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被某些人描写成了地狱

[ZT]一个要谈烂了话题 ? 去留加拿大

其实这是一个要谈烂了话题??去留加拿大。但我非常体谅和明白你的切身感受与处境。尽管我相信会在加拿大有不少人对你的境况作出各种说教??不一定是恶意。但他人评价出于什么都没有意义,因为别人不是你。只有你自己明白你的曾经,你的向往,你的价值取向,你的人生定位。你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说你应该要的是什么。

我不管别人说加拿大有多么多么好,那是别人的活法,与其背景、人生观等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包括你老公。我个人是看透了加拿大。那是一个像其漫漫长冬一样毫无生气与活力的国家。公共资源严重浪费,包括医疗、人才、自然资源,等等,这些常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所谓福利。但正因为资源严重浪费,造成资本主义外壳,社会主义本质,才导致经济没有活力(当然其中还有其它因素,如保守等等),才导致知识无用,教育无用。有人说这是一个‘批发卖护照’的国家,也不无道理。

想起自己和老公几年之前在温哥华刚落地时说:‘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死也要死在这里了’的豪言壮语。四年多中我的感受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找到找不工作并不是最本质的,关键的是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蓝天白云大草坪不能当饭吃,更不能作我们的精神食粮和寄托。北美是一个文化沙漠,尤其对中国人而言。而加拿大更甚。

记得在读MBA时修过一个INTERNATIONAL MARKETING的课,印象极为深刻。我们小组一次课题是有关北美文化对其他它民族的文化侵略。其中一个话题是HOW TO BRAND CANADA?试想一下,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放在中国身上,我们会因太多的选择而无从下手。太多的东西可用来代表中国,向世界推销中国了。然而可笑的是,全班几十个‘真加拿大人’(我在美国的移民律师网站上与这些露出TRUE COLOR的真加拿大人有过不客气的争论,之后便如此称呼之)张口结舌,分组讨论后仍不能给出什么令他们自己有信心的结论。我也看到了班上另一半来自其他相对有文化底蕴国家的同学眼中微妙的神情。在冷场时,当我们把TIM HORTON买来的一小盒TIM BITS从桌下拿出放在讲台上时,全班哄堂大笑。作为美国的一个文化、经济附庸,当枫糖、冰酒、所谓马赛克文化(太多漏洞了吧)不能真正代表加拿大时,只好用一个全国性的尽人皆知的甜品连锁店吗?我只是想说,我可不想让我的孩子在这儿长大。当然,我无意与任何人抬扛,我只说是我的孩子。

太多的人在谈到中加文化比较时,过多地强调‘环境’,包括软环境、硬环境。北美是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制度的相对合理性,人际的单纯性等等。但我想环境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决不是全部。广义的文化不仅包含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戏曲、音乐、文学、影视、绘画,还有其思维习惯、行为模式等等。制度只是一个部分,不是全部。况且,我感觉,对于一个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甚至民主制度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学来的,制度的转变可以在历史的瞬间完成。看看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全球社会主义阵营的瞬间瓦解,看看中国近十几年的巨大变化。况且了,我们老祖宗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文化,是永远都学不来的,没有就是没有。这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生命力。我们历史上曾经多次辉煌过,我相信以后也会,大可不必为目前的落后而自卑、自轻、自贱,甚至自虐。况且,所有千年文明,都必有糟粕,但更有精华。

出国几年后,我是真正第一次发自内心说,作个中国人我很骄傲,因为我们其实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展示与人,眩耀于人。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更多地了解属于他(她)的的文化。我们都是在那儿长大的,不是也成长得很健康吗?不是也达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吗?我的孩子也可以。而且我看到在加拿大长大的少数族裔的第二代并非我们曾想象地那样,能与所谓主流社会相处其乐融融。种族的鸿沟仍难以跨越。

这是白人的狭隘。美国白人也同样。(我现在在美国,只为了回国前攒点美国经验。)记得在加拿大读书时在校友会认识了一个丰业银行的部门VP,搞财务的。我觉得他是北美人的典型代表:富足、单纯、幽默、善良、有知识(技术、工作知识),却自大,而无知。为什么呢?他有个中国妻子,去过几次中国,我说我是搞旅游的,他很兴奋地发现参加过我原单位的团。于是与我讨论三峡及兵马佣的问题。当他说兵马佣会不会是假的,只是为那时的中国开放需要时,我看着他无言以对。真的是无言以对。并不一定因为他的话唐突冒犯,而是惊诧于他的浅薄。一个人可以如此地拥有技术知识、行业知识,却对有关人类文明的问题如此无知,不加思考,且不愿思考。他们只是为他们一时先进的科技、管理、和腰包里的钱自大着。而人之所以为人,拥有再多的技能也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为达到一种物质生存状态。技术知识决不是智慧。

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像他一样吗?我相信他在中国一样可以学得许多时髦的知识技能,但同时会有更多的机会对他所属的人文文化进行体验和思考。生命本是一种体验,不只为活着。况且,到那时,中加孰好孰劣还很难说,其实在今天就已经难说了。不然为什么有这个话题?

