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 要打仗了

关键是台湾哪敢独立?有种就公投,阿扁也是难受,想当第一届台湾总统,看来只得做梦了
 
好像是大陆人的手笔。

写的挺好
 
分析得不错,可读性强.
转水扁阅
 
台湾有两种人:大陆去的和本地人。
国民党是维持一个中国的力量,但是本地人(说台语的)是赞成独立的,陈水扁是他们的代表,共产党当然不敢
说真相。实际上大陆的政治,经济都比台湾落后,所以有台湾人说过,应该由台湾人去北京组织政府。
从日本统治是起,台湾的本地人就在反对外来的政权,在台湾土人眼里,国民党也是外来政权,我想共产党征服台湾几乎是不可能的。共产党的形象太差了。
还是不关心的好。
 
观台海之战--艰难的抉择

文章来源: 问天 于 2002-8-7 10:13:00:

人类历史上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每过一个时期,就有几个新的世界强国崛起,而经过文化、经济和军事征服之后,总是会出现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十年之间,就崛起了三个世界强国,就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其标志是南北战争的结束、普法战争和德国建立、明治维新,这三个国家取代了在此之前传统的欧洲三强――大不列颠、法兰西和俄罗斯。目前还没有明显的症候显示这三个国家衰落的趋势,然而中国的崛起却又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中国现在给西方的感觉似乎不是经济上的日益强盛,而是军事上日益严重的威胁。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奇怪,因为中国推行的对外政策,即使非常强硬,也是不具有侵略色彩的,对于中国对西方和周边的“威胁”,据我看来,主要是政治体制而不是军事力量。这样就涉及到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就是中国对台湾一旦采取武力而非和平的方式加以总解决的话,周边国家和西方将会采取何种手段应对。

  从台湾海峡到航空母舰

  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人在传统上更加同情台湾的国民政府,而日本人一直亡我之心不死,至于亚洲其他国家的想法,就比较次要了。从理论上讲,中国现在的盟友俄罗斯,是希望中国在台海发动攻击的,这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可以牵制美国的扩张势头,二可以大卖军火,三可以以斡旋者的姿态捞取政治好处。而中国对台湾动手,美国会采取何种政策,目前不得而知,据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中有70%将中国视为未来的假想敌,其中同意武力支援台湾的,也占了40%的比例,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特别是美国一些政要,在这个问题上始终采取强硬立场,包括正参选的小布什等人,非但无视中美对抗的历史根源,还进一步要求武力保台,看来美国干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至少也有50%以上的机率。

  现在报刊媒体上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种据说是军事专家或导弹专家的访谈,声称台湾不堪一击,大陆的攻击力量能在五天之内解决台湾云云,或者说美国武力保台有贼心无贼胆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是过于乐观了。台湾海峡宽达100多公里,就是在陆地上,一般的汽车也要开上两三个小时,何况是舰艇呢?而仅在这段航行时间内,中国空军能否取得制空权,又或者海军能否取得制海权,还有我军是否能够成功压制台湾军队的海岸防御等,才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废墟式的台湾,与其那样,还不如丢中子弹来得省事。

  以目前的情形看来,封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而扶植代理人获得台湾的领导权才是上上策,从五十年来的实践看来,我国并没有很好地培养这方面的势力,而总是以攻打台湾相威胁,以致台独势力甚嚣尘上,这些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终于发展到了必须动武的地步。而一旦武力解决成为现实,这将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悲剧――不仅台湾可能成为废墟,而且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势将不能置身战火之外,无论胜负如何,都将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这实际上是(除了那些汉奸以外)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结局。而和平带来的,却是一个足以与世界任何一个强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不说别的好处,单是包括台湾的数百架战机(包括鹰眼预警机、F16、幻影2000等),就将使中国空军一跃成为亚洲最强大的空军力量。

  但是,如果李登辉执迷不悟,其结果必然是动武,而动武的最好结果,就是速胜。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军事上的可能性:

  第一种:美国(和北约)隔岸观火。美国可能通过空运援助台湾一部分必须的军火,日本有可能参与,特别是提供反潜类军火,在这方面,日本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当然美日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军火可能被中国缴获,转而被用来提升中国的军事科技。中国值得考虑的是,攻打金门和马祖没有什么意义,用潜艇和陆基炮兵封锁的方式就可以困住这些岛屿上的守军(不在少数),使其无法回援,解决了台湾本岛,这些岛屿自然不攻自破;虽然攻克这些岛屿可以提供前进基地,但与可能带来的损失相比较,实际上是不划算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最成功的是美国人,他们由于在火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登陆战上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不过,这种火力第一的思想也造成了麻痹轻敌,他们在塔拉瓦、硫磺岛、冲绳岛等一系列登陆战中,其损失与火力其实是不成比例的,虽然日军的伤亡要大得多,可是他们的所拥有的火力却是十分可怜的。诺曼底之战看起来很成功,不过他们主要是靠诡计而不是靠火力达成了突然性。实际上,最成功的例子并没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是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战,用利德尔-哈特的话来说,就是麦克阿瑟选择了一条“最意想不到的路线”,因而获得了成功。

  事实上,比较两军的军事装备的差距虽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却是两军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上的差别。有理由相信,国民党军队自从亡命台湾之后,除了金门岛一战,实际上没有多少实战经验,而且饱暖思淫欲,其战斗意志和单兵战斗力肯定不及解放军,如果纯属陆战,则必败无疑;相反,我军在登陆作战方面也是无作战经验的,在这种前提下,选择一条具有决定意义的作战线就成了成功的关键,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登陆地点――不一定是地理上的最佳登陆地点,而一定是作战线上的最佳地点,由于INTERNET的国际性,包括台湾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可浏览本网站,所以不拟在此作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是存在的,而且不止一个地点。中国军队所要做的就是,以潜艇封锁整个台湾海峡,空军获得局部制空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没有事先警告的前提下发动攻击,首先是以地地导弹轰炸这些地点:前沿炮台、地空导弹发射场、军用和民用机场、海港、军事基地、发电厂、变电站等,按精确地图发射,最好达到轰炸地区每平方米至少着弹一枚以上,美军在科索沃投掷的石墨炸弹看来是其中一种不错的选择。与此同时,空军升空寻弋台海上空,尽量消耗敌军的作战飞机,而这时,登陆部队就应该出发了,其选择的航线也必须具有不确定性或出疑兵数路,令敌军找不着北,一旦到达登陆地点附近,我军所有火力,包括地地导弹、空军、海军舰炮就突然投掷于该地域,迅速毁灭这一地域的抗登陆能力,抢滩上岸,我认为这一阶段的作战不会很困难,对于我军而言,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扩大登陆区域的桥头阵地和第二波攻击部队的上陆,因为这时敌军已然从晕头转向中明白过来,可以将其残存的打击力量集中起来对该地点进行反击。

  最不好的方式是象美国人长期干的那样,先轰炸个十天半个月,慢慢地再开战局,这种做法,对一个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敌人是现实的,但不适合我军,也不符合速战速决的原理。尽管这样做可能减少牺牲,不过台海之战拖得越久,对中国就越不利,最低限度也要让台湾军队变成阿里山上的游击队,才符合作战原理。

  第二种:美国参战。如果是全面开战,没办法,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吧。如果双方不约而同地遵守局部战争的原则,将战事仅限于台湾岛内,那么,速胜就更显得迫切,如果能够在一个月内(最迟三个月)结束战局,中国依然是赢家,否则就不好说了,美国虽然有强大的空运能力和第七舰队的护卫,但在短期内要运送两个以上的师是困难的,而且光是对台湾战事是否采取干涉政策,在其领导层内恐怕也不是一下子就决定得了的。

