍,《隋书》中又谓“劲悍决烈”。以后湖南地方志中,“劲直任气”、“刚劲勇悍”、“好勇尚俭”……种种评语触目皆是,不胜枚举。直至近代,外省在湘官员李榕、陈宝箴还言湖南人“气太强”、“好胜尚气”。湖南人自己对此也屡加评说,章士钊就云:“湖南人有特征,特征者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宋教仁也曾说:“湖南之民族,坚强忍耐富于敢死排外性质之民族也。”可见湖南人普遍具有刚劲强悍的性格已成定论。而且事实胜于雄辨,近代以来,湖湘人士在历史上的表现再三证明了这一点。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嘉道经世派、湘军集团、维新人士、民主革命派、中1共党内人士,当然这种分法主要是针对政治军事人士而言,其他则略而不谈。下面对五个阶段分述如下:
      
      嘉道经世派。在说此派之前,有必要提提王船山,他继承发展程朱理学,发扬湖湘文化的核心经世致用思想,对近代湖南人的影响至关重大。王船山是我国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革命家,陈独秀言他是“多么艰苦坚毅”的学者。他的影响在明之后的嘉道期间得到大的扩大,其代表人物有陶澎、贺长龄、魏源等人。他们一个共同点是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大力改革吏治。象陶澎在两江总督任上就对盐务漕运等进行了大的改革,成为名震一时的封疆大吏。陶贺诸人廉洁,勤政是有口皆碑,流传不衰的。陶澎等人开湖南风气之先,一改湘省以往碌碌无为的现象,自此之后,湖湘大地,群雄并起,一时蔚为壮观,对湖南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受嘉道湖湘经世派的影响,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起家,秉承“男儿以无刚为耻的” 信念、敢于“打脱牙和血吞”,在湖南创办团练,屡败屡战,敢于扎硬寨,打大仗,终于铸就湘军,扫平太平天国。湘军首领除曾以外,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等都是名垂宇内、大名鼎鼎。湘军将领英勇善战,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历尽千辛万苦,抬棺出阵,为后人赢得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虽年老体弱,仍坚持对法作战,甚至亲临前线,直至去世。这位自称“今亮”的左公,真如古亮之“鞠躬尽谇,死而后已”了。当时人们有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可见左公当时的影响。再说彭玉麟,这位被曾国藩视为南岳奇男子的湘军水师统领,是一位真正的大丈夫,一生淡泊名利,从军时屡有归隐之心,但只要听说国有危难,便挺身而出。而且彭也是一位至情至性之人,当他的爱妻去世之后,便再未有婚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大批极具血性的将领,才有湘军后来之成功。曾国藩有感于此,大发感慨:“方今大难削平,弓知载橐,湘中子弟忠义之气,雄不可遏抑之风,郁而发之为文,道德之宏,文章之富,必将震耀于寰区。”曾国藩显然在预言,作为湘军的故乡,湖南不久将以其宏毅雄丰的道德文章而卓立于世,震耀中华。历史,果真会象他所预言的那样发展吗,这正是下文要解答的。
      
      时代已经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这里历史好象又与清朝的忠诚卫道士曾国藩们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曾国藩诸人创办的洋务运动,没有使爱新觉罗的江山更加巩固,反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了其掘墓人。时代的发展,清政府的皇权统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君主立宪、限制皇权成了历史潮流。湖湘子弟以极强的历史使命感,胸怀着湘军成功的荣耀,再次成为社会维新运动的中流砥柱。在此过程中,最为有名的当数谭嗣同。这位“少任侠、善剑术”的湖南浏阳人,为了维新运动,四处呼喊,为了变法竭尽心智。维新变法失败后,嗣同抱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遗恨而从容就义。在此之后,无数湖南后人就在他的启迪下走上新的近代化路程,林圭在谭嗣同逝世后即发誓,“中国流血自谭君始,我承其后”,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时年仅26岁;谭嗣同的好友唐才常是维新变法中又一颗耀眼的名星,谭的牺牲使他认识到不暴力不足以改革旧制度,作诗曰:“剩好头颅酬死友”,发愤“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遂举行自立军起义,不幸以失败告终,唐才常与林圭等五十余名湘籍志士英勇遇难。给湖南士人又一次巨大震动。李剑农先生在《中山出世后六十年大事记》中指出:“谭嗣同之被害,实乃湘中青年一大刺激;庚子唐才常谋起事于汉口不成,唐才常亦湘人,又与湘中青年一大刺激。”正是烈士的鲜血和他们“本救国之宏愿,不惜牺牲一切,以为我四万万同胞请命”的献身精神,在二十世纪初惊醒了一大批湖南年轻士子,禹之漠领悟到幻想清廷实行新法是“与虎谋皮”,转而“大声疾呼,唤醒世人无为奴隶”。焦达峰少年时就表示,“吾惟有从谭嗣同,唐才常之后耳”。黄兴、杨毓麟……等从此立志革命,湘中青年前赴后继,“尽掷头颅不足痛”,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写下新的悲壮一页。
      