我个人认为,就凭加拿大对资源的惊人浪费,它在几年之内就会有许多的变化。只浪费财富,不创造财富,所谓福利不可能长久。其实在今天这些变化就正在进行着。不要为了依赖福利而最终害了自己。几年之后,发现福利不在,却蹉跎了岁月,两手空空。

说得太远了,这个话题永远是见仁见智,就像我们的人生观,既没有必要争论,又不可能取决于他人。问问你是谁,你倒底想要的是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是有过些阅历的人,当了解自己,为自己作主。理理乱麻,找个双方都差不多能接受的路线。我28岁刚到加拿大时也很苦闷。之后几年酸甜苦辣,飘泊与压力,但其间心路历程,却也有不尽收获。会指引终生。所以我可以理解你的状态。你的现状只有你自己清楚,当多问自己。眼光可以放远一点。你想过读书吗?读书是一个充实自己,扩大眼界,也是一个重新思考和体验人生的过程。当然我这里衡量的标准并非是某某学位能为你带来多大的立时经济效应。是为长远。读适合你的,符合你以后人生追求的。最好不是那种只为在加找工的,像护士(只是个人看法)。我们还年轻,当相信自己以后的能力。

但对你们两口子意见相左,只能靠你们自己解决。避免因意气用事而抬扛,双方而愈发偏激。我和老公也是在年年月月不断分析探讨中趋于一致的。环境可以变,人的知识结构可以变,眼界可以变,看法也可以渐变。或许你与老公多多互动,可以渐达成一致。不要指望别人为你们作主。因别人不是你们自己。

一句话,还是得了解你自己。如果舍不得老公,就狠下心来,作主妇(如果他养活得了家)。我有个朋友,在加国算是高薪了,他是个好男人,但却羡慕我们这种比翼双飞型的,可他太太就愿依赖着他,在家作主妇,尽管男人有些遗憾。我作不了她。但如果你喜欢那样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注定不是主妇型,就别勉强自己,几年蹉跎后,再怨天尤人,唉叹悔恨,到时你们反倒更没有幸福,家里鸡犬不宁。要知道,离开职场容易,重返职场却很不易,尤其女人。

至于生孩子,我倒是觉得,如果你对婚姻都在犹豫,还是暂不考虑的好。孩子生下来是责任,是要让其幸福成长的,不是送给任何人的礼物。如果你们真的分开了(当然希望不是如此),你这是害他,害你,更害孩子。1)他一个单身,带着孩子在加国,会多么难?他的以后呢?条件好的女孩会考虑他?!2)你回国后,作半个母亲,会于心不忍。3)更害孩子,就不必说了吧。所以我认为,人可一错,不可再错。

当然,我想你们感情不错,多多沟通,会有方法。事在人为。祝你们都能好。

对于某些对这个女孩子恶语讥讽嘲弄的人,我也说一句。你认为她以前过得不错,是她的错吗?别告诉我,你不追求良好条件的物质生活。你没达到,也不是她的错。恨她骂她都没用。
 
而文化,是永远都学不来的,没有就是没有。这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生命力.技术知识决不是智慧.
Forget the culture. Nobody cares about it. Especially in China.
They need money most.
 
Re: [ZT]一个要谈烂了话题 ? 去留加拿大

找不到工作没关系,喜欢国内也没关系,没人嘲笑你。不过如此用一些不着
边际的理由贬低加拿大就让人觉得你睡不着觉怪床歪了。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其实这是一个要谈烂了话题??去留加拿大。但我非常体谅和明白你的切身感受与处境。尽管我相信会在加拿大有不少人对你的境况作出各种说教??不一定是恶意。但他人评价出于什么都没有意义,因为别人不是你。只有你自己明白你的曾经,你的向往,你的价值取向,你的人生定位。你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说你应该要的是什么。
 
Re: [ZT]一个要谈烂了话题 ? 去留加拿大


我们历史上曾经多次辉煌过,

When ?


出国几年后,我是真正第一次发自内心说,作个中国人我很骄傲,

Why ?


因为我们其实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展示与人,眩耀于人。

What ?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更多地了解属于他(她)的的文化。我们都是在那儿长大的,不是也成长得很健康吗?不是也达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吗?

