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6月03日 15:08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冷暖人生。2002年12月份的一天,隆冬的大别山南麓,一位农民父亲冒着严寒在高大的木梓树上摘果实,可是他不慎跌落下来,头部摔成重伤,七窍出血。抬到医院去的时候,医生说,已经很难救了,即便是能,恐怕这农民一家也根本负担不起,于是,家人们没有再说什么,痛哭一场过后,又把老汉给抬回了家,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武汉大学生王群的父亲。王群他接到电话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在为父亲准备后事了,王群说,他在电话里听到家人说出一个在他听来是格外陌生的词,回来“奔丧”。
(旁白)两天前,下了几天的大雪刚停,王群的父亲闲不住,就背着家人独自上山去采木梓,以换得一点收入。结果他爬到了六七米高的树上,由于树上有积雪,很滑,他一脚没踩稳,他摔了下来。第二天拉到县医院,拍了片子,诊断结果是三级脑外伤。
妈妈:片子一拍了,我就倒在地上,猛哭,埋头哭,我想到,我娃还在读书,真是伤心,可怜。晚上,我们要把他拖回去,医生就说没有救了,没有救,就是说,拉回去等死吧。
记者:你相信医生的话吗。
妈妈:我们那个时候就拿不到主见,一个妇道之家,做不了主,医生就说诊(治)两万块钱,已经治不好了,我也搞不到钱。
记者:那你没跟亲戚,跟女儿商量一下?
妈妈:女儿也做不了主,女儿也没钱。
记者:亲戚呢?
妈妈:亲戚说诊不好,还是不用诊了。还是不要搞得人财两空。
记者:家里人都在做啥?
王:反正我回去的时候,我看到院子里面有很多人,大部分人都是来帮忙的吧。都随时在帮爸爸准备后事吧,有人发纸钱啊,还有院子里面,烧的那种香,一进去一闻就知道,估计已经是在准备后事了。
(旁白)儿子回来后,使母亲有了依靠,但是看着父亲昏迷不醒的样子,而且所有亲戚都说不要救了,王群也没了主意,任凭眼泪一直地流。
王:我觉得当时也可能认命了吧,当时真的是认命了,因为我在路上碰到我舅舅,是吧,他说,你不要担心了,反正你爸爸的后事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他说你什么都不用管了,你回来看一下吧,就是那个样子,我已经认命了,当时,一直都没有说话,因为命就是这样的吧,可能。基本上就接受这个事实了。
陈晓楠:王群的家住在两个山谷的中间,只有靠种田维持生活,而且田也很难种,因为当地非常缺水,只有靠人工挖出了一条水道来灌溉,树上的果实呢,往往也是没等成熟就都被人摘光了,王群说他印象里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在学校里只敢喝稀粥,因为买不起一个馒头,就是因为家里穷,所以王群的姐姐念到初二的时候就退学了,也正因为如此,九七年他考上高中的时候,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王群身上,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为了让孩子读书,王群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挣钱,他老父亲先后到建筑工地去当过小工,下矿井挖煤去做过苦力,也曾经在大街小巷上捡过破烂,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摔伤了,九九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摔伤了肾脏,那一次为了治病花去了五千多块钱,连给王群准备好的学费,生活费都贴了进去,就为这个事,父亲很多天来一直叨唠着说,自己真是没用,他可是内疚了一阵子。
(旁白)想到自己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内心深深地责备自己无能。这一晚,王群一直坐在父亲的床边,脑海里全是父亲的身影。
王:我爸爸对我比较 ,他的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我小时候是不知道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吧,上高三的时候,然后我有一次回去,我妈妈就跟我说,她说你爸爸特别爱你,你不知道吧,我说我不知道,我说爸爸平时对我那么严格,她说你爸爸有时候晚上起来还亲你,我当时就特别不好意思,我这个人不知道怎么搞的,觉得好像是独立惯了吧,因为一直在外面吧,我不喜欢别人和我太亲近,然后我就想,两个大老爷们,是吧,特别是我爸爸,晚上怎么起来还亲我,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然后就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然后我再一想,这么多年以来,是吧,我爸爸对我,为了供我上学,是吧,他就跟我说,他说砸锅卖铁都要供我上学,然后我就一想种种的事情,种种情节一回忆起来,我想,可能就是的吧,可能这就是父爱吧,可能就是我爸爸一种特别的爱吧。
陈晓楠:在当地农村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如果有人要去世了,大家都会围着他,做最后的照料,王群和亲戚们都转在王锡文的身边,烧香做纸钱,准备衣服,忙着后事,时间到了凌晨一点钟左右的时候,人们都有点困了,王群也靠在父亲的床边,困得只打瞌睡,可是这时候,王群感觉到,他好像突然被一只手抓住了,他猛然睁开眼睛,看见了父亲一只粗糙的手,大拇指已经弯不过来了,可是仍然是很费力地握着王群。这时候让他为之一震的是,他听到了父亲的一声呻吟。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冷暖人生。2002年12月份的一天,隆冬的大别山南麓,一位农民父亲冒着严寒在高大的木梓树上摘果实,可是他不慎跌落下来,头部摔成重伤,七窍出血。抬到医院去的时候,医生说,已经很难救了,即便是能,恐怕这农民一家也根本负担不起,于是,家人们没有再说什么,痛哭一场过后,又把老汉给抬回了家,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武汉大学生王群的父亲。王群他接到电话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在为父亲准备后事了,王群说,他在电话里听到家人说出一个在他听来是格外陌生的词,回来“奔丧”。
(旁白)两天前,下了几天的大雪刚停,王群的父亲闲不住,就背着家人独自上山去采木梓,以换得一点收入。结果他爬到了六七米高的树上,由于树上有积雪,很滑,他一脚没踩稳,他摔了下来。第二天拉到县医院,拍了片子,诊断结果是三级脑外伤。
妈妈:片子一拍了,我就倒在地上,猛哭,埋头哭,我想到,我娃还在读书,真是伤心,可怜。晚上,我们要把他拖回去,医生就说没有救了,没有救,就是说,拉回去等死吧。
记者:你相信医生的话吗。
妈妈:我们那个时候就拿不到主见,一个妇道之家,做不了主,医生就说诊(治)两万块钱,已经治不好了,我也搞不到钱。
记者:那你没跟亲戚,跟女儿商量一下?
