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远嫁异国觅来跛脚老外

Marvin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08-23
消息
3,138
荣誉分数
9
声望点数
148
辽宁日报 (2004-06-18)

   (新华社报道)朱女士托老姐妹徐某在瑞士的女儿代为寻找一个有钱的外国人,意欲远嫁异国享福,并给了徐某6万元代办费,孰料找到的外国丈夫既老又有残疾,外加没钱,满腹心酸的朱女士只得回国,将徐某告上法庭。日前,经南汇法院调解,这起以介绍涉外婚姻为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案件落下帷幕,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了和解协议。

心生出国梦

  已届不惑之年的朱女士积攒了一笔不小的存款,日子过得也还算舒心,美中不足的是嫌丈夫无能,没法给她更好的生活。2001年初,她遇到久未谋面的工友徐某,闲谈中得知徐的女儿张英远嫁瑞士,丈夫非常有钱。朱女士听后羡慕不已,当天晚上,萌生了托徐的女儿把自己也“办”出去的念头。

  经徐某搭线,朱女士与张英联系上了。张英帮她出了个主意:到瑞士去找一个丈夫,朱女士心动了。张英提出代办费要6万元,朱女士答应了,并且分3次将钱通过徐某给了张英。不久,她同丈夫离了婚,对女儿讲自己出去后稳定了,再把女儿也办出去。

  朱女士为克服语言障碍,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18周的德语班。这期间,她一直喜滋滋的,就等张英帮她找个外国好丈夫。

  他乡难圆梦2002年初,一直等待的朱女士终于出国了,住到了张英在瑞士的家,可看了张英住的是廉价屋,丈夫也只是一个打工者,她的心凉了半截,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等见到了所谓的丈夫,发现是个60多岁的老头,一只脚跛了,根本不是张英介绍中所说的什么公司的老板,而是一个酒鬼,就靠领取救济金过活。朱女士拒绝跟这老头结婚,要求张英给她介绍一份工作,但张英不愿意,要朱女士自己去找。

  在异国的朱女士孤单憔悴,语言不通,工作不着,自己带去的12万元现金也花光了,最后无路可走,未呆满3个月签证期就无奈地回来了。

法庭解纠纷

  到外国找丈夫的梦想破灭了,原来的家庭又已瓦解,朱女士后悔莫及,愤怒之余,她将徐某告上法庭,要求返还6万元代办费。但因当时未出收据,无法上告。在律师的帮助下,朱女士通过录音电话与徐某通话,终于拿到了初步的证据,告上了法庭。在法庭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徐某愿意分3次返还朱女士4.5万元人民币。一无所有的朱女士这才稍稍得到了一点安慰。
 
人们喜欢从别人的不幸里来自我安慰,发泄嫉妒。所以上海女子如果嫁了一个如意老外,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也就没人报导了。
 
最初由 visitor 发布
人们喜欢从别人的不幸里来自我安慰,发泄嫉妒。所以上海女子如果嫁了一个如意老外,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也就没人报导了。
这次又麻烦你老人家莅临指导 :) 这新闻意在提醒大家切勿盲目崇尚金钱
 
最初由 Marvin 发布
这次又麻烦你老人家莅临指导 :) 这新闻意在提醒大家切勿盲目崇尚金钱

原来这么深刻啊,没想到。不过这类新闻多见于街头小报,辽宁日报也登这样的新闻,看来还真是意味深长啊。

不知有没有可能报导一下上海女子嫁了一个如意老外,也深刻一下,比如提醒大家要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云云,甚至可以上升到加强中瑞关系的高度。
 
对于老外的态度大多中国人还是觉得,老外!!哥们老外!老外有钱!
一个字,溅:flaming:
 
上海女人的思维有时不能理解
 
最初由 visitor 发布
人们喜欢从别人的不幸里来自我安慰,发泄嫉妒。所以上海女子如果嫁了一个如意老外,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也就没人报导了。

你放屁,她是活该。
 
How many shanghai girls do you know?

If you don't know, pls think twice before you open your mouth!
 
最初由 visitor 发布
人们喜欢从别人的不幸里来自我安慰,发泄嫉妒。所以上海女子如果嫁了一个如意老外,不会有多少人感兴趣,也就没人报导了。

放P!

那个老女人是自找难看...活该! 老间或居然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再办出去,真是一对活宝...哈哈...:)
 
活该

上海女人都是这样,总看被人好,棒着你跟别人好,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初由 爱狐狸的狼 发布
上海女人的思维有时不能理解
怎么会有这样的用户名呢
 
Re: 活该

最初由 ztx16 发布
上海女人都是这样,总看被人好,棒着你跟别人好,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在上海生活国吗?你认识很多上海人吗?不要这么轻易对一整群人下这么个结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