How ?
 
女人太高傲,活该倒霉,让她一辈子不舒服好了。太牛比的女人应该去讨饭
 
Re: Re: [ZT]一个要谈烂了话题 ? 去留加拿大

最初由 Xiaomimi 发布


When ?



Why ?



What ?



How ?

经典
 
最初由 smartrabbit 发布
最近要回国,和以前的朋友用EMAIL联系一下,他们对我表示'慰问',给我转发了一文,问我是否是真实情况.大家给看看,我怎么回复这个朋友.

====================================================================

北京女白领移民加拿大 觉得进了地狱
(博讯2004年6月04日)
人在异乡:来加10个月了 越待越苦闷……
51网注:此文为网友“人在异乡”在本站论坛“情感画廊”发布的文章,原题为“[求助]有没有从北京、上海知名外企辞职来加拿大的朋友?” (博讯 boxun.com)

亲爱的朋友们,我现在来加拿大10个月了,不幸的是我现在越待一天越苦闷……我想问问有没有与我的经历类似的朋友,你们是如何乐观面对生活,找到新的起点的?

我是29周岁的女性(这是个马上由青年女性开始变为中年的中转年龄,这一点是我急切的觉得自己的人生现在需要马上抓紧才行…)出国前我来自北京,我的学生时代毕业于北京市的某名牌高校,我学习的是经贸类专业(当时重点大学经贸类专业的录取成绩是相当高的,当时觉得女孩子学理工挺辛苦的、而学经贸轻松将来又好找工作,处于几乎同样的原因我22岁毕业那年也丝毫都没有考虑读研;而到如今因为以上原因,我似乎又发现自己没有真正的专业特长,而且学历低!似乎成了我现在的缺点……)毕业于名牌的经贸类大学:我的英文基础相当不错,20岁时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都一次性较高成绩通过(之后我没有考托福和GMAT,因为我那时根本没想出国;大三、大四我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获奖,那时我是个在校园里爱出风头的女孩……)

22岁那年我大学毕业了,正如考学时预料的:我轻而易举的找到好工作――我想是因为我的专业、毕业学校、因为我年轻、英语流利、甚至由于我有这:身着职业装有着让众多同龄女孩自愧不如,令人们眩目的身材和靓丽的相貌…22岁的我一毕业就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排行第一的美国通用公司北京办事处,开始了我5~6年真正的白领生涯。从此,在月薪是普通同龄女孩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的高薪实力的支持下年轻的我享尽小资的名牌生活:每两天必换样的各种靓丽名牌职业套装,各色干练的高跟鞋每日伴随这我穿梭于北京CBD的高档写字楼;在北京时什么STAR BUCK(星巴克咖啡)、IKEA(宜家家居饰品)早已经是我每周常有的消费;那时要是从沃尔玛、家乐福超市买了用品,我都不敢和同事说(怕人笑话、这话可是一点也不夸张:记得去年春天我的一个女同事在沃尔玛买了双新鞋穿,别人都说是烂货);温泉游泳、舍宾健身是我的爱好,在崭新网球馆打球,与年轻的女同事周五下班后大吃一顿PIZZA或者KFC然后去玩保龄球在就近去商场购物之后打车回家(周末晚上娱乐、购物几个小时花掉2000多块钱,一点也不新鲜);新马泰港澳等出国游我26岁时单位就组织玩过了……

在我的这5~6白领生涯中就有两件事情我不太愉快:

1)是工作压力确实大,挺累的,加班是常事。好在,加班有巨额的加班费做鼓励;工作累压力大,好在我年轻所以可以承受,另外下班、六日、年假时有强有力的物质享受做后盾,我也就都认了!

2)第二个不愉快,伴随了我好几年,那就是择偶的问题。

二十三、四岁我的父母也不管,到了25岁他们就开始为我张罗…虽然我这样的女孩自大学时代就从来不乏人追,可是他们还是担心自己漂亮、高收入还爱玩的女儿将来找不到好婆家……23~24岁我谈了场唯一的自由恋爱,结果不了了之(我父母觉得他的家庭背景条件不好);26~27岁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好条件的,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自己在京开公司。他初看起来: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富有,北京高知家庭……大家都说好,就开始谈吧!可是谈了1年多,我发现他有本质问题,他人品不好,经常说谎,甚至在男女关系上面也见了女人贪得无厌,非常不可靠!于是别无选择,分手!经过2场不顺利的恋爱,我真是挺烦的,与第二个男朋友分手之后,烦躁的心情又一次促使我疯狂消费。这一次,我买了以前从没有买过的大手笔:我自己一次性付款买了套90平方米的新房子!这已举,可让我爸妈那帮高知的老同事们大跌眼镜:27岁的丫头片子自己买了90平米的住房,还一次性付款!他家女儿是不是不打算结婚了?不管他们怎么议论,我才不理会呢!我买因为我喜欢(可是当时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套房子,成了我日后婚姻,不愉快的一片阴影……)

