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北京7月21日讯 记者阎晓明报道:北京将实施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振兴现代制造业”。以此为突破口,力争用5---8年的时间,使现有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从而,进一步扩充首都经济总量,提升北京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为解决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总量不足的矛盾做出新贡献。

1997年,北京市第8届党代会提出以知识经济为本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以来,北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1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但经济总量不足仍然是北京与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最大的差距。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在经济总量上实现跨越。

北京市在分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条件时认为: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既符合国家发展需要,也符合北京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是“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增长点过于单一;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首都环保工作力度,钢铁、煤矿、纺织等传统产业处于压减萎缩状态,迫切需要新的产业增长点弥补“产业空心化”。北京市认为, 北京的发展要靠高科技。但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光是计算机、手机、网络,还要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的制造业。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很多本身就是现代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又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重要的载体。现代制造业相对传统制造业而言,主要是指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适用技术制造业两大类,诸如计算机、制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针对这一特点,北京市提出,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方向,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区县工业园区为重点,把振兴现代制造业与已经进行的城区工业企业搬迁、首都人才优势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启动特殊扶持政策,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近期,北京将突出抓好汽车、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四大产业”,形成具有首都特点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群;建设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顺义汽车城、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和城南生物医药产业带等“四大基地”,以及数控机床、数码相机、同仁堂中药与天然药物新制剂等“十大产品”。

北京将以重点项目为龙头,振兴现代制造业。上半年,已有一批工业企业重组改造重大项目陆续签约。北汽控股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现代轿车,年内可望新车投产。第一机床厂与日本大隈公司合资,将建成国内最大的高品质数控机床制造企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