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亚洲时报6月10日森吾撰文:中国入世两年以来,大陆出口商品进军国际市场时频频受挫,截至今年2月,大陆受外国反倾销案件已逾600起,居全球之冠。不过在6月初,在中国政府多方争取下,美国商务部终於同意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首度举办听证会。尽管美国承认的可能性似不大,然一旦中国获市场经济地位,出口产品频遭退运的困境将有所缓解,大陆出口型企业将直接受惠。
据中国《法制日报》报导指出,今年1至4月,湖南省外贸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26.7%,但存在隐忧,企业出口货物中因品质不符等原因被退运金额价值100多万美元。浙江省出口退运金额更高达368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9%。
报导引述海关总署消息指出,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出现类似现象。遭退货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相当比率,仅浙江民营企业前四月出口退运金额就达1662万美元,浙江出口退运额的45%。
据专家分析,在2001年尾,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时,鉴於大陆国有经济比重仍大,及政府对经济高度干预,世贸成员对中国入会资格设下15年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即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
由於大陆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一旦大陆出口商品在海外市场面临反倾销调查时,贸易对手国得以替代国同类产品生产成本,作为裁定是否构成倾销的标准。但问题就在於,各国对中国发动反倾销调查时,一般都以新加坡、印度或墨西哥作为替代国,而这些国家光是工资水准就高出中国许多。
因此,受限於这项新“不平等条约”,中国自入世以来,国内出口商品进军国际市场频频受挫。据中国外经贸大学统计指出,截至今年2月份,国内受到外国反倾销案件已逾600多件,居全球之冠,但大陆业者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率仅仅在35.5%的低水平位。
当然,中国出口产品频遭退运,很大的问题也出在国内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大多数民企对国外新推出一系列限制措施学习不够或不了解,使产品品质不符国外标准而遭退货,损失惨重。据悉,湖南某个机械生产的632套铸铁制品出口到意大利,因产品品质问题被退货;可真正的难处是,目前中国大部分民企规模小,遇一、两单退货,就足以使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民企陷入困境。
不过,中国产品的出口,以所占的比数而言,就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绿色壁垒才是最为严重的。这些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碰上一些国家设置苛刻条件,利用技术壁垒限制,不少绿色壁垒限制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和被退运。有消息指出,在湖南岳阳市某公司就曾申报100多吨蜂蜜出口日本,但受国际上“氯素风波”影响,货物在上海海关结关放行後,却遭到日商中止合同,货物被迫运回。
然後,接下来的就是国外的反倾销。有资料显示,从1979年以来,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大陆反倾销调查累计达到600多起,从立案数到裁定倾销成立率都居全球首位,成了国际反倾销泛滥的最大受害者。其中,涉及浙江企业的就更多,从眼镜到打火机,水龙头、门锁等小商品不一而足。
中国出口的产品频遭退运,虽然主要集中在:企业对国际易规则不熟悉、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出口及外国反倾销导致大陆出口的产品退运等三大方面。但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更多的问题集中在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自律,不按要求和程序进行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据了解,这些年仅仅是中国食用产品的安全问题,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外销售的日用食品,完全不传出有质量问题已经不可能。就近年来海内外媒体有关中国食用品安全隐患的报道,陆续发现的发现的有安全隐患的产品至少就多达几十项,从垂涎三尺的肥美抗生素大螃蟹,到扬名海外的致癌漂白龙口粉丝,可谓式式俱备。
而日前,《北京晨报》也指出,由於暴走鞋仿冒品充斥中国市场,美国业者甚至派人亲至大陆打假。据悉,一般暴走鞋价格为千元人民币上下,包装内可以找到完整的说明书及有关质量检验文件,消费者购鞋时同时获得内有专业教练培训的免费光碟。但现时在国内市场,售价在50到600元之间的暴走鞋,均不是美国原产的暴走鞋。美国名牌HEELYS及其中国大陆惟一代理商,由於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正在透过法律手段,要讨回公道。
外界有人士认为,中国食用品质量的不达标和?劣?品的泛滥,是导致国外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不放心的一大原因。甭管是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抑或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不信任,即使是客观的评估,这些事件仍会对中国的声誉大打折扣,使其他贸易国“名正言顺”对中国出口产品频繁采用绿色壁垒限制、反倾销等歧视性政策。
目前,基於“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大陆拓展外贸构成严重障碍,中国官方近来开始积极游说各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总理温家宝五月初访欧洲,在与德、英、爱尔兰总理及欧盟主席会面时,都不忘呼吁各国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政府强力游说下,今年4月14日,纽西兰率先承认大陆市场经济地位;紧接着,新加坡於5月14日、马来西亚於5月29日陆续跟进。据悉,巴西也可望近期做出承诺;欧盟本月将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提出评估报告。中国有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不过,尽管现时中国已成功在东亚突破缺口,但在现阶段中国要取得WTO会员国认可其市场经济地位似乎还有其困难。这是因承认大陆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国业者,未来面对大陆廉价商品竞争时,要采取反倾销或反补贴等手段反制的困难度将升高。而这也是欧盟、美、日厂商强烈反对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中国为升为“市场经济国家”这条路并不平坦。