  这样一来,就牵涉到了大战略方面的问题了,那就是,中国中央政府获得对台湾的控制之后,对中国和世界将产生何种影响。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地缘政治的观点进行分析。

  传统的地缘政治显得有点滑稽,原因在于大多数按照地缘政治家们的预言行事的国家,多半遭到了失败,相反,以海权论为主要指导思想的国家,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并不是说海权论就一定比地缘政治论先进或实用,英国的衰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为海权的维护不仅要靠海军的实力,说到底是经济能力的体现,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人主要是因为经济而不是军事实力的衰落才被美国人搞掉的,因为即使在中途岛之战以后,日本的海军实力还是要在美国之上,只是由于经济能力无法维持才渐渐走向失败。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如果美国不从中插手,而希特勒也没有掉头去攻打苏联的话,德国人是很可能征服英国的。

  仔细分析一下从古代到今天的历史强国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发现地缘政治的原理是很有一点道理的,但不是象地缘政治分析家们在地图上所画的框框那样。事实上,一般强国在崛起之初,生存的环境是很险恶的,周边国家虎视眈眈,要征服敌国,首先就要立于不败之地――而地理上的“不败之地”,也就是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缘政治中必须控制的地区。海上强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敌人无论在大陆上获得何种优势,却无法逾越巨型的海洋这道屏障,美国、英国和日本都是其代表。然而大陆国家也有其地缘优势,我们称之为地理上的绝对制高点,如高山、高原等地形,某些大河也提供这种难以逾越的防御环境。从历史上的陆上强国崛起的例子来看,无不如此,如古罗马占据着阿尔卑斯和亚平宁山脉、阿拉伯哈里发和奥斯曼土耳其占据着阿拉伯高原、蒙古人控制了蒙古高原等等,在中国的内战史上,这种制高点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陕川以西(包括四川)的高(原)地,不仅帮助了刘邦、刘备、李自成等人,也是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无法通过的一个屏障。在中原,黄土高原也因做为一些王朝的兴起地而备受注目,这是因为,在这些地区防守,可以迫使攻击方付出数倍的伤亡,另外,当他们实力增强后,向下冲杀起来更有高屋建瓴之便,可以达到势如破竹的威力。

  中国现在的地理之便,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值得眼红的,因为在中国,这种地理上的制高点实在太多了,不象印度,一下青藏高原就是平原,无险可守。而台湾最不情愿的,恐怕就是岛上可能提供防御的山地都在东边,而不在西岸,防守起来当然困难得多了。

  对于这样一个利于防御的地理环境,中国实际上已立于不败之地,其前提就是军事实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不是太远。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灭亡的王朝,实际上不是被敌人打垮的,主要是内部的分崩离析为外部势力所趁,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军事上的腐败。政治上的腐败当然危害极大,但是在战争年代,军事上的腐败却是导致国家覆灭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些号称强盛的国家往往被蛮族所灭的教训。

  于是就谈到了航空母舰。关于中国需不需要造航空母舰,这是一个争论了很多年的话题,其焦点出现在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许多人终于坐不住了,纷纷慷慨解囊,发起了一个捐赠航空母舰的运动。至于造航空母舰的用途,我认为主要是用于威慑南海周边诸国和日本,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造一艘中型航母是不够的,至少要造两艘,按照航母的发展轨迹来看,这势必是核动力航母,加上舰载机和其它相应设施,每艘价格估计要超过二十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差不多两百个亿,而如果要与至少是美国的第7舰队相抗衡,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考虑到中国目前所能支持的军费能力,投入如此之大的经费,与其所能产生的效益相比较是否合算,实在不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只要是对国防有利,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好的方案。由于建造航空母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并非驾轻就熟,在短期内不可能获得决定性的解决,而且由于现在空军的长足发展,是否有必要建造航母,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现在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要比航空母舰更有威力,打个比方说,以一艘中型母舰载机30架来说,其全部的战略打击能力,甚至比不上一驾B-52,如果我们有能力发展出具有隐身性能的如B-2类的战略轰炸机,则一架B-2的威胁,要远大于一艘航母,这就是我们要说明的问题,发展出关键武器,可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获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比如说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经济发展迟缓,但由于在核武器方面的庞大数量,搞得美国人非常难受,就是一个明显例证。长期以来,美国之所以敢于四处干预别国内政,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领土没有与任何一个有威胁的军事强国接壤,没什么后顾之忧,而一旦它的国土处于敌对一方的战略打击范围之内(排除核武器的因素以外),它就必须冷静地考虑一下干预别国内政的后果。设想一下,假使碰上海湾战争时期的萨达姆这样的领袖,如果他拥有B-2,难保不对美国本土进行打击。

  同时,如果在战术战斗机方面能够发展出F-22这样的飞机,那么可以肯定的是,5到10架F-22就可以控制整个台海上空,即使李登辉有700架战机,如果全部升空作战,相信不用一天功夫,就会全部被击落,这是军事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与其大力发展航空母舰,不如大力发展战略空中打击力量,还是以B-2为例,它从美国本土起飞,飞行了数千公里,横跨大西洋轰炸了中国大使馆,这样长的打击距离,对于中国来说,威慑亚太地区绰绰有余,也不象航母那样脆弱和目标过大,容易遭到来自海面上下和空中各方面的打击,而且一旦航母被击沉,它上面所有的飞机也就一起同归于尽了。

  而且就未来海军的发展趋势来看,航空母舰也是一种即将过时的产品,它只能与相对势力较弱的敌军作战,一旦与势均力敌甚至力量强于自己的敌军作战,就很难有胜算,中途岛一战,美国人因为在情报战方面占了先机,可以预知日军未来的动向,所以才获得了胜利,可是即使如此,美国人还是损失了一艘航母,要是情报方面没有那样大的优势,这一战的胜负也是很难说的。而相反,到了莱特岛一役,美国人已在海军方面占尽优势,所以一下子就把日本人解决了。

  中国现代军事战略发展轨迹

  中国现代军事历史,实际上主要是由国共两军争雄和中国对外自卫战争两个大块组成,当然其中还杂有新军阀混战争霸的背景。当我研究从1921年到1949年之间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战争时,对于共产党最终获胜的结果,我最初的念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好象除了运气特别好之外,很难理解国民党军在占有那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居然输掉了一场全世界都认为他们一定会赢的战争,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出相似的例子,那么可能只有明末的李自成可有一比,不过李自成的运气比共产党要好得多――因为那时清兵尚在关外,对明朝政府施以重压;而到了1945年时,因为日本人已经投降,国民党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军队的胜利就更显得了不起。