转眼到了28岁,已经是待嫁的尴尬年龄了,我有的是2次分手的经历,却没有初嫁的目标人选,我焦躁又烦恼!依然每天上班下班。

就在这个时候,父母给我介绍了他们过去同事的儿子:在加国留学的“宾”,宾比我大两岁,在加拿大正读博士,我看了他的很多照片,他是个长相非常端正、挺拔的小伙子。而且他的父母说他们的儿子是个非常老实本分的人,因为一直求学所以把成婚的事一直耽搁着……于是我和宾开始鸿雁传书、互寄照片,宾很老实、人品正直,交往4个月我就的确感觉到了,而且宾很喜欢我,后来宾回国,我俩正式见面,结果一见钟情,他很喜欢我就向我求了婚,第二天我们就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没想到我的婚姻大事竟然闪电的解决了)当时我第一觉得挺浪漫的,第二,我觉得嫁了宾这样的人才、出了国,条件也不错!

于是,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我辞职,办到签证,急匆匆挥别同事、同学、朋友;于是不到一个月我带着当时我买房之后剩下的仅有的2万多元人民币嫁妆,站到了加拿大的土地上。

刚来的第一个月,我觉得满新鲜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北美)可是,没过几个月我就觉得不好:首先觉得加拿大地广人稀,多伦多市区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繁华,商业甚至还远没有北京繁华;以前听说这里的设施非常好而且都是免费的,而事实上,我来了这里10个月了,根本一次温泉游泳馆也没有游过,偶尔去社区免费游泳馆,只见设施又小又破,几个印巴的黑孩子在那里嘻笑,看着就恶心,不能下水游,网球场是露天的,比北京的网球馆设施差远了;最好的商业街YONGE和BLOOR看着也破破烂烂的……

“宾”只挣有微薄的奖学金,我又从国内带来的现金积蓄很少(宾的家人,还经常旁敲侧击地说我为和不把中国的房子卖了,多带些钱去加拿大!),我们的生活挺艰苦的:现在我甚至KFC和PIZZA不能随时吃得起(要自己中国城买最廉价的肉菜做饭才行);去沃尔玛购一次物都成了奢侈;别说打车了,坐TTC都觉得花2.25块是负担……每当我手里只攥着不到20个加元,去最便宜的食品超市看着FLYER买最便宜的打折食品,我觉得自己好辛酸!

还好宾对我很好,他的确是个老实本分的好男人,他虽然不富裕,但他说由他自己一口吃的就有我一口吃的;他下课那也不去立刻奔回家里……他只有周二KFC特价时才买两份,每次都带回家,我一份他一份,我不在家他就等着我回来一起吃!他是个好人。

其实,来国外受点苦,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总之也基本在预料之中可是最痛苦的就是我觉得生活太没有希望!看看这里的中国人吧!宾大学里的中国人,在中国都是硕士博士高学历的男人,40出头的男人了,在加拿大混了快有10年了,才挣个年新4万多加元…就这点钱还是一家四口人花,简直就是温饱水平,于是就把希望寄托下一代身上,40多岁的人了准备在这里在生个孩子,以此来实现自己在这里的成就和寄托(真可悲,这种多子多福的思想在北京都非常落伍了!)我真不敢想象,我和宾在这里奋斗十年,也许就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我北京的同学结婚后很多都住进的70万元的房子,还买了新车、而且他们家庭出国旅游也是常事!

来加拿大的第三个月,我找到了一分公司的工作(和我以前在中国的工作职能相符,这里的老板挺欣赏我的),年薪36000加元,可是公司特别小才100~200人,办公设施也不太好(也许是和我以前的工作环境比的),宾不同意我去这份工作,他说“女人一工作心就野了”!他希望我尽快时应加拿大的生活,尽早生两个孩子,好好照顾家!他希望过稳定的生活,永远在加拿大将来好养老…

我和他的想法,有很大差别,我想回北京、上海去重新找个好工作我觉得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国内(特别是北京、上海这样好的城市)的生活水准可不必这边差呢!而且还能抬起头做人、不必寄人篱下! 可是,我现在多回去找工作,就意味这我和宾分开(他说这样就意味着离婚),我觉得首先宾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情,而且他本分善良,我为这个对生活的想法不同而离开他,觉得对不起他,其次他又是我父母要好同事的儿子,我要真为这事与他离婚,又让我如何向父母交代,让他们如何与人家面对?