据中国《法制日报》报导指出,今年1至4月,湖南省外贸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26.7%,但存在隐忧,企业出口货物中因品质不符等原因被退运金额价值100多万美元。浙江省出口退运金额更高达368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9%。
报导引述海关总署消息指出,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出现类似现象。遭退货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相当比率,仅浙江民营企业前四月出口退运金额就达1662万美元,浙江出口退运额的45%。
据专家分析,在2001年尾,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时,鉴於大陆国有经济比重仍大,及政府对经济高度干预,世贸成员对中国入会资格设下15年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即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
由於大陆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一旦大陆出口商品在海外市场面临反倾销调查时,贸易对手国得以替代国同类产品生产成本,作为裁定是否构成倾销的标准。但问题就在於,各国对中国发动反倾销调查时,一般都以新加坡、印度或墨西哥作为替代国,而这些国家光是工资水准就高出中国许多。
因此,受限於这项新“不平等条约”,中国自入世以来,国内出口商品进军国际市场频频受挫。据中国外经贸大学统计指出,截至今年2月份,国内受到外国反倾销案件已逾600多件,居全球之冠,但大陆业者反倾销应诉的胜诉率仅仅在35.5%的低水平位。
当然,中国出口产品频遭退运,很大的问题也出在国内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大多数民企对国外新推出一系列限制措施学习不够或不了解,使产品品质不符国外标准而遭退货,损失惨重。据悉,湖南某个机械生产的632套铸铁制品出口到意大利,因产品品质问题被退货;可真正的难处是,目前中国大部分民企规模小,遇一、两单退货,就足以使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民企陷入困境。
不过,中国产品的出口,以所占的比数而言,就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绿色壁垒才是最为严重的。这些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碰上一些国家设置苛刻条件,利用技术壁垒限制,不少绿色壁垒限制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和被退运。有消息指出,在湖南岳阳市某公司就曾申报100多吨蜂蜜出口日本,但受国际上“氯素风波”影响,货物在上海海关结关放行後,却遭到日商中止合同,货物被迫运回。
然後,接下来的就是国外的反倾销。有资料显示,从1979年以来,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大陆反倾销调查累计达到600多起,从立案数到裁定倾销成立率都居全球首位,成了国际反倾销泛滥的最大受害者。其中,涉及浙江企业的就更多,从眼镜到打火机,水龙头、门锁等小商品不一而足。
中国出口的产品频遭退运,虽然主要集中在:企业对国际易规则不熟悉、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出口及外国反倾销导致大陆出口的产品退运等三大方面。但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更多的问题集中在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自律,不按要求和程序进行生产,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据了解,这些年仅仅是中国食用产品的安全问题,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外销售的日用食品,完全不传出有质量问题已经不可能。就近年来海内外媒体有关中国食用品安全隐患的报道,陆续发现的发现的有安全隐患的产品至少就多达几十项,从垂涎三尺的肥美抗生素大螃蟹,到扬名海外的致癌漂白龙口粉丝,可谓式式俱备。
而日前,《北京晨报》也指出,由於暴走鞋仿冒品充斥中国市场,美国业者甚至派人亲至大陆打假。据悉,一般暴走鞋价格为千元人民币上下,包装内可以找到完整的说明书及有关质量检验文件,消费者购鞋时同时获得内有专业教练培训的免费光碟。但现时在国内市场,售价在50到600元之间的暴走鞋,均不是美国原产的暴走鞋。美国名牌HEELYS及其中国大陆惟一代理商,由於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正在透过法律手段,要讨回公道。
外界有人士认为,中国食用品质量的不达标和?劣?品的泛滥,是导致国外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不放心的一大原因。甭管是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抑或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不信任,即使是客观的评估,这些事件仍会对中国的声誉大打折扣,使其他贸易国“名正言顺”对中国出口产品频繁采用绿色壁垒限制、反倾销等歧视性政策。
目前,基於“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大陆拓展外贸构成严重障碍,中国官方近来开始积极游说各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总理温家宝五月初访欧洲,在与德、英、爱尔兰总理及欧盟主席会面时,都不忘呼吁各国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政府强力游说下,今年4月14日,纽西兰率先承认大陆市场经济地位;紧接着,新加坡於5月14日、马来西亚於5月29日陆续跟进。据悉,巴西也可望近期做出承诺;欧盟本月将针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提出评估报告。中国有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不过,尽管现时中国已成功在东亚突破缺口,但在现阶段中国要取得WTO会员国认可其市场经济地位似乎还有其困难。这是因承认大陆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国业者,未来面对大陆廉价商品竞争时,要采取反倾销或反补贴等手段反制的困难度将升高。而这也是欧盟、美、日厂商强烈反对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中国为升为“市场经济国家”这条路并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