  因为我不太喜欢政治经济的东西,主要是那些数字实在过于枯躁无味,所以一直在军事领域里面打转,而且沉缅于各次会战中,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想到要将两军的军事传统进行一番比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根本原因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起家的本钱不同。当年孙中山和黄兴虽然搞了很多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可是他们的经费一直比较充裕(相比较共产党而言),武器装备实际上不差,所以喜欢硬上,这一传统保持下来,到了蒋中正的时代,他在历次军阀混战中,凭借的也主要是金钱而非大炮,唯一不用金钱收买就获得的胜利,是东北张学良的易帜入关;反过来说,当他对共产党用兵的时候,因为把他们视为土匪,就过于掉以轻心,不太重视政治手段,所以居然搞了五次围剿,到最后据说动用了百万大军,还是让红军跑掉了。这样看来,有时钱太多了也并非好事,因为这会让人不思进取,而共产党就不一样,起家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本钱,没枪没炮,弹药补给也很成问题,所以就只好靠钻研更符合他们实际的战略和战术来对付强大的敌人,而且共产党在政治手段的运用上,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对手,他们后来说服张学良兵变西安的结果,如果靠军事手段,可能一百万军队都难以凑效。正是因为一直很“穷”,所以共产党军队在作战时就没什么特别需要加以防守的东西,他们可以随时放弃一切,扭头就走,不过他们也可以随时展开反击作战,只要他们认为适合进行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建立根据地或者说是武装割据政权。

  事实上共产党也并非一开始就擅长机动作战,他们搞了很多次起义,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不过正是因为失败得多,才使他们得以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思想,使他们从此坚定地走向机动之路。而蒋中正呢?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一直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的学生们怀揣的,还是他在二三十年代制定的《剿匪手册》。

  抗日战争是一个比三十年代群雄混战的大时代更为残酷的时期。无论是过去的胜利者、失败者还是坐山观虎斗者,几乎都投身到这场民族战争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因为战争空前惨烈,日本人继承甚至发扬了中国历史上那些野蛮民族的特点,凭借当时在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一度侵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中国领土,而且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在早期,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是“焦土抗战”,说明他们对敌我之间的差距是有一定认识的,可是到了执行时,就全然不对头了,他们还是想坚守一些大城市,结果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如北平、上海和南京的保卫战,都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不是靠了国土辽阔,以空间换取时间,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对波军的战略部署作评论说,除非说波兰的战略意图就是想要掩护一切它想要掩护的东西,否则就无法理解他们的作战意图。中国在战争之初实际上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想要保住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没有坚决地以机动战略对付敌人,而是凭借单纯防御逐次抵抗,再寻找战机,一看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军队的翻版,可是国民军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凡尔登来让日本人把血流光,因为与欧洲的情况不同,日本人在兵器装备方面占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结果是自己的血差不多要先流光了,这才开始研究新的战术方法,一个比较突出的成就是“逐次抵抗,保持两翼”,这当然要比单纯的逐次抵抗要先进一些,特别是注意到两翼齐飞的战术意义(注:此处指明是战术意义,因为国民军在战略上实在没有什么创新),抗战八年,国民军正规部队几次主要的战术胜利基本上都是靠这种战术获得的。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共产党的军队此时还不能算是成熟的话,那么他们的军事将领却已经渐臻一流境界了。当然并不是说,共产党的将领就不犯错误,只不过比起他们的成就来,这些错误要小得多。比方说忻口会战,当时由于卫立煌的坚守,日军第五师团已经再衰三竭,仅靠马料维生,这时只要在他们的后方轻轻一击,这个号称日本陆军现代化楷模的师团只怕就此消失,可是这时在他们后方的偏偏是第十八集团军的三个师,他们早已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大打游击,收复了好些个刚被日本人放弃的县城,并且伏击敌人的辎重车队,截断敌人的交通线,打得的确有声有色,可是就是没有集中起来,对准第五师团的后背猛劈一刀,以至于娘子关一失守,反被日本人两翼齐飞,卫立煌只好先弃忻口,再丢太原,一路跑进中条山。但在这一时期,第十八集团军却成了国内唯一专打胜仗的部队,平型关、七亘村等地的伏击战,鲜明地说明了机动作战至少在大战术方面的所具有的优势。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有先见之明,我个人的看法是,与其说这本书预言了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倒不如说是因为毛泽东看透了国民政府必然采取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开战之初中国军队并非没有战胜敌人的机会,只不过自己没有把握好而已,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五师团,好几次都可以形容为死里逃生,除了忻口会战,他们在长城南口也有被歼灭的机会,结果一方面因为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跚跚来迟,另一方面因为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单独与日本人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协议,然后被敌人偷袭得手,以致东条英机带着关东军两个旅团长驱直入,汤恩伯孤掌难鸣,只好一撤了之。再比如台儿庄一战得手,只不过歼灭了两万日军,却滋长了国民军部分将领的自满情绪,竟然在敌人两北两路夹攻的情形下还坚持要再进行一次徐州会战,数十万大军险些被敌人合围,要不是靠花园口决堤挡了一下,结果肯定很惨。可是,很多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结果,就认为国民军根本没有取胜的机会,不过他们有一点没有弄清楚,就是国民军的失利不是因为他们要进行会战,而是因为会战的地点选错了。事实上国民军当时拥有内线作战的一切优势,他们错就错在选择徐州作为主要战场,这是一个过于明显的目标,好比一个天然的磁石,吸引着敌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进攻。相反,如果他们集中全力先向下扑击日军第十三师团,而在徐州仅以少量兵力牵制敌人,是大有可能获得一次比台儿庄之战更漂亮的胜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南路日军相对较弱,而且背后有淮河为砧板,成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如果三面围攻,将敌人压迫于淮河岸边,以四十万人对敌人不到两个师团,获胜的机会极大,而且西面就是山地,利于退却和防守,一击不胜还可全身而退――后来内战中的淮海会战,虽然方向不同,但国民军犯的实际上是同样的错误,就是没有利用自己所处的战略地位采取相应的作战原则,而是十分勉强地去追逐虚幻的胜利,最终当然就无法避免失败的结果了。

  1939年以后,中日两军呈现相持状态,在其后的两年间,中国军队基本算是成功地进行了几次防御作战,并且展开了一些很成功的反击作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根据地的崛起和国民军在山地防御战方面逐渐占了上风,日本军队由于在火力和制空两方面的明显优势,因此善于野战和攻击坚城,但山地战却并非所长,从他们当初在山西的作战和武汉会战中就看得出来,后来在昆仑关战役和滇缅会战中,他们的这一缺点更是暴露无疑。在三次长沙会战和上高等战役中,之所以日军最后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战略企图,一个很显著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山地攻击中消耗过大,人力和火力均显不足,顶多只是将国民军迫退,却无法将他们围歼。共产党根据地的崛起,实际上与国民军在南方的防御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国民政府被消灭了,则共产党的根据地能否继续存在下去,就不得而知了,而共产党根据地的存在,又打击了日本人在华北的交通线和补给线,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华北保持一支与当地共产党军队的实力很不相称的规模庞大的兵力,因为在这里,日本人成了防御者,而且他们必须守住“一切”,包括城镇、道路、桥梁、厂矿、机场、军用设施等等,这样一来,对军队数量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然而,共产党在这时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搞了一个“百团大战”,把本来日本人眼中的小股“土匪”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了。结果日军把中国战场上60%以上的兵力都调到华北,一下子就将根据地势力压了下去。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将大批军队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本来战事对中国军队有利,然而国民军不思进取,偏安一隅,而根据地部队则将主要精力置于根据的恢复和开拓,这样就将打败日本人的主要担子交到美军手里,除了在滇缅地区继续保持着进取精神之外,其它就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了,特别是1944年在抵御日本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两个战役中,更是一败涂地,除了国民军不思进取的偏安思想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时的国民党军,实际上已经非常腐败,战斗力大打折扣,在许多地区甚至一触即溃,在战争初期那种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只是在方先觉坚守衡阳之时才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接下来的第二次国共战争,无论其规模或激烈程度,也许除了蒙古人的战争之外,在整个中国战争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而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国民党政权只支持了不到三年时间,就突然象长堤决口一般,一下子就垮掉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就是,国民军的装备之优良,即使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共产党军队基本上就没有飞机,所以他们还拥有制空权。比实际情形看起来还要糟糕的是,共产党基本上把这支装备精良的军队的武器都缴获过来,反过来更新了自己的装备,这也是一个历史奇迹。