如果,就按照宾所预计的人生走,我觉得又非常烦恼!我觉得自己在一天天痛苦的消耗自己29岁的青春!

有没有和我类似经历的人呢?你们从从嫁到加拿大之后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呢?谈谈你们的生活?也许生活道路会豁然开朗!

这种女人真是垃圾,把没有追求的,只知逛街购物的生活当成了人生的最大目标。北京人考上北京的大学又算甚麽,连北大,清华里都有60%以上的北京人。我就没见过不是大学生的北京人。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假的不能再假,不过借来一用而已。
 
资深“捶妮春”又出现了!
 
Re: Re: 加拿大被某些人描写成了地狱

最初由 fromCU 发布


这种女人真是垃圾,把没有追求的,只知逛街购物的生活当成了人生的最大目标。

Agree.
 
最初由 smartrabbit 发布
最近要回国,和以前的朋友用EMAIL联系一下,他们对我表示'慰问',给我转发了一文,问我是否是真实情况.大家给看看,我怎么回复这个朋友.

====================================================================

在北京时什么STAR BUCK(星巴克咖啡)、IKEA(宜家家居饰品)早已经是我每周常有的消费;那时要是从沃尔玛、家乐福超市买了用品,我都不敢和同事说(怕人笑话、这话可是一点也不夸张:记得去年春天我的一个女同事在沃尔玛买了双新鞋穿,别人都说是烂货);温泉游泳、舍宾健身是我的爱好,在崭新网球馆打球,与年轻的女同事周五下班后大吃一顿PIZZA或者KFC然后去玩保龄球在就近去商场购物之后打车回家(周末晚上娱乐、购物几个小时花掉2000多块钱,一点也不新鲜);新马泰港澳等出国游我26岁时单位就组织玩过了……

这算什么思想状态??很明显的如大家所说的心态不正, STAR BUCK,IKEA,周五下班后大吃一顿PIZZA或者KFC,购物几个小时花掉2000多块钱(不到400加币)<<估计也不是每个周末, 否则靠她收入是无法一次性购买她那apartment的, 除非有别人给她钱, 还有新马泰港澳等出国游我26岁时单位就组织玩过了……<<< 我来加的第3年, 那时我还在家旅馆的厨房打工的时候才25岁还不到, 就用打工的积蓄联系两年玩了整个欧洲和南美, 不是什么新马泰港澳7日游, europe我玩了3months, south american 1 and half months. 当时我只不过在加拿大的一个学生打工仔!
 
Re: Re: 加拿大被某些人描写成了地狱

最初由 kool 发布


这算什么思想状态??很明显的如大家所说的心态不正, STAR BUCK,IKEA,周五下班后大吃一顿PIZZA或者KFC,购物几个小时花掉2000多块钱(不到400加币)

<<估计也不是每个周末, 否则靠她收入是无法一次性购买她那apartment的, 除非有别人给她钱, 还有新马泰港澳等出国游我26岁时单位就组织玩过了……

<<< 我来加的第3年, 那时我还在家旅馆的厨房打工的时候才25岁还不到, 就用打工的积蓄联系两年玩了整个欧洲和南美, 不是什么新马泰港澳7日游, europe我玩了3months, south american 1 and half months. 当时我只不过在加拿大的一个学生打工仔!


也是一个喜欢吹嘘的,用炫耀自己来反驳别人,苍白可笑!虚浮、缺乏自信!
 
很奇怪的问题,我从她的文章中看到她嫁给她丈夫的理由,两条都无非和炫耀有关,根本没有爱情呀,浪漫是追求小资情调,认为他是人才则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虚荣心,我想在这里的众多妻子们很多都是在国内有很好工作,来到这里要努力打拼从0开始的,也有不少丈夫在学习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如果都是这么想,大家不都打光棍了吗?“首先宾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情,而且他本分善良,我为这个对生活的想法不同而离开他,觉得对不起他,其次他又是我父母要好同事的儿子,我要真为这事与他离婚,又让我如何向父母交代,让他们如何与人家面对?”不分开的理由中也没有爱,哎,为什么要结婚呢?
 
Re: Re: Re: 加拿大被某些人描写成了地狱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也是一个喜欢吹嘘的,用炫耀自己来反驳别人,苍白可笑!虚浮、缺乏自信!

打工仔用自己的积蓄去旅游来做个相对比较,这叫吹嘘的,炫耀?缺乏自信的帽子更是漫无边际了。 我看你不是眼睛有问题, 就是你的脑子在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个区域是在工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