      谭嗣同等众多湖湘子弟的热血给湘中青年带来更多的革命动力,也让他们认识到非革命不足以改革中国社会,辛亥革命的浪潮随之汹涌而来,湖湘子弟又再一次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黄兴,从小跟人学乌家拳术,“只手能举百钧”,是民主革命中的栋梁之才。他百折不挠,断指尤战,带领几百湘军在汉阳抵挡大队清军人马,为革命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以有“无公即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之称。蔡锷,在二十世纪初作诗曰:“湖湘人杰销未沉,敢渝吾华尚足匡;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有轮?”,而后力昌军国民主义,疾呼民主共和。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在云南发起护国军,当时虽已身负重病,仍然冲锋陷阵。这种不折不挠之湖南人精神当为万世流传。民主革命中,还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宋教仁。宋是湖南桃江人,一直对民主共和,开国会,立宪政抱有极大期望,并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后来被袁引以为心腹大患而惨遭暗杀,但是其历史贡献不可抹杀,后人以“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来评价他,确实恰如其分。在民主革命中奋不顾身的还有陈天华、宁调元等许多湖湘子弟,他们中不少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其奋斗造桥的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前辈的奋斗精神激起了湖湘子弟不懈的努力,他们把这种精神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一结合,产生了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有高度的自信,常言“救中国请自湖南始”。在后来中国共1产党几十年的革命过程中,湖湘大地又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英才辈出,灿若群星。其传统的刚劲作风,直率性格,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大气与豪迈相信不必在此多费口舌,少奇的坚持真理也让人尊敬,而“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也是名垂千史,除此之外,还有贺龙的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故事,还有政治元帅罗元桓的心有雄兵百万,还有党的骆驼任弼时的感人事迹,诸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个人才群体是继湘军集团以后湖南又一最大的人才群体,毛泽东与曾国藩也因此成为这两个群体的灵魂人物。在这个群体之中,那些平凡中的不平凡人物,象雷锋、欧阳海、罗盛教,向秀丽等的献身精神,同样让后人尊敬不已。至于改革开放以后,耀邦同志的一袖青风,“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悲壮长为世人景仰,是故被人称为“胡青天”,他逝世之后,群众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今日的朱总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都将义无反顾,勇往之前……”的豪情壮志,曾让国人为之感动不已,是湖南人精神的再一次体现。
    
      一百多年来,从新疆天山南北,到高丽上甘岭,到安南热带雨林,到宝岛台湾(宋楚瑜、马英九、李元簇等人都是湖南人),以及国内指点江山,躬行政务,都有湘人奋斗着的身影。历史将记住湖湘子弟的英勇,刚烈,无畏,湖南人的性格也就为湖南人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应该指出,湖南人的传统性格加上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悠久传统,再加上前辈乡贤的显赫事功,使湘人有极强的历史使命感与自信心。如湘军兴起之后,他们以惟有湘人能平大难自居,所谓“道咸之乱,惟我湘士翼戴王室,厥功最高,天下称之”。大有以天下为己任,舍我其谁的气概,人称“自咸同中兴,湘中子弟忠义之气仰,古所谓楚虽三户,亡秦者必楚也。”他们抱着“救中国必从湖南始”,“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国存”的殉道气概,杨度的《湖南歌》唱出了:中国若为古希腊,湖南当为斯巴达,中国若为德意志,湖南当为普鲁士”的不朽心声,喊出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慷慨激昂之音。这种使命感,自信心,是一种历史遗传,而且这种遗传的效应愈来愈大,可以称作遗传之扩大性。这就是回答所谓湖南人喜欢自我陶醉的最佳答案。
    
      湖南人的性格成因,争论由来已久。许多学者认为有地理、血缘、移民、食性等诸多因素,到现在也远未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它是湖南人能在近代中国奋发有为的重要因素。历史一再证明,大凡湖南人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有了一种思想主张,就不会轻易改变。而总是以“虽百万人军中,吾往矣”的无畏气概,为这种目标、主张的实现而进行不折不挠的搏击,至于势之顺逆,人之毁誉,则全然不去顾及,即使断头洒血、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总的说来,湖南人的性格是很特殊的一种,刚是其内核,韧是其灵魂,灵是其气质,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气概。
    
      壮哉,湘之魂。
 
最初由 没灵感的恐龙 发布
老乡啊1:crying:
老乡见老乡 两眼泪汪汪~~~~:crying: :crying: :crying:

PS:你回的好快啊~~嘿嘿
 
最初由 没灵感的恐龙 发布
:crying:

这里的湖南同乡不多啊:crying:

那你怎么定北京的贴?:confused:
 
最初由 没灵感的恐龙 发布
:crying:

这里的湖南同乡不多啊:crying:
是 啊~~还有清水百合也是的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