  蒋中正及其军事将领在一开始就犯了几个重大错误,第一是在重庆谈判时没有将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位共产党的首脑加以扣押,因为既然蒋中正打心眼里就是要干掉共产党,那么不如一开始就狠下心来翻脸;他们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当他们已经在东北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之后,没有一鼓作气把林彪赶过中苏边境,而是认为共产党在东北已经难成气候,于是放任林彪在黑吉两省发展,终于酿成大患;他们所犯的第三个也是最要命的错误,就是忽略了集中兵力的原则,又象当初日本人一样,既想守住“一切”,又想一口将共产党军队吞掉,结果是两个想法都没有实现。

  不过在内战开始阶段,共产党军队也不是一味退避三舍,以林彪为例,他虽然以指导游击战著称,骨子里却是一个热衷于正规会战的人,这从他当年在江西根据地和红军长征中指挥的各次作战中都有鲜明的表现,特别是他在苏联将养了几年,据说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还是由于他在幕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就在东北初期的作战中很给国民军的几个主力师吃了很多苦头,若非实力太过悬殊,想来他也不愿意担上“逃跑将军”的臭名,因为在此之前,他被认为是常胜将军,斯诺就说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是接下来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操起了机动作战这把利刃,并最终将东北全境的敌军都肃清了。

  林彪在东北作战的过程,与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十分相似,都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作战,与最高军事领袖的联系基本上没有,而且都是以要塞(曼图亚)或城市(长春、沈阳)作为诱饵,依次打败独自行动的敌军,逐渐积累出惊人的战果。只不过,林彪在东北的作战地域和作战规模,都要比拿破仑大得多。

  国民军在中日战场上没有学到什么新东西,尤其是对比自己弱小但更精明的对手,更是似乎一筹莫展,如果说林彪在东北还打了几次硬仗的话,那么在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的共产党军队,在开始阶段则无一例外首先进行的就是撤退。在连续扑空并占领了一些原来由共产党控制的地域以后,他们马上沾沾自满,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通病,似乎真正的胜利是以军队攻占了多少地域而不是以消灭多少敌军来衡量的。不过说起来,城池的丢失(当然不包括战略要地),与其说在军事上有什么意义,倒不如说是对民众心理的影响更深远一些,而政治领导人在这方面的担心,可能远远超出了他对军事形势的估计,结果以攻城掠地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战略,显然就成了以机动战略为前提的野地运动战略的俘虏。事实上,战争初期国民军虽然气势很惊人,可是他们没有获得一次有意义的或者说是决定性的胜利,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能够把林彪打得翻不过身来,那才可以称得上是有价值的胜利,因为只有那样,他们才能达到两个目的,第一就是“真正”围住了共产党的根据地(而东北是一个大缺口),第二是截断了中苏共产党政权之间的一个主要通道,那么要想在后面的战事中获得外部援助,共产党就只有通过穿越差不多整个西北直到新疆的那条困难的道路了。

  三大战役其实只有两个具有决定意义,平津战役打不打,结果都差不多,主要是让东北和华中的两大根据地连成一片,因为当时傅作义实际上已被压迫在海岸边上,三面遭到包围,除非来一次敦刻尔克似的撤退(而当时似乎还没有这样大的能力),早晚都是会被歼灭的。

  东北会战进行得最早,其战役核心就是攻占锦州,然后在沈阳-长春和锦州-沈阳之间歼灭分批来源的国民军部队,正是因为攻占了锦州,东北野战军就完全拥有了内线优势,可以随时将部队向南北两个方向机动,不过国民军在塔山、黑山、大虎山等地的攻坚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而高级将领所犯下的低级错误,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南北两线国民军倾巢而出,对中央地域的东北野战军形成夹击之势,林彪即使攻下了锦州,也未见得就必操胜券,而国民军或者说是蒋中正的战略,既不象全攻,也不是全守,不伦不类,又想守住长春和沈阳,又想干掉林彪,结果又是一个想法都没实现。如果兵行险着,置之死地,弃守长春和沈阳,全军向南夹击,虽然林彪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国民军却有装备和空中优势,在南线甚至有海军舰炮助威,即使不胜,至少也可以打个平手,退守南线,而如果能够再从华北调入一到两个军,则局面有可能大大扭转。当然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以国民军当时的状态,即使想在东北立足,恐怕也非易事。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军不擅机动作战,战术过于单调,而许多高级将领又太死板,虽有机械化的装备,却没有机械化战争的概念,不敢进行大纵深的穿插攻击,一句话,太中庸、太保守了。

  至于淮海会战的结果,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敢相信,因为当时好运气似乎全部在国民军一边,他们不仅装备占优,而且在兵力上也占有优势,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占住了“内线”,可以按照集中兵力的原则,全力向东或向西先行打垮华中或中原两支野战军中的一支,再回过头来对付另一支。可是,他们没有汲取过去的教训,依然奉行中庸之道,还是兵分数路,而且徐州又是一个过于明显的目标,当共产党的两个野战军集中于徐州周围寻找战机时,国民军却不能协调前进,而是逐次地将兵力投入进来,结果因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粟裕的判断,一开始就围住并歼灭了黄伯韬的兵团,接下来又以同样的手法歼灭了黄维的兵团,而这时,国民军的战略依然很软弱,他们又陷入矛盾之中,不知道是去解救友军,还是去消灭共产党军队的主力,或者是守住徐州,结果是对这三个目标都进行了努力,不过最后还是一个目标都实现不了,非但如此,而且还被共产党军队趁机腾出手来,把整个徐州周围的国民军都歼灭了。

  在这两个战役中,国民军都拥有空中支援和装甲兵部队,而很多号称精锐或主力的部队基本上是机械化的,然而,他们显然不明白机械化战争的内涵,以淮海战役来说,国民军如果不将徐州作为防御重点,而是倾力向南攻击,他们可能不会击败华东野战军,但因为淮河的阻隔作用,他们又可以此作为砧板,华东野战军要避免被优势敌军合围,唯一出路就是西退,虽然这样他们有可能与中原野战军会合到一起,不过对于国民军来说,迎面对决可能比两面作战更适合于他们,而后,即使他们不能战胜对方或者被击败,还可以有秩序地退过长江,因为基本上抱成一团,使共产党军队失去了各个击破的机会,那么即使打败仗,也会象抗日战争时那样,只是被击退,而不会被围歼。过于注重一城一地的丢失,可说是国民军在中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中老是打败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反,共产党军队则是该丢就丢,连他们原来的临时首都延安都丢了,甚至没有认真地打一个保卫战。也许,这就是我们开始所说的“穷”党和“富”党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别吧。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新中国延缓了对台湾的攻击,而是投身到一场原来没有准备的现代化战争中,在那里,中国人才真正领教了空中攻击和机械化装备的威力,不过说老实话,美国人也并非机械化战争的高手,他们太过重视武器装备,直到今天,从美国人进行的多次战争中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似乎应该这样归纳:高技术兵器+强大火力+多兵种合同作战,如此而已。美国人值得一提的胜利都是在海上取得的,唯一一个例外是仁川登陆战,不过这也主要是由海军及其陆战队(陆战一师)来实施的。在机械化战争的造诣方面,他们既不如以色列人,也比不上前苏联,而在历次战争中,美国人都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的军火工业作为其胜利基础,他们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较弱的对手。美国人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新式武器的开发方面,对于陆军军事战略的发展,美国人事实上是在阻挠其发展而不是相反。但是由于他们在火力上占有的优势实在太大,以至于其它国家不得不亦步亦趋紧跟其后发展武器装备。