妈妈:女儿也做不了主,女儿也没钱。
记者:亲戚呢?
妈妈:亲戚说诊不好,还是不用诊了。还是不要搞得人财两空。
记者:家里人都在做啥?
王:反正我回去的时候,我看到院子里面有很多人,大部分人都是来帮忙的吧。都随时在帮爸爸准备后事吧,有人发纸钱啊,还有院子里面,烧的那种香,一进去一闻就知道,估计已经是在准备后事了。
(旁白)儿子回来后,使母亲有了依靠,但是看着父亲昏迷不醒的样子,而且所有亲戚都说不要救了,王群也没了主意,任凭眼泪一直地流。
王:我觉得当时也可能认命了吧,当时真的是认命了,因为我在路上碰到我舅舅,是吧,他说,你不要担心了,反正你爸爸的后事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他说你什么都不用管了,你回来看一下吧,就是那个样子,我已经认命了,当时,一直都没有说话,因为命就是这样的吧,可能。基本上就接受这个事实了。
陈晓楠:王群的家住在两个山谷的中间,只有靠种田维持生活,而且田也很难种,因为当地非常缺水,只有靠人工挖出了一条水道来灌溉,树上的果实呢,往往也是没等成熟就都被人摘光了,王群说他印象里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在学校里只敢喝稀粥,因为买不起一个馒头,就是因为家里穷,所以王群的姐姐念到初二的时候就退学了,也正因为如此,九七年他考上高中的时候,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王群身上,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为了让孩子读书,王群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挣钱,他老父亲先后到建筑工地去当过小工,下矿井挖煤去做过苦力,也曾经在大街小巷上捡过破烂,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摔伤了,九九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摔伤了肾脏,那一次为了治病花去了五千多块钱,连给王群准备好的学费,生活费都贴了进去,就为这个事,父亲很多天来一直叨唠着说,自己真是没用,他可是内疚了一阵子。
(旁白)想到自己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内心深深地责备自己无能。这一晚,王群一直坐在父亲的床边,脑海里全是父亲的身影。
王:我爸爸对我比较 ,他的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我小时候是不知道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吧,上高三的时候,然后我有一次回去,我妈妈就跟我说,她说你爸爸特别爱你,你不知道吧,我说我不知道,我说爸爸平时对我那么严格,她说你爸爸有时候晚上起来还亲你,我当时就特别不好意思,我这个人不知道怎么搞的,觉得好像是独立惯了吧,因为一直在外面吧,我不喜欢别人和我太亲近,然后我就想,两个大老爷们,是吧,特别是我爸爸,晚上怎么起来还亲我,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然后就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然后我再一想,这么多年以来,是吧,我爸爸对我,为了供我上学,是吧,他就跟我说,他说砸锅卖铁都要供我上学,然后我就一想种种的事情,种种情节一回忆起来,我想,可能就是的吧,可能这就是父爱吧,可能就是我爸爸一种特别的爱吧。
陈晓楠:在当地农村有这样一个习俗,就是如果有人要去世了,大家都会围着他,做最后的照料,王群和亲戚们都转在王锡文的身边,烧香做纸钱,准备衣服,忙着后事,时间到了凌晨一点钟左右的时候,人们都有点困了,王群也靠在父亲的床边,困得只打瞌睡,可是这时候,王群感觉到,他好像突然被一只手抓住了,他猛然睁开眼睛,看见了父亲一只粗糙的手,大拇指已经弯不过来了,可是仍然是很费力地握着王群。这时候让他为之一震的是,他听到了父亲的一声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