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没没有湖北人么????????*****

达摩十八手,又称少林十八势或少林罗汉十八手。先并步直立,呼浊汲清,凝神听气。此为入手之内功。其前后左右十八手分述如下:

  1、朝天直举世闻名:即以手朝上伸举,气贯三焦,左上则右下,手掌须平,掌心相印,名为朝天踏地,此为两手。

  2、排山运掌:上式演毕,即将足向侧开步(一尺余距离),用柳叶掌(五指紧排)向前推掌,左右前后次第推运,仍须力贯掌心,气发丹田,有猛虎推山之势,此为四手。

  3、黑虎伸腰:前式毕,收足正立,再开短马,两手仍作掌式,左右分推,由短马变为高马(先低后高)。必须以腰用力,两掌齐出,且伸满时两掌心与后足心更须相印。于是左右前后起落伸推,久则腰膝坚强,收功甚速,此为四手。

  4、雁翼舒展:伸推毕,收马排足,略事休息,于是再吸气一口,下贯丹田,用手紧贴腿部,运腋力由下渐起,以平肩为度,如舒雁翼。且两手起时,足跟随起,落则随落,腰须硬实,足尖得力,两手起时,隐觉气贯胸开,肱涨指热,方为得益,此为一手。

  5、揖肘钩胸:此手先两足并步站立,再以右足踏进一步,以阳掌平排揖下,至膝为止(先曲掌而至膝,变为平掌)。收转时,以掌渐次作钩曲势,紧贴至胸,腰稍向后翻,使气注丹田,力鼓两肘拐。但揖下时,身须低伏,后足跟不可离地,此为气功之手(一手)。

  6、挽弓开隔:此与八段锦中,左右开弓如射雕,正复相类。其不同在于,此系短马,延缓系正立,其效果遂相去甚远。如练习时,可依骑乘射球之式,腰须后翻,一字地盆(或称马步)即为合法,此为一手。

  7、金豹露爪:上面所说均为掌式,现变为豹拳式(手指前中二节作钩勒形,大节与掌背平齐,拇指亦作曲形,紧贴掌边)。练时如左手拦护,则用右手作豹爪拳,尽力冲出,两手循环练习,必须开声吐气(拳吐出之时,必须与拳力相应),两足仍半马,用力与前无异(即腋力),此为一手。

  8、腿力跌荡漾:前面技法均用手,此乃用足。其足有四法:

  足尖直踢:此踢是只须稍高,过高则无力。

  横腿扫击:此出横腿,其势如扫,身须取侧,收腿宜速而稳。

  长腿高举:此腿法颇不可轻率使用,因此举起甚高,身法之虚空,在在堪虞。若遇名家,易为人制,须练习精到,出落如风,始可免意外。演练时,左右前后习之,必须力贯足尖为要。

  钩腿盘旋转:此法脚尖由外向内钩盘,练时两足如画大圆圈,身法仍以半马为宜。以上为四法,加上以前十四手共为十八法,又称罗汉十八手。
 
汉口江滩新泳池 共沐清凉消暑夜

汉口江滩景区内,新近竣工开放的第二座多功能游泳池,除嬉水池外,还有两个可用于比赛的标准水池,市民可享受竞技游泳的乐趣。该泳池位于江滩张自忠路闸口内,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00人。图为昨日消暑的市民正在感受新泳池带来的清凉滋味。
 
唉......前年回国说去游个泳吧, 又TM要我穿SPEEDO又TM要我带帽子....我CAO, 不游了! 回家冲凉水:lol:
 
江城为何这样热

武汉夏天为什么给人有热似火炉的印象?这首先得从人体的感热说起。人的皮肤的正常温度为32℃,如果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热感愈加明显。武汉的夏天每年长达5个多月,超过人体皮肤的暑热日平均每年有60―70天,大于35℃的酷热日平均每年18天左右。而且,最高气温并不是衡量炎热与否的惟一指标,比如北京、济南等地,最高气温都曾经达到过42℃,比武汉高,却没有武汉热。为什么呢?与湿度、风以及当日的最低气温有关。

  同样的高温天气条件下,如果风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就会加剧人们所感受到的炎热程度。武汉每年7月至8月的平均气温为28.6℃,而与武汉并称为“三大火炉”的重庆、南京,同期的平均气温都比武汉低,分别为28.2℃;27.6℃。7-8月武汉的相对湿度为79%,在我国内陆城市中最高。与南京、重庆相比,7―8月的平均风速武汉最小。武汉每年7-8月最低气温高于27℃的日数平均为16天左右,重庆、南京只有8天和7天左右。

  形成武汉夏天平均气温高、湿度大、风力小、最低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时期被西太平洋副高牢牢控制,使得气温居高不下;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烈日照射后水分蒸发剧烈,使得空气湿度加大;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白天和夜晚气温变化不大,有时夜晚犹如蒸笼一般热不可耐。另外,武汉的城市热岛效应近年明显加剧,增加了夏季的炎热度。统计资料显示,武汉市从1990年以来每年夏季平均酷热日数比常年平均值要多3天,最低气温超过27℃的日数比常年平均值要多7天。目前我市尚未入伏,但最高气温大于35℃与最低气温大于27℃的日数已有7天。

来源:汉网
 
最初由 京华倦客 发布
荆门(好详细啊):
【建置沿革】荆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地带就有人类集居生息。夏商荆门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并入荆门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荆门市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和掇刀区。  【人口、民族】全市总人口297.1万人,比上年减少2.96万人。  
 

【区位、面积】荆门位居鄂中,介孝感、宜昌、荆州、襄樊4市间。全市国土面积1240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67%。
【气候特点】年度内,境内气候异常,春夏特大干旱特征最为显著。主要特点是:气温高,冬春暖,夏季热,光照充足,降水前少后多,分布不均。   【雨情】1~10月中旬,全市大部地区降雨在703毫米左右,比历年同期少31.7%。
【灾情】
   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营造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各项预期目标。
【工业】工业在改革和调整中发展,经济效益逐渐好转。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1%。
【农业】农业面对特大旱灾严峻形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和抗灾救灾,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年内,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地区项目)57.12亿元,同比增长10.2%。
【交通、邮电】交通建设步伐加快,邮电通信快速发展。
【财政、金融】财政收入保持增长,金融保险平稳运行。
【贸易及旅游】国内贸易平衡增长,对外经济出口上升,旅游事业发展较快。 【各项改革与个体私营经济】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再就业工作有所加强。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后劲建设乏力,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仍很脆弱,农民增收增长缓慢;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部分下岗职工生活仍较困难;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宽松,中心城区环境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政府及其部门自身建设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哥们,够意思..!!:D :D :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