  正是面对这样一支武器至上的军队,中国军队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这也说明中国军队在山地战方面其实要更胜一筹。不过,中国人为了对抗敌人的强大火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与当年的国民军相比,这支军队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而且朝鲜战争也给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开了绿灯,新中国军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空军和装甲兵部队并付诸实战,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而且,这次战争也说明,在山地同一个火力不占优势的对手作战时,火力可能无法成为决定因素。这在中越边境战争中也得到了体现。在科索沃,美国人之所以迟迟不愿派遣地面部队,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在朝鲜战场的教训。

  但是,朝鲜战争给中国军事战略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为中国人突然觉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值得自己畏惧的了,这或多或少滋生了一种自满的情绪,导致了不久以后中国在军事装备发展方面,特别是常规兵器发展方面的迟滞不前。

  至于中印战争和中越战争,中国军队保持了机动作战的优良传统,都获得了预期的胜利,但是,由于装备发展的滞后,相应的军事学术也没有能够得到长足发展。而真正使中国军队猛醒和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重新评估的事件,是海湾战争带来的影响。

  最初,由于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并非正确的研究,在中国军界似乎形成了一种观点,就是反坦克导弹在未来战争中将使防御者获得决定性的优势,而坦克则过时了。这就是有一段时间,中国军工企业大力发展防御性导弹的原因,这也是在很长时期内,中国的主战坦克一直是59式中型坦克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军方面,防御性的战斗机也成了主流,虽然很努力,但在开发方面收效甚微,加上与前苏联的关系恶化,得不到技术支持,而且,战术或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也被迟滞了。

  火力・机动・制空

  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给世界军事理论界带来一缕新空气,但却并非新鲜空气。最为奇特的是,人们是从失败者而不是从胜利者身上学习经验。因为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装备的“萨姆”曾经成功地阻止了以色列空军的攻击,并为地面进攻提供了“制空权”,所以很多国家因此开始大力发展防空导弹;同时,由于反坦克导弹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一片赞誉声,中国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对这两类导弹的研制行列中,从而忽略了在主战坦克和主力战机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然而,人们并非没有注意到,决定性的战果还是由坦克和飞机取得的,防御能力的增强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彻底瓦解进攻力量的水平,没有达到象机关枪出现时对进攻一方呈现的毁灭性的打击力度。也就是说,步兵不可能抱着一堆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就能获得胜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军在装备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以色列陆军的主战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百人队长”式坦克,而对方装备的是号称当时最先进坦克之一的“T-62”,而空军方面正相反,以色列装备的F-15和F-16要比对方进口型的“米格-21”要先进。然而首先在反坦克导弹方面,阿拉伯军队至少可以说是不善使用,所取得的战果也不大,只是在以色列军队正面强攻“中国农场”时才遭到一些杀伤;其次,对于地空导弹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可是一旦以色列人重新获得地面优势并相继击毁了敌人的地空导弹发射营后,制空权就又属于他们了。

  下一个被人们学习的失败者是阿根廷空军。他们在英阿马岛之战中用“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人的多艘战舰,使英国遭到了严重损失。因此人们议论的话题就是,如果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导弹存货比较充足的话(据说当时该型导弹已所剩无已,而法国人又不肯供货),那么战争的胜负实在很难说。是的,如果战争仅限于马岛的话,那么情形确实对英国人不利,因为他们奉命不得攻击阿根廷本土,如此一来,阿根廷空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从本土机场起飞去攻击英国舰队,而英国人的预警时间却不足以使他们的战斗机或防空系统作出反应,而一旦情况相反,则英国人有足够的打击力量可以压制阿根廷空军,攻击包括机场在内的空军设施,可以预料得到的是,战争局面肯定会呈现一面倒的情形。

  最坏的例子是由美国人提供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亲身参加了多次局部战争,而且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忙着将这些经验变成理论出版发行,让他们的追随者们学习和领悟。

  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归纳美国民族的特点,实际上美国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种族,如果非要找出这些民族的共通之处的话,那就是物质生活的充足。正是由于这样,美国人几乎没有不会开车的,把玩机械对于他们来说有如家常便饭,当他们参加战争时,这一特点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生命却不愿意节省弹药的原因,他们真正是靠“钱”而不是“人”进行战争。所以在外界或他们自己承认失败的时候,多半是他们无法承受某种程度上的损失,而这种程度的损失对于其他国家的军队来说,很多时候简直就不值一提。

  美国人损失最严重的战争是在越南的冒险,而对他们后来军事理论影响最大的也正是这场战争。他们第一次面对捉摸不定的游击战对手,虽然装备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武器,可是对于看不见的敌人却空有一身力气没处使,然而美国人得出的结论与其说是有趣,不如说是可怕,他们一个最主要的论点就是,美国人没有在一开始就把后来陆陆续续丢进去的部队作一次性的投入,火力不是太强了,而是远远不够。可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只要是正规战,美军在越南几乎没有输过,前苏联在阿富汗的经验也是相同的――火力并非不够,主要是因为他们都犯了用拳头打蚂蚁的错误。

  在二十世纪,军事学术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这一切主要是基于武器装备的长足发展,不过话又说回来,形形色色的军事理论归纳起来,还是只有两个大类,即火力制胜和机动制胜(主要是指装甲战),至于航空兵的发展至今仍未能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说法,所以可以将其另归一个大类,即空中制胜。

  从本世纪的战争历史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机动制胜学说的优势显而易见,不过取得领导地位的还是火力制胜学说,其顶点就是苏联人炮制的核突击战略,也就是广泛使用战术核武器为后续部队开路的进攻学说,这种学说曾将北约军队威慑得老老实实地在柏林墙后面呆了四十多年。

  我们经常在历史书籍中找到这样的字眼:XXX部队集中了上千门各式大炮,向敌人盘踞的XX地点进行了长达X小时的火力准备等等,这种炮战苏联人最拿手,他们想方设法搞来各种大炮,“集中”起来对准进攻地带猛轰,而美国人因为海空军比较厉害,常常还加上舰炮和空中“饱和”轰炸来瘫痪敌人。这种火力准备轰炸几乎可以在他们每次进攻作战中找到,这样干的还可以列出一长串国家,如英国、法国、日本、一战时的德国等等。

  然而,对于机动制胜学说的代表们来说,火炮主要是用来防御而不是用于进攻――当然这种“防御”的涵义可能广泛了一点,因为即使在进攻中,防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所指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防御――他们进攻时所用的火炮,就是坦克炮或自行火炮,他们也不做火力准备,只是在接近目标时,对准了开一炮就够了,如果说他们使用了火力准备的话,这种准备也是来自天上的俯冲轰炸而不是地面的火炮。这与那种几乎是无限制地浪费火力的做法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早期的新中国军队禀承了红军时代和八路军时代的机动战略特点,比如说在入朝作战初期,由于秘密地穿插,所以部队几乎未携带重装备,基本上凭轻武器就将美军陆战一师从鸭绿江边一直赶过了三七线,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火力准备。而到后来成为相持战后,重武器也出现了,也装备了飞机和坦克,火力准备也够了,却很难在进攻方面奏效,因为我们面对的敌人在火力方面占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结果进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也是放弃机动作战原理的一个教训。

  不过在中印边境战争时,中国军队又重拾机动作战法宝,在火力并不占越的情形下非常迅速地打垮了喜马拉雅山一线的印度军队,而对手中有很多部队是参加过北非战役的老兵,他们从英国人蒙哥马利等人那里学来了火力制胜学说,可是一到高原地区就傻了眼,碰上了擅长机动作战的中国军队,顿时觉得施展不开,一下子就被击溃了。

  阿拉伯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的表现很让人心仪,特别是他们用各种防御型导弹给敌人造成的杀伤,使中国军界萌生了大搞导弹的念头,前不久很多导弹专家声称他们能够搞出世界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导弹,估计绝不是吹牛。不过,光是有导弹是不够的,伊拉克和南斯拉夫的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就是说,面对一个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如果靠单纯防御和拚火力的方法,其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象这样的例子就多得很,比如日本人在太平洋列岛上不断“玉碎”,希特勒在战争后期的顽固防守等,都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后果,其原因都是与火力占优的敌人死拚的结果。

如  果注意到以色列军队在苏伊士运河和戈兰高地进行的战斗,可以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的机动作战。实际上以色列人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转入进攻的,他们在初期的静态防御战中由于遭到突然袭击而付出了严重的伤亡,不过在回过神来以后,以色列军队的传统才表露出来,他们首先是转入机动防御,看一下中东地区的地图就可以知道以色列的国土面积有多么小,然而他们除了坚守可以让敌人长驱直入的赫尔蒙尼特山等少数几个高地以外,在北部战线上的坦克部队都开始进行机动防御,他们用一个第七旅在山谷中挡住了叙利亚人惊涛骇浪般的冲击,其它部队在四周机动歼敌,在将敌人的攻击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以后,全线转入反攻,一下子就打进了叙利亚境内,直逼首都大马士革;在南线,他们并不与优势敌军缠战,而是适时将预备部队转入外线进攻,渡过了苏伊士运河,包抄了埃及第三集团军的后路,将这支敌军围住,使得战局朝有利于自己一方倾斜过来。

  比较一下火力制胜和机动制胜两种学说的不同,有利于我们研究中国未来军事理论发展应有的趋势。历史上最强盛的民族或国家,往往为蛮族所灭,这令许多历史学家困惑,他们在经济和政治的圈子里转悠,试图发掘那些伟大民族衰落的轨迹,当时并没有“火力”这一说法,我们不妨用“杀伤力”来代替,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文明比较发达的一方,也拥有比较强大的杀伤武器,但结果多半是文明比较落后的一方毁灭了对手,如希腊、埃及、印度、巴比伦、迦太基、东西罗马以及中国覆亡于蛮族的那些王朝等,当然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衰落和腐朽总归是伴随着一个末落帝国的象征,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肯定一点,最主要的还是对手的军事学术更先进一些,换句话说,就是蛮族的军队,是以骑兵为主体、以机动作战为前提指导作战的。反过来,那些文明古国的军队,却主要是以步兵为主体,以火力或者说是杀伤力制胜学说指导作战的。

  上述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事实上,这就是农业民族(大陆民族)和商业民族(海洋民族)面对游牧民族(内陆民族)时所必然出现的情形,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这使得骑兵成为这些民族军事力量的主角,而在火枪发明以前,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都是步兵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最出色的例子当然是蒙古骑兵。所以,当利德尔-哈特和J・S・富勒等人面对全新的坦克时,他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骑兵复活了,这也是他们在自己的著述中反复提到各个历史时期骑兵作战战例的原因,他们就是想将骑兵思想灌输给军事理论界,不过他们力图浇灌的鲜花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度开放,而是为别人做嫁衣裳,成就了古德里安等德军名将。

  德国人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战略选择不当,不如说是国家战略(大战略)出了差错造成的,不能因此就说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功败垂成是他们军事思想落后的结果,恰恰相反,如果德国人一开始就象大多数德军高级将领所主张的那样以火力制胜学说指导战争的话,可能战争刚打响他们就输了,那样对于世界来说,也许要算是一件好事。

  那么,中国的国防军事力量,今后应该以何种军事学说指导作战,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现在人们更多地谈论军事科技和武器的日新月异,在很多军事网站上,罗列了外军和中国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以及它们的最新动向,而探索军事理论的内容则廖若晨星,这是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军事理论的研究成果,只有到了下一次武装冲突时,才能检验出其真正的价值。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反对军事科技的进步,恰恰相反,我们用惊喜的心情迎接中国每一项军事科技的成长和进步,因为先进的装备,是可以让先进的军事理论如虎添翼的,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先进的军事理论可以让先进的军事装备如虎添翼。可以想象,如果二战时的德军没有装备坦克,那么他们即使有先进的机动战略指导,也不可能取得那样大的成就。

  中国军队有优良的机动作战传统,这是不应轻易抛弃的,不应该死抱外军的军事理论,大谈什么“空地一体战”、“多兵种协同作战”这样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理论,因为你有什么样的装备,才能谈什么样的理论,只有大的方向不出差错,理论才经得起考验,这才是硬道理。说句不中听的话,中国现在有什么空地一体战的基础呢?以前说中国人可以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只是没有相应的原材料制造罢了,这也是很荒谬的,氢弹都搞出来了,卫星也上天了,制造飞机的原材料反倒研制不出来,说出去谁会相信?搞了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不得不买SU-27,而原来跟西方国家关系比较好的时候,也想过买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这么多年过去了,原材料还是没有研究出来,而俄罗斯已经出了SU-37,美国用上了F-22,法国有阵风,英国有欧洲战斗机,连日本也搞出了自己的第四代战机,我们却还在买SU-27,自己设计的歼10,据说跟以色列当年的幼狮差不多,还谈什么“空地一体战”?歼7改来改去,到今天还在服役,有改造的资金,不如拿去搞研究,说不定一发狠,什么飞机都搞出来了。

  目前,中国军队的装备处于更新换代的大转折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时期,有无先进的军事理论引导装备的更新,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古德里安是在先开创了坦克战的理论性工作之后才指导德国军火工业制造当时比较适用的马克IV型坦克的,这种坦克虽然在装备和火力方面均不及英法等国的坦克,但在速度方面却是一流,这使它具有了较高的机动性,而且不易在行进中被击中起火,更适合德军的机动战略。

  那么,研制一些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可以使中国军队的装备更适合于机动作战呢?陆军方面,一个起码的前提是全军的机械化和摩托化,这一点做不到,首先丧失了机动力,机动作战就更加无从谈起。在此前提下,加大主战坦克的研究力度。

  当今世界各型主战坦克的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是防护性,无论装甲多么厚实,也无论加装了什么反应装甲,几乎所有的坦克都无法逃避这样一个现实,就是它们都能被已经发明的攻击手段洞穿,即使是号称最先进的M1A2坦克也是如此,因为最好的贫铀穿甲弹可以击穿T-72,也一样能击穿M1A2,不顾一切地追求坦克的防护性能,不是说没有必要,而是说过于钻牛角尖了。这方面,来自空中的经验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以F-22为例,如果与第三代战斗机进行空中炮战,它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它的优势实际上来自于超音速巡航能力、隐身性能和高性能追踪系统,而放到陆地上,坦克同样可以朝这些方向努力,我们可称之为数字化坦克,其特点是,火炮不再是单一的坦克武器,应该加装部分反坦克导弹和小型数控雷达,可以同时捕捉数个目标进行攻击,由于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可以大大提高,在同等距离上击穿对方装甲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导弹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改变方向,从上方向下攻击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与此同时,提高坦克的灵活性,包括速度、转向和制动系统等,能够从容躲避对方的攻击,这就好比原来的轻骑兵,虽不如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强,却符合现代的散兵作战原理,更适应现代化战争,这比片面追求提高坦克火炮口径和装甲强度更为有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其后的战争,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即进行作战的任何一方如果拥有制空权,则已方部队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拥有的是压倒性的制空权,则战局也很可能呈现一面倒的态势,这一点,与杜黑等老一派战略家的空中炮兵观念实际上是不谋而合的。制空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战略性的,另一种是战术性的,或称之为局部制空。美国在这方面是集大成者,但是它的空军也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飞机越来越先进,而战术却越来越呆板,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可能就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空军甚至缺少一个真正的对手让他们来检验自己的飞机倒底有多么强,更谈不上战术的较量了。可以列举一长串美国参加的战争来说明我们的这个观点――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制空权和他们的制海权一样,几乎没有遇到象样的挑战,朝鲜战争中的中国空军虽然很善战,数量却实在太少,不能构成重大威胁,至于其它战争,就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空中力量参加较量了――击落他们飞机的武器,绝大多数来自地面而不是空中。所以美国空军现在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因为它是领导者,又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帮助,最多只能靠计算机模拟模拟,因此搞不出什么响亮的名堂,它所能炫耀的,主要还是它的飞机性能。

  现在,由于第四代战斗机和B-2的出现,美国空军在装备上又一次领先世界,那么同样的话题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恐怕就很难说了。但是,真正的机动战争的战场是在空中,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战争工具能够拥有象飞机这样的机动性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一千架战斗机掩护一千架轰炸机和强击机的攻击,为一千架运输机着陆提供保护,与此同时,一千架直升机负责担任空中机动部队,以这样的力量,攻占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虽然这种想象的情形非常夸张,但这就是未来的趋势!

  所以,中国军队现在必须大力发展的,主要是空军,空军强大了,有了制空权,同样也就有了制海权,以中国的军事发展趋势来看,并不是以侵略他国为目标,而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为主要假想,那么,只要发展出必要的中程轰炸机和先进战斗机,覆盖中国领土和领海的制空优势还是可以获得的,关键在于空军的发展不能亦步亦趋,老是跟在别人后面搞装备,而是必须设计出真正的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战机。

  军事地理与局部战争

  下一个对中国未来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的地理现状,之所以强调是现状,是因为就目前中国军事政策来看,是不具有扩张性的,也就是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将主要是靠政治谈判甚至搁置的方法来解决与邻国的边境纠纷,使用武力解决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的地理形状代表了典型的地缘政治学家所描绘的边缘国家的特征:主要是大陆国家,同时又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军实力相对较弱,不具备争夺海权的民族心理等。漫长的海岸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就是中国国防的一个噩梦,历次对中国的侵略,基本上肇始于这条将近2000公里长防线被轻易突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由于海军的不济事(早期甚至没有象样的海军),敌人可以在这条线上任意选择一个点进行突破,如果不成功,他们可以立即开往下一个较为薄弱的地段进行尝试,众所周知,英国人正是在广州海域遭到挫折之后才扬帆北上,攻陷了好几个海岸重镇,终于逼着满清政府走上了失败的道路;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也是因为控制着海面,才能从容地打赢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

  内陆部分的地形则较复杂,相对来说,越往西走,地形就越利于防御,而近海地区,一方面地势平坦,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相对较发达,道路建设也搞得很好,利于机动,对于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敌人来说,是进行攻击的理想场所,不过,因为这里水网纵横,对于防御者来说,这些天然障碍也提供了进行防御的有利环境,当年若非淞沪会战把上海一带的国民军部队打得精废力竭和金山卫抗登陆失利的话,日本人要想在这里获得那样的成功也是不现实的。胜负关键就看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运用是否得当。

  东北是中国地理的头部,但是由于外蒙古不合理地独立出去,东北就成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带,因为锦州以南辽西走廊一带,由于形状狭窄,很容易被掐断,当年与苏联交恶的时候,这里也成了中国努力加以防御的地带,日本人曾经写过一本《第三次世界大战》,描写苏联在东北长驱直入直到山海关外才被以“杨总参谋长”指挥中国军队所阻止的情景,其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写作者显然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但他们对战争的描述则过于儿戏,读起来就不如英国人写的另一部,不过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战争局限于欧洲,没中国的份。我之所以在此提及这部著作,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东北有好几个值得军事对手关注的要素,如重工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基地,农业方面也是中国的著名粮仓之一,其地理位置相对也较独立,日本人当年争夺东北的一个最基本的口号就是:“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州”。东北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对于东北来说,上述特点也可能转化为防御的有利条件,首先军事装备可以就地制造,补给也可就地取用,不必大老远调来调去,当地山地和沼泽较多,利于提供天然障碍,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除了几条可能的通道以外,基本上是无法通行的,但是,对于进攻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善用空降兵与地面部队的配合,也有可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华北的地形除了滨海地区以外,基本上都是利于防守的,不过要命的却正是滨海地区,因为滨海地区地形开阔,平原一望无际,从秦皇岛直到连云港基本都是如此,这还不包括渤海湾一带,在这种区域进行筑垒式的防守是不现实的,即使中国有很多亿人。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在后方几个比较关键的地带机动部队,由于津浦铁路提供了纵向调动军事力量的一个大动脉,只要能够基本有效地进行空防作战,机动防御还是大有可为的。华东沿海和华南沿海与华北沿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相对来说,南方的抗登陆作战相对比较困难,虽然近一段时期南方几乎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但其基础仍然是薄弱的。其防御基础是向北和向西的相对较为崎岖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中国最利于防御的地带应该是以这样一个纵向的山地为分水岭,即从华北的太行山脉――桐柏山脉――大巴山脉――湘西山地――粤北五岭,由此往西的地带都是适合于防守的。有两个例外是新疆和内蒙古,可能提供一些有利于进攻者的通道。

  这样一来,中国的军事地理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对于军事政治当局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最不合理的军事地理形势,因为工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都位于不利防守的地带――当你与一个优势十分明显的强大军事对手作战时,防御这些地区有时会为担负防守任务的军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好比基辅会战给苏联西南方面军带来的后果那样。但是,换句话说,如果对这些地区进行深入的了解,搞清楚什么是必须加以防御的,什么是可以暂时放弃的,哪些地带最适合防御等等,才是中国军事当局现在就应该彻底研究透彻的事情。

  在平原地带进行防御,一个最合乎作战原理的方法就是守卫可以提供天然屏蔽的河流,但是由于对手可能在机动性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死守可能意味着全军覆灭,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在西欧平原上进行的防御战能够提供一部分借鉴的经验,就是将机动部队呈散兵配置于距河流不远的地带做为预备队,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随时向不同的遭受威胁的地区投掷机动兵力而又避免在对方的第一波攻击中就折损大部分防御兵力,至于在这种地带最好的机动工具,我认为应该是一种类似于气垫船的坦克――但必须有足够的防护,不能挨一炮就呜呼,如果发展气垫坦克难度太大,可以将主要方向放到气垫装甲运兵车方面,这样做可以为步兵提供一个最佳运输工具,同时可以预先炸毁后方的桥梁同时又能够进退裕如。

  现在来看看中国周边几个国家的军事地理和局部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说中国一定会与这些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但防患于未然和居安思危这两句古话,我认为还是非常明智的,在平时就研究战时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形,对于应付未来的突发事件将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日本: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曾是一个“一衣带水”的盟邦或是附藩,可是自从1894年以来,一直相互视对方为仇敌,誓欲歼之而后快,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主要是日本的扩张主义倾向,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悔改的意思,这是很危险的,我在这里强调的“危险”,是针对日本而非中国,日本要想再与中国进行一次战争的话,它肯定会成为失败的一方,即使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做盾牌,也是没有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日本本土缺乏机动空间,而且它的工业过于集中,一旦遭到强大轰炸机群或是大量地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攻击,将很快使其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陷于瘫痪,在历史上,成功防御轰炸机群的例子只有1941年的不列颠之战,不过英国人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的手段多么高超,而是因为德国空军的战略目标定得过于飘忽,也就是说,不知道倒底是为陆军渡海提供掩护,还是毁灭英国的工业力量,抑或是毁灭英国的各大城市,搞来搞去,结果一个目标都没实现,反而丢了很多飞机,而相反,由盟军实施的各次轰炸,则几乎没有失败过,主要就是他们的轰炸目标十分明确,在这种战斗中,地面的防空力量所能提供的保护是有限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轰炸机群的主要威胁来自战斗机。以日本目前的地位来说,搞好与中国的关系才是上上策,否则即使美国参加战争,日本还是免不了受战火荼毒,搞不好倒退个上十年也是有可能的。

  印度:印度对中国的恶感是因为它在现代史上唯一的一次军事失败就是中国造成的。所以这么多年来它一直不能忘记当年战败的耻辱,尽管它是挑起战争的一方。其花费在军事力量建设上的金钱,比起中国的小家子气来,实在要大方得多,至少它现在有两艘在南亚地区人见人怕的航空母舰,而中国却一艘都没有――它的作战飞机的质量,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中国现在赖以宏扬斗志的SU-27,也就被出售给了印度,它不仅有苏式战斗机,也有法国战斗机,巴基斯坦跟它斗了这么多年,国土也被搞得差不多了,包括原本叫做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也被独立出去,都是印度所赐。不过,印度真正跟中国争的,不外乎喜马拉雅山脉一带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领土争端,但是,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容易遭受攻击,若非中国是一个没什么扩张欲望的国家的话,印度军队再强,恐怕也顶不了用,这从中印边界战争中已显示出来,而且民族和宗教纠纷长期困扰着这个国家,以前闹得很凶的旁遮普邦就是它的一大块心病,如果印度继续奉行对中国的强硬政策,要与中国进行战争的话,它首先就要考虑旁遮普邦是否会独立出去这个十分现实的话题。

  而且,即使中国不从印度内部分裂着手,纯以军事的观点来看,印度也是更容易遭受打击的一方。中国因为占据着整个青藏高原,防守起来当然游刃有余,相反,如果让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出现在印度河平原上,那么印度的未来实在是值得担忧的――它很可能因此而分崩离析,分裂成许多个国家。跟日本一样,印度的最佳选择是与中国和平共处而不是进行战争。

  俄罗斯:由于近期在国际纠纷中,中国与俄罗斯走得很近,近到差不多可以成立一个军事同盟的地步,许多人对俄罗斯的好感也与日俱增,事实上类似的甜蜜岁月在五十年前也出现过,不过很多人还是忘记了,传统上的俄罗斯是一个扩张性十足的民族,它攫取中国的土地最多,攫取得也最起劲,现在的俄罗斯领土,几乎有七分之一原本是属于中国的,正是由于现在双方走得很近,所以人们很容易忘记历史,即使在二十多年前中苏交恶的时期,苏联也曾将中国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害得中国大搞“深挖洞”那套东西,可以这么说,如果“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发展倒退了十年的话,当年跟苏联搞军备竞赛和互挖墙脚所花的钱,也足以让一穷二白的中国再倒退个五到十年。现在的俄罗斯,虎落平阳,被欺负得有泪朝肚子里吞,而中国则因为美国一国独大找不着自己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结果同病相怜,不由得就跟对方挽起手来。

  中国空军现在装备了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一下子使中国扬眉吐气,连国庆阅兵也飞出来闪耀了一回,可惜当天首都天气不是太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未得一睹庐山真面目,不过这至少让中国空军朝现代化跨了一大步,这当然是托中俄友好之福,可是,如果俄罗斯不是衰落到那种程度,相信它绝不会将这种武器交到中国人手里,事实上,它一直卖先进武器给印度而不肯卖给中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因为中国的强大,对于俄罗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加拿大强大对于美国人来说绝对不是好事一样,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接壤的强国,其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夹有缓冲国的两个强国,非常不幸,中俄之间正好缺乏这样一个缓冲国,因此我认为,将来中俄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好比西藏对于中国一样遥远――甚至更加遥远,北面和西面是贫瘠的西伯利亚,仅靠两条西伯利亚铁路与俄罗斯内地相通,不过由于当年与中国交恶,这里的军事基础设施搞得很好,加上冬季漫长,所以非常利于防御,但是对于进攻来说,这里并非是一个优良的出发阵地,这样说的一个理由是,要将大量军事力量集结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并从这里发动进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因为西伯利亚铁路极易遭到特种部队的破袭,这就使俄罗斯军队在远东的补给大成问题,如果使用成堆的地地导弹攻击西伯利亚油田,将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俄罗斯解决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速决战,快速地夺取东北的粮仓和油田以供自己部队使用,或者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北京,迫使中国求和。这样就有三到四条通道可供选择,即从满洲里沿着蒙古高原东翼几乎呈直线向下直扑北京;或者是从满洲里和海参崴以钳形攻势向心突击,以长春或沈阳为合围点,将整个东北守军一网打尽;第三种办法是最霸道,也是苏联红军最爱用的,就是沿着整个黑龙江全线强渡――在这三种方法中,最具威胁性,但也最容易被挡住的,就是第一种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也很容易被来自侧翼的打击所击震;而第二和第三种方法,对于速决战的企图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中国军队可以依靠决堤炸坝的手段将整个松辽平原变成一片沼泽地,将极大地迟滞其进攻,至于在迟滞俄罗斯军队的第一波攻击之后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就成了中国军队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两国之间的边界现状,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国军队的战略运用合理的话,将有可能将进攻者压迫到一个不利防守的地区予以歼灭。

  以上所述,是三个对中国未来最具军事威胁性的国家,但如我所分析的那样,实际上只有俄罗斯是真正有威胁的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和印度与中国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仇恨,不过如果这两个国家强大得足以向外扩张,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客观地说,中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军事对手,不是美国,而是俄罗斯。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国,与中国的纠纷也是小范围的领土或领海争端,一旦中国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威慑数千公里的范围,这些地区冲突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甚至趋于消失。

  总而言之一句话,战争离我们还很遥远,居安思危是对的,杞人忧天则过份了,中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与周边国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不过前提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不能继续落后,落后才会挨打,这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本文并不代表任何个人观点,只是想与爱国之诸君共分国忧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叫战略转移.

准确的术语叫“转进”--参见周梅森的国军抗战小说。
 
我最喜欢的是德国的军人 聪明而不残忍 有灵气而服从纪律 其次是苏联军人 美国军人 中国红军 二次大战可圈可点 曼斯旦因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可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 我们都像蒋介石 兵临城下里的政工干部那样的现实和冰冷
 
后